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问题引导法的实践思考

2021-12-01 23:23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南峡小学蔡敏
家长 2021年19期
关键词:大象耳朵课文

□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南峡小学 蔡敏

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逐渐将多样化的问题运用于课堂教学环节。在使用问题时应当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与学生的兴趣相联系、与教学活动相联系,通过问题的有效引导,让学生主动思考并敢于联想,进而解决实际问题。

一、有效运用问题引导法,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要将以学为主,以教为导的教学理念落实于教育教学中,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有效地运用问题引导法,最大化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首先,教师在运用问题引导法时,最重要的就是要考虑学生的兴趣与需求,从学生出发,才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语文兴趣并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动力。

例如,在二年级下册《三个儿子》这一教学内容中,教师在课堂导入时向学生抛出以下问题:“你们平时在家会帮爸爸妈妈的忙吗?爸爸妈妈经常会夸你哪些方面呢?”这个问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使学生能快速地参与课堂之中;在教师带领学生感知课文内容时,可以提出:“故事中有几位妈妈夸了自己的儿子呢?这三个儿子都有什么优点?”学生在感知课文的过程中,就会集中注意力并且有目标地寻找答案;接着教师可以采取小组模式让学生进行讨论:“为什么最后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呢?”学生在小组模式中可以各抒己见,互相学习,这无疑将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在小组讨论完毕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表达观点,之后教师进行总结课文主题思想就是“孝顺父母”。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运用问题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深意,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二、灵活运用问题引导法,培养学生发散创造思维

小学生正处于各项思维与能力快速形成与发展的阶段,其中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极为重要。发散思维有助于学生养成从多种角度看待问题的习惯,而创新思维则有助于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有属于自己的见解,这两种思维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摒弃传统问题的单一化、集中化、模板化的问题,要灵活地运用问题引导法,提出多样性、开放性、创造性的问题。但在这个提问过程中,切勿以偏概全,否认学生的想法,否则会直接打击学生的信心,教师要鼓励并尊重学生的想法,适当地加以引导与评价,促进学生发散思维与创造思维发展。

例如,在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这一教学内容中,这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故事,深受学生的喜爱,教师在课堂导入时可以提出创造性问题:“同学们,假如现在有一个时光机,可以去任意地方,你们最想去哪里旅行呢?”这一问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思维,教师在面对学生奇思妙想的答案,要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保护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欲望。在故事结尾时,小蟋蟀红头成功地结束了牛肚子里的旅行,这时教师可向学生提出发散性问题:“如果你是小蟋蟀红头会对小蟋蟀青头说什么呢?”教师鼓励并组织学生大胆进行分享自己的想法,在分享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表演,让学生会深刻体会到他们每一个人的想法都是独一无二的,既加强了学生自我认可,又可以培养学生站在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

三、问题引导法利于学生概括思维的形成

在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为了能让学生在课文学习找到关键的知识点,形成对文章的概括思维,需要教师运用问题引导法,逐渐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总结和知识重点的概括。在以教材为中心进行知识拓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从学生出发,创建与学生相关的兴趣问题,让学生能形成对课文继续阅读和不断探索的思考连接点,并能自主总结文章的关键点。学生形成重要的学习动力,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能找到文章的写作结构,总结文章的大意,从而探索作者的实际寓意和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情感。

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下册语文《开满鲜花的小路》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这篇课文的题目让学生开始思考,“开满鲜花的小路,在我们来校园的路上到了夏天也会有五颜六色的花,这课所学的开满鲜花的小路到底是谁种下的种子呢?”以此让学生对课文产生了悬念,激发学生继续寻找答案的动力。然后让学生自己默读课文,教师接着问:“是谁为鼹鼠先生寄来的包裹,里面装的什么?”学生的回答兴致都很高,有学生回答是长颈鹿大叔,教师鼓励学生:“非常棒!那谁又知道里面装的小颗粒是什么呢?”学生回答花种子。教师表示同学们都很棒。教师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对课文总体的知识框架有一定的了解,并能总结出课文里主要人物在做什么。问题引导法是一种切实有效的、能激发学生实际兴趣的教学方法,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运用问题引导法时,也可以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情景。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课文角色,让学生学习每个童话主角的语言表达和并体会主角的心理感受,进而感受课文表达的情感。

四、问题引导法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构建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引导者,运用问题引导法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学生的发展,为了能将创新理念逐步完善,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利用问题引导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下,学生对课文内容不断产生创造和联想,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空间,在不断整合知识结构的过程中,形成了重要的创新思维。教师在运用问题进行引导时,应当注意问题的生活化,将语文课堂与生活联系,更能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并能、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际体验,产生重要的创新过程。

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下册语文《大象的耳朵》时,教师应该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问:“我们的耳朵是什么形状的,它有什么作用?我们学习大象的耳朵,大象的耳朵像什么?”教师可以领着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通过阅读明白了课文中大象得了疑心病,总觉得自己的耳朵得了病。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学习交流,大象的耳朵到底怎么了?过了一段时间,教师进行总结,大象的耳朵没有病,只是听了大家的话才开始自寻烦恼,课文中都谁劝大象把耳朵竖起来,让学生以此构成学习的总框架。这时教师让大家联想自己的耳朵,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原来耳朵长得都不一样,这则童话告诉大家要学会实事求是,正确看待自己的外表和特点。教师接着让学生重新读课文,了解大象的心理发生了变化,并让学生把自己想对大象说的话写下来,进而让学生对课文产生了不同的情节联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可灵活运用问题引导法,培养学生发散创造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此外,教师也应注意在开展问题教学法及课堂活动的过程中,把握课堂纪律,做到张弛有度。

猜你喜欢
大象耳朵课文
奇妙的大耳朵
闪亮亮的耳朵
背课文的小偷
耳朵在哪里?
大象无形
端午节的来历
认真的大象
背课文
大象
借我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