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玖零,屈蓓蓓,禹小芳,郝知友,李英明,刘将军
(1.湖南省永州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湖南永州425000;2.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永州425000)
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症状类似于古典猪瘟,但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更高[1]。自2018年8月传入我国后,作为养猪业的头号杀手,给我国生猪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目前该病没有特效药和临床可用疫苗防控,猪场的生物安全防护和猪群的健康状况决定动物防疫的成败[2]。本文就猪场怎样才能最大可能地控制非洲猪瘟的发生,以及当出现非洲猪瘟时如何才能降低损失做如下探讨。
当前正值低温多雨春季,全国非洲猪瘟疫情处于零星散发状态,受非洲猪瘟寒流影响,部分养殖场户出现恐慌心理,猪场一旦出现异常并大量抛售生猪,致使生猪现货市场连月来持续走弱,基于此,目前许多生猪养殖场户积极开展扩建与复产,等待下一个猪价上涨潮。国家、省及各地区相关部门对非洲猪瘟的防控也高度重视,相继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加强生猪调运监管的文件,严防输入性非洲猪瘟的发生,巩固来之不易的复产成果,但由于大环境的严重污染和非洲猪瘟变异株的出现[3],非洲猪瘟防控和拔牙处理等工作无疑变得更加复杂,加之养猪人的盲目乐观和自信、防控认知不足、防控措施不到位、养殖场的整体防控效果不理想、养殖环节中还存在诸多漏洞。
加强猪群日常饲养管理对于非洲猪瘟的防控至关重要。一是猪场要严格实施“全进全出”管理制度,尽可能自繁自养,如需引种,应严格执行检测和隔离制度,引种前需经过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病原和抗体检测,合格后方可引进隔离,隔离结束后再对猪只进行一次采样检测,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生产区。二是养猪场户应当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做好猪瘟、口蹄疫、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定期开展免疫抗体监测和评估。三是要做好猪群营养管理,提高营养浓度,特别要强化氨基酸多维的供给和益生菌、中药等的添加[4],保护生猪免疫系统,提升猪群整体健康状况。猪场要按照生猪不同生产阶段合理选择饲料:怀孕母猪使用哺乳母猪料,40~50公斤猪使用保育猪料,40~50公斤阶段后用小、中猪料,所有的饲料中可添加3%~5%优质进口鱼粉,并每吨添加复合氨基酸多维1000克和复合益生菌500克,此外,饮用水中也可适当添加酸化剂调节生猪肠道功能,提高免疫力,减少腹泻[5]。四是要做好猪场“密度、温度、湿度、空气清新度、饮食清洁度”五度管理,给猪群提供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据不完全统计,46%的ASF疫情由人员和生猪车辆带毒引起[6],因此,猪场要严格执行封闭式管理,并严格分区(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一是人员管理。外人严禁入场,内部人员一定要淋浴、更衣、雾化消毒、洗手后方可进场工作,工作衣服和靴帽清洗消毒液浸泡后可用烘干设备60℃烘干30分钟消毒灭菌,不同区域(生活、办公、生产)最好穿不同颜色的衣服。不同养殖区的人员须避免交叉,如需进入其他区域,必须执行单向流动的原则,并按照消毒程序进行消毒。二是车辆管理。买猪时应该选择在畜牧兽医部门登记备案的运猪车辆,经清洗、消毒及干燥后方可前往出猪台或中转站,卖猪后对车辆所经区域进行彻底清洗消毒。(推荐三洗三消:先进行清洗工作,不留一丝车印和猪粪痕迹,待晒干后用5%烧碱浇泼;第二天再次清洗干净后用复方戊二醛1∶150喷淋;第三天清洗后再用卫可1∶400喷淋);饲料运送车应停放在场区外10米处,对车辆进行消毒后卸下饲料,再消毒饲料外包装表面。内部运输工具使用完毕后立即到指定地点高压冲洗、消毒及干燥。三是物资管理。饲料、兽药及疫苗等物资要严格执行进场消毒,经臭氧或熏蒸等消毒后再转入储存,实际操作中饲料最好设两个仓库,存放一周后进行两次薰蒸消毒再使用;严禁与猪有关的动物源性制品(饲料、食品等),以及可能已经被污染生活物资、兽药疫苗、设备等进入猪场。
