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中自有真党史
——以“诗教”助推党史学习进思政课堂的研究

2021-12-01 04:08范国增左晓民
时代人物 2021年33期
关键词:诗教党史诗词

范国增 左晓民

(广州工商学院 广东广州 51044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百年庆典大会上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这首“最恢宏的史诗”,值得新时代大学生带着感情、带着使命、带着责任去吟诵。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诗教”思政课堂致力于带领广大的学生,去理解、体会、吟诵百年的史诗。

“诗教”与“诗教”思政课

自古至今,“诗教”一直是教育领域的热点概念。有从广义、狭义界定,有从层次内涵界定。但把他作为一个古老、发展着的概念来理解显然是我们更需讨论的。

古老。是因为“诗教”传统源远流长。在我国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论语·泰伯》中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在孔子的教学中,诗与礼、乐都是一种教学的形式。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也提出了要开设诗歌类课程,雅典的奴隶主子弟7至14岁入学校,就要求学习诗歌和朗诵诗篇。

发展着。是因为随着历史的发展,“诗教”的内涵在不断发生变化。就我国“诗教”的发展而言,根据“诗”的不同理解,可分为原始时期的诗教、发展时期的诗教、现代时期的诗教。

原始时期的诗教是孔子时代的《诗》教。是以《诗经》为教学内容开展教学,孔子从西周至春秋中叶时期的三千多首诗歌中精选出305首编订而成《诗经》,通过《诗经》的解读、教学,传播儒家的理论、价值观与实践。

发展时期的诗教,泛指从孔子以降,历朝历代的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者,运用《诗经》和历代优秀诗歌为代表的中华诗作为经典进行教育实践。这时的“诗”,已不局限与《诗经》,泛指不同时代的诗,诗教的形式、理念也有变化。

现代时期的诗教,是以马克思主义及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通过中华古诗、经典金句、对联、现代新诗、外国诗的学习、欣赏、创作练习实现对学生的教化。无疑,本文所谓“诗教”是此意义上的概念。

“诗教”思政课堂,是“诗教”形式与思政课的内容相结合的产物。基于“诗教”的概念,“诗教”思政课堂就是运用“诗教”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的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当前全国上下掀起党史教育学习热潮的背景下,以“诗教”思政课堂促进大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探索。

“诗教”思政课堂助推党史教育学习的原则

以“诗教”思政课堂助推党史教育学习的过程是“诗教”、思政课、党史教育学习的互动、结合的过程,此过程需在明确的原则指导下进行。

明确的指导思想。“诗教”思政课堂本质的是思政课,是运用“诗教”的方式推动党史的教育学习。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性原则。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致力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党史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切实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勇当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分明的主次结构。“诗教”助推党史教育学习进思政课的主题是通过百年党史讲清讲透教材的理论知识,主要任务是通过党史教育学习,培养大学生的正确认知、价值取向,深化时代新人的培养。引导大学生从红色诗歌中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诗教”则是一种手段、方式,“诗教”方式要围绕主题,并为之服务,切忌喧宾夺主。

渐进的学习进程。由于学生的基础不一,对党史中诗歌的理解和把握不同,“诗教”思政课堂助推党史教育学习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首先是能根据党史学习教育的要求,按照不同的主题采诗、诵诗,其次是能通过时代背景、诗人写作缘由的把握进行赏诗,最高的要求是能通过党史中红色诗歌的教化,进行诗歌的创作。

以“诗教”思政课堂助推党史学习教育的路径

以“诗教”助推党史学习教育进思政课堂的全过程可分为准备、实施、检查反思、成果推广四个阶段,每一阶段有其特定的任务,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介绍以“诗教”助推党史学习教育进思政课具体的实施路径。

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完成三方面的工作。根据课程教学计划、教学进度、百年党史奋斗历程,确定若干教学主题。每一次课(90分钟)完成一个教学主题,每个主题对应的是教材的某一章或某一节。

根据课程设置顺序,将课程分为二十八个主题:担当、奋进、团结、新生、探索、艰辛、发展、革新、与时俱进、和谐、民本、变迁、使命、梦想、新征程、协调、民主、繁荣、安康、静美、富强、攻坚、法治、永不松懈、鱼水情深、共享、责任。

