基于血浊理论的针灸理血化浊治法探析*

2021-12-02 14:11颜纯淳金妍张永臣贾红玲王新陆
天津中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腧穴津液脏腑

颜纯淳 ,金妍 ,张永臣 ,贾红玲 ,王新陆

(1.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355;2.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济南 250001)

血浊理论是王新陆教授从整体观念出发,遵循辨证论治原则,总结前人经验,结合临证实践,综合医学、现代科学以及社会发展现状,基于现代社会致病因素和疾病谱系的改变,构建形成的中医学创新理论体系。仝小林院士等认为[1],血浊作为一种全新的中医病理学概念,是血的运行与功能异常的高度概括,血浊概念的提出,成功地连接了中医病理学与现代疾病学,让西医的生化检查等手段为中医服务,是中医现代化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导师张永臣教授将血浊理论应用于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冠心病、头痛等现代临床常见疾病的针灸治疗中,获得良效[2-4]。以血浊理论为指导,探讨针灸理血化浊的选穴规律和操作方法,可拓展血浊理论的应用范围,为针灸治疗具有典型血浊证的现代临床常见病症提供新的视角,现将基于血浊理论的针灸理血化浊辨治思路总结如下。

1 辨证论治

血浊是指血液受各种因素影响,失却其清纯状态,或丧失其循行规律,影响其生理功能,因而扰乱脏腑气机的病理现象[5]。因体内血浊所致的病理状态称为“血浊证”[6]。血浊证以体形肥胖、惰怠嗜卧、头昏脑沉、纳呆恶心、胸脘胀闷、皮肤油腻、排泄或分泌物秽浊不清、舌胖黯、苔滑腻、脉涩或滑为主要表现。也包括血浊犯脑、肝、心、脾、肺、肾以及浊血久滞所致的呆钝健忘、肢瘫语涩,急躁易怒、胸胁胀痛,心悸胸闷、心慌胸痛,脘腹满闷、纳呆便溏,胸闷哮喘、咳嗽咯血,耳鸣耳聋、阳痿早泄等兼症。临床中还存在气滞血浊、热毒血浊、寒客血浊、痰湿血浊、正虚血浊等复合证候。以血浊为病理基础的疾病众多,涵盖了脑、心、肺、脾胃、肝胆、肾系,及气血津液、肢体经络的诸多病症。基于此王新陆教授[5]提出清化血浊的辨证治法;并拟定化浊行血汤为基本处方,行气化浊汤、清热化浊汤、散寒化浊汤、祛痰化浊汤、补虚化浊汤为其复合证候处方。张永臣教授认为血浊证的针灸治疗亦可以此为鉴,以理血化浊为基本治疗原则,选取具有理血化浊、行气化浊、清热化浊、散寒化浊、祛痰化浊、补虚化浊作用的腧穴,应用相应刺灸法,以指导临床辨证施治。

2 选穴规律

2.1 理血化浊腧穴 血浊之病位在血[5],且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血液的正常生成受到影响,使血液不再清纯而变得稠浊;二是血的正常循行状态发生了改变,即不能保证血液流畅输布,使血液运行缓慢滞涩。针灸临证选穴过程中,应当以“病位在血”为主要切入点,结合精气血津液、经络、藏象等理论对理血化浊的腧穴进行梳理。

2.1.1 血会膈俞 膈俞为血会,《类经图翼·八会穴》认为膈俞是“谷气由膈达于上焦,化精微为血之处”[7],可用于血的生理功能失常所致疾病的治疗。蔡国伟[8]对100例血液流变指标异常增高的冠心病患者,在膈俞穴进行穴位注射及电针刺激,结果表明,川芎嗪组、生理盐水组、电针组均能降低患者的血液流变指标(P<0.05或 P<0.01),且川芎嗪组疗效最佳,说明膈俞可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液黏稠度,从而治疗冠心病。血浊病位在血,膈俞主治血病,因此膈俞可作为血浊所致各类疾病的常用要穴。临床中张教授常将膈俞与其他膀胱经第一侧线的背俞穴相配伍,行刺血拔罐以起理血化浊、调理脏腑之功。

