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治疗在EGFR-TKI治疗后缓慢进展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2021-12-01 07:45:00陈卓何海艳袁瑞凡金杰沈为光丁文彬
临床肺科杂志 2021年12期
关键词:奥希替尼消融进展

陈卓 何海艳 袁瑞凡 金杰 沈为光 丁文彬

肺癌目前是世界范围内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最主要疾病。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针对基因突变的一些靶向药物被用于肺癌的精准治疗。其中EGFR突变是最常见的基因突变。和化疗相比,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FGR-TKI)在治疗EGFR敏感突变的患者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已成为该类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1]。但遗憾的是大部分患者在治疗后会出现获得性耐药致疾病进展。对于EGFR-TKI治疗后疾病进展可分为三种模式:快速进展、缓慢进展及局部进展。局部射频消融在缓慢进展型患者中的临床疗效目前还不明确。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局部射频消融治疗联合原EGFR-TKI治疗及化疗、第三代EGFR-TKI治疗在缓慢进展患者中的疗效差异,探讨局部射频消融治疗联合原EGFR-TKI治疗在EGFR-TKI治疗后缓慢进展的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价值。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科及呼吸科住院治疗的EGFR基因突变的ⅢB期及IV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所有患者一线接受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靶向治疗。对于在随访过程中出现缓慢进展的患者(疾病控制时间≧6个月,与以往评估相比,肿瘤负荷无明显增加,非靶病灶进展评分≤2分,症状评分≤1分。其中非靶病灶进展评分,包括原有非靶病灶的进展;胸腔内新发病灶进展;胸腔外新发病灶进展;新的恶性渗出进展,每项进展得分为1分),所有患者均进行二次活检行病理及基因检测。分为射频消融联合原EGFR-TKI组和更换治疗方案组,更换治疗方案组中如出现T790M突变,更换为奥希替尼口服靶向治疗,如无T790M突变则更换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治疗。排除标准:高龄、心肺功能差、肝肾功能不全及有凝血功能障碍者。

二、射频消融方法

术前完善常规化验: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肺肿瘤标志物,胸部CT(平扫+增强)、腹部CT(平扫+增强)、头颅MRI、ECT等检查。穿刺及消融具体步骤:①根据术前CT选择穿刺体位(仰卧或俯卧),预选穿刺区域放置定位条,CT扫描后结合术前增强CT肿瘤病灶特点、周围组织结构关系,选择适合穿刺点及穿刺路径(避开肋骨、肩胛骨、大血管、肺大泡);②以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进针点做皮肤小切口,选择RFA针(美国RITA公司,根据路径深度选择适合长度),按事先测定的方向,进针到达肿瘤附近。再次CT扫描观察射频针针尖与肿瘤及周围组织关系,适当调整继续进针至瘤体,布开针极至包绕肿瘤(理想消融范围包括肿瘤边缘外0.5~1 cm)。③消融结束后再CT扫描,观察肿瘤及周围相关组织变化,有无气胸、出血等并发症。确定无异常送返病房,患者静卧2 h。术后注意观察呼吸、咳嗽、咳痰等情况,有再发气胸、出血可能,适当抗炎、止血对症处理。

三、随访

射频消融组患者在射频消融后4周复查胸部CT,以此为基线,以后每2个月复查一次,根据改良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RECIST1.1)判定近期疗效。非射频消融组患者每2月行胸部CT检查,评估病灶大小。同时每6月复查头颅及上腹部MR、骨ECT检查评估肺外转移情况。观察肿瘤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和总生存期 (overall survival, OS)。PFS1为初始靶向药物治疗至第一次疾病进展时间,PFS2为射频消融、化疗或奥希替尼治疗后再次进展的时间。OS为诊断肺癌至最后一次随访或死亡时间。

四、统计学分析

结 果

一、三组患者临床特征的比较

该研究共纳入66例患者,其中23例患者接受射频消融+原EGFR-TKI治疗,19例接受奥希替尼治疗,24例接受化疗治疗。所有的患者均为缓慢进展患者。患者的临床特征(见表1)。

表1 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

二、三组患者PFS1、PFS2及OS的比较

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0.3月,在随访期间内23例射频消融组患者中20例(87.0%,95%CI:0.721~1.018)患者出现进展,17例(73.9%,95%CI:0.545~0.933)死亡。19例奥希替尼组患者中15例(78.9%,95%CI:0.588~0.991)患者出现进展,12例(63.2%,95%CI:0.393~0.870)死亡。24例化疗组中,22例(91.7%,95%CI:0.797~1.036)患者出现进展,19例(79.2%,95%CI:0.616~0.967)死亡。PFS1在三组患者中差别无统计学意义(10.01±2.15 VS 11.21±2.25 VS 10.95±1.46,P>0.05)(见图1)。射频消融组PFS2为(6.73±1.81)月,奥希替尼组PFS2为(10.63±2.21)月,化疗组(4.54±1.41)月,Log Rank(Mantel-cox)检验P<0.001。射频消融组OS为(22.91±3.75)月,奥希替尼组OS为(25.42±4.64)月,化疗组OS为(18.92±2.61)月,Log Rank(Mantel-cox)检验P<0.001(见图2、图3)。