这些主题能够明确界定每一次课的学习内容、时间跨度、所要传达的价值观,是课程教学的基础。

根据学生的情况,将班级的学生分为二十八个学习小组,每一学习小组对应负责一个教学主题。分组按照便于召集、交流的原则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是党史学习教育进思政课堂的制度保障。教师向学生讲授诗词的基础知识。根据诗词教学领域的经典教材,传授包括诗词的欣赏、用韵、格律、节奏、对仗等基本的知识。诗词的基础知识的学习是“诗教”思政课堂的技术保障。

实施阶段

教学的实施阶段分为教师的实施与学生的实施,双方相互配合。学生课前采诗、课中赏诗诵诗、课后写诗。教师课前写诗、课中用诗析诗、课后推敲整理。

课前师生采诗。课前教师在备课中根据教学主题,从百年党史中选择本次教学主题的诗词,创作一首符合本次教学主题的诗词。选择、创作的诗词能更好地导入课程,帮助学生通过诗词理解课程理论知识,理解革命者、建设者们的情怀。

学习小组的同学根据教学主题、教学内容,在相应的历史中,采集两首以上党的百年历史中各个时期革命领袖、革命先辈先烈、人民群众创作的红色诗歌。这些红色诗歌应能有助于理解当初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能反映党史中革命者或建设者的真实情感、精神状态。采集诗歌后,学习小组从文学、思想、政治情怀等角度欣赏红色诗歌,并制作课件,准备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分享的内容能有助于同学理论课程理论,体会党史故事与诗人的情怀。

课中师生用诗析诗、赏诗诵诗。课中,教师以原创诗导课,原创诗应能高度符合本次课教学主题,能高效导入本次课的教学。在理论讲授中,充分运用党史中红色诗词中的人、事、物分析教材的理论知识。要做到智育、德育、美育相统一,用红色诗词讲解理论知识是智育,用红色诗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价值观是德育,用红色诗词的韵律进行教学是为美育。

课中,教师在教学环节中,预留10-15分钟,让当次课的学习小组进行小组赏诗诵诗。学习小组的同学将课前采集的两首红色诗歌以课件的形式,向同学们分享。除在文学、政治思想等方面进行分享外,更要讲清党史中的诗歌与本次课的内容、主题的联系,以便学生通过诗歌的欣赏体会课程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通过诗歌还原党史情境,用真情实感朗诵诗歌,从诗歌的意境中体会革命者、建设者、改革者的政治理想与家国情怀。还可以制作、寻找合适的视频进行分享。

课后师生写诗、推敲整理。课堂中,学生完成了课程理论的学习,也通过党史中的诗歌进一步理解体会了理论,必定会形成自己的党史观、价值观。诗以咏志,通过写诗,可以表达学生的情感体验与理论的体会。课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根据课前教师传授的诗歌写作基本知识,进行原创诗的写作。原创诗应符合本小组的主题,诗歌的形式包括古体诗、近体诗、现代诗、对联等等。

提高学生的诗歌创作水平,是“诗教”思政课堂给予学生的技巧,教师应结合本次课的理论及相关的党史知识,在课外对学生的原创诗进行推敲整理。每周形成一份教学成果,用以各学习小组之间的交流、提高,也有助于形成“诗教”的氛围。

检查反思阶段

教学的检查反思阶段主要是指教师在每次课结束后进行的教学审视。一方面审视“诗教”思政课堂的教学是否遵循基本原则,党史学习教育是否真正融入到思政课中,所取得的效果如何?另一方面审视学生是否通过“诗教”思政课堂,充分挖掘党史中红色诗歌,并对其进行理解、体会,形成正确的党史观。

成果推广阶段

以“诗教”思政课堂助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每一次课,师生共同进行原创诗的创作,在自媒体时代,这些原创诗能发挥重大的作用。首先,诗以言志,这些原创诗充分表达了大学生们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后的真实感受,表达其正确的党史观、价值观。其次,原创诗的作者通过微信朋友圈、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在校内外推广,拓宽了教育的空间,更能发挥同辈教育的作用。再次,也通过创作,为以后的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重视中华诗教的优秀传统,他认为,“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实践证明,“诗教”思政课堂能有效地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有机地结合起来,“诗教”助推党史学习进思政课堂。

猜你喜欢
诗教党史诗词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一山一水皆诗情——重庆市江津区蔡家真开展诗教工作纪实
崇德镇“蒲公英农民诗社”诗教工作纪实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杨叔子当代诗教理论研讨会在杭州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