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岛屿之海: 大流行时期的泛东南亚国际对话与策展应对

2021-12-01 12:50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陈晓阳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策展艺术家艺术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 陈晓阳

2020年初春新冠疫情如海啸般袭来之际,我们正要启程去东南亚几个城市拜访当代艺术机构、学者和艺术家们,为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策划的泛东南亚三年展做前期交流与筹备工作。当习以为常的国际旅行戛然而止,虽然不算近在咫尺,但对于身处华南沿海的我们来说,原本旅行难度最低的东南亚也很难成行。疫情带来的隔离如巨浪般袭来,让原本已浓缩为“地球村”的世界,顿时被冲散为分隔的岛屿。

历史上的华南与东南亚地区有着特殊的复杂历史与文化关联,这个超越各种边界的区域广泛分布在亚洲东南部的半岛、群岛与海洋之间,山海交错决定了这里从不是封闭的安稳世界,流动的海洋、台风、海啸总以不确定的方式降临,不确定性长久地凝结于这个区域的日常生活和历史过程中,在此间生存的人也早已将“不确定作为一种确定”视为生存之道。正如我们在2020年底泛东南亚三年展延迟发布时的前言中所述,疫情让这个三年展的策划、统筹和执行工作如船行海上,很多时候策展工作身不由己,不得不主动地“随波逐流”;但是,一些意料之外的线上交流媒介和其他角度的策展方法也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逐渐浮出水面,“流动策展”“云策展”“开放策展”等思考如流体般适应着疫情时期不断变换的交通与交流限制,渐渐创造出通过线上线下交互协作的新的国际策展应对策略。

一、多路径的前期研究作为策展基础

东南亚研究的背景坐落于“山海之间”,对也已习惯大陆视角的研究者提出了挑战,这种差异不只是存在于文化版图的历史沿革与地理结构,更凝结于这个区域的日常与现实。正因我们在前期策划时所意识到这个区域的模糊性与流动性,而特别选择“泛”作为关键词,就是因为东南亚十一国与周边区域广义上的地理范围除了具有“泛”特质的大陆、岛屿与海洋,同时还希望“泛”所具有的开放特征可以作为一种策展方法,一种新的美术馆实践,从策展理念和话语权力上开放给更多的策展人和研究者,并且这个三年展的目标也不只局限于艺术展览的组织策划和视觉呈现,其中一些公共议题还将邀请包括艺术史、文化研究、人类学、区域研究、生态变迁与保护等领域的学者们共同参与,通过研究与写作的交织传播,带来对地理、生态与社会环境的差异与相似性的丰富讨论。我们希望首届泛东南亚三年展可以超越简单的双向互看与对话,通过系列展览流和后期序列出版,编织与搭建起多方对话的平台,为今后长久的区域对话及当代艺术研究交流建立基础。

在首届泛东南亚三年展的总体策划中,我们邀请了多位策展研究员担任不同专题的策展工作,除了上文中提到的独立策展人和研究者比利安娜·思瑞克,还有蔡影茜、崔灿灿、卢迎华与刘鼎、林书传、潘思明等多位资深策展人,邀请他们并不只是因为他们在策展领域的专业能力,更是因为他们在大流行时期前就曾考察、研究过相关区域的艺术家及艺术生态,或已经策划过相关展览,他们大都去过东南亚各地考察过当地机构和艺术家,有长期联系的当地研究伙伴,在国际交通隔绝的大流行状况下,这些前期研究和曾经在场的观察体验都弥足珍贵,策展人可以邀请到合适的艺术家,通过更为聚焦的专题在展场中形成跨越地理阻隔的有深度有力量的问题场域。在通常艺术家能够亲临的展览中,可以更多依靠作品之间形成的结构和现场的视觉张力来构成展览的叙事,而在策展人和艺术家都无法亲临,需要通过远程云策展、云布展的情况下,展览就更需要依赖策展人的研究视角来解构众多的作品,研究中的问题意识成为串联展场中作品的有机线索,观众越深入理解策展人的研究状态和思考角度,就越容易找到打开展览的有效密码。虽然作品在视觉上提供的媒介感受和震撼力有一定遗憾,但在云策展的有效应对下,展场又呈现出一种之前未曾有的沉静气息和作品之外更丰富的可阅读信息。

因此,这次三年展还专门设置了合作研究员板块,邀请了相关领域的Alecia Neo, Brigitta Isabella, Caroline Ha Thuc, 陈柏麒、段颖、康敏、Yap Sau Bin等学者为展览中涉及的区域提供更丰富的研究案例和研究方法上的比对及支持。在接下来的一两年中,这些研究与交流成果既包括呈现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中的展览、文献与出版的部分,还包括不受美术馆空间限制的线上对话、研讨会、微展览及不定时表演活动等公共传播内容。

