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消费与认同:文化类综艺节目转变与突围

2021-12-02 03:12张兴宇徐拂洋穆浩智
北方传媒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类节目综艺汉字

文/张兴宇 徐拂洋 穆浩智

文化类节目的产生体现了时代性特点,而对于以往以满足观众娱乐要求为创作目标的电视节目而言,文化类节目的产生是一种冲突,体现了现代性特征,即电视节目创作目标从娱乐至上向文化至上的转变。 文化类节目在以高度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浪潮中产生,代表着这一时期节目制作者对于文化类节目的高度重视。

同质化是文化类综艺节目面临的巨大困难。 观众总是渴望在生活中寻求一些新鲜感,对待综艺也一样。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这一系列节目,确实存在同质化严重、新鲜感不足的问题, 这也是文化类综艺的共性问题。 不难看出,每一季的赛制基本没有太大改变,且所要比赛的内容也始终紧紧围绕节目名称中的“汉字”“成语”“诗词”来进行。 在大批量文化类节目涌入市场的时候,观众在这些系列节目中反而找不到丝毫的亮点,也难怪这一系列节目会逐渐失去观众的青睐。 没有创新,就不会有蓬勃的生命力,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综艺。 但媒体人不会止步不前,他们也在寻求文化类综艺的新出路。

一、文化类综艺认同趋势

(一)文化需求:“文化综艺”的呈现

在中国现代社会转型中,大众流行文化的冲击使综艺类节目的发展方向产生了变化。 流行文化朗朗上口, 无需投入过多的精力就能享受成倍的快乐。 但是现在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观众的需求随着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产生了跨越式的变化,社会上文化类综艺节目的需求不断上涨,大众文化需求的变化更是对文化综艺类节目的产生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聘请专家当作裁判,在选手参赛过程中加以指导评判,当书写过程中出现错误时,专家做出专业的点评。 这种错误其实是大众在日常书写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而大多数人在长年书写中将这种错误作为习惯,因此当正确的书写方式与读音出现的时候, 观众反而将其视为错误。实际上节目中这种乌龙的出现反而会带动观众对于这档节目的重视,观众在等待裁判宣布“错误”的笃定中挫败,这种反差感会加重观众对于中国汉字文化的反思。 事实证明,节目一经播出后的确促进了观众对于汉字的学习、关注的热情,不仅是中国观众,海外学习中国语言的观众也通过节目了解到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 一个汉字在不同组合、语境中有不同的读音,这是中国汉字的魅力所在,不仅可以激发国民对于中国汉字文化的认同与传承,也可以推动中国汉字的影响力,通过展现中国汉字强大的文化内涵推动国际对于中国汉字文化的认同感。

文化类节目的产生符合了时代对于文化发展的要求,作为一种载体对国内外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作用,文化自信与文化输出同样需要特定的载体,因此文化类节目的产生与火热是一种必然趋势,它的成功不仅是国家发展的需求,也包含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国家及节目制作者的高度重视,观众的自身需求等多种因素。 文化类节目的出现一举打破当下电视节目的内容、形式、风格,成为一个独特的存在,该节目通过多种形式将不同类型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展现给观众,节目一经播出便迅速掀起一场“文化热”且备受观众喜爱,节目巧妙地将传统印象中枯燥、 单一的传统文化与娱乐结合,满足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社会心理:受众的“文化自觉”

关于文化自觉,费孝通曾这样定义:“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氛围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该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前景有充分的认识。 ”对于文化的自觉认识体现在国民对于本国文化的“自知之明”,清楚认知到本国拥有的传统文化之“美”并重视本国传统文化,在这一特定时期内能够自觉维护、弘扬本国传统文化,对于文化的意识观念有所改变,因此文化自觉的出现也是国家、民族对于文化的意识形态的改变, 进而上升到文化自信。即中国国家与民族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有清楚的了解、认识,理解认清本民族文化的优点、发展空间及内涵,基于此条件才能达到对于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 以此向国际范围弘扬本民族文化,因此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相辅相成的,文化类节目的发展更离不开这两点作为地基。

文化类节目在当下全民娱乐的大环境下开辟创新,将娱乐与文化相结合,为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听享受,满足了当下观众对于电视节目要更具备深度、内涵的精神需求。 该类节目向国内外继承传播中国文化,提及传统文化的形容词,多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是传统文化与当代世界文化发展的多元化相比更容易给人以枯燥乏味、 单一之感。可以说文化类节目近六年的发展、火热,一定程度上是观众对于新类型电视节目出现的“新鲜感”,但是当新鲜感消失, 面临众多新类型电视节目的冲击,文化类节目想要长久立足,可持续发展繁荣,就需要几个重要因素作为支撑。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出现反映了时下社会一种现状,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盛行的当下,手写文字已经不再是人与人沟通最为便捷的方式,更多的是“输入法”代替“手写”,于是就出现了“提笔忘字”这一严重问题。 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受众通过观看节目会发现很多平日经常使用的汉字不会书写, 甚至很多中国字连本国人民都不认识、不会写,试问这是不是一种文化的缺失。 在享受科技带来便捷生活的当下,许多优秀传统文化被渐渐遗忘,而这一档节目的出现巧妙地将这一社会现象展现出来,以此激发受众的深思。 节目一经播出后,许多受众不禁感慨自身有很多汉字不会书写,尽管很多是输入法中常用的文字, 有些汉字会读不会写,并表达日后应该多注重汉字书写。 也有受众表示观看完节目认识了许多生僻的汉字,并且通过观看节目纠正了许多汉字错误的读音,受益匪浅。 中国汉字是构成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中国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象征符号, 而最基本的根源正在慢慢缺失,因此这一节目的出现恰好唤醒受众对于文化的认知需求,进而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

