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燕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三门江林场 广西柳州 545001)
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我国造纸行业、建筑行业以及装修行业等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市场对木材有更大的需求量,尤其是对大径级木材需求更高,亟待通过多种措施提升木材的供应量。桉树作为一种生长速度较快的树种,具有培育大径材的独特优势,通常其大径材只用10~12 a 左右就能够成材,且病虫害较少。与此同时,桉树大径材结构较为紧密、材质密度大,更为坚实耐用,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都较高,所以研究桉树大径材培育具有较大的实践性意义[1-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国家对木材需求量不断增加,加之资源需求结构的变革,大径材培育得到了很多人员的重视。现有情况下,我国很多地区都开始大力发展桉树人工林,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木材供应量,但是依然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且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有效开展,使大径材市场缺口更大,为了弥补缺口,我国不得不扩大进口锯材、原木的规模。很多木材出口国为了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制定了大径材出口有关的限制措施,并提高了出口价格,因此,一味地依靠进口木材缓解国内木材市场缺陷显然已经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在这种背景下,我国逐渐加大了对桉树人工林培育的力度。速丰林作为国家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之一,当前发展速度不断提升,桉树速丰林的面积也出现了较大的增长,然而速丰林存在注重小径材培育、品种单一等问题,导致森林资源低龄化发展,进一步增加木材市场供求矛盾。为了缓解这种情况,我国多地开始加强桉树大径材培育,制定了科学的大径材培育规范。
(1)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桉树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并且产量较高,对其进行大面积种植能够推动国家绿化面积扩大以及森林覆盖率的提高,还能够推动当地气候的改善和优化,对于生态平衡十分有利。
(2)提升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种植桉树的时候需要投入苗木、间伐、施肥、种植等方面的费用,一般每667 m2所投入的费用在1 500 元左右,而大径材年均生长量基本为2.5 m3,依据轮伐期10 a 计算,大径材有25 m3的蓄积量,其售价为800 元/m3,这就可知其产出价值要比成本投入高很多,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当前在我国市场对大径材需求不断提升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造林大户开始注重大径材培育,降低了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推动了国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保障木材安全。以往状况下,我国大径材木材主要是依靠进口,与很多国家之间有密切的木材来往关系,对国外木材市场有较高的依赖性,这样在森林资源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资源战略方面的纠纷,不利于我国木材安全。而有效培育桉树大径材,能够减少我国对外进口木材的依赖性,从而保障我国木材安全。
在桉树大径材培育中,施肥是最为基础的工作,合理施肥能够改善林木生长的环境,使土壤肥力得到提升,为桉树更快速高效地生长起到较大的作用。在实际运行中,一般林场较为关注桉树的树高情况和胸径情况,因此在选择施肥技术方法的时候也要关注这些内容,经过实践总结可知,氮磷肥和氮肥具有较好的施肥效果,尤其是在幼林时期,应当提升对氮肥的关注度,并适当施加磷肥。将单株桉树作为案例进行分析,要想确保其快速生长,通常应当施肥尿素200 g,加磷酸钙100 g,在桉树生长到4~5月时进行追肥,一颗桉树最佳的追肥量为磷肥60 g、氮肥160 g,将氮磷肥比例保持在2.67:1 左右。在这种施肥技术方法之下,桉树大径材会达到92.5%以上的材积增长率,且可以将其经济效益提升至80%。
桉树大径材立地条件与桉树纸浆材立地条件不同,双方之间有较大的区别,应当结合具体情况科学选择土地。就大径材桉树来看,在立地选择的时候,要尽量选择厚土层地带,避免所选择的地方土壤结构过于紧密,如此才能够推动大径材桉树的快速生长。由于林场培育大径材桉树的过程较为复杂,而立地是重要的限制因子,如果立地指数较低,那么就不能更好地推动桉树林分密度调整,影响其生长,要尽量在培育的过程中提高立地指数,使其生长量得到增加。还可以通过强力施肥、混交针阔树、混交豆科乔灌木等途径,推动林木树势、抗虫力的提升,最终取得更为良好的立地控制效果[3-4]。