二、云策展的技术限制与优势

云策展是艰难的挑战,2021年3月,经过一个寒假密集的线上线下筹备,由独立策展人比利安娜·思瑞克(Biljana Ciric)策划的“同音反复,深声入心”作为泛东南亚三年展的第一个研究展项目首先开幕。这个展览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与越南工厂艺术中心合作的“友谊精神:1975年以来的越南艺术家团体”,通过对1975年以来越南的二十多个艺术团体的实验与实践的历史梳理,呈现越南当代艺术生态相对清晰的全貌;另一部分是坐落在泰国乌隆他尼(Udonthani)农场的女性艺术双年展“女性宣言”板块,呈现了疫情以来一些参与过这个双年展项目的艺术家们在多个国家与城市中通过在地和线上协作,在隔离状态下继续推进各种方便而有效的艺术实验。这两部分来自策展人过去十几年一直观察研究的内容,分别位于大学城美术馆二楼的两个展厅中,彼此呼应又各有侧重。

由于艺术家、策展人的信任与默契,执行团队迅速适应后,准确并很好地理解整体的展场效果, 从而实现了展览的全部设想,展览主题清晰而明确,展览中的作品和文献都得到充分表达。这个项目的助理策展人胡超、陈佩莹与众多志愿者们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与远在越南、泰国、印度、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瑞士的艺术家们不但要反复讨论作品的内容及其更恰当的展陈方法,还要协调全球时差来工作。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虽然很多艺术家的作品未能来到现场,更多需要依赖作品背后以及周边的文献资料支撑,但是充分的文本资料和生动的物件提示,让观众不得不去补充东南亚各国的区域史和当下紧迫现实的认知,从而得以“深度解码”艺术家们在作品中的思考与创作理念,更多的“阅读”而不只是“观看”,让这个展览中强调的“深度聆听”被有效体现出来。通过这个展览,观众不只对越南和泰国、印度等泛东南亚地区国家的当代艺术有了系统了解,也看到这些国家地区近百年来的区域文化史清晰的侧面。

因此,在这个项目的策划和落地过程中,我们看到了策展人比利安娜过去十几年在东南亚进行研究的重要性,是扎实而丰富的研究基础让这样的策展方法成为可能,在参与展览的艺术家和策展人都无法抵达的情况下,凭着他们彼此前期积累的友谊与信任让这个项目得以顺利推进。在展览朴素的开幕式上,策展人通过线上会议参与,艺术家们则提前录制开幕讲话,把展览筹划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他们对展览所讨论议题的理解表达出来,一个不算很长的开幕式,却让所有参与者都感受到东南亚地区特有的非常个体化的、多声部的、“慢悠悠”的文化生态。

三、从“物”的交流转变为“像”的对话

今天,线上交流的技术保证了数字图像基本可实现无损传输,但是手工制作的绘画、雕塑和装置作品还是无法以原件展出,损失了“物”的气场和灵晕,就要借助大量补充信息来平衡展陈的效果。还以第一个序列研究展“同音反复,深声入心”为例,越南那个部分的展厅主要以位于胡志明市的独立艺术机构工厂艺术中心梳理,资料内容以过去四十多年越南实验艺术团体的文献资料为主,由于2017年在胡志明市的空间展出时,已做了比较丰富的展览的视觉设计,因此就只在原展陈方案上进行改良。其中红色的时间线用真正的红色线绳装置出来,并在墙面排放中文文献,将英文文献和部分越南语注释转到垂直于墙面的透明亚克力上,使得这一展区的视觉感受丰富而贴切,并且红色时间线非常清晰而具体地表示出这些艺术家团体活跃与减退的时期,让观众可以从直观地了解越南当代艺术近四十年来的发展;在时间线下方,策展人将不同年代所发生的文化历史事件编辑成可自行取阅的册页,信息量极大,所以当时在展厅中会看到很多观众花大半天时间席地而坐仔细阅读。并且,在这个展厅的另一部分中,以其中几个代表性的艺术团体的访谈和工作记录的影像来呈现在地感,观众仔细观看,可以听到很多更具体更微观的艺术家自述和访谈,了解他们过去那些年来的创作和行动背后的深层思考,而这种深入阅读恰好是在作品无法实体呈现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吸引力,也创造了在展场内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的可能。同时,由于大学美术馆的便利,这些展场就直接开放给当代艺术、艺术史、艺术批评等相关课程的师生在展厅中上课。

