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道合一:艺术史论专业基础教育课程《经典艺术作品》的思政建设探索

2021-12-02 07:20魏毅东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思政精神

魏毅东

《经典艺术作品》是我校艺术史论专业教育课程群中的一门必修课。它带领学生对中外艺术史上丰富的经典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和鉴赏,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力和欣赏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审美素质和文化品格。与此同时,本门课程积极探索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课程思政的内容与要素,在经典音乐作品欣赏环节中增加了大量的红色经典音乐作品,在美育和艺术教育的同时,潜移默化,进行爱国主义、革命精神、红色理想信仰等教育,从而实现专业课程教学的“艺道合一”。本门课程创教和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契合学生网络学习与生活的当下形态,积极探索互联网教学资源与渠道,利用微信公众号建设等方式,拓阔和延展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从而实现专业课“思政建设”的整体育人功能。

课程教;课程思政;艺术教育;红色经典音乐

1.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到,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九大报告围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做出新的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为贯彻落实党的报告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应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使各类课程与思政建设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解决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的情况,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2.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中国教育历来重视思想教育和道德伦理教育。在传统社会,儒家教育以孔子思想为根本,孔子本人教育弟子就非常重视对“道”的追求和“君子”人格的培养。《论语·里仁》中提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卫灵公》中讲“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秦伯》中提及“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孔子所言“志道”“忧道”“守道”都是将道视为人生理想、价值取向和判断的最高准则。在古代,这种精神、信念至死不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现代的教育思想受到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和挑战。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性文化与市场经济具有的趋利性、功利性思想冲击着国人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判断,难免会有部分人趋向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处在成长中的大学生的思辨意识、能力核心观仍处在未成熟阶段。当下的娱乐文化、商业文化、大众文化具有更强劲的冲击和影响,其中一些偏离主流意识形态、强调个性放纵、迷恋浅层次娱乐的内容使人迷失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另外,当下社会也在一定程度上盛行历史虚无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观念,大众文化、消费文化、娱乐文化普行的当下社会也传播着极端自由主义、伪个性、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等种种非理性思潮,这些严重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基于当前形势,高等教育的确有必要在注重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到更加重要的地位。正如儒家的审美理想,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的言动、容色和文化素养与君子内在具有的仁义道德品质应该是统一的。在高校专业课程中,只重视专业知识的教育而忽略了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以至于教书和育人脱节,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未到达同行同向,这样做是得不偿失的。周敦颐曾说,儒者“以文辞为能”极为鄙陋,不是真正的圣人之学。“文辞”只不过是一种技艺而已,“文”是形式,“道”是内容。如果仅具有“文”的外在形式而失去了“道”的本真,就如同“轩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单一的大学思政课程的开展,课程压力大、内容理论化、枯燥化,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在专业课程中加入“思政元素”既为课堂增添了生动、有趣的东西,又解决了思政课程教育“孤岛化、边缘化、空泛化”的窘境。

3.艺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与元素

《经典艺术作品》是我校艺术史论专业教育课程群当中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经典艺术作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通过艺术知识的传授,大量的中外经典艺术作品的赏析等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艺术感知力和欣赏力,提高艺术素养、审美素质和文化品位。这门课程涉及的欣赏范围非常开阔,包括中外艺术史上那些最经典的建筑作品、音乐作品、绘画作品、雕塑作品、戏剧作品等。此文论述《经典艺术作品》融入课程思政的内容与元素,以经典音乐作品欣赏环节为例,分析在艺术专业课程中挖掘课程思政内容与元素以及创新探索新教学方式方法。

3.1 融入课程“思政”新内涵

《经典艺术作品》课程包括艺术理论梳理和艺术作品赏析,主要赏析的是古往今来的经典音乐作品。为响应专业课程思政内容建设,增加了中国红色经典音乐作品包括红色经典歌曲。红色经典音乐是革命时期事件的真实写照,蕴含了浓厚的革命情怀。通过欣赏红色经典音乐可以了解我国的革命史、英雄人物事迹、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家国情怀。

红色经典音乐文化内涵丰富,其中就涵盖了许多英雄人物事迹。他们为革命胜利不惜牺牲性命,舍小为大,用血肉筑起一道抵御外敌的坚实的城墙。这种举动使人共情、热血沸腾,更加坚定相信和平来之不易。应把爱国两个神圣的字眼铭记心中,熟悉并热爱优秀的传统文化,身为中华儿女而光荣。红色经典音乐大多曲调优美、旋律节奏感强,歌词通俗易懂。聆听红色经典音乐可以直接触动大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心灵、引起共鸣。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境界、情感世界、道德观念。