二、文化类综艺消费瓶颈

(一)表征与生产:“形式化”与“同质化”共存

文化类综艺过于“形式化”,该问题普遍产生于将文化本身同讲述、朗诵、音乐等其他展示形式相结合后所形成的节目中,例如央视2017年推出的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2018年推出的诗词音乐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2019年推出的文化节目《故事里的中国》等。

以《国风美少年》为例,该节目以“国风”为噱头,旨在实现传统文化的复兴,将国风融于歌舞形式之中,这本身并无差错。 歌舞确实是在娱乐中承载文化的一种良好形式,是将中华文化展示在表象的实用手段,但单单是歌曲含有古词、舞蹈带有古风、布景掺有古韵的考虑并不能真正实现复兴文化的期望。 纵观节目全局,年轻歌手表演的综艺成分占了大半,实为内在的文化部分却寥寥无几,这着实有些“顾此失彼”。 作为文化类综艺,真正应当着重展示的是蕴于表象中的内涵,是文化本身,是音乐中的气、舞蹈中的魂,这才是节目的根基。 如果只是走走形式、重在表演,将最华而不实的部分展示给观众,则会陷入“娱乐至上”主义的深渊,反而让其辨不出节目所指, 进而达不到预期的播出效果,惨淡收尾。

曾一果将“对于同类型节目的‘品尝’逐渐由‘新鲜’转为‘常态’,加上过分的表演意味将电视节目的‘仪式感’流失,失去节目竞争力”理解为文化类节目“同质化”现象产生的原因。该问题普遍产生于系列文化类综艺节目和多季数文化类综艺节目中, 例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民歌大会》等,同时包括《国家宝藏》一二季、《朗读者》一二季、《见字如面》一至四季等。

央视出品的“中国大会”系列节目中的同质化问题主要存在于赛制和节目内容中。 不论是汉字、成语、诗词的竞赛部分,还是民歌的展示部分,都采用“答题屏+百人答题团”的形式。 这种“从一而终”的节目生产模式使观众极大程度上会产生审美疲劳,造成观众黏性持续降低的后果,形成“浅尝则止”的现象。

(二)消费与认同:从“被动消费”到“主动认同”

2013年至2016年正处于文化类节目产生的初期阶段,当时社会文化的普及程度不高,大多数观众并未养成自我获取知识的习惯,所以该时期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 “文化输出与普及”。 观众急需通过文化类节目获取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文化水平。 同时,该时间段内文化类综艺节目刚刚兴起,观众还处于“新鲜期”中,节目市场中此类节目的数量还不多,所以观众对该类节目还津津乐道。

央视推出的“中国大会”系列节目把目光锁定在汉字、成语、诗词等具体的文学单位中,以选手竞技、陪审解释的形式向观众输出有关这些文学单位的知识。 这些知识极大程度上丰富了观众的文化思想,扩大了观众的眼界,让低学历人群通过娱乐的方式了解先前无法接触到的文学知识, 实现了文化普及的价值。 但由于该节目的形式问题,文化之外的内在共鸣传递基本不在其涵盖范围之内,对于文学单位背后作者的精神和思想也只是稍稍带过、 不曾细讲,所以该系列节目本身很难引起观众情感同节目情感的共鸣。同时,由于该系列节目播出初期,互联网科技还无法多形式地支持观众同节目的实时互动,由此可以看出,该时间段内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所构建的是低参与度、低情感能量积累的“媒介仪式”。

2017年以后, 文化类综艺成功步入热潮期,由于国家文化建设政策的有效执行,国民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且“全民阅读”的社会风气在逐渐养成,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也逐渐支持观众多形式地同节目进行实时互动,此时的观众已经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知识,以至于该类节目的现实意义也随之转换为让观众“发挥自我认同”。 黄静在《传统文化的媒介建构——文化类综艺节目艺术特征研究》一文中提到:“电视节目在本质上是创作者利用电视媒介进行编码,传递出一系列符号使受众产生情绪反应的传播活动。 ”这时的文化类综艺节目需要赋予观众来自文化的情感体验,并给予观众以往感受不到的亲临现场的参与感。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例如,央视推出的《国家宝藏》《朗读者》,爱奇艺出品的《上新了,故宫》,湖南卫视推出的《遇见天坛》等,都采用各式各样的方式使观众得以在屏幕外也参与其中。

以《上新了,故宫》为例,该节目每一集的最后都设定了“新品开发”环节,广泛接收来自观众设计师的投稿,同其一道对故宫衍生产品的创意开发进行思考,再在旗舰店将成果、产品进行消费推广。 同时,该节目也一改故宫类文化节目的常态,带领观众首次进入故宫中的“未开放区域”,旨在使观众通过本节目了解节目外、现实中无法获取的“故宫新事”, 在思想共鸣层面上提升了观众的参与感和认同感,满足了观众对于“主动认同”文化的需要,符合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发展趋势。

结语

文化类综艺节目快速发展同时,同质化问题逐渐出现,在节目表征中对于“形式化”的包装不当,使得文化类综艺的内容与表征发生错位。 此外,国民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受众对于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要求不断提高,由初期的“被动认同”向“主动消费”转变,受众期待与满足要求提高,节目浮于形式、内容同质化和生产节奏迟缓都成为文化类综艺节目口碑下降处于瓶颈期的重要影响因素。 所以在文化类综艺节目制作生产过程中应更加注重节目的创新性与时效性。 此外,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根本在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应注意内容与形式之间的侧重关系,进而促进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类节目综艺汉字
融媒体环境下电视综艺的出路
以《这就是灌篮》探析体育综艺发展趋势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不喜欢胖的
韩国女性综艺人立足难
国产综艺“短命”,得治
新闻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如何提升传播能力
电视社教类节目创新策划的三个角度
省级卫视新闻专题类节目发展的困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