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策略

2021-12-02 01:44吴长城
广东蚕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环境治理文明农民

吴长城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河南信阳 464000)

国家多次会议都重点强调了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的积极作用,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因此,在生态文明的发展背景下,人们应明确如今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重点问题并提出进行生态环境治理的实际策略,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推进现代化的生态文明与新农村建设。

1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意义

1.1 推动新农村建设

中央重要文件曾提出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的重要指示。建设文明美丽的乡村,进行生态乡村与生态文明村镇建设,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文明宜居乡村模式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农村生态文明治理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步骤,也大大推动了新农村建设,便于对农村生态资源进行开发与保护,减少了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使现代的农村生态资源能够获得一定的修复,推动新农村建设朝着生态环保的方向进一步发展[1]。

1.2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对于现代化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进步有着极为关键的促进作用。第一,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能够推动生态、绿色农业的进步,极大地提升了现代化农业的生产效益,综合地保护了自然资源,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与进步。第二,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也给农村二三产业进步打下了一定的环境基础和资源基础。良好的乡村生态环境能够对农产品加工、乡村餐饮服务、生态旅游等方面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进一步令企业走向农村,进而促进现代化农村经济的进步,让旅游者走向乡村,进而促进乡村生态旅游的进步。总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着良好的推动效果。

2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是生活污染的问题。生活污染问题是阻碍新农村发展的重要问题,生活污染不但会污染河水,还会造成部分地区出现二次污染,造成环境恶化,给不同的传染性疾病的产生留下一定的隐患。第二是农村土壤的污染问题。这主要是源于土地化肥、农药的滥用,使得农村的土地出现板结、肥力降低等现象,并未对其进行及时的治理使得生态环境出现进一步的恶化,造成土壤亚硝酸盐含量提高,土壤被破坏。第三是现代的农村还存在着企业污染严重的问题。目前,国家农村企业重点关注工业,工业基地主要遍布在农村及其周边,但这些基地与地区由于没有受到严格且有效的环境保护制度的约束,加上企业生产设备比较老旧、生产技术也较为落后等原因,就造成了工业基地排放不达标[2]。

3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受到传统观念的消极影响,使得农村发展重视经济而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这样也造成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经济与生态发展严重不平衡的状况,从而出现了一系列的生态建设问题。其次,农村生态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国家逐渐推出了部分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与制度,但是因为农村法律建设意识淡薄、环境监督不到位使得生态环境无法获得改善。再次,是农民生态意识的影响。在现代化的发展背景下,制约生态文明建设实际效率的并不是外界的法律法规与政府,而是农民本身。农民应该是生态建设的核心人物,因此,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将会影响现代化农村建设的实际质量,但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普遍有着农村教育水平低、农民文化水平不高的问题,造成大多数农民的生态意识欠缺,影响了农村的改革与治理。

4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策略

4.1 发展农村经济

经济的循环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环境治理的必要条件,对新农村环境治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相关部门应当注重发展循环经济,重视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农业建设。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仍旧存在许多的问题,要想真正高效率地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重视土地的利用率,通过采取禁止过度放牧、禁止过度砍伐树木、鼓励农民合理使用肥料等措施来有效地促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等,进一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3]。第二,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科学技术以及发展资金。政府应当加大对其资金的投入,注重将农业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相结合。为了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相关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建设资金的投入,尤其是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社会物质投入方面要加大资金。第三,我国相关部门应当注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尽可能地将农民组织到一起,形成专门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此来使农民在组织内可以互相帮助,从而更好地应对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同时也能够确保相关农业政策更加科学化,农业技术能够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

4.2 创新管理体制

现阶段,在新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创新管理体制是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式之一。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为新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保障,同时也能够使相关规章制度可以真正地落实。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新农村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仍旧存在较大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当地的政府管理不够严格、制度不完善等导致的。为了减少这类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当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优化政府内部管理机制,通过进一步创新内部管理机制,才能够更好地提高管理效率,从而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有效的帮助。

4.3 提升农民生态文明意识

提升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是促进农村环境治理的重要过程。农村地区文化建设较为薄弱会严重制约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同时也会进一步影响义务教育水平的提高与人口素质的提升,影响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因此,为了提升农民的生态意识,提高生态道德文化建设水平,首先,应该重视基础教育工作,落实农村基础教育。政府应该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保证足够的农村教育投资,大力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让农民能够平等地享受国家良好的教育资源,从而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其次,还应该增加农业科技方面的培训活动,落实国家重点强调的农技推广培训目标,重点对农村中的妇女进行专业培训与文化培训,通过农村科技栏目线上教育等多种方式来进行多途径培训教学,从而解决农村科技人才与综合人才短缺的问题。再次,要推动农村科技服务系统的搭建。不但需要给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方面的指导,还应该给予其多种现代技术与产品的全面信息,重点向农民宣传新能源技术与节水技术等环保技术,为达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打下一定的技术基础。如今,农村生态环境方面的污染来源于农村一二三产业,其中,主要有工矿废气、废水、废弃物的排放,生产中的污水灌溉、化肥过量使用、畜禽养殖粪便,等等。处理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应该重点进行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如引进排污设施、垃圾处理设施等。首先应加大对现代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设施资金的投入,这不但需要政府来负责,还可以主动引入社会资本,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投资系统,从而更好地解决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同时,还需要设定好资金的具体使用内容,如农村垃圾站建设、农村厕所改造等,真正有效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提高现代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的使用率,真正改善农村生态环境[4]。

4.4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当前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很多城市周围的农村地区都出现了一些空心村的现象,这些现象主要是由于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所导致的,从而使得农村的人口逐渐减少,农民的文化生活水平逐渐降低。这不仅不利于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更是对城乡均衡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地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应当加强对村庄的规划,进一步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效率,通过当地的人文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合理地发展农村经济,避免出现耕地占用过多的现象。第二,相关部门应当围绕国家政策开展新农村建设,有效地利用农村的土地。土地流转是现阶段提高城镇化均衡发展水平的重要措施,不仅需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选择有价值的土地进行推广,更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对农村土地的投资力度,为农村提供更加便利的交通,以此来提高新农村建设质量。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其过程中必须要将生态文明作为基本指导理念,在建设中进行持续落实,才能够让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效果得以实现。文章结合其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实现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环境治理文明农民
耕牛和农民
EPC模式水环境治理项目施工噪声环境管理分析
国家乡村环境治理科技创新联盟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对策研究
请文明演绎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漫说文明
农民
陕西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显现“叠加”效应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