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与立德树人的教学思想相结合的过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旨是将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从而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其具体做法是将“思政元素”这种具有教育性、精神性的思想渗透到专业技术或知识的学习中,使专业课程具有“思政”的内容与功效。但应该明确思政建设并不是专业知识和思政知识的简单相加或组合,走形式主义不等同于“思政课程”,而是挖掘专业课程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等元素,以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课程,真正解决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的情况。

课程思政建设强调“以德树人”。在传统意义上,所谓“德”首先就是“道”在社会生活和人文世界中的一种延伸和必然呈现,即教育中的思想道德的内涵或曰“精神性”与“道”相符。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最具有抽象性、终极的范畴。“道”的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最具有深刻性、复杂性含义的观念。在儒家思想为主导文化的传统社会,传统教育中讲的“道”,自然是指儒家倡导的所谓“人道”,是社会治理和伦理修为的终极原则,也是人伦生活的本质和最高境界。这些原则或本质是有机融入传统儒家经典文本教育中的。

从学科建设与专业教育的角度看,现代艺术教育首先强调其“专业性”。在艺术类的专业课程教育中,首先强调的是“艺术”或“艺术技艺”自身,简称为“艺”。这里的“艺”指的并不是指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概念,而是古代的“广义的艺术”概念。“艺术”的词源为“techne及ars”,在古希腊和罗马,他们泛指一切手艺,技术和学问,包括建造房子、写诗、绘画、医疗、种植、雕刻、动物学……在中国古代“艺术”的观念也大致如此。古代汉语中“艺”字与西方古代的“ars”或“techne”以及现代化“art”相对等。“艺”的前身是“埶”,从造字法上看“埶”的样子是一个人跪立在一棵树旁,并用双手执着。“艺”或“埶”的意思为种植。后来“艺”就泛指一切技术和学问,因为技术和学问也犹如种植一般,在人心的心田播下精神的种子并萌生和成长。总之,古代的“艺术”泛指一切技术和学问。当前艺术院校各种艺术类专业课程以及不同种类专业所传授的知识、技能、技术都无一逾过“艺”的领域范围,“艺”涵盖了专业课程中所传授的学问和实践技术。宗白华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说:“‘道’具象于生活,礼乐制度。‘道’犹表象于‘艺’。灿烂的‘艺’赋予‘道’以形象和生命,‘道’给予‘艺’以深度和灵魂。” 随着时代的更迭,艺术类专业课程应当融入思政建设的内容与元素,专业教育与课程教学才又获得生命力。优良的课程是思政建设顺利开展的基础,高质量的思政元素又是课程思政教学中的“灵魂”或“方向盘”。

3.2 挖掘课程“思政”新内容、新元素

《经典艺术作品》课程中增加的红色经典音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作品具体可以分为管弦乐作品、钢琴与小提琴作品、合唱声乐套曲、大型合唱声乐音乐套曲、歌剧与舞剧唱段、军歌、民歌、抒情歌曲与影视歌曲。它们以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以通俗易懂的歌词,将思政融入其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乐观进取的人生观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进而内化人文素养、开华道德情操。

3.2.1 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国家”是人民的根,是遮风避雨的港湾。这种爱国情怀扎根在数千年前,它的筋脉早已蔓延在祖国山河的每一寸圣土上。它从来都不属于过去式,这份情感只会愈来愈强烈。有种感情,没有血缘关系,却炙热滚烫,有种情怀,不问初衷,却亘古不变。

