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实验小学 曹爱华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通常会发现,学生由于准备不足或者是对新课程理解不到位,在讨论和思考问题时容易卡壳,这样会给学生带来自我怀疑的心理暗示,不利于学生思考问题和树立学习自信。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教师不要回避,而是把问题直接提出来,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给予学生足够恰当的引导,让学生在课堂对话中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提高数学分析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学习方法,自己总结学习经验,而这其中少不了教师的正确引导。
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认识多位数》时,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当学生回忆出“个、十、百、千”后,继续让学生思考:“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并给出相应的题目,让学生回答。然后,在黑板上写出“万、十万、百万、千万”,学生在看到后,同样会用思考“个、十、百、千”的思路去思考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但是数量级之间的增加幅度较大,学生在思考时会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可以通过给出具体数字,让学生在计数器中拨出来,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要比凭借想象来得更加直观。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万、十万、百万、千万之间的数量关系。
课堂教学不仅是单一地向学生传授课程的主要内容,还要从学生的兴趣、性格、爱好出发,因人而异,因时制宜,以此作为切入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能有效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良好的提升。
科学有效的引导可以让数学课堂变得更有效,在教学中面对形形色色的问题时,不同层次的学生会给出不同的解答方案,面对这些答案,教师要找出其中的特色,并给予学生肯定,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快乐体验,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分数的意义》时,首先,拿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表示几分之几?将苹果平均分成四份,其中任意一份表示几分之几?面对这些问题,可以让学困生回答,并试着总结单位“1”的概念。中等学生回答稍微复杂一点的问题:“如果将这个苹果平均分成9份,其中的3份可以用表示吗?如果把5个苹果当作一个整体,那么是不是也能看作是单位‘1’呢?”面对优等生,则让他们自己总结相关概念,自己设问。
通过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给予学生正确规范的数学思路,能够引导学生回归数学本质,把握文本信息,从而提高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强化学习能力。
面对新奇的事物,学生的好奇心往往很强,但是这种冲动的热情想要长久保持,还需要教师的规范引导,并且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能急于求成,要做到张弛有度,根据学生的学习难易程度给予规范引导,使学生在实践锻炼的过程中逐渐养成创新思考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混合运算》时,面对“4+5×2=18”这种错误,首先,教师要挖掘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经过论证,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知识点理解不足造成的,学生没有真正掌握混合运算的算理。接着,教师要找出相应的题目,对学生加强训练,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然后,将其变化成一道应用题:“一个长为5米,宽为4米的长方形,周长是多少?”让学生用加法和乘法两种方式进行解答,学生在思考后能写出“5+5+4+4=18;(5+4)×2=18”两种算式。最后,让学生与之前的算式对比,看看有什么区别,理清学习思路。
用这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解答,能够让学生在解决错误的过程中认识到以往认识理解的偏颇性,能使课堂真正活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的对话中。
总而言之,通过科学合理的策略引导,可以助力小学数学课堂的发展,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而且也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意识到自己知识结构的欠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让数学学习水平获得整体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