2.1.2 十五络穴 人体络脉不可胜数,统属于十五络脉,十五络脉分别以其别出处的络穴命名,即列缺、偏历、丰隆、公孙、通里、支正、飞扬、大钟、内关、外关、光明、蠡沟、鸠尾、长强、大包。《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云:“病初在经,久痛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则可知其治气治血之当然也。凡气既久阻,血亦应病。”[9]“久痛入络”又称“久病入络”。张伯礼院士等[10]认为“久病入络”患者存在血瘀证,且血瘀证可伴随病程的延长而逐渐加重;“血瘀”可能是“久病入络”的病理基础,微循环障碍可能是“久病入络”的病理实质。吴以岭院士[11]认为络脉有脉络、气络之分,脏腑生理功能的实现需要脉络、气络来敷布气血,形成“气络—脉络—脏腑”的密切联系,并据此提出“脉络—血管系统病”假说。十五络穴可主治血病,用于对应各经脉久病入络所致的血浊病症。如心包络内关与脾络公孙,是常用的化浊对穴,临床上常用于心悸、胸痹、胃痛、胃胀、呃逆等心系及脾胃系病证[4]。

2.1.3 足阳明胃经腧穴 以人迎、天枢、足三里最为常用。《灵枢·经脉》云:“胃足阳明之脉……是主血所生病者。”可见足阳明胃经腧穴具有治疗因血液生成或运行异常所致各类疾病的作用,可调理局部及全身之血浊。高血压病可影响体内血液的正常运行,与血浊密切相关。张教授常将上述3穴相配,应用于高血压病的治疗[2]。石学敏院士团队[12]观察了针刺人迎穴对缺血性脑卒中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得出针刺人迎穴可有效降低患者日间高峰血压、全天血压负荷和清晨血压的结论。董亚琴等[13]观察针刺足三里穴对急性缺氧健康志愿者心功能的影响,发现电针足三里能显著改善健康志愿者急性缺氧所致的心功能亢奋状态,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且能主血所生之病,因此该经诸穴可用于血压过高所致的头痛、眩晕、中风等脑系病证。

2.1.4 六阴经郄穴 阴经郄穴亦具有理血化浊的作用。郄穴为各经气血深居的孔隙之处,关于阴经郄穴有“阴郄治血”的说法。如《太平圣惠方·针经》云:“手太阴郄,治热病汗不出,吐血失喑,肿痛恶血。”[14]各版统编《针灸学》教材中亦多见孔最主治咳血、吐血、痔痛、咽喉肿痛等与血浊相关病症。陈怡等[15]将筑宾穴应用于各类职业化学物质中毒患者后遗头痛、头昏、肢体麻木、乏力、疼痛症状康复治疗中,获得满意疗效。筑宾穴可作为毒浊入血所致各类疾病的必备腧穴。

2.1.5 相关脏腑所辖腧穴 血液的生成和运行与脾、胃、心、肺、肝、肾的生理功能息息相关。血液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和肾之精髓在心肺的作用下受气化赤而形成。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主导血液在体内的循行;肺为相傅之官,朝百脉,主治节,辅佐心脏管理全身血液的运行;肝为将军之官,主疏泄,主藏血,维持血液运行的通畅与平衡;脾为仓廪之官,主统血,统摄血液在脉中的正常运行。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通过对所属经脉腧穴的刺激,可以影响相应脏腑的生理功能,进而治疗疾病。因此对上述脏腑所在经脉的腧穴进行刺激,可以调整由于血液质量改变及血液循行状态异常所致的血浊诸疾。临床常用的腧穴有:脾经的三阴交、血海,胃经的人迎、天枢、足三里,心经的通里、神门,肺经的尺泽、太渊,肝经的太冲、章门,肾经的太溪、照海等。如肝经之章门穴,为脾之募穴、八会穴之脏会,陆晓红等[16]研究认为古代文献中章门可治五脏之疾,其中肝疾、脾疾最多;现代临床文献中,章门可治疗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的多种疾病。章门穴可调节五脏,进而影响血液的生成与运行,故为临证理血化浊之要穴,将其与脾俞相配,行针刺及拔罐法,可作为调理五脏的常规搭配。

2.1.6 精气血津液相关腧穴 血液的生成与运行还与精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转化与制约有紧密联系。