在大径材桉树培育过程中,苗木选育是尤为关键的部分,所选择的苗木质量,会直接关系到林木成活率、生长稳定性以及生长速度等,所以必须增加对苗木选育的重视度。要在详细分析种植区域自然条件的基础上确定是否培育大径材桉树,如对种植地区的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等进行分析,明确其是否能够满足大径材桉树的生长要求。我国海南地区、广西地区以及广东地区气温一般较高,且雨水充足,广西是我国首个从澳大利亚引进桉树品种并开展无性繁殖的地区。在培育大径材桉树的时候,可以选择大花序桉家系GEC 系列与东门尾巨桉DH32 -29。在科学选育和无性繁殖中培育高质量的无性系种苗。在引进种苗的过程中,要尽量选择原产地桉树优良的种苗。
通过有效选择间伐技术对大径材桉树的林分密度进行调整,改善林分透光以及通风条件,并且对林分结构进行有效调整,使大花序桉林木直径生长更高效。在调整林分的时候,一般要进行6 次间伐,并控制其密度为100 株/hm2,平均胸径保持在60 cm 左右。为了促进大花序桉整体培育水平的提高,还要关注并增加林分平均单株生物量,以便更好地促进个体林木持续高效生长。
在大径材桉树培育过程中,多节是较为常见的问题。节子会扰乱木材构造,影响构造的均匀,导致木材出现纤维倾斜的问题,最终对木材的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此外,高度节子还会增加锯刨的加工难度,加大死节板材的概率。为了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应当不断优化和完善修剪修枝技术,使树干更为圆满。要对活枝进行修剪,在树干的上部树冠附近区域增加生长直径。还要调整树冠树枝的切口,使切口上方树干有更大的生长量,并适当对切口下部树干生长量进行控制,使整体树干更为圆满。
不管是对于国家林木行业发展而言,还是对于生态环境保护而言,培育桉树大径材都具有较大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应当加大对桉树大径材培育的力度,并通过科学选择技术提升大径材桉树培育的有效性。具体来看,在培育的过程中可以做好如下措施。
要对上述培育技术进行有效运用,通过各项技术的运用使培育工作更为科学。在选择种苗的时候,尽量选用一级种苗,且根据细胞全能性特征以及技术手段等,运用无性繁殖方式对培育条件进行优化。还要注重培育环境的选择,根据桉树生长需要对培育环境进行优化,通过人工整地法、机械整地法、穴垦整地法等对土壤条件进行改善,促进桉树的健康生长。此外,在培育过程中还要做好观察,及时将发育不良的植株砍伐掉,避免其抢占其他高质量植株的养分,达到二次造林的目的。
在大径材桉树培育中,气候因素也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如年降雨量会对桉树的树高情况、胸材情况等带来十分明显的影响。桉树是喜温喜光树种,如果种植区域一年中阴雨天气较多,并且温度不高,那么就不利于大径材桉树的培育。所以要尽量选择在温度相对较高、光照较为充足的区域培育大径材桉树。这里以广西东门林场为案例进行分析,该地区年平均气温高于19 ℃,空气湿度高于80%,每年基本有250~300 d 的无霜期,且降雨较多,每年降雨量高于1 900 mm,这种气候条件对于大径材桉树的生长十分有利。在冬天,该林场会系统评估大花序桉的冻害指数,并在选择苗木的时候选用耐寒品种,如巨尾桉、柳桉、巨桉等。其他地区在种植大径材桉树的时候,也要对地区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明确是否符合桉树生长需要,并结合具体的气候状况采用科学的管理措施。
随着桉树大径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我国对这一树种的培育也更为注重,很多地区都加大了培育力度。虽然桉树大径材培育并不是十分烦琐,但在培育中也存在较多的流程和注意事项,需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才能够提升培育的效果。而当前我国桉树大径材培育有关的专业化人才并不多,难以满足市场发展需要,所以政府应当加强这方面人才的建设,如可以通过鼓励高校开展有关的专业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国家输送更多的桉树大径材培育专家,也可以鼓励科研院所等提高研究水平,优化桉树大径材培育过程等。相关的林场也要注重专业技术培训,定期对自身的技术人员进行教育,灌输新的知识和技能[5]。
桉树大径材培育关系到我国林木市场的发展,影响着我国装修行业、建筑行业等多行业的发展,但是当前由于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我国桉树大径材培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进一步提升培育的有效性。文章结合桉树大径材培育的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培育技术,并提出一系列培育措施,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