图1 三组患者PFS1的比较

图2 三组患者PFS2的比较

图3 三组患者总生存期的比较

三、影响患者生存时间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治疗方式、PFS2、原发肿瘤的最长直径、肿瘤最大直径、ECOG评分、TNM分期、EGFR突变状况,是影响患者OS的危险因素;将上述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因变量为OS。分类变量赋值方式如下:1)治疗方式:射频消融组=1,奥希替尼组=2,化疗组=3,并以射频消融组为参照,进行哑变量设置;2)性别:男=1,女=0;3)年龄:年龄<60=0,年龄≥60=1;4)TNM分期:ⅢB期=1,Ⅳ期=0;5)原发肿瘤最长径:原发肿瘤最长径<3 cm=0,原发肿瘤最长径≥3 cm=1;6)EGFR突变情况:19外显子突变=1,21外显子突变=0;7)吸烟状况:吸烟=1,不吸烟=0。结果显示治疗方式、PFS2、ECOG 评分、TNM分期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

四、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射频消融组主要的不良反应为气胸(17.4%,4/23),咯血(30.4%,7/23),胸痛(8.7%,2/23)。所有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全组无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而导致意外死亡事件发生。

讨 论

肺癌的5年生存率仍低于15%,目前肺癌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2]。EGFR基因突变是肺癌最常见的基因突变[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FGR-TKI)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在治疗EGFR敏感突变的患者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被NCCN推荐为该类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4]。但遗憾的是大部分患者在治疗后9~14月内会出现获得性耐药。获得性耐药的机制包括继发T790M突变,旁路信号通路的激活,上皮-间充质转化及病理类型的转化(如转化为小细胞癌)等[5-6]。

对于EGFR-TKI耐药后疾病进展,可分为三种模式:快速进展,缓慢进展及局部进展[7]。快速进展型患者推荐进行二次活检,如合并T790M突变的患者可选择第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进行治疗。对于无T790M突变的患者,临床上一般会选择停用原EGFR-TKI转为化疗作为后续的治疗方案。但是有研究表明对于缓慢进展无明显全身症状的这部分患者,改变治疗方案可能没有必要。继续使用原EGFR-TKI联合局部治疗可能能提供持续的临床获益。在ASPIRATION实验中分析了207例接受厄洛替尼治疗的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结果发现在出现进展后继续使用厄洛替尼治疗,仍有3个月的PFS获益[8]。许多回顾性的研究也支持耐药后继续原EGFR-TKI治疗仍有潜在的获益[9]。一些研究也表明局部治疗包括转移灶切除、放疗、射频消融等联合原EGFR-TKI在部分进展的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10-11]。

射频消融治疗是在CT引导下的经皮热消融技术,已广泛用于原发性及继发性实体肿瘤的治疗[12]。近年来经皮热消融治疗在原发及继发性肺部肿瘤的治疗中,亦发挥重要作用[13]。肿瘤热消融利用热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直接导致病灶组织中的肿瘤细胞发生不可逆损伤或凝固性坏死。Li等研究发现在EGFR-TKI获得性耐药的患者中继续使用EGFR-TKI联合微波治疗是有效的且安全的[14]。我们的研究也证实了通过物理的射频消融治疗减轻肿瘤的负荷,同时继续联合原来的靶向药物治疗可获得6.7个月的PFS2,优于化疗组的4.5个月。总的OS也较化疗组提高了4个月。这可能和靶向药物耐药过程中出现肿瘤的异质性,部分肿瘤细胞可能仍对原靶向药物敏感有关。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表明,和奥希替尼组相比,奥希替尼组PFS2及OS均优于射频消融组。因此通过射频消融进行“物理靶向”治疗,再联合EGFR-TKI进行“化学靶向”治疗,可使部分无T790M突变的患者获益。对于有T790M突变的患者建议更换为奥希替尼进行靶向治疗。

热消融和其他治疗方式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热消融的致死率及重大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4%及9.8%[15]。可用于有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及肺功能较差的患者,并且可重复多次进行治疗。我们的实验也证实射频消融治疗是相对安全的。主要的并发症为气胸、咯血及胸痛,所有的并发症经处理后均好转,无重大并发症及死亡病例。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FS2、ECOG评分及TNM分期和OS有关。PFS2较长的患者,OS也较长。体力状况也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患者的ECOG评分越低,OS越长。

综上所述,在有EGFR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一线使用EGFR-TKI靶向治疗出现缓慢进展后,如果无T790M突变,可选择局部射频消融联合原EGFR-TKI继续治疗,延长患者的PFS及OS。

猜你喜欢
奥希替尼消融进展
消融
轻音乐(2022年9期)2022-09-21 01:54:44
晚期肺腺癌患者奥希替尼后线治疗耐药后基因突变模式研究
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奥希替尼诱导间质性肺疾病后奥希替尼再挑战:病例报道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奥希替尼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体外溶出度研究
奥希替尼联合培美曲塞、贝伐珠单抗治疗EGFR19del/T790M/顺式C797S突变肺腺癌1例
百味消融小釜中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老年肝癌及并发症防范
寄生胎的诊治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