2.1.6.1 气血相关 任脉、督脉统领诸阴诸阳,返两条经脉的腧穴可激发人体阴阳之气发挥生血、行血、摄血的作用,从而调整血浊。临床常用的腧穴有:督脉的命门、大椎、风府、百会、水沟,任脉的关元、气海、神阙、中脘、巨阙等。譬如督脉之大椎穴,《窦太师针经·大椎》云:“治一切虚劳发热,盗汗,先补后泻;一切脾寒等症,灸之立效;治脊膂强痛,泻;一切诸虚,潮热,百损,看症补泻。”[17]通过其对气的推动、温煦作用的影响进而治疗浊阻气机,阳不化气所致的各类血浊疾患。

2.1.6.2 精血同源 《医宗必读·乙癸同源论》云:“东方之木,无虚不可补,补肾即所以补肝;北方之水,无实不可泻,泻肝即所以泻肾。”[18]肾藏精,精能化血;肝藏血,血可生精。所以有“精血同源”“肝肾同源”“乙癸同源”之说。张教授常用肝经及肾经的原穴太冲、太溪为主,治疗肝肾血浊所致的癥瘕、积聚、水肿、尿浊、遗精、阳痿、中风、痴呆等肝系、肾系、脑系病证。

2.1.6.3 津血同源 津液与血液同为水谷精微所生,且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故有“津血同源”之说。津液的正常生成、输布与排泄有赖于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等脏腑的协调平衡。《古今医统大全·外科理例》云:“津液稠黏,为痰为饮,积久渗入脉中,血为之浊。”[19]通过对上述脏腑所属经穴的刺激,可起到调节津血,化浊祛痰之效。临床常用腧穴如太冲、阴陵泉、三阴交、太渊、太溪、足三里、丰隆、合谷、曲池、后溪、养老、支沟、委中及各募穴、背俞穴等。上述腧穴可用于津液异常,血为之浊所致的水肿、痰饮、消渴、肥胖、鼓胀、咳嗽、哮喘等各系病证。

2.2 行气化浊腧穴 气滞兼有血浊者,可采用行气化浊法。在选用理血化浊腧穴的基础上,配伍具有行气化浊作用的腧穴。肝主疏泄,胆主决断,肝胆两经相为表里,共同主导气机的疏泄;肝气主升,肺气主降,肝肺两藏共同主导全身气机的升降。因此,肝、胆、肺3经的腧穴,具有行气化浊的作用。临床常用肝经的太冲、期门;胆经的风池、阳陵泉、足临泣;肺经的鱼际、尺泽等穴。譬如胆经之风池穴,能和解少阳,可用于气滞血浊所致之头痛、眩晕、中风、偏瘫、胁痛、黄疸等肝胆系病证。

2.3 清热化浊腧穴 热毒兼有血浊者,可采用清热化浊法。在理血化浊基础上,搭配具有清热化浊作用的穴位。《难经·六十八难》云:“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十二经之井穴、荥穴多具有清热解毒、化浊救急的作用。督脉为阳脉之海,其所属穴位,特别是大椎、风府、水沟等穴,均具有清热化浊,醒神开窍之功。此外,奇穴耳尖、八邪、八风、气端等亦是张教授常用清热解毒、化浊启闭效穴。

2.4 散寒化浊腧穴 寒邪兼有血浊者,可采用散寒化浊法。理血化浊之外,配伍具有散寒化浊作用的腧穴。张教授认为,治疗寒客血浊所致疾病,须根据寒邪的表里位置之所在,当选用解表散寒或温里散寒的腧穴。临床常用的解表散寒腧穴有风府、风池、天柱、完骨、大椎等,临床常用的温里散寒腧穴有神阙、关元、命门、肾俞、三角灸等。

2.5 祛痰化浊腧穴 痰湿兼有血浊者,可采用祛痰化浊法。除选用理血化浊腧穴之外,配伍具有祛湿化痰作用的腧穴。临床最常用腧穴有丰隆、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肝俞、脾俞、肺俞、肾俞等。

2.6 补虚化浊腧穴 正虚兼有血浊者,可采用补虚化浊法。在理血化浊基础上,搭配具有扶正补虚作用的穴位。《灵枢·经脉》云“虚则补之”,临证须辨别患者精、气、血、津液、阴、阳不足以及所涉及的具体脏腑从而选定腧穴。精虚者常用肾俞、太溪,气虚者常用百会、气海、足三里,血虚者常用膈俞、血海,津液不足及阴虚者常用三阴交、太溪、照海,阳虚者常用命门、肾俞、腰阳关。各脏腑的虚证可遵循“虚则补其母”的原则选用五输穴中对应的本经母穴或母经母穴,以及各脏腑对应的背俞穴和募穴。

