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策略及展望

2021-12-02 01:44:30杨蕙榕
广东蚕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人居整治环境

杨蕙榕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沈阳 110034)

农村地区人居环境现状近几年受到人们的关注,是社会主义建设中十分重要的构成内容之一。在针对农村地区开展环境建设工作时,需要确保其符合城镇化发展的各项要求。根据过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相关工作者要从生产发展等各个方面对农村人居环境开展建设工作,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质量,优化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1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完善的法律环境

现阶段,我国相关部门根据环境现状建立了一些有关的法律法规,但是缺少有关农村地区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没有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导致环境建设工作效果不理想。因此,在针对农村人居环境开展整治工作时,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困难,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依据,以致一些环境治理工程项目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无法为优化环境带来有利影响。在为农村地区环境进行治理的过程中,没有根据各种违法建设工作建立完善的处罚标准,使一些违法工程项目无法及时停工,为环境改善工作带来各种不利影响。在对农村环境开展整治工作时,法律空白会使农村地区改造过程中出现一些土地污染等问题,执法单位缺少明确的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进行管理和控制,一旦污染问题严重,那么将会为整个环境治理工作带来不利影响[1]。

1.2 没有建立完善的合作管理模式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涉及大量的工作,其中包括生产等,一旦地方政府等有关机构在整治工作中,无法根据相应的要求开展工作,那么就极易导致发生各种环境污染问题。大部分相关单位将注意力放在发展经济等方面,忽视环境保护等工作。环境管理工作缺少丰富的管理模式,农村地区经常出现环境污染问题,所以,在改善农村地区环境时,有关部门要积极和环保部门进行合作,全面进行环境测评,详细标注出容易发生环境污染问题的地方,在开展环境治理工作的过程中,重点解除这些地方的污染隐患。借助合作管理模式可以解决农村地区环境问题,满足居民的各种居住要求,同时还可以保护环境,推动经济发展。

1.3 环境改造体系有待完善

现阶段,农村环境污染源种类比较多,十分复杂,很多生产活动会为环境问题带来影响,所以,为了优化农村地区环境,满足农村人们的居住需求,需要积极完善环境改造体系。如今,环境改造体系相对比较注重环境的经济效益,没有意识到生态效益的重要性,该体系过于单一,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这种环境改造体系会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带来较大影响,极易导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失败,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2]。

2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策略

2.1 建立明确的法律法规,提供法律保障

在对农村人居环境开展整治工作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建立明确的法律法规。在整治工作中,要明确细致划分各个单位的责任范围,一旦在整治工作中出现问题,需要立即找到责任方,防止出现经济损失或是对农村地区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这就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法律规定进行惩罚,完善整治计划,加强对农村地区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视。农村地区中大部分污染问题都和人们的生活习惯等存在直接联系,在开展整治工作时,需要做出完善的规定。这些规定不仅仅用于约束整治工作者的行为,而且还能够有效约束人们的行为,促进环境整治工作的实施。定期组织保护环境宣传活动,改变居民自身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的一些习惯。运用多样化的整治方法,健全整治计划,改善农村地区人居环境。

2.2 强化各个有关部门的合作

环保合作指的是在开展整治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一些整治难度比较大的问题,可以和有关企业进行合作。相关单位要积极引导居民配合相关企业和单位进行环境治理,使生产能够紧紧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农村地区政府单位在整治环境时,需要明确治理目标,将科学利用自然资源、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当作关键目标之一。相关单位和合作企业在整治环境中,提出科学完善的意见,避免加重环境污染,采取各种方式遏制污染的发展[3]。

2.3 建立健全环境工作体系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主要是分析一些可能会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以及自然资源保护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因素,针对这些内容对农村地区开展环境整治工作。所以,在开展环境整治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环境工作体系,确保对各种类型的污染源采取有效科学的应对措施,让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在开展整治工作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对农村居民加强教育和培训,使其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帮助农村居民树立良好的保护环境思想,确保他们可以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为环境整治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2.4 树立环境保护理念,平衡环境经济利益

在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时,需要明确环保理念,平衡人居环境中有关经济等方面的利益,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使人们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展示出农村地区各种特色内容,树立保护环境的理念,运用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按照各个农村地区的实际人居环境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

2.5 构建健全的创新机制

在具体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如果想要彻底提高农村地区人居环境质量,优化生存环境,那么需要按照现实情况构建健全的创新机制。首先,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相关部门要加强领导,全面落实各个部门的责任,积极开展资源整合工作,确保社会共同参与到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中。其次,还要建立丰富的投入机制。从实际情况入手,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等相结合,丰富融资方式,投入大量资金。再次,还要构建分级负责以及全民监督的机制。运用人民群众推选等一些方式,建立保洁队伍,落实各项工作,完善日常运作机制,将日常保洁机制落到实处。定期组织农村地区人民开展星级农户评选活动,确保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下,可以在农村地区内部建立一个长效机制[4]。

3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展望

3.1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主体会受到持续关注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离不开国家、企业等各界人士的参与,各界人士在其中承担的责任也各不相同,在这个过程中,各个主体之间会出现博弈行为。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针对各个主体之间的博弈行为开展研究,尤其是不同主体之间行为协调机制方面需要更深层次的研究分析,使各个主体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功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这样可以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目标的实现,得到理想的效果。

3.2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技术会得到相应的重视

现阶段,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技术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少数区域的技术存在适应性较差的问题,并且各个区域需要运用的技术也各不相同,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针对这种情况,要按照各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和人文特点等具体情况,研究所在地区开展环境保护工作需要运用的技术,优化技术的区域适应性。积极研究分析各种技术的整合路径,使其更好地运用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整体效果[5]。

3.3 农村地区环境整治工作效果的评价方法可以不断完善

针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效果开展准确评估工作,能够为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准确的参考。所以,要根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进行研究分析,确保更加准确地分析和评价新时代中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整体效果,进一步按照评价结果找到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政策,最终全面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与此同时,在开展评价工作时,要确保时空维度的多样化。从空间维度讲,一方面需要国家等进行宏观尺度方面的评价,另一方面也需要进行村级微观尺度方面的评价;在时间维度角度上来讲,一方面需要针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短期效果开展评价,另一方面需要针对各个尺度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等有关内容进行中期或者长期效果的评价。

3.4 农村人居环境和乡村产业相融合将成为关注重点

通过实践能够发现,如果想要振兴乡村产业,那么可以充分利用乡村旅游这一途径,尤其是在2018年颁布有关促进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后,乡村旅游已然成为促进区域产业发展以及振兴的途径。从这个角度来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促进乡村振兴的保障之一。所以,根据农村人居环境开展整治工作和产业振兴将会成为今后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6]。

4 结语

在为农村地区开展环境整治工作时,要不断丰富整治模式和方法,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升农村地区建设的效果。在我国社会生产发展的过程中,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和创新整治方法,加强对环境的保护,科学合理运用资源,促进环境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猜你喜欢
人居整治环境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专项整治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19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