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轩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体育部 北京 100083)
2016年10月,国务院颁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到2030年,青少年学生每周参与中等强度体育活动达到3次以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25%以上。随着全民健身理念的提出,高校健康目标应运而生,基于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高校体育课程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健美操作为体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其锻炼身心、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价值不言而喻,随着国内高校开设健美操课程与开展活动的增多,为使健美操教学模式与方法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教学效果达到体质提升的要求,对健美操教学模式的创新探寻显得尤为重要。该研究旨在深层次挖掘高校健美操教学模式,以期突破现行教学方式,提升健美操教学水平及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该研究以高校健美操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以“教学模式”“健美操课程”“教学方法”等为关键词,选取20 05—2020年30篇代表性文献进行分析参考并总结归纳,为该研究提供依据。
向健美操业内专家和教育学专家就健美操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问题进行访谈,为该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根据研究需要,基于传统教学模式分析和专家访谈,针对健美操课程的选课情况、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学生兴趣和学习动力等问题向北京市5所高校学生发放问卷,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278份,回收率92.67%,有效问卷272份,有效率97.84%,经过信度检验,问卷信度较高。
针对问卷结果运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
当前高校体育选修课程中,健美操是培养学生体育和美育的优势课程,学生选择健美操课程的人数较多,尤其是女生,不仅能够锻炼心肺功能,还能够跟随音乐陶冶情操,健身塑形。随着健美操课程教学的发展,目前更多的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学生的自主创新和积极性,尤其是学生课后第二课堂的实施效果并不佳,健美操教学仍需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3.1.1 教学方式较为枯燥
教学方法的选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与质量。高校健美操教学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完整与分解法或健美操独有的递加循环法和金字塔法等教学方法,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是核心,教学方法程式化较为明显,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重复动作复习时较为枯燥,且学生更多地利用肌肉记忆和动力定型学会新动作,被动机械地学习成套动作,一定程度忽略了学习过程中对动作的理解和把握,教学进度固然能够完成,但对健美操内在价值的学习则浅尝辄止。
3.1.2 教学评价合理性欠佳
目前,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评价主要集中在成套动作的完成情况,以结果评价为主,缺少专项的过程性评价,且课程评定组成中,专项最多占比50%,此外包括考勤、跑步项目及理论作业或考试等,有的学生健美操学习质量一般,但在跑步等体能考试项目更具优势,导致专项好、体能考试较差的学生最终成绩可能低于专项一般、体能考试满分的学生,专项评价占比的合理性存在质疑,不仅较难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也需要全面评估体育课程评价系统的有效性。
3.1.3 教学内容实施不够全面
目前,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内容的开放度较高,体育系统与社会各界推出或流行的相关内容,如全民健身操、啦啦操、有氧舞蹈、踏板操、排舞及其他各种风格健身操,套路和种类较多。但高校健美操教学主要以健美操成套动作教学为主,没有合理配置相关项目内容,学生学习内容相对单一[1],当前流行内容涉及较少,学生积极性未充分调动。
3.1.4 学生“第二课堂”参与度较低
健美操运动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显著的功效,但是由于各高校对健美操课程投入不足,每周仅有一节体育课,学生平时学习压力较大,活动较多,且学校或学院对学生健美操等项目校内比赛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第二课堂”课外参与度不高[2],难以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能够组队参加市级或全国比赛的人数更少。从2021年开始,全国开始取消健美操高水平和艺术类招生,健美操教学遇到空前挑战,如何提升健美操锻炼意识,开展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目前,体育课程教学更多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理念[3],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现行健美操课程教学模式运用问卷统计结果见图1所示。
图1 教学模式频数统计
根据帕累托定律对七种教学模式进行频数和累计频率分析,得出传统教学和俱乐部式教学是目前高校选用较多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主要为教师讲授,学生学习固定的动作,经过学习与练习后,针对所学的动作进行期末考试。俱乐部式教学则是教师为了使学生有更快乐的学习体验,迎合学生需求,建立开放式的教学体系,选取更多的内容展开学习,提升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专项技能和身体素质。
当前,结合网络教学方式的使用增多,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慕课教学及BOPPPS教学均有使用,但运用的比例不高。究其原因,健美操是高校体育课程的一门选修课,师资力量并不强,投入与产出比例欠佳,教师会选用更为简单的模式进行教学,在进行课题项目研究时会进行几种教学模式的实验分析。但从常用的传统式教学和俱乐部式教学来看,教师没有深入分析学情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也没有完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学模式需要突破,因此,教师要找寻与社会、学校、学生等各方面匹配的最佳教学模式。
2018年6月,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中,教育部部长陈宝生首次提出“金课”,吴岩司长也提出了“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因此,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迫切要求,同时也为打造高校体育“金课”提供价值参考。
3.3.1 顺应时代,立足长远
随着“互联网+”及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网络授课和线上线下结合的授课模式成为现实并已蓬勃发展,健美操教学模式可以从翻转课堂[4]进行展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参与,从而提升教学效率,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将健美操教学内容上传至微信群或固定的网络授课平台展开课前教学[5],学生提前进行自主学习,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判断,进行重复练习,回到课堂,教师可对学生提前学习效果进行检查,增加讨论与反馈环节,把握学生学习动态,同时教师在网络平台可以设置各种督察点,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后续教学,提高学习质量。
3.3.2 多方融合,推动发展
当前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下,高校教育已经进入了全新时期,体育亦是如此,线上线下均有自身的优势,线上有大量的资源可以共享,课程内容体系也更加完善,在线下,学生可以通过提前观看预习了解概况和重难点,回到课堂与教师进行沟通,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增多,即网络学习、线下课堂和自主学习共同融合。现行诸多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可以尝试将传统教学、俱乐部式教学和翻转课堂共同结合,组成混合式教学模式[6]。
3.3.3 多方借鉴,回归实践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可以引入或借鉴适合健美操的教学模式,如BOPPPS教学模式[7],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主要由导言、学习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和总结6个教学环节构成,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及课堂组织教学的一种有效模式。在健美操课堂中,可以将基本步伐小组合配合流行音乐应用到准备活动中,引导学生快速进入状态,教师通过观察,有利于因材施教。进行等级动作教学时,先教授一侧动作及变换路线,另一侧动作由学生分组讨论完成,最后分小组进行展示。待成套动作学完后,各小组自行创编开始和结尾音乐单元的动作及成套队形,教师在课上进行指导,可通过小组展示进行过程性评价,增强学生对动作的记忆和理解。该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较强,所有环节并不是缺一不可、一成不变的,要吸取精髓,使线下课堂教学安排更加合理高效。
当前高校健美操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有限,未充分发挥出课程的最佳功效,需要充分结合当前社会与网络发展,研究有效策略与方式,探索多种教学模式,全方位、多角度使得教师和学生实现更多互动,优化学校各种资源配置,打造适合本校学生的“金课”和加强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金钥匙”,加快体育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