综合上述理血化浊、行气化浊、清热化浊、散寒化浊、祛痰化浊、补虚化浊腧穴的梳理,可知血浊病症临证选穴时需注意把握血浊“病位在血”的共性特征,选取膈俞、内关、公孙、人迎、天枢、足三里等穴为通用穴,再结合疾病所在脏腑经络及其与精气津液关系的个性特征,选取对应的五输穴、郄穴、络穴、募穴、背俞穴等局部与远端穴位,共同构成针对血浊基本证候的理血化浊腧穴处方。遇复合证候者,则在原有腧穴的基础上搭配相应行气、清热、散寒、祛痰、补虚腧穴。

3 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的选择也是针灸处方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愈疾,疗法众多,毫针刺法、艾灸法、刺血法、拔罐法、耳穴疗法、脐疗法、足疗法、穴位贴敷法等均属于针灸疗法的范畴。张教授[20]临证遵从《素问·异法方宜论》“杂合以治”的原则,提倡《古今医鉴·病机》“医称多术”的观点,在针灸治疗血浊相关疾病中,结合血浊的性质,采用了多种操作方法。

3.1 刺血法 《灵枢·九针十二原》云:“菀陈则除之。”《针灸大成·内经补泻》云:“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菀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21]论述的都是刺血疗法。刺血疗法具有调和气血、化瘀消肿、泻热除火、止痒除痹、开窍安神的作用[22]。血浊病位在血,易犯清窍,易生痰瘀,可选用刺血法直接干预。临床中多选用委中、尺泽、曲泽、肝俞、胆俞、脾俞、胃俞等合穴、背俞穴或局部迂曲青紫的血管行刺血法,可起到标本兼顾、化浊生新的作用。

3.2 拔罐法 拔罐法,又称为“角法”,《医事启源·角法》云:“凡瘀血凝聚,焮肿疼痛,发见于皮表者,视其所在角之,则瘀血去而疾患除矣。”[23]临床中张教授常选择胸腹部的募穴与背腰部的背俞穴前后相配以达到调节脏腑生理功能,调和气血,祛瘀化浊的目的。

3.3 毫针刺法 《灵枢·逆顺肥瘦》在肥、瘦、壮、幼,不同体质人群的刺法方面论述详备,提出了针对血浊的刺法。其中肥人者,“其血黑以浊,其气涩以迟,其为人也,贪于取与,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也”;壮士真骨者,“此人重则气涩血浊,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认为“血浊气涩,疾泻之,则经可通也”。血浊之人多形体胖重,针刺腧穴的数量宜多,针刺的深度当相对加深,针刺的持续时间及疗程亦当相对延长。浊血日久,淤堵脉道经络,导致脏腑机能失调,当尽早干预,疾泻之,否则可能引发更加严重的疾病。基于血浊的临床表现及其辨证分型,可知血浊实证居多,在补泻法的选择上,亦多选用泻法。

3.4 艾灸法 《灵枢·刺节真邪》云:“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灵枢·禁服》云:“脉血结于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可见艾灸亦可作为血浊的治疗手段,应用于寒凝血脉,血浊不行,所致之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妇科病证以及四肢、头身各部的痹证等肢体经络病症。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云:“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除上述常规治法外,诸如耳针法、头针法、眼针法等基于生物学理论和全息理论的现代微针疗法,以及脐疗、按摩等传统外治疗法亦可以纳入到血浊诸病的临床治疗操作中。

综上所述,血浊理论是王新陆教授基于现代疾病谱系转变所提出,是对中医基础理论的传承与创新。血浊理论的临床应用可贯穿于诸多现代疾病的产生、发展、预后之始终,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6]。笔者从血浊的辨证论治入手,以理血化浊法为基本治疗原则,以“病位在血”为主要切入点,结合精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等理论梳理了临床常用化浊腧穴的选穴规律,以及刺血法、拔罐法、毫针刺法、艾灸法等操作方法的施用特点。基于血浊理论的针灸理血化浊治法,可以拓展血浊理论应用范围,为针灸治疗血浊相关的现代临床常见病症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辨证参考。

猜你喜欢
腧穴津液脏腑
补津液不等于多喝水
嚼服枸杞子缓解口干
旅途止泻按脾腧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进展
腧穴解剖学之教学设计
倾听“脏腑”之言 安度多事之秋
气血津液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