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房猪场建设设计的思考

2021-12-02 05:41:03孙德林
猪业科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楼房养猪粪污

孙德林

(中国种猪信息网&《猪业科学》超级编辑部,北京 100102)

楼房猪场是新生事物,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有楼房养猪的雏形。但之前的楼房猪场基本都宣告失败了,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物料运输与猪群周转难度大,很难操作,尽管当时采用了升降机来解决,但自动化程度很低,效率极差。第二,猪群的粪污处理没有解决,试图通过人工厕所方式,当时因给水、排水技术落后,未能很好解决。最近几年,为什么如雨后春笋般诞生楼房猪场,而且越建规模越大,主要是现代机械制造业推动中国养猪产业升级与改造,因此行业已经有了一些建设标准雏形。最近,福建光华百斯特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建省武夷山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省闽地建筑设计院共同起草《楼房猪舍建设技术规范》。由林长光、刘亚轩、陈秋勇、张洁、周伦江、吴永椿、郭兵、张兵、魏建帮等共同完成,在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正式立项,作为团体标准进一步修订。

1 工艺流程设计

在现实养猪生产中主要要考虑楼房猪场的猪、人、物料和粪污的关键要素。特别是强调猪只的流向,有从高层到底层的设计思路,高层是母猪,然后按照猪只生长阶段进行,一直到肥猪出栏为底层;也有把每层作为一条生产线设计,实际是把平层猪场进行叠加,平层养猪变成每一个独立猪场。工艺设计方面要考虑重要问题猪群周转,即“猪流”;人怎么走向,即“人流”。当然楼房猪场需要人员并不多,主要是实现自动上料、自动饮水与清粪,人很少参与其中。还有物料供应问题,饲料也是按照预定设计好的线路与类别进行自动投料。因此猪群周转成为楼房猪场工艺设计的焦点。

2 粪污处理设计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目前所看到的楼房猪场都不是独立的粪污处理管道。笔者认为,每个单元应该有独立的粪污收集系统,然后汇入总管道。而现在不是,皆是就地解决,采用民用楼房上层和下层直通下水管道,这样容易造成生物安全隐患,出现疾病传播。比如,民用楼房为什么不能彻底消灭蟑螂,原因是从下水管道传播而至。20世纪90年代,中国规模化猪场推广的单元化管理,效果很好。建议楼房猪场建设标准要考虑这一点。

3 生物安全设计

在现代养猪生产中要特别强调生物安全问题。如净道与污道交叉问题,看上去很简单。但楼房猪场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很多交叉,如电梯交叉、转群连廊交叉、物料运输交叉、不同区域人员交叉、病死猪处理交叉、粪污处理交叉等。要从设计理念思维,严格控制交叉,坚决执行颜色管理,用物联网手段精准定位,防止各区域交叉问题。有些单位用远红外技术监控交叉现象出现。因此,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要严格设计好这些流向,从根本上杜绝“交叉”现象的发生。

4 建筑设计

这是养猪人很头疼的问题。要想取得楼房猪场“房产证”,必须要按照建设技术标准施工。现在楼房猪场虽然主要还是参考民用建筑设计,但其实楼房猪场的承载量要比人居楼房要大,因为猪的养殖密度大,如育肥期间,每1.5 m21头肥猪体重200 kg,那么在每层中要比人居的承载量大几倍。还有猪的运动性和活跃度要比人大若干倍,还有猪常会因意外惊动出现“炸群”现象,这一点也要考虑。在水泡粪楼房猪场中有0.8 m深粪沟,有0.6 m高粪尿水的长期存在,这个重量也非常重要。

还有很多问题,如通风设计、光照设计、温度控制设计、除臭设计、供料设计等等。以上抛砖引玉,千虑一得,期待组织起草的《楼房猪舍建设技术规范》(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团体标准)早日面世。

猜你喜欢
楼房养猪粪污
关于旧楼房改造处理技术探究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1-11-26 01:23:56
常用畜禽粪污清理收集设备简介
楼房
养猪
今日农业(2020年20期)2020-12-15 15:53:19
“楼房”与“平房”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9-10 08:01:36
楼房魔方
“环保税”来了,养猪不知道这些你就亏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