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2021-12-01 09:30:42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生态经济

刘 迪

(陇南市生态环境局西和分局,甘肃 陇南 742100)

经济的发展要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引导,通过提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效果,从而有效推动经济的发展,促进生产力的提升。在有关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中,要做好统筹规划与指导,高度重视与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能牺牲生态环境,只有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二者之间的协同共进,才能够实现我国各项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符合我国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1 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这两方面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十分紧密的,对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解说可以通过辩证统一法来进一步阐述。一方面,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彼此制约关系,经济发展中会受到资源以及环境等相关因素的影响,而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也会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就好比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若是采取了掠夺资源的方法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那么生态环境就肯定会受到伤害,人们就会为之付出代价。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二者之间是相互依托与彼此促进的关系。在经济建设中人们科学合理地利用好自然资源,利用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与物质支持,同时还能够进一步维持好生态平衡与环境问题。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二者之间关系的正确做法就是要在和谐协调的前提中努力寻找可持续性发展的能量与动力[1]。

2 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

2.1 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人类的生活关系紧密,但是仍旧还有一大部分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因为生态环境问题尚没有直接影响他们的利益,这部分人群的环保意识是比较薄弱的。针对这种情况,有关政府部门应当积极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在经济建设发展中不断深化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和谐发展。人们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上只有全面转变发展理念,做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可以有效缓解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共同进步。加大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以及教育工作,积极转变发展理念,在全社会中营造出良好的氛围,从而巩固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推动人们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利用全社会的力量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

2.2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与目标转变

在解决好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中,要尽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与目标的转变。我国在之前的经济发展重点工作是推动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因此所选择的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在经济建设中重视对资金和资源的投入,利用高资源的投入来加快经济的发展速度,但是这种方式所取得经济发展质量比较差,并且也产生了高污染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若是想要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就必须要转变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并以此作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突破口,从之前单一的经济目标转变为综合目标,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规划,以科学的方式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转变传统的目标为综合目标,才能够进一步显示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价值,并且也能够进一步稳定并加快对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若忽视生态环境保护,那么不仅仅会造成生态环境污染,同时也会产生资源的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要做好由单一型转变为多元型的工作目标,在经济建设发展的过程中,既要完成好经济发展的目标,也要做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统筹规划好各个环节,从而推动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2.3 促进自然资源利用的战略创新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建设过程中,自然资源作为动力供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采取过渡消耗自然资源的方式虽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到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从长时间来看,这种方式并不利于经济的良好发展,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危害。我国在之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自然资源采取的方式是掠夺式,并且不重视对资源的保护,从而加重了人与资源之间的矛盾[2]。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必须要采取积极的方式,转变战略,进一步完善经济发展中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在合理科学的方式下实现自然资源的更新与增值,从而使得经济与自然资源的协调开展。

2.4 增加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提升协调性

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情况能够直接影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两方面的调控水平,因此可以看出,把控好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比例是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环境欠账问题,面对这这种情况,若是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比例,那么不仅不能够对旧账进行清除,而且还会产生更多生态环境保护的新账,对国民经济带来严重的冲击。要想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水平,必须要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适当增加环保投资的水平,同时还要重视生态环境的投资效益。除此之外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中也离不开法治的支持,有关政府部门应当加强法治力度,完善有关配套性的法制环境,并通过提高经济处罚标准的方式进一步加强社会各方面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推动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

2.5 优化并改进政府管理与监督工作

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方面,政府部门发挥着引导以及推动作用,并且对二者之间的协调共进也承担着很大责任。在对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上的管理与监督工作上,政府部门应当积极转变之前的政绩观以及相关的评价机制,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完成情况作为其政绩考核的标准,从而有效落实并推动政绩考核标准体系的完善,落实好生态环境保护的问责机制,进一步优化政府的管理与监督工作,增强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自觉性与主动性。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政府政绩考核的监督机制,完善监督机制的各项环节,做好对各级政府的监督工作,利用群众以及社会舆论的力量,建设完善的监督制度,充分发挥出监督机制的作用,在有关于政府政绩考核方面上要进一步加强其透明性以及公平性,进一步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矛盾,推动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2.6 完善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

推进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良好发展,要从根本上重视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从细节上完善并充实有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上的法律法规。针对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上的工作,国家有关政府部门应当积极制定出完善并且有效的法律法规,通过制定针对性的措施以及加强管理方面上的制度化,有效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的工作。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加强对破坏生态环境的惩戒力度。当前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尚存在法律不完善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有关政府要尤其加强对环境保护刑事司法制度的完善,首先,对环境犯罪立案进行完善,如对一个案件中同时涉及多个罪名者,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都有管辖权的环境犯罪案件,经协商后,一般由主要环境犯罪有管辖权的机关受理;如果主罪和次罪难以区分的,则由先接受报案的机关受理,或进行联合受理。其次,对环境犯罪的立案标准进行完善,如与公安机关有关的环境犯罪中,达到立案标准的,应当由公安机关进行立案,而对于应当立案却不立案的,人民检察院则要依法行使监督权,对违法、渎职等行为进行严惩。

3 结语

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很多生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与生态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以及人类生存。因此推动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对于经济的稳定增长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开展经济发展的前提是要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而良好的生态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为经济的良好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在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中,我国应当为其建构出对应的生态发展模式,走一条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之路。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生态经济
环境保护
品牌研究(2022年29期)2022-10-15 08:01:00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生态养生”娱晚年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8:02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住进呆萌生态房
学生天地(2020年36期)2020-06-09 03:12:30
生态之旅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福建轻纺(2015年3期)2015-11-07 02:52:38
生态
领导文萃(2015年4期)2015-02-28 09: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