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市张浦中心小学校 吴菊贞
注意是学生能够顺利学习的前提条件,注意力的集中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如何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上抓住孩子的眼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了我不断探索与研究的问题之一。
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能够完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游戏或者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一年级内容《比较数的大小(2)》时,教学中穿插猜数游戏,即老师写一个数,学生通过老师的提示“多一些、少一些、多很多、少很多”来猜这个数,如“一个数比20小得多,它是几”“一个数比20大一些,它是几”。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游戏,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下,学生自然能更好地区分 “多一些”与“多得多”、“少一些”和“少得多”。
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与新课的导入紧密联系,一堂课成功与否,首先要看这节课的导入是否简洁明快、具有趣味性,是否找准了切入点。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倍的认识》时,通过复习旧知“6里面有2个()”“6里面有()个3”进行铺垫,让学生明白要求“几里面有几个几”是用除法进行计算的,为用算式解答倍数问题埋下伏笔。之后再创设情境,学生从8朵红花、6朵黄花和2朵蓝花的朵数中寻找数量关系,在旧知的基础上,学生自然能得出“红花比黄花多2朵”“蓝花比黄花少4朵”等数量关系,以此来激发学生认识“倍”的兴趣——“倍”是如何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的?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课堂效率。
又如,在教学一年级数学《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和《求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时,都可以用“猜铅笔”的游戏来引入新课:“老师手里有一些铅笔,去掉3支后,还有5支,猜一猜老师手里有几支铅笔?”“老师手里有8支铅笔,藏起来一些后,还有5支,老师藏起来了几支?”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小游戏来帮助学生回忆,“把两部分合起来,求总数的时候用加法计算”“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时用减法计算”,由此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运用课件、投影等多媒体手段,使纸张上无声的图片、文字变成有声的动画,以此来刺激学生的听觉与视觉,给学生带来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这对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如教师在教学小学数学一年级内容《9加几》时,运用课件把“9+4=13”的过程充分展示出来,即“把盒子外的1个苹果放到盒子里,使盒子里的苹果凑满10个,再把盒子里的10个与盒子外的3个合起来就是13个”。这种动态的演示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凑十法”,动态的教学方式显然比枯燥的口头讲解更清楚、直观,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凑十法”,而有声有色的动画也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也就随之提升了。
再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二年级的《认识角》一课时,“如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运用课件演示“将两个角的顶点、一条边都分别重合,然后看另外一条边,谁在外就说明这个角大”。直观易懂、引起学生兴趣的动画自然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比较角的大小这一难点也随之突破。
在授课、听课的过程中,我们通常能够发现,当教师的教学内容安排得紧凑时,学生的注意力往往比较集中,因为紧凑的学习内容使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顾及其他事物,再加上讲练结合,从而缓解学生高度紧张的学习情绪,降低听课疲劳,进而帮助其集中注意力。
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一年级《笔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一课时,在学生通过新授了解了笔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方法后,对该计算进行巩固练习,然后再教授笔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新授与练习有机结合,学生学得轻松并且扎实。
总之,只有知道学生注意力的特点,才能提高他们的注意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是一门艺术,有着高深的学问,需要我们对教育工作的无限热爱和永无止境的探索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