另一个展厅中的“女性宣言”部分,虽然以呈现2020年期间世界各地困在家中的女性艺术家们的合作与实践为主,但我们从亚洲艺术文献库等机构借到女性双年展珍贵的文献资料作为补充,并且为了增加展览和作品的在场感,还根据展厅条件与艺术家们一起制作了有着泰国当地风格的竹制建筑和家具,让观众在进入展厅之际获得比较强烈的地方感和身体感。尤其是在整个展期内,竹棚一直散发着竹子特有的草本清香,竹床特有的扁矮尺寸,也让观众在坐到座垫上时产生某种身体感官上的“东南亚感”。远在墨尔本的策展人比利安娜,将这个展厅中作品的介绍以大幅的牛皮纸打印出来,用长尾夹挂于墙面,这种临时感不仅有着东南亚朴素而本真的气息,也与这些疫情期间节制的艺术活动非常协调,这种以“不寻常”的展陈方法对应“不寻常”的作品呈现方式,既展现一种机智应对的策展策略,也探索了对这些实验性的艺术实践更深层的阐释,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看到艺术家与策展人的工作通过彼此的“聆听”获得了真正的深度激发。

四、多元路径的展览叙事

即使在展陈上用了诸多心思,在策展人和艺术家缺席的国际交流展览中,观众想获得深度交流还是非常困难的,因此,需要通过特邀作者观展、专业平台发表评论和多样化的现场公共教育活动来碰撞展览本身隐藏的声音和信息,甚至在布展期间,通过美术馆公众号推送“布展手记”让观众更详细地了解“云策展”“云布展”的困难,将布展过程作为引子,带出后续丰富的公共活动。

由位于印度巴罗达的艺术家瓦莎·奈尔(Varsha Nair)、阿南雅·帕特尔(Ananya Patel)、拉什米玛拉(Rashmimala)、额尔纳·辛哈(Urna Sinha)、阿姆鲁塔·帕特尔(Amruta Patel)、阿努拉达·乌帕德亚亚(Anuradha Upadhyaya)、库娜塔赫拉珠·姆鲁杜拉(Kunatharaju Mrudula)几位艺术家与学者一起实践的项目《院子里的声音》,七位女性通过一场为期两天的聚会展现自己和其他女性的作品,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在庭院中朗诵诗歌,阐述着女性创作与女性发声的极高必要性。她们希望提示女性在社会中一贯被作为无形劳动的贡献,疫情前如此,疫情后更是加深了这样的角色定义与社会分工。不满于社会不公现状的七位女士通过七种不同的表现方式、表达媒介,掷地有声地宣告女性对其生存状况的思考。而在展览现场,也还原了这些艺术实践的聚会场景,来自各地的志愿者,性格各异,用自己的独特方式和特殊见解进行诠释,成为艺术作品的一部分。正是院子以及展厅中的反复宣讲,女性的智慧与力量在艺术品中逐渐显影,而在疫情背景下的聚会,更让这些的声音显得格外珍贵且独特。这个作品的展陈方式也很独特,诗歌的文本和一些图片被放置在一个悬挂于展厅中空灵的秋千上,上面还有各种供阅读的资料,以及鼓励观众带走写好并拿回来的卡片。同时,通过每天下午的志愿者朗诵,来激活瓦莎·奈尔她们在巴罗达的工作。这些诗句以声音出现的时候非常动人,打开了静态陈列展品中隐藏的情绪和力量。在展览后期,美术馆还与广州美术学院话剧社的成员在展厅现场举办了一场名为“‘女性力量’现场读诗表演”活动,用表演的方式来加深对“女性宣言”展览的理解,创造一个临时互动社区。以话剧社的同学为载体,通过话剧演绎展览中出现的文本故事,将它们重组,创作出新的文本,将这些话语在本地的文化体系中进行转化,加强不同时空与环境之间的联系,让观众能够听到表演者重构的文本故事。这样,观众就不只看到展览艺术家的生活和想法,还能够看到来自中国的普通观众对于这次展览的感受与思考,观众也会更容易以平常心态去理解“女性宣言”,从而引发自己的思考。

为了从整体上更好地理解展览中的两个板块,美术馆传播教育部又邀请了本地的艺术团体“触目社团”,通过名为“友谊肖像”的现场工作坊来进行一种异质同构的本地对话。触目剧团的成员是这样描述她们的工作的:“不论是女性宣言也好,还是友谊精神也好,我们都可以感觉到友谊是连接这些活动的重要因素。友谊是个神奇的东西,它可以轻于鸿毛,也可以重于泰山,它可以是短暂的网络缘,有时候却甚至比爱情更长久……这是一种用屏蔽视觉,用材料和动作传递故事和情感的表演,可以将参与者的心情以身体触感的方式非常直接地传递给其他人。”这个工作坊邀请的参与者有四位残疾人士,创作者借用日常物品与旁白叙事为他们营造感受式的“视觉”体验。而这个在地的工作坊现场也刚好激活了“女性宣言”板块中的《唤醒记忆》和《记住黄色》两件作品。

