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美玲
(枣庄职业学院 277800)
我国是畜禽养殖大国,在畜禽养殖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动物疫病,需要养殖户及兽医进行及时的疫病预防和治疗。新时期更加需要科研人员与专家掌握疫病发生的新特点,制定更为科学的防控措施,以下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近年来,在畜禽养殖过程中,传染病出现的病因和症状较为复杂,如猪圆环病毒病、猪蓝耳病、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羊口蹄疫等。再如家禽呼吸道疾病是由多种病原引起的,其中包括支原体、大肠杆菌、新城疫病毒等,它们可引起混合感染,加重病情[1]。
1.2.1 众多病毒侵害宿主免疫系统
其一,马立克病病毒会对免疫系统的T 细胞造成侵害。其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会对免疫B 细胞造成侵害。其三,禽白血病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都可引起免疫性疾病,由此对机体的多种致病因子产生影响,导致疫苗免疫效果下降,免疫抑制性疾病增加。目前很多疾病都存在免疫失败的报道,其中包括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马立克病、犬瘟热等。
1.2.2 抗体依赖的病毒感染增强作用(ADE)
病毒抗体滴度处于低水平或高水平时可对病毒产生中和作用,中度水平或处于亚中和滴度水平条件下和病毒形成病毒-抗体复合物,能显著增强Fc 受体或补体受体阳性细胞感染概率,导致疾病迅速扩展,并且会对疫苗的免疫效果产生不利影响,这种现象就是抗体依赖的病毒感染增强作用[2]。
1.2.3 动物带毒持续感染,混合感染
由于当前动物感染问题日益复杂化,导致机体对致病因子易感性增强,不利于免疫。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近年来对全国多个省市约15700 份猪瘟可疑病料进行检测,结果发现,1288份猪瘟阳性病料,平均带毒率达11.6%。与此同时,在分离的275 株猪瘟毒株中发现42 株持续感染的猪瘟病毒,无法对仔猪产生免疫效果,主要在于不能排除体内毒素,由此导致带毒仔猪死亡率较高。此外,再次感染病毒会导致无症状带毒猪只发病死亡。
1.2.4 环境在疫病流行中占有重要地位
动物宿主和病原体长时间受高密度饲养、免疫接种、饲养环境、频繁流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新传染病的发生及流行开始增多。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临床表现多样,早在1936 年美国就出现了该种病毒,20 世纪40 年代蛋鸡出现了典型的呼吸道症状和产蛋下降情况,而60 年代出现肾脏病变,20 世纪末出现产蛋鸡胃病变,后期又出现肌肉型和肠道型病变报道,而这些病变的出现主要在于养殖密度大及应激较多。一项试验对一个生长较慢的鸡群及两个生长较快的鸡群进行了5 日龄的应激反应研究。其中,每个鸡群分为3 组,5 日龄将圈舍设置在36℃维持24h。然后在热应激阶段前2h 停止饲喂,并于下午5~8 点饲喂进行对比,29~49 日龄每天升高圈舍温度,达到32~35℃后发现,长势较慢的鸡群体重及死亡率要比生长快的鸡群更低,饲料转化率更高[3]。本试验证实了饲养密度和疫病之间的关系,采取科学的养殖方法可以提升饲料转化率,减少死亡率。
1.2.5 部分疾病带有地区性
试验证实,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有超强毒变异株,目前我国已经发现该病毒超强毒毒株。再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在北美地区及欧洲地区出现了不同类型,我国目前只发现了北美洲的病毒类型,由此说明病原和地理环境存在一定关系。
1.2.6 多种病原出现抗原漂移及抗原漂变
一些病毒出现超强毒株或变异毒株,动物感染后病理变化更为复杂,临床治疗难度进一步加大,如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出现超强毒变异株,马立克病病毒也出现超强毒株,新城疫发生非典型病例。此外,非典型猪瘟、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加大了畜禽疫病的防治难度。
1.2.7 野鸟疫病流行增加
野生鸟类是禽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候鸟的迁徙加剧了禽流感的传播,并为不同来源的禽流感病毒重组提供便利。葛叶对2014~2015 年安徽省野鸟源的禽流感病毒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病毒的分离率为1.1%,除了禽流感病毒外,还从样品中分离到了新城疫病毒。
野鸟还可感染或携带家禽的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病原。姜莉莉在对东北地区的野鸟做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野鸟中存在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禽白血病病毒以及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的感染,且基因分析表明,野鸟源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分离株与目前东北地区家禽中的流行毒株亲缘关系较近。
1.2.8 抗生素危害性增强
近年来,一百多种抗生素在养殖领域中得到利用,在提高畜禽体重和饲料报酬方面都有显著作用,还能起到驱虫效果。但一些养殖场长期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导致细菌出现耐药性,影响疫病防治效果,如对部分药物长期使用后防治效果大打折扣,进而错过最佳防治时机。此外,有研究发现,细菌耐药性逐渐上升。如鸡白痢沙门氏菌对链霉素、四环素等药物的耐药性逐渐提升,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成为养殖领域疫病防治的重大难题[4]。
畜禽传染病的流行病学防治主要是切断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群体之间的关系,破坏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能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标。新时期,集约化、规模化养殖不断增加,需要继续加强对动物疫病诊断、防治方面的研究,做好疫苗安全管理工作,避免出现药物残留。此外,还需加强流行病的综合诊断。目前,血清学诊断方法及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利用较多,但对禽流感、猪链球菌病的诊断过程越来越复杂,需要在患病动物体内分离到病毒或细菌之后进行流行病学研究才能确定病因。畜禽常见传染病的传播和诊断为当前动物疫病防控积累了一定经验,要求切实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发挥兽医在疫病诊断和防治中的作用。
兽医队伍的建设与动物防疫工作质量息息相关,目前,在部分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兽医专业技术不足、文化程度偏低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1)需要动物防疫部门完善规章制度,对基层兽医进行系统培训,使其了解动物防疫动态和动物防疫热点,提升自身专业能力;(2)建设动物防疫队伍需要引进人才,要求各地动物防疫部门引进和培养动物医学、动物科学等相关专业人才,使其在基层动物防疫体系中发挥作用,改变兽医依赖自身经验防治疫病的现状,优化动物防疫人员年龄结构,推动基层畜牧兽医工作高质量开展[5]。
长期以来,部分养殖户缺乏科学防疫意识,未能正确掌握防疫方法,如消毒不彻底等。为解决这些问题,要求兽医和养殖户加强交流,全面提升消毒管理水平,做好饲养管理工作。近年来,规模化养殖模式得到大力推广,养殖密度的增加给传染病防治工作带来更大的难度,必须切实转变养殖户思想。如部分养殖户在家禽发生禽流感后立即使用退热药降温,不利于兽医诊断疾病,还有部分养殖户大量不规范使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给疫病治疗带来困难。兽医和养殖户的交流能提升其科学养殖意识,完善动物防疫方法[6]。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疫病防治中,不仅需要总结和借鉴以往畜禽传染病防治的有关经验,还需要大力宣传传染病流行病学防治思想,利用科学的方式引导畜禽养殖户制定防治流程,以此减少传染病的发生。此外,需要在防治过程中促进传统技术与新技术的结合,国家也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加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