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院校“工匠之师”的培养路径*

2021-12-02 11:51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工匠队伍技能

王 晨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车辆工程系,内蒙古 包头 014035)

一、工匠精神的概述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到了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高尚的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品格的重要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忠于职守、精益求精、博学笃志、不断创新等。

(二)工匠精神的传承

工匠精神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工匠的本质是精业与敬业,我们将这种精神融入从业者的血液之中,以技艺为骨、匠心为魂,共同铸造了我国丰富的物质文化现象,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需要我们为之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作为具有兵工文化的高职院校,包头职业技术学院不断弘扬和传承工匠精神,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大国工匠、北疆工匠、包头工匠等,例如:“全国技术能手”赵晶、“最美青工”王士良等,不断为中国制造输送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

(三)“工匠之师”的界定

2017年9月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考察,鼓励“工匠之师”:让工匠精神渗入每件产品的每道工序。从字面意思上去理解,“工匠之师”即为工匠的老师,是指能够将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师德高尚且技艺精湛,集教师和师傅于一身,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首家工匠学院——包头工匠学院在包头职业技术学院挂牌成立,在技能大师的引领下进一步提高广大职工的职业技能水平,为培养造就更多的“大国工匠”“北疆工匠”“包头工匠”而不断努力,为包头市乃至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二、“工匠之师”队伍建设的意义

(一)提升教师队伍综合能力

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工匠之师”不仅要会“教书”,更要承担起“育人”的社会责任。相比于普通老师,“工匠之师”拥有更全面的知识体系,更专业的职业技能,更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给学生传授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和工匠精神的培养。与此同时,“工匠之师”更注重个人能力的提升,不断深入企业进行生产实践锻炼,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通过教学能力大赛和技能大赛检验自身能力的成长,在诊断与改进中不断进步,在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引领下,“工匠之师”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都能得到明显的提升。

(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工匠之师”能够结合生产实践深刻挖掘课程内涵、融入思政元素、引入工匠精神,通过讲述大国工匠的典型案例让学生感同身受,体会到大国工匠之所以能够匠心筑梦,凭的是传承和钻研,靠的是专注与磨砺。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手段,引入微课和企业案例,丰富课堂资源,结合课程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与此同时,“工匠之师”能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融入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并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方式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培养“大国工匠”需要“工匠之师”,“工匠之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娴熟的实践技能。通过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引领,结合企业生产实践丰富完善教学设计,按照岗位需求来传授学生实践技能。此外,“工匠之师”把自身对于工作的精益求精和卓越追求融入课程中,进入学生内心深处,培养他们的工匠精神。

三、“工匠之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一)健全“工匠之师”机制体系建设

为了能让“工匠之师”队伍良性发展下去,首先应加强党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全面领导,在筑牢党建根基的同时促进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同时应该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其次完善技能大师引领下的团队建设体系,构建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全面提升教师开展教学、实践、培训和评价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促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创新,提高“工匠之师”专业化水平,打造出一支高素质“工匠之师”队伍;最后要深化“工匠之师”考核评价体系,把教师个人参加比赛、指导学生参加比赛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同时加强对教师的师德、业绩和能力的考核,打破唯学历、唯论文的导向,促进“工匠之师”队伍不断蓬勃发展。

(二)坚守工匠品格、传承工匠精神

“工匠之师”队伍建设离不开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鼓舞,高职教师应该把“工匠之师”队伍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在信念、情感、意志上高度认同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特点搭建工匠精神的培育平台,弘扬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将工匠精神所包含的爱岗敬业、坚持不懈、脚踏实地、精益求精、刻苦钻研、积极创新的精神品质融入校园文化中。“工匠之师”队伍不仅要在平时工作中坚守工匠品质,体现出严谨、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还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把工匠精神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包头职业技术学院以王文山、于洪兵等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依托,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独创教学方法和实操技能,指导师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技能大师高超的技能以及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使工匠精神深入人心,培养出更多的工匠人才。

(三)产教深度融合,建立校企双向交流协作共同体

增强学校与行业、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让职业教育资源得以充分的利用和协调发展,在政府的统筹规划下,鼓励高职院校结合当地发展实际设置专业,依托职教园区、职教集团、产教融合型企业等建立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共同体;央企、国企、大型民企应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将企业的技能大师、工匠人才引进高职院校,成为学校的导师,并与学校教师共同完善课程设计,真正做到让企业职工成为学生的第二导师,让企业的生产线成为学生的实践园地;利用假期时间选派教师到企业中讲学,并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如何改进课程的设置,优化教学手段与方法,在下一轮的教学中注重将企业的敬业精神、质量意识、创新意识与课程相结合,培养出更多的工匠人才。

(四)精益求精,创建高水平“工匠之师”创新团队

教师教学离不开创新,企业生产少不了创新,校企共建高水平“工匠之师”创新团队能够适应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推动校企共同进步。高水平“工匠之师”创新团队通过技能大师开展技能培训等方式,全面提升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并且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为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证;与此同时,“工匠之师”进入企业,进行员工培训、课程开发、实践教学、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能够推动教师立足行业企业,开展科学研究,服务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研发。

(五)聚焦1+X证书制度,完善“工匠之师”师资培训机制

师资培训是高职院校“工匠之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专业标准、教学标准、1 + X证书制度和相关标准应包括在“工匠之师”培训的必修模块中。

在实施1 + 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中,要充分发挥教师创新团队的示范和领导作用,改善实际教学条件,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规划线上线下的教育培训,提高培训能力,积极开展高质量的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以及教育教学一体化,要完善“工匠之师”师资培训体系,建立教师培训基地,在团队建设、科学研究、教学研究以及资源开发方面提供服务。

四、结语

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工匠精神的不断传播,“工匠之师”队伍建设逐渐成为高职院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不断完善“工匠之师”队伍建设、师资培训的机制体制,工匠精神的不断传承,产教融合的深入推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打造出一支高水平的“工匠之师”队伍,在提高教师综合能力水平、教育教学水平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上贡献力量,为中国制造培养出更多的工匠型人才。

猜你喜欢
工匠队伍技能
90后大工匠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工匠神形
劳动技能up up!
大雁的飞行队伍
拼技能,享丰收
工匠赞
画唇技能轻松
还剩多少人?
青藏高原筑“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