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君,朱培林
(阿勒泰地区农牧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新疆 阿勒泰 836500)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具有增温、保墒、缩短农作物生长周期、抑制杂草生长和增加产量等作用,在阿勒泰地区已大面积推广使用。目前,我区地膜覆盖作物面积达到13万hm2,占到总播种面积的50%,推动了阿勒泰地区的农业发展,给农民带来了不错的收益。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膜覆盖技术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对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今年“十四五”规划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战略目标,使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成为农业农村领域的重点工作之一,农用残膜回收和再利用以及相关的污染综合治理问题成为“十四五”期间的重点工作[1]。
为了解决残膜污染的治理难题,近年来政府和相关农业、农机等部门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残膜污染治理技术研究。2020年,阿勒泰地区加大力度开展地膜回收工作,依托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投入180万元完成废旧地膜回收任务0.4万hm2,其中降解膜试验示范0.2万hm2[2]。项目实施主要倾向于整村土地流转大户和规模化合作社,同时借助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项目将项目实施地地膜回收率作为补贴资金发放的依据,鼓励和引导种植户拿出一部分补贴资金开展地膜机械化回收工作,个别县市拿出县级财政补贴开展残膜回收和治理工作。残膜回收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受到技术、资金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残膜回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目前我地区引进的常规的弹齿式和指盘式残膜回收机具针对瓜类作物效果较好,但不适用于玉米、食葵等高秆作物,地区农机、农业部门也引进了多个厂家的残膜回收机械,并进行了田间试验和演示,但这些残膜回收机具都是针对棉花设计生产的,对于玉米、食葵效果均不理想,残膜回收率、含杂率和作业效率等指标还无法达到农业生产和治理目标的要求。
(1)地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机械残膜回收的效果,一些农户为降低生产成本,使用质量达不到要求的地膜,造成机械回收困难。
(2)农户残膜回收意愿不强。当前机械回收残膜的费用为40~50元,对于一些承包土地的种植大户来说承包期一般为1~3年,他们为了收益最大化不愿增加投入进行残膜回收。
(3)玉米、食葵这些高秆作物由于根系发达且地面秸秆倒伏、秸秆量大,大部分堆在膜面上,极易与残膜混杂包裹在一起,造成机械回收时残膜和根茬、秸秆缠绕在一起,难以分离。
(4)由于畜牧业是我地区支柱产业,秋天农作物收获后,还要将地里的秸秆提供给牲畜采食,农田里的地膜遭到牲畜踩踏后更加不利于机械回收。
(5)残膜回收再利用没有形成产业链,目前全区缺乏成熟的残膜回收加工企业,回收的残膜堆积在田间地头或被焚烧,造成二次污染。
为了解决残膜机械化回收问题,地区农业农村局组织相关人员到石河子、阿克苏和巴州进行了调研。在石河子对新疆振新民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科神、鑫昌盛农机制造企业进行了调研,初步和相关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将联合科研院所,共同研制开发出适用于我地区高秆作物的残膜回收机。在阿克苏、巴州调研了解到目前当地残膜回收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秸秆粉碎还田与残膜回收一体机作业,代表机型主要有石河子光大农机制造公司、石河子科神、新疆农科院和阿克苏本地企业金天成机械装备有限公司、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机具;第二种方式是秸秆还田→搂膜集条→残膜捡拾打捆分段式作业,代表机型有阿克苏光明塑业、巴州汇丰塑业等残膜回收加工企业自主研发的机具;第三种方式是复播玉米出苗后、浇头水前采取机械或人工揭膜的方式回收,这种方式回收率高且地膜含杂率低,残膜回收再利用率高,但仅适合积温高且不缺水的地区使用。从调研和用户反馈使用情况来看,秸秆粉碎还田与残膜回收一体机的优点是正常作业时效率较高,回收的残膜含杂率低,缺点是结构复杂、机具价格高(18万元左右),长时间作业故障率高,残膜回收率低;分段作业优点是机具结构简单、动力消耗小,机具故障率低,回收的残膜装运方便,缺点是由于是两次作业,效率较低,回收的残膜含杂率较高。两种机型各有优缺点,但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机型,都是依靠农机制造企业和用户在使用中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
作为农机部门,首先应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用机械将耕地里的残膜捡拾到地外,且回收率达到80%以上,回收的残膜含杂率符合要求,利于后续残膜加工再利用。
(1)从使用地膜源头抓起,严格使用符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布的《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强制性地方标准的地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农资市场及地膜生产、经销企业的查处力度,禁止达不到质量标准的地膜流入市场[3]。
(2)联合相关科研院所和制造企业开展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究与示范,攻克秸秆处理、高效捡拾、膜杂分离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制开发出适用于我地区高秆作物的残膜回收机具,并确定出适合我地区的最佳残膜机械化回收方式,进一步提高玉米、食葵农田残膜机械化回收的拾净率、降低含杂率,为废旧地膜的再利用创造条件。
(3)政府加大支持力度,拨出专项经费用于残膜回收机具的研发、补贴和残膜回收作业补贴。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提高农户主动进行残膜回收的积极性。
(4)残膜机械化回收由合作社来运作,充分发挥合作社资金、技术优势,便于各项优惠政策实施,项目支持和管理。
(5)机械化残膜回收应尽量在秋季作物收获后及入冬前作业,防止因牲畜踩踏和低温导致地膜抗拉力降低,造成机械化回收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