定期对全场环境进行清理消毒。一是做好猪场卫生管理,杜绝卫生死角。每日清扫栏舍内粪便和垃圾,及时清扫猪舍散落的饲料,随时清理蛛网,同时注意及时清洁厨房并处理餐厨垃圾,防止其它动物食用。二是要定期对猪舍、全场内、外环境等进行消毒。消毒过程中要注意合理选择消毒剂和消毒方式,并正确进行消毒,必要时提高消毒频次。生猪养殖舍消毒,主要包括空栏消毒和带猪消毒。生猪在转栏后,需及时对养殖舍进行全方位无死角清洗并消毒,对栏舍地面、墙壁、房顶等进行喷雾消毒浸润彻底冲洗清洁后。可选择火焰、70℃高温烘烤、喷雾或熏蒸等方式进行栏舍消毒。带猪消毒可减少猪舍环境中的病原菌和病毒含量,常选择喷雾式消毒,每周可带猪消毒1~2次,喷雾器最好选择高压动力喷雾器,喷雾时,喷头举高,喷嘴向上,不可直接将消毒剂喷向猪体表面。猪场周边、生活区及猪场内的道路要定期进行消毒清扫,每周不少于1次。消毒清扫前应先用消毒液进行喷雾和浸润,30分钟后再进行清扫,清扫结束后可选用生石灰、烧碱混合液(混合比例为:20斤生石灰+2斤烧碱+80斤水)均匀泼洒路面进行“白化”。三是做好周边环境媒介动物控制。选用密闭式大门,保持猪场外实体围墙或隔离设施完整,发现漏洞及时修补,发现有野猪、狗、猫等动物,及时驱赶;在猪舍外3~5米铺设尖锐的碎石子隔离带(深10厘米,宽40厘米),或在隔离设施底部安装1米高光滑铁皮挡鼠板,防止鼠等进入猪舍;在猪舍内悬挂捕蝇灯和粘蝇贴,定期喷洒杀虫剂,杀灭蚊蝇;在通风口、排污口安装高密度铁丝网,侧窗安装纱网,防止鸟类进入;向猪舍内缝隙、孔洞内喷洒杀蜱药物杀灭蜱虫。
生猪养殖户应当积极配合畜牧兽医部门开展日常疫情排查和定期采样检测工作。一是落实日排查报告制度。养殖场技术人员要每天开展健康巡查,做到非洲猪瘟疫情的早发现、早检测、早扑杀。巡查过程中要做好生物安全防护,避免发生交叉污染,发现猪只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二是定期开展采样检测。对猪场环境和猪群定期采样检测,防患于未然。猪有任何厌食、呕吐、发烧、皮肤发绀等情况第一时间采集唾液、鼻拭子或血液送检。有条件的大型生猪养殖场应自行购买PCR仪开展非洲猪瘟自检,或者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公司代为检测。三是及时无害化处理。监测过程中发现病死猪只要及时做好无害化处理,严禁出售和随意丢弃,应统一收集并在指定位置通过焚烧或深埋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疫病不扩散。
为推进生猪稳产保供,农业农村部相继更新《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目前,对于养殖场出现非洲猪瘟感染可采取“拔牙”淘汰处理,这无疑给广大养殖户吃了一颗定心丸,也为生猪养殖业的复产提供了有力保障。现阶段养殖场户想要万无一失不太现实,唯有竭尽全力采取补救措施将损失降到最小。
一是要全面检测,确定感染猪群。全面开展实验室检测,准确分离出阴性猪群,划定安全隔离区域、有条件的可以带猪消毒后转移至5公里以外的隔离区,转出随行人员均要与原场环境隔离。二是及时处置,果断“拔牙”。以栏为单位将阳性感染猪和旁边没有办法隔离的受威胁猪淘汰。如种猪出现异常时,要淘汰共用水槽的或者左右相邻的种猪。淘汰猪只时要注意防止二次污染,赶猪通道通常铺设加厚防雨彩条布,通道周围密封[7],淘汰猪只后烧毁彩条布并对通道严格消毒,在淘汰过程中避免接触其他猪只。空出的阳性栏舍进行封门熏蒸消毒以及灭蚊蝇蜱工作。三是严格管控,做好消毒。严格控制相关人员和工具的交叉污染传播,猪舍外围的杂草一律全部清除。舍内空间每天消毒一次,猪栏可以采用火焰消毒方法,走道和通道猪场周边8%~10%烧碱浇泼。第一周每天一次,第二周隔天一次。四是实施隔离,持续监测。在猪场进行21天隔离期间要对场内、外环境和猪只每天开展监测,由于潜伏期长,有的养殖场实际操作中多选择实行30天隔离期,期间不可进行阉割去势和疫苗注射,猪场稳定后还应进行定期检测,一般每周检测一次,确保环境和猪群核酸阴性。五是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可以实施营养管控,在饲料中添加3%~5%优质进口鱼粉和复合氨基酸多维,同时,尝试使用药物组合,减缓发病速度,提高成活率,让猪场尽快恢
复稳定。
现阶段非洲猪瘟已成为一种常见的严重影响生猪养殖的急性传染病,非洲猪瘟病毒环境污染面广、适应能力强,且目前没有相应的药物和疫苗控制传播,因此,猪场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防护体系是防控非洲猪瘟的必要措施。常规防控时加强猪场的猪群、人、车、物、环境、监测排查等管理,发生非瘟时要进行生物安全隔离、选择性拔牙处理或者分区清群,做到早发现、早检测、早淘汰、早隔离、早消毒,遏制疫病扩散造成更大损失,在逐步“拔牙”淘汰中,保障猪场的稳定长远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