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启迪, 魏善元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贵州 贵阳550006)
大球盖菇(StrophariarugosoannulataFarl.ex Murrill )又名皱环球盖菇、皱球盖菇、酒红大球盖菇,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担子菌门、伞菌纲伞菌亚纲、伞菌目、球盖菇科、球盖菇属[1]。大球盖菇的人工栽培始于德国(1969年),其后波兰(1973年)、捷克斯洛伐克(1974年)相继引种栽培。1992年我国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引进在福建等地用稻草栽培[2]。大球盖菇抗逆性较强[3],在树林下能够利用木屑、树叶和农作物秸秆汲取营养生长[4]。1997年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研究人员颜淑婉等就大球盖菇柑桔园栽培套种模式进行了研究[5],之后大球盖菇林下栽培研究也有相关报道[6-7]。我国森林资源丰富,为进一步挖掘林下经济潜力,充分利用林下种植大球盖菇提供技术支撑,现将大球盖菇林下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林下种植大球盖菇品种选择大球盖菇1号、黑大球盖菇1号等。选择有灌溉水源且方便的乔木林或灌木林地(保护林地除外)栽培,要求郁闭度0.4~0.6、环境洁净、地势开阔、向阳通风、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肥沃团粒结构好、土壤pH 6~7(pH为6时菌丝生长速率最快且最健壮[8-9]),种植前7~14 d平整土地,浇透根水,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杀菌防虫。
大球盖菇林下播种一般安排在9—11月播种,气温要求在10~25℃。
利用水稻秸秆、玉米秸秆、蔗渣等农业残渣作为培养料,粉碎长度5 cm左右,接种前用浓度1%的生石灰水或用水浸泡1~3 d,沥水,使其含水量维持在65%~75%;或采用喷淋法向培养料喷水3~5次/d,连续喷3~5 d,直到培养料完全湿透(生料栽培法);或建堆发酵,即将上述材料在完成发水过后,在地面上堆成宽1.5~2 m、高1 m、长度不限的料堆,堆置5~6 d,中间翻堆2~3次,再将料堆摊开,调水降温,使其含水量维持65%且料温28℃以下,即可播种。
采用分离、扩管所制得的大球盖菇袋状栽培种,每棒菌种规格为10 cm(直径)×15 cm(高)。
1) 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做高40 cm、宽90~100 cm畦,并留走道。
2) 将处理好的培养料3~5 kg/m2平铺于畦面上,均匀播入菌种;然后再铺一层培养料,放培养料6~10 kg/m2,均匀播入菌种;最后再盖1层培养料3~5 kg/m2,形成一个2层菌种、3层料的菌床。菌种自袋中取出后用手掰成直径约2 cm大小的块,一般按1袋/m2播种。
3) 播种后将走道上的土壤均匀覆盖(厚度1~3 cm)于菌床上,走道约低于菌床底部10 cm。将完整的水稻秸秆均匀地覆盖在菌床上,不宜太厚。
完成播种后20 d内一般不浇水,可根据天气情况适当喷施少量水。时刻观察堆温,尽量控制在20~30℃,25℃时菌丝生长快且健壮。定时观察培养料情况,当水分不足时可向畦面喷雾。待菌丝长出覆土进入出菇管理,注意保湿及加强通风透气,每天早晚向畦床喷雾,根据少喷、勤喷的原则,尽量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5%。出菇期菇体对光照需求较多,但在子实体生长期间需要50%~70%遮阴处理。
大球盖菇子实体菌盖呈钟形,菌幕尚未破裂时根据成熟度和市场需求及时采收。
不同温度条件下以及种植时间差异,大球盖菇出菇时间亦不同。一般在种植后40~60 d进入出菇期,出菇后7 d收菇。采收后用土填满菌床上留下的洞穴,除去带土菇脚后即可上市鲜销。也可直接用冷库大冷4 h以上,鲜品销售;或制成盐渍品、干品进行销售。
潮菇采收后清理床面,补平覆土,并进行停水养菌3~5 d,喷水增湿。原料中心偏干时两垄之间多灌水,让水浸入料垄中心或采取扎孔洞的方法让水浸入垄料中部,以加速菌丝的繁殖生长,形成大量菌丝束,满足下茬菇对营养的需求。
大球盖菇种植周期较短,常见害虫及杂菌有螨类、菇蚊、蛞蝓、鬼伞、草菌等,做好灭菌杀虫处理工作会大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危害。虫害防治:在栽培过程中场地四周喷10%食盐水以驱赶蛞蝓,或在菌床周围置放蘸有0.5%敌敌畏棉球以驱避螨类、菇蚊等害虫,也可以在菌床上放报纸、废布并蘸上糖液(可以用蜂蜜),或新鲜肉食类或油饼等以诱杀螨类。杂菌的防治:一定要严格保持培养料的湿度以及及时进行人工清除杂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