在《经典艺术作品》音乐鉴赏环节,引入了大量表达爱国主义情怀的红色经典音乐《义勇军进行曲》、经典歌剧选段《红梅赞》、经典歌曲《歌唱王二小放牛郎》等。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在中国面对“九一八事变”东北沉陷这种沉重的打击,中国共产党号召人民武装抗日组成“东北抗日义勇军”。歌曲中铿锵的节奏、明亮雄伟的旋律就是中国人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强烈愤恨和坚决的反抗精神。歌曲创造性的在“中华民族到了”之后,突然休止半拍,从而使“最危险的时候”这一句得到突出的强调。山河破碎,生死存亡,宁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也不会让侵略者践踏一寸土地,骨子里流的是中华民族的血,守护的是共以生存的国。每个中国人都会慷慨激越,从心里唤起爱国情感的共鸣。在长达十四年多的抗日战争中,保家卫国的英雄人物事迹数不胜数。他们置生死如鸿毛,守大义如泰山。歌剧《江姐》女共产党员江姐被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在监狱中受尽各种酷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剧中的著名唱段“红岩上梅花开”被视为这部歌剧的主题歌即《红梅赞》,歌词唱道“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表现出江姐对党和人民解放事业的忠诚、坚定的意志。江姐在个人生死和国家大义面前,坚决地选择国家,没有半分退步。经典歌曲《歌唱王二小放牛郎》记述王二小以身诱敌,把最后的微笑留在冰冷的山间。优美动听的旋律、富有感染力的事迹怎能不让学生内心深处涌起千层波浪。回忆悲壮的英雄事迹,铭记苦难的历史,才更能珍惜这和平的盛世,挚爱祖国山河的每一个角落。熬过了抗战时期的风吹雨打,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神州大地朝气蓬勃,面貌一新。歌曲《歌唱祖国》以鲜红的国旗为切入点,明快雄壮的韵律配合朗朗上口的歌词,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壮丽画卷犹如浓墨重彩勾画得淋漓尽致。它凝结爱国之声、人民之心、民族之魂,让人心生澎湃激昂之情。再如电影《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中三段歌是祖国三幅美丽的图画:江河帆影漂移、田野稻浪飘香、雄竣高耸的大山、宽阔无垠的大江大河。前半段节奏委婉动听,引人入胜。后半段节奏英朗有力,把战士的激情、对祖国的热爱表现得淋漓尽致。歌曲《祖国颂》则是将歌声融入影片生动的纪时画面中,既展现了祖国的壮丽山河,又描述了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撼人心魄。如此的大好河山,能让学生滋生出自豪之感,把“保我国土”“爱我家乡”“维护祖国”的完整和统一,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3.2.2 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革命精神是中国民族精神组成的重要部分。过去,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凭借着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打败了国内外的强大敌人,战胜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在《经典艺术作品》这门课程中,引入了有鲜明时代主题和特色的《五四纪念爱国歌》、大型歌唱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等经典作品。《五四纪念爱国歌》通过急促激昂的节奏,展现五四热血青年的英雄气概,他们为中华民族“外争国权,内惩国贼,重振山河”的斗志让人敬佩。这群青年身上散发着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追寻时代潮流、把握时代命运的伟大精神。这昂扬向上的斗志能够唤醒学生心中的志向和勇气,向过去的英雄致敬,汲取为民请命的勇士们无私无畏的精神力量,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作己任,为祖国的建设添光增彩。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长征精神,也是中国红色革命精神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创造的革命精神。大型歌唱声乐套曲《长征组歌》,分别描绘了十个环环相扣的战争生活场面。长征的苦难远比想象的难很多,其一,恶劣的生存环境。《长征组歌》第四首《四渡赤水出奇兵》中“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歌词直观地体现了长征途中的惨烈境遇。其二,缺少军需补给。如《长征组歌》第六首《过雪山草地》“高原寒,炊断粮”“野菜充饥志越坚”,都反映了长征艰苦的生活。其三,长征途中除了自然因素、物质供给,还有来自国民党的追杀。如《长征组歌》第二首《突破封锁线》“敌重重,军情忙”“红军夜渡于都河,跨过五岭抢湘江”“突破四道封锁墙”“前赴后继杀虎狼”。在内忧外患的环境中,红军仍旧没有放弃跋涉路程。可见,他们身上有一股乐于吃苦、不屈不挠、永不言弃的奉献精神。现代大学生生活经验不足,物质生活丰富,对苦基本毫无概念,通过《长征组歌》了解长征的过程,能让他们面对挫折时,不退缩、愈挫愈勇,学会吃苦耐劳、自强不息,做一个坚强、有担当、乐观向上的人。

长征的胜利离不开团结的集体精神,离不开军民心连心的默契。如《长征组歌》第一首《告别》“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长征组歌》第九首《报喜》“边区军民喜若狂,红旗招展迎亲人”。红军带着民众的期盼、希望和信仰,他们鼓足了干劲,为百姓打下和平盛世。正是这其乐融融融的相处,彼此的关照,共同的信仰,团结的精神才让红军长征有了最夯实的精神依靠。同时,这也教导学生在班级集体中团结友爱,拧成一股绳。坚决抵制西方对中国的不正当言论,站在祖国的线上,和祖国并肩战斗。长征的关键因素离不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路线。具体地来说,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如《长征组歌》第三首《遵义会议放光辉》“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非常形象地指出了遵义会议在党的历史乃至中国革命历史中的作用。这就启发学生,在处理事情时,要坚持实事求是,探求和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与实际相联系,不可脱离现实存在、想入非非。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爱党、知党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长征精神深刻地影响了红军乃至日后的八路军、解放军在革命战争期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之后的抗日战争。合唱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作品表现出在抗日战争的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具体表现在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采用劳动号子的音调素材,展现了乌云满天、惊涛拍岸、船夫与暴风雨奋力拼搏的生动形象。第六乐章《黄河怨》,以低沉凄惨、悲痛欲绝的音调,哭诉了被侮辱的沦陷区妇女的深仇大恨。齐唱、轮唱《保卫黄河》表现游击健儿的英雄气概。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以坚定的节奏、丰满的合唱以及宏伟的气势使音乐达到最高潮,充分表达中国人民终将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必胜信心。学生聆听气势磅礴的《黄河大合唱》,会被它的气势、决心、革命精神所感染,尊敬爱戴中国共产党,产生强烈的民族认同感、自豪感。

