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静妮
摘要:斜视是眼疾病中比较常见的病症之一,发病率在1.21%左右。斜视不仅会对患者的视觉功能、容貌等产生影响,还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心理方面,导致患者普遍存在自卑、敏感、悲观等不良心理,因此,应早期进行有效的治疗。目的:观察整体优质护理服务在斜视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眼科斜视患者 3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配为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使用整体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观察组,每组 15 例患者,并在护理后对比满意度得分及术后斜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满意度得分(98.95±0.53)分,对照组得分为(92.57±1.92)分,观察组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看近斜视度和看远斜视 度 均 低 于 对 照 组,且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整体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斜视患者手术治疗的护理工作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比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而言,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改善斜视情况,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整体优质护理服务; 常规护理; 斜视; 围手术期; 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910--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对照实验的研究对象共 30例,为我院眼科病房于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30 例研究对象为斜视患者,需接受手术治疗。入组后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配为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15例患者。观察组中,男性、女性、例数分别为10例、5例,年龄在5-59岁之间,平均年龄( 24 )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在5~64岁之间,平均年龄( 26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较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将常规护理方式应用于对照组中。在患者入院后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开展护理工作。
观察组需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增加整体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1)患者办理入院后在住院部完善抽血、冲洗泪道以及心电图、眼科专科等相 关检查,主管医生了解患者疾病史、过敏史、检查结果等。
(2)术前教育。斜视是眼科常见疾病,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斜视会
给患者带来不同的压力以及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对 此在术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应加强与家属及患者的交流,疏导其心理状态,播放眼科专科录制视频宣教,并向患者讲述康复案例,告知患者术后纱布包扎双眼,于手术第二天取下,术后可能会出现的一些不适症状以取得患者配合, 同时与家属沟通可鼓励其参与到对患者的鼓舞中,使其树立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为手术成功树立信心。
(3)术中。进入手术室后,手术室护理人员应继续为患者疏导心理,缓解其陌生情绪,并协助其在手术台上保持合适的体位姿势,采取全身或局部麻醉,然后进行手术治疗。
(4)术后。手术完成后使用纱布将患者眼部包扎,并嘱咐患者及家屬不要用手触摸,眼部勿进生水,多休息。次日,主管医生将纱布取下,进行清洗眼部分泌物,责任护士为患者滴抗生素眼药水,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如何用药,降低术后感染风险,同时询问患者眼部是否存在不适,并对患者及家属所提问题知无不答。1.3 观察指标
1) 斜视的改善情况。
( 2) 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 SPSS 24. 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 ) 表示,
采用 t 检验。检验水准 α = 0. 05。
2 结果
两组患儿手术前斜视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出院前两组患儿斜视均有明显改善,并且观察组患儿看近斜视度和看远斜视 度 均 低 于 对 照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5) 。
2.1 满意度得分对比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出院前两组患者斜视改善情况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出院前对护理满意度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的 研究也说明了整体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斜视手术患者的满意度,本研究也进一步提示整体优质护理模式通过为斜视患者围手术期间提供治疗、护理、康复以及心理等整体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提升优质护理内涵,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斜视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整体优质护理模式后,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可改善斜视术后情况, 整体提高科室专业化护理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探究人文关怀护理对提高斜视手术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丁莉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01.15 ISSN:1671-3141
[2]张阿宁,李卫辉.医护康一体化的快速康复模式在外科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12):157-158
[3]王利楠.小儿斜视矫正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4):168.
[4]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小儿斜视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刘丹.河南医学研究.2021-02-28 ISSN:1004-437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