《唤醒记忆》由工作与居住在柏林的艺术家苏珊·杜布罗沃达(Susanne Dobrovoda)、 安·诺埃尔(Ann Noel)、卡拉·萨克斯(Karla Sachse)、莉亚·马腾科罗茨(Lea Mattenklotz)、加布里埃拉·巴斯克斯·帕切科(Gabriela Vasquez-Pacheco)共同推进,她们多是具有专业艺术学院教育背景的艺术家,毕业于德国各地的艺术学院,平时从事教育、设计和艺术创作等工作。她们也因新冠疫情而被迫保持社交距离,对往事的回忆成为慰籍的重要途径,而物品则成为了唤醒记忆的有力载体。六位来自柏林的女性艺术家,通过对旧物绘画、拓印、摄影等多重表现方式来为记忆发声。每一幅作品背后都有着平凡而动人的小故事:由废旧的电源线想起过去父亲不断更换电灯泡而触电的经历;从上世纪60年代的牛奶瓶回忆起孩童时光;棕色的汤勺想到了与炖牛肉斗争的往事。作品邀请人们使用生活中有用的东西来寻找自己的记忆,用图像和文字来捕捉记忆的痕迹,以朗读和展示来分享物品背后的故事,从而让艺术宣言用这样的实物载体流传。六位女性艺术家通过自己的方式让生活中质朴而充满回忆的物品生动地展现,看似不起眼的物品却满载着生活的点滴幸福,引导人们放下生活的杂念,回到自我的语境中去探寻生活的意义,带领人们回到生命长河中最小的角落,去享受那份纯粹的宁静。

悉尼艺术家弗吉尼亚·希利亚德Virginia Hilyard在《记住黄色》中,描述了因为疫情而封城的缘故,让艺术家有与母亲相处难得的宝贵时间,这段时间她作为女儿与母亲的身份因母亲的病痛而发生了对调,儿时识物记事的方法论再现,牵动了艺术家些许遥远的记忆。在颜色、气味、形状以及触感的交流下,个体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超越了寻常意义下的谈话,病情的加重让这样的对谈更加频繁,反复的“超越谈话”的同音深入二者内心,使母女的关系更加亲密。但同时也正是因母亲认知的衰退而逐渐分开,从而记住黄色,也成为艺术家对母亲的康复的希望。艺术品中所展现的也正是医院所用的枕头和“超越谈话”中母女所创,柔软的枕头和泥土与病痛打击的力量感碰撞,母性的身份对调与病痛的切实触感交织,塑造了这一件看似寻常却极具冲击力的艺术品,它展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存在的重要性,寄托了反复交谈背后的情感存在。

展览后期美术馆还邀请了艺术团体“女子天团NZTT Sewing Co-op”来现场对话,通过名为“女子天团奶茶档”的工作坊打开与泰国乌隆他尼 (Kokgai)咖啡馆兼工艺品店的“瞬间-差异”项目。艺术家妮塔雅·乌伊莉沃拉库( Nitaya Ueareeworakul )是1995年成立的“女性宣言”的联合创始人与协办人。 时隔45年,妮塔雅于2020年3月再次回到家乡乌隆他尼定居,她在日常生活中灌注自己对美学与艺术的感受,并在一呼一吸之间秉持此道。她决定就此留在乌隆他尼,在她父亲的土地上定居下来,并开了这家Kokgai咖啡馆兼工艺品店,而这也成为了她的艺术项目。她邀请当地的艺术家吉达马斯·斯里拉卡撒(Jidamas Sriraksa)、提卡蓬·法依乌帕拉(Tikamporn Faiouppara)、考恩鲁迪·萨米亚帕克(Khaunrudi Sameapak)、克里撒纳·瓦纳罕姆(Krisanah Wannakham)、道鲁迪·坦奇提瓦(Daorudee Tankittiwat)、米娜·乌伊莉沃拉库(Meena Ueareeworakul)一起合作了这个项目,她们身兼多重角色,如母亲、女儿、经理、职员、木匠、领导者和艺术家,而这些角色都统一在她们的女性身份之中。“女子天团”的工作方法同样强调因创作、交流和互助促进在地的聚集,希望探索创造力的柔软或硬核,保持女性“软和硬”的并肩而行,并通过缝纫机开放日活动创造互助社区,她们用非常具体的“奶茶工作坊”这种本地行动,为观众创造了呼应泰国乌隆他尼“Kokgai咖啡馆兼工艺品店”的实践场景,并体会到临时社区的凝聚力。