3.3.3 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陷入精神空虚甚至荒漠。既不能感受精神生活的丰满充实,更不能承担时代所赋予的历史重任。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理想信念就是引航的灯塔和远航的风帆。没有理想信念的人生就像失去了方向和动力的小船,在生活的波浪中随处漂泊。理想同任何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一样,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都带着特定历史时代的烙印。

历史证明,中国革命战胜千难万险,取得成功就是靠着一代又一代革命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黄继光、方志敏、刘胡兰、江姐、董存瑞等无数优秀的共产党员,正因为对党有着无比的忠诚、心里饱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凛然无畏、舍身取死、不顾生死,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在《经典艺术作品》课程中引入了歌剧《刘胡兰》的经典唱段“数九寒天下大雪”、芭蕾舞剧《沂蒙颂》插曲《愿亲人早日养好伤》等大量优秀作品。当《数九寒天下大雪》响起时,仿佛看到刘胡兰同党员发动群众斗地主、送公粮、做军鞋、动员青年报名参军。当她被国民党和地主武装抓捕时,她坚定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毫不畏惧,从容地躺在铡刀下,结束了年轻的生命。这感人的举动很能让学生动情,让他们明白,大学不仅要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更要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成为一个坚定的人。在面对困境时,始终不渝、百折不挠、坚定不移的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奋斗。志向高远便力量无穷,一个人有了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迹,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创造奇迹。芭蕾舞剧《沂蒙颂》插曲《愿亲人早日养好伤》,“蒙山高,沂水长,军民心向共产党,共产党”。以通俗易懂的歌词表达民众对共产党的信任和坚定。主人公英嫂用乳汁救伤员,隐蔽伤员在山坳里。面对赖匪的毒打,她仍坚贞不屈,用计谋诱导敌人。一个平凡的百姓心中尚有崇高的理想,二十一世纪的学生更应以此为榜样,重视理想信念的选择和确立,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让道路越走越宽广,使宝贵的人生富有价值。歌曲《松花江上》结构是带尾声的二部曲式,第一部分音调赋予叙事和抒情特点,第二部分旋律以环回萦绕、反复吟唱的方式展开,感情越来越激动,强烈地表达了东北民众以至中国人民的悲愤情怀,蕴含着要求反抗斗争的力量。毛泽东曾说过,“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可见歌曲中蕴含的情感和力量是多么强大。学生通过音乐欣赏,激发起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而发奋学习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掌握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将个人奋斗志向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学习进步、奋斗志向同祖国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让理想信念之花结出丰硕的成长成才之果。

3.3 探索课程“思政”新方式方法

《经典艺术作品》采用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紧跟互联网+浪潮,以更全面、更多样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消化讲授内容。线下主要通过课堂讲授理论知识、多媒体课件演示以及音箱播放音乐三种方式配合完成。由于大学生生活的年代与远去历史有差异,单靠想象接受,难以领悟真正内涵。在讲课时会讲一些背后蕴含的小故事,或者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电影选段还原当时的情景。之后,再通过音箱播放音乐,让学生聆听其中的旋律节奏、歌词内容以及每段落的关联。歌曲聆听完毕,进行课堂互动,与学生探讨艺术作品的艺术风格、内涵及其意义,并让学生讲述聆听后的感受。线上的方式主要通过微信互动“小打卡”的模式。小打卡中有相应的关数,每一关都有特定的经典音乐歌曲的简介、内容、风格以及背后的故事。学生聆听每一关的经典音乐,分享自己的心得与感受。并且,小打卡里同学之间可以点赞、评论,老师可以进行打分、评论,置顶等等。这种方式不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在闲暇之际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最后,结合《经典艺术作品》,撰写一篇符合学术要求和规范的鉴赏类学术论文,这是对学生一段时间学习情况的反馈,也能在写论文的同时增加自己的艺术修养。

4.结论

《经典艺术作品》专业课程中加入红色经典音乐,以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模式深入挖掘其思政因素,实现了专业课与思政建设的同行,达到“艺”与“道”的统一,完成全员全方位育人的目标。红色经典音乐不仅让学生了解革命史、党史、英雄人物事迹,更由此激发学生树立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在学习、生活中发扬革命精神,始终把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放在心中。同时,红色经典音乐也提升了高校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红色经典音乐是思政内容的实践载体,红色经典音乐的歌词及要表达的内容传达的思想教育与革命精神,与党的思想政治保持高度一致。红色经典音乐的精神内核与现代社会的主流思想及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匹配性,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高效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为专业课学科引领了方向,为思政教学提供了新的活力,使“艺”和“道”有机融合为一体,也填平了学生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鸿沟,真正做到“立德树人”,努力把学生培养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功业。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思政精神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分析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思政课“需求侧”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