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无抗养殖的技术探讨

2021-12-02 05:01李波于加高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12期
关键词:蛋鸡鸡舍日龄

李波 于加高

(1,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223300;2,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223001)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畜产品的营养、品质要求越来越高。鸡蛋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餐桌食品之一,蛋鸡养殖业发展迅速。随着蛋鸡规模化养殖的不断发展,蛋鸡疾病问题也日益严峻,在蛋鸡疾病防治中大量依赖于抗生素,但在当今无抗养殖的相关政策下,无抗养殖技术成为当今的热点话题。无抗养殖即在养殖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抗生素,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来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蛋鸡生产性能,增加经济收益。实现蛋鸡无抗养殖,也是对消费者健康与使用品质的保障。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养殖状况,介绍蛋鸡养殖中无抗养殖的关键技术,以期为蛋鸡绿色养殖提供技术参考。

1 无抗养殖概念

无抗养殖在蛋鸡养殖过程中尽量不使用抗生素,通过科学的养殖手段保证蛋鸡健康生长,并且降低肉蛋中的抗生素残留和鸡的肝肾负担。如磺胺类、硝基呋喃类等半衰期较长的抗生素应在产蛋鸡中禁用。禁止使用抗生素作为添加剂在饲料和饮水中使用,在一些需要对症治疗的疾病中也应禁止使用抗生素。无抗提倡利用技术优势,提高养殖水平,预防各类疾病的发生,以保障肉蛋品质符合养殖标准。

2 蛋鸡无抗养殖的背景

2.1 大量使用抗生素的危害

在过去养殖中大量依赖抗生素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导致细菌变异快速,耐药性变强,容易发展为超级细菌,这会对动物乃至人的健康产生巨大的威胁。长期使用抗生素还会导致机体的肠道正常菌群平衡被破坏,降低机体的抵抗力,使鸡群处于亚健康状态,容易形成对药物的依赖性,不得不加大抗生素的使用量。当细菌或病毒产生变异或出现大量致病菌侵袭时,抗生素不具备治疗效果,使养殖场经济损失严重[1]。

2.2 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使用抗生素后,家畜排泄物中会含有抗生素,对土壤、水等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2.3 养殖户的意识发生转变

虽然目前养殖对抗生素的依赖十分严重,但随着科学养殖、绿色养殖等理念的不断推广,养殖者开始接触无抗养殖新技术。

3 蛋鸡无抗养殖的技术要点

3.1 科学选址,合理设计

选好蛋鸡养殖场建设地点是科学养殖的第一步,应选择地势较高、阳光充足、交通便利、水电设施齐全且远离居民区、隔离条件较好的地方建场,要与交通主干道、畜禽屠宰场或交易市场等保持一定的距离。其次,应在居民区下风向建设养殖场,避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可选择通风条件良好的地区建场,有利于改善鸡舍和场区的空气质量。另外,合理规划鸡场设计与建造,方便养殖期间开展各种生物安全防控措施,满足日常饲养管理与消毒的需要,可根据蛋鸡规模化养殖和无抗养殖的要求合理布局。科学选址,可借助地点优势降低病原微生物的污染传播,减小各类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而合理的设计可保证舍内清洁,满足饲养管理的需求,为蛋鸡健康生长提供保障。

3.2 加强生物安全防控工作

提高思想意识,贯彻落实蛋鸡养殖中的各项生物安全管理措施可有效降低疾病发生率。首先,要实行严格有效的隔离防护措施,从正规的厂家购买鸡雏,做好各批次雏鸡的隔离饲养工作,防止不同批次鸡群之间发生交叉感染情况,同时还应注意饲养人员的流动与消毒问题,尽量指定专门的人员只负责一个鸡舍的管理,避免因人员流动而引发交叉污染。其次,要严格落实消毒清洁工作,对鸡舍、排泄物等定期打扫消毒,每天打扫完1h 后进行消毒,应定期更换消毒药剂,防止药物过期,或者长期使用一种药物降低消毒效果,可选用毒性、刺激性小的消毒制剂每周进行1 次带鸡消毒。雨后或气候潮湿的夏季等鸡舍潮湿度较大,应注意通风换气,可使用风机湿帘等设备保持饲舍干燥,还应进行鸡舍内外消毒,可消毒到鸡舍外部3m左右的范围,避免细菌大量繁殖。加强粪便与病死鸡只的无害化处理工作,将蛋鸡粪便进行生物发酵处理,防止病原微生物污染环境,也可以送到专门的粪污处理公司处理。病死鸡只要严格进行深埋、焚烧等销毁处理,严禁流入市场,以防有传染性疾病造成更大范围的疫病传播。

3.3 确保饮水、饲料安全

充足的饮水有助于蛋鸡新陈代谢,提高饲料消化吸收率,饮用水的质量安全对蛋鸡健康非常重要。饲养人员应做好水源的消毒管理,防止细菌或有毒有害物质通过饮用水进入蛋鸡体内,造成鸡群中毒或感染各类疾病。此外,还应保证蛋鸡饲料安全,购买质量安全合格的饲料原料,饲喂前做好饲料的质量检测,不可饲喂含有霉菌毒素、抗生素、致病源及有毒有害物质的饲料。在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酸化剂、酶制剂及脱酶剂时应将剂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3],避免对蛋鸡健康生长产生影响。

