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产中造林及抚育技术要点

2021-12-02 09:01:41谭小洁
乡村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幼林整地造林

谭小洁

(陆川县林业技术推广站,广西 陆川537700)

林业资源不但直接影响生态发展,还会对区域产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进行林业生产时,应对林业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做好科学筹划,提高林业资源使用效率,通过林业生产循环体系的构建,促使人工造林及抚育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这样才能让林业资源的价值得以全面发挥。

1 造林与抚育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1.1 助力林业稳健发展

为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目标,要充分利用林区原有植株、土地、气候等资源,将造林与抚育工作融合在一起,构建全过程管控体系,提高林木成活率,助力我国林业稳健发展。

1.2 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虽然各个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林业改革速度较慢,自然无法有效满足当前生态问题的处理需求,更难以充分挖掘和利用林业资源。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各地出现了危害人类健康的气象灾害,如雾霾、气候变暖等现象,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存。加强造林,扩大森林面积,有助于缓解上述问题。因此,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多措并举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进一步落实造林和抚育工作,扩大植树造林面积,改善气候,助力社会可持续发展。

2 林业生产中的造林技术要点

第一,科学整地。整地是造林的首要环节,针对目标地域的环境应实施清理,即通过机械设备辅助的方式清理杂草、灌木等,使造林地域基本符合造林要求。若造林面积较大,且造林区域内杂草繁茂,严重影响机械操作的效率,则应优先使用化学药剂,对杂草灌木进行杀灭,再实施统一清理[1]。在实施整地的过程中,应根据造林地域特点合理选择整地方式。若地势平坦,则应选用全面整地的方法,对林地直接实施翻垦;若造林区域为丘陵,则应选择局部整地的方式,以确保造林整地的效果。

第二,良种壮苗技术。树种的选择是造林的关键,直接影响着造林的实际成效。在进行植树造林时,相关工作人员要充分考虑当地土壤因素、气候因素、生态因素等,选择易于成活的苗木,以提升其经济效益,确保造林树木有更高的存活率。

第三,明确造林结构。在进行植树造林时,相关种植人员要做好所造林木的培养方向规划,合理控制造林的密度,保证林木有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如果种植人员选择混交林培养结构,则要考虑混交林各类树木的实际生长特征,明确不同树木间的关系,这样才能使造林技术的作用最大化。

第四,栽植技术。春季是苗木栽植的最佳季节,种植人员在栽植过程中需对苗木进行科学管理,并对苗木进行合理的修剪,提升苗木的适应能力、病害抵抗能力。栽植后应加强养护和管理,及时更换损伤苗、病死苗或长势不佳的苗木。待苗木适应生长环境后,及时做好除草、补肥和培土工作,进而确保苗木快速进入平稳生长期,加快幼苗生长速度。

3 林业生产中的抚育技术要点

3.1 幼苗抚育技术

幼苗抚育工作是造林工作的基础保障,加强对幼苗的抚育管理,才能保证苗木成活率的提升,从整体上提升林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幼苗阶段,外部环境及人类活动会对其生长带来较大影响,甚至造成幼苗死亡,因此需实施更加精细化的抚育策略,根据需求浇水且落实好补苗作业[2]。夏季,应重视防晒工作,防止幼苗受阳光直晒;秋季,应及时进行施肥,确保幼苗健康生长;冬季需注重防冻害,可采取风棚或者草席覆盖的方法予以保暖。幼苗处于生长阶段时需做好浇水作业,以确保水分充足,促进幼苗健康生长。专业护林人员还需做好造林地和幼苗的维护管理工作,要避免人为影响,同时要规避牲畜进入幼林啃食、踩踏幼树。此外,冬季要重点加强防火管理,规避因林区中植物干枯所造成的火灾,伤害幼苗。

3.2 幼林抚育技术

林苗处于幼龄时期应开展好林地管理作业,合理确定苗间距,做好挖坑作业,尽可能使用抗逆性较强的苗木实施造林。选择科学时间起苗,将其安全运输到林地后及时浇水,防止苗木缺水死亡。进行种植时,需确保苗木根部尽可能舒展,合理控制水量,最后完成填土作业。在此过程中,一是应合理确定林地种植密度,针对长势相对不良的苗木需直接拔除,留下长势相对更好的苗木,确保其整齐度;二是应及时开展除草作业,有效预防病虫草害等问题的发生,进行除草作业时可选择人工或者机械2种措施;三是需开展好林地施肥及翻土作业,以便为苗木生长提供一个更加优质的环境,对于可能出现的恶劣气候应做好应对措施,同时要委派专门的人员进行看护管理,防止苗木因人为伤害而影响其正常生长。同时,在管理中要注重对幼林的修剪,通过科学的抚育提升幼林成活率。一方面,要合理控制幼林的生长空间,及时调整其密植度,为其提供充足的营养及光照,提升生长环境质量;另一方面,要突出技术管理优势,即利用松土、除草及施肥等措施,增强幼林的抗病虫害能力,促使苗木快速进入高速生长期。

3.3 中龄林抚育技术

林木能够优化生态环境,促进林业部门经济效益的提升,当其最终成熟后应选择合适的时机予以采伐,根据实际情况避免持续性滥伐,只有这样才能在确保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促进树木健康生长,防止过度砍伐导致影响树木正常生长[3]。另外,应开展好防火作业,做好日常管理,确保日常巡检作业的有序推进。对于中龄林而言,还应重视杂草的清理,及时清除因病虫害侵害而致死的树木,确保林地内环境良好,为林木正常生长创造良好环境。

4 提升造林和抚育效果的有效路径

4.1 深入研究林业生产理论

我国南北方气候、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差异较大,不同树种具有不同的生长习性,因此如何选择适用性、经济性较强的树种,是当前各地林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难题。对此,需不断加强对林业生产理论体系的研究,需深入林区调查、研究林区气候特点和实际地理环境,综合对比分析潜在的适用树种,并制定环保效益、生产效益、社会效益于一体的林业生产方案,夯实林业产业稳健长远发展的基础。

4.2 加强林业生产造林抚育管理

作为林业生产和发展技术之本,造林抚育管理至关重要。从我国造林抚育技术发展现状来看,仍有待改进,自然无法助力林业产业的科学发展和合理布局。对此,要不断优化或革新林业造林抚育技术,进而从整体上提升造林抚育水平,支撑林业的稳健长远发展。

4.3 加强培训提升林业人员综合素养

为夯实林业产业稳健长远发展基础,有关部门要重点加强对林业人员的培训,可邀请专家定期开展讲座,提升林业人员的整体素养,满足林业产业的发展需求,进而实现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林业资源属于重要的自然资源,受过去粗放型管理模式的影响,林业资源难以得到科学开发利用,导致资源浪费问题较为严重。林木生长周期较长,为进一步开展好林业资源管理工作,需要真正落实好林木抚育技术的应用,以确保林木生长产量与质量,促进造林抚育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提升,从而达到林业经济与环境效益双丰赢。

猜你喜欢
幼林整地造林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快乐佳县人
金秋(2021年20期)2021-02-16 00:58:14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1:10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59
塞罕坝樟子松幼林抚育与管理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09
浅谈造林穴状整地
东北地区农机深松整地技术要领
新农业(2016年17期)2016-08-16 12:02:38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