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实验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讨

2021-12-01 02:59宋丽霞
民族文汇 2021年6期
关键词:策略探讨数学课堂实验教学

宋丽霞

摘要:小学教育是初级教育阶段,数学学科是小学教育阶段中的主要学科,教师应注重在小学教育阶段为学生奠定良好的数学学习基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关键词:数学课堂;实验教学;策略探讨

在新课程改革的热潮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想提升教学效果,不仅需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对自身的教育观念进行自觉改变的同时,对数学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应用;还需要在对教学方法进行大力改进的前提下,通过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着力改革,对数学课堂进行串联,使得能够在加强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改变以前的传统教学思想和模式,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大力发展趋势下出现的新的微课形式给学生上数学课堂教学,高效、便捷且有吸引力地帮助学生解决数学复习上的难题,使其數学成绩更上一层楼。

1 展开动手操作数学实验,加强学生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实验进行教学时,动手操作数学实验是常常会运用到的一种实验教学方式。通过开展动手操作数学实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针对以前学习过的数学知识进行验证,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所谓的动手操作数学实验就是指在教师的带领引导作用之下,学生进行数学实验操作,针对数学教材当中存在的数学理论知识、数学法则知识、数学定义知识等等相关知识内容进行验证。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动手操作数学实验,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运用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掌握基础数学实验方法,强化学生思维能力,这种情况下对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而言十分有利。

2 突出实验教学,促进学生理解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需要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进行培养的教学理念和目标。在这样的理念和目标中,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以数学教材为基础,对学生展开实验教学。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是有一种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需求的,此种需求在人的内心深处根深蒂固。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此种需求更是极为强烈。因此,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实验教学的开展中,对实验探究的素材进行良好提供,以此让学生能够在数学实验中,对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行学习,从而强化其对知识的获得能力。

3 结合数学实验教学,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小学生在学习上的表现为好奇心比较重,但是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这种情况恰好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合适的引导,激发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能够较长时间地集中在学习方面,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机械式灌输知识的方式,长时间地实施这种教学方式就会使小学生失去对于学习的兴趣,同样也就无法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实验的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身参与,这样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4 转变学生角色,尊重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要占主体地位,教师占主导地位。也就是说,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外加提示、拓展和总结。在数学实验教学中,更是要贯彻此要求。亲身体验后,学生对实验的过程和结论印象更深刻,记忆也更加持久。所以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使学生参与到每一个环节,从目标、设计、操作到分析和结论,数学的严谨性体现在每一步。前期对实验的精心设计也应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且应该设置不同层次的实验,尤其是考验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操作,挑战性和创造性的想法是实验的终极目标。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能发散自身思维,同时提升自我的综合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创建独特的探究教学情景,以此来激发学生热情,在设置实验时,把握好主体方向,以免在实验时被带跑偏,沿着主线能更好地体现教学的实践性。此外还要保证留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在未得出结论前勿公布结果,以确保探究教学的有效性。

5 积极有效的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模式,其优点在于可以分工合作提升学习效率,也可以集众人之所长,集思广益,优生带动后进生,积极思考,活跃课堂氛围等。在实验教学中,一般要经历猜想,探讨,验证,总结等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时间经历较长,如果学生独立完成的话,花费时间多,效率低下,还可能得不出一个结论。因此,采用小组分工合作,积极讨论是一个绝佳的方法。比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利用绕绳法测量一元硬币的周长时,小组合作,分工负责记录、绕绳、测量绳长等,可以有效的提高实验效率。而且在完成测量后,可以小组之间进行整合,找到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圆,方便计算的,根据猜想,算出周长直径的比,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6 拓展实验能力

拓展实验能力是数学实验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升学生对数学试探的应用能力。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起到引领作用,在课后还要帮助学生进行实验总结,总结实验经验。例如,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实验活动之后,教师可以将实验总结类的内容作为作业留给学生完成,并给出具体的要求,让学生总结实验出现的原因、实验成功的原因等,学生在总结中发现实验的复杂性和多变性。除此之外,为了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实验能力,教师可以定期开展实验总结课程,帮助学生学习到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防止出现的事故。在实际的讲解中,教师还可以引用错误的操作案例,引导学生探究实验中出现的失误,教师也可以邀请实验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进行现场展示,并讲解实验思路。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实验教学已经成为了必然的趋势。小学数学中引入实验,能够更好的加强学生对于高度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是当前我国的小学数学实验课堂教学还处于初步阶段,过程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步骤,针对性的开展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改进,以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魏良田. 探究数学实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20, (05):69-69.

[2]黄雪丽. 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中实验工具开发的探讨[J]. 小学生:教学实践, 2020, (001):29-29.

猜你喜欢
策略探讨数学课堂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教学策略思考
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