五、作为展览阐释的“对话”与“翻译”

其实在本地寻找到适合阐释所有作品的艺术家或项目并不现实,而且如果他们的实践如此雷同,也就不必要进行跨文化的对话,因此策展人与美术馆还通过主动邀请不同的艺术评论家和作者专程观展并以写作甚至绘画来试图打开展览的不同面向。策展人比利安娜建议美术馆邀请一直关注她工作路径的策展人苏伟以笔谈方式进行展览阐释,并发表了《生存的需要——关于“同音反复,声深入心”展的一次对话》[1],文中苏伟就比利安娜的策展关键词“友谊”和“聆听”入手打开话题,通过一系列结构性问题引导出策展人对疫情当下所面对的东南亚区域艺术生态状况的思考与判断,他们讨论在疫情当下的特殊瞬间人们如何通过艺术重新集结,在对本地的知识和艺术实践的倾听中,召唤被剥夺的相处时刻。

疫情期间,策展人比利安娜一直被困在墨尔本,但她从未放弃与美术馆一起开拓展览传播的其它可能,她说:“我思考并实践如何让远方不在场的人接触展览、品味展览和感受展览。怀着这一目的,我邀请了几位同行提供展览描述,这些描述超越了基于图像的展览记录或其评论,而是试图探索这个展览对我们而言还意味着什么,以及我们如何在相互分隔的时候谈论、分享这些经验。在此,我们允许对自己亲身观展的描述进行激进式和私密性的扩展,并寻找方法让其他遥远的身体不受判断的限制,去探索世界内的关系。在这项活动中,我邀请了艺术家郑亦然和策展人蔡俏凌参与,感谢她们。”[2]策展人蔡俏凌试图以当代艺术在现实生活中无效实验来对话展览中的女性“宣言”,即使对话对象正是忙于婚礼的女性和一位新妈妈,但是由于时空距离、状态差异以及忙碌,她们都觉得只从话语和描述中很难共情展览主题要讨论的问题,一个深刻但是需要思考的遥远的展览与己无关。艺术家郑亦然则用色彩分析来“翻译”关于展览的记忆。郑亦然是一名跨学科艺术家,她的实践主要围绕不可避免的沟通失败和想象的共同体等主题展开探讨,她对这个展览的叙述和色彩分析图还包括了抵达展厅的过程以及对整个城市和区域的感受:“这一次,我制作了三个调色板来翻译我三月底参观广州展览那一天的记忆。除了我在展览空间所看到的,我还试图在我的日记中加入一些额外的信息,比如炎热的天气、我携带的饮料、博物馆的环境以及和我同行观展的人,作为记忆的补充。”

六、结语

在这篇文章即将结尾的时刻,我们依然不确定这个全球大流行的疫情会在未来哪个时间结束,世界各地的人们还在各种交通限制之中,稍有风吹草动,都不得不退回到各自的“安全岛”中,但世界并不会因此而停止变化,疫情也已经深深地改变了这个世界,不确定性正在成为一种显性的特质,融化在日常生活的每个缝隙中。如何应对后疫情时代的常态化隔离,当代艺术在未来的国际性交流与展览将以何种更有效的方式展开?后全球化时代是只能转变为更多区域行动与个体实践,还是可以借助新的信息媒介创造超越地理限制的新共同体空间?在这些虚拟空间中如何保证艺术家与艺术作品交流传播的有效性与持续性?都是回避不了的迫切问题。正如策展人比利安娜在开幕致辞时提到Epeli Hau’ofa在文章《我们的岛屿之海》( Our Sea of Islands )[3]中所认为的那样,应该将大海视为岛屿之间的纽带而非阻隔。疫情的弥漫及所造成的隔离也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纽带,为后全球时代的艺术家们带来了许多共同体验和公共议题,这种无法回避的纽带为不同区域的人们创造了共同面对人类与自然生态及全球关系的反思。只要大流行不结束,阻隔一直延续,世界就不得不停留在慢下来的状态,也许人类恰好应该尝试利用有限的资源和方法在这种阻隔中协作,寻找不确定之中的平衡之道,正视这些岛屿之间的海。

猜你喜欢
策展艺术家艺术
策展成为一种系统的工作方式
《策展哲学》
策展与时代:文化责任与学术发展第二届“策展在中国”主题论坛纪实
纸的艺术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国内当代独立策展人生存状况报告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