3.4 疫苗防控,减少应激

在养殖中一定要做好蛋鸡群的预防免疫工作,定期、按规定接种合格的疫苗,做好鸡群基础免疫工作,促使鸡群形成有效的抗体,提高鸡群抗病能力,可有效降低蛋鸡发生疾病的概率。养殖人员应根据当地疫情流行情况、气候特点及本场实际养殖情况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符合本场的一套免疫程序,加强重点疫病防控工作。一般接种情况下,1 日龄的雏鸡可颈部皮下注射0.2ml 的马立克氏病疫苗,10 日龄时加免一次,可明显降低该病发生率;7 日龄时滴鼻或点眼新城疫(Ⅳ系苗)和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二联苗;14 日龄的雏鸡接种法氏囊疫苗,滴鼻、点眼或饮水均可;24 日龄可胸肌注射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法氏囊小三联油苗,剂量为0.3ml/只;35 日龄翅膀下刺种鸡痘疫苗,剂量0.01ml/只;50 日龄点眼慢性呼吸道(鸡毒支原体)苗;60 日龄肌肉注射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油乳灭活苗,剂量为0.5ml/只;90 日龄肌肉注射1ml/只鸡大肠杆菌灭活疫苗;110 日龄肌肉注射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征油乳灭活苗(大三联),剂量为0.8ml/只;125 日龄注射0.5ml/只鼻炎疫苗;250 日龄再次注射0.8ml/只大三联疫苗,养殖场可根据本场内的疫病流行情况安排疫苗接种,如果是受到禽流感威胁的鸡场还应在7~10 日龄时接种禽流感多价灭活疫苗,到30 日龄时再免疫一次,在蛋鸡开产前及300 日龄左右时均应追加一次禽流感疫苗免疫。

在蛋鸡疫苗免疫阶段,应提高鸡群营养水平,改善饲养环境,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以免影响疫苗免疫效果,同时可在饮水中添加黄芪多糖和VC等免疫增强药物,帮助蛋鸡提高免疫机能。应注意一定要在蛋鸡健康的状态下进行免疫接种,若鸡只出现健康不良时应暂停接种。

3.5 做好蛋鸡饲养管理工作

接种疫苗也不是绝对保障,依然具有发病可能,根据蛋鸡品种综合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案,制定符合本场的长期免疫程序是无抗养殖的关键。应根据不同养殖阶段制定不同的饲养策略,通常43~110 日龄为青年鸡阶段,青年鸡在43~55日龄时上笼饲养。上笼当日开始连喂3d 益生菌和电解质VC。58~60 日龄青年鸡换用青蒿散拌料,每天饲喂1 次,连续使用4d 可有驱虫、抗球虫的效果[3]。

产蛋前期(135~165 日龄)产蛋率可达20%~25%,此时应添加益生菌和四君子汤中药方剂,增强机体抵抗力,提升蛋鸡产蛋率,保障其快速步入产蛋高峰期。产蛋高峰期继续添加益生菌和四君子汤,同时保证饲料营养供应和钙、磷等矿物质的添加。为防治蛋鸡产生白冠病可每天饲喂1 次青蒿粉,连续使用5d。此外,19 周龄后的蛋鸡容易出现输卵管发炎等疾病,可在饲料中添加动物溶菌酶、抗菌肽,并配合中草药,可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3.6 蛋鸡养殖中的保健技术

可通过饮水防控蛋鸡疾病,良好的水质是保障蛋鸡机体发育的物质基础。在无抗养殖中,饲养人员通常在水中添加中草药制剂,以提高蛋鸡免疫力,提高其健康状况。研究发现,添加黄连、金银花、板蓝根等中药制剂可以杀灭和抑制机体内多种病原菌,提升蛋鸡免疫机能。在饮水中添加微量元素对蛋鸡健康与生产也至关重要,可以增强蛋鸡抗应激能力,尤其是VC,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可快速修复消化道和呼吸道黏膜等,保证蛋鸡正常生长发育。

3.7 进行福利化养殖

蛋鸡饲养密度对鸡的健康生长极为重要,单位面积内的蛋鸡数量应尽可能地少,合理安排养殖密度。在养殖中满足动物天性、生理和心理需求,优化环境管理方式等可以降低动物发病。蛋鸡养殖应保持干净、安静的环境,通风、光照充足尽可能多地提供瓜果蔬菜、野生植物和天然水等自然营养食物[4]。

3.8 提升养殖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

养殖场可定期开展培训,帮助饲养人员学习科学、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增强企业与专业人士的学习交流,增加无抗养殖管理经验。提高现代化养殖理念,避免人畜共患疫病的发生,制定严格的疫病防控机制,建立健全的养殖档案,一旦有疫情发生,应立即上报当地相关主管部门,实行严格的隔离封锁。养殖场也可更新设备,为饲养管理提供可靠基础,不断提升用药合理性和无抗化技术。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降低抗生素在蛋鸡养殖中得使用,推广无抗养殖的生产模式,应不断总结与优化饲养环节。通过科学的饲养手段预防蛋鸡中多种疾病的发生,包括营养丰富的饲料,舒适、安静、清洁的生长环境以及动物福利等多方面的合理安排。在饲养实践中不断学习新技术,总结养殖经验以提高蛋鸡产业的生产发展,早日实现蛋鸡无抗养殖。

猜你喜欢
蛋鸡鸡舍日龄
夏季鸡舍通风管理
蛋鸡多产蛋要过三道关
初配日龄对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初配日龄对丹系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
夏天养鸡如何防暑
春季蛋鸡养殖三防
别请狐狸建鸡舍
鸡舍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