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慧静 黄金霞 莫利春 梁玉莹 杨 琪
(1.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广西 来宾 546100;2.中共合山市委讲师团,广西 合山 546500)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总抓手。2021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强调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培养本土人才,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健全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强化人才振兴保障措施。
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支撑,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乡村人才涉及面广,包括乡村干部、乡村教师、农村生产经营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乡村医务人才等。本文以合山市为例,重点研究合山市村“两委”班子成员、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在当下乡村人才振兴中的发展情况。
据了解,合山市辖3 个镇,下设29 个村民委员会,共有146 个自然屯。2021 年合山市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共260人。
1.1.1 合山市村“两委”班子成员文化程度分析。2021 年合山市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260 人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数有41 人,占比15.8%;中专、高中、中技学历的人数有88 人,占比33.8%;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数有131 人,占比50.4%。由此可见,村“两委”班子成员学历大部分集中在初中文化水平。
1.1.2 合山市村“两委”班子成员年龄结构分析。2021 年合山市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 260 人中,60 岁及以上有 12 人,占比 4.6%;56 岁至 59 岁有 31 人,占比11.9%;46 岁至 55 岁有 81 人,占比 31.2%;36 岁至 45 岁有79人,占比30.4%;35岁及以下有57人,占比21.9%。
1.1.3 合山市乡村“两委”班子成员性别分析。2021年合山市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260 人中,男性163人,占比63%;女性97 人,占比37%。男性人数是女性人数的1.7倍。农村女干部人数较少,未充分发挥农村女干部在乡村振兴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1.4 合山市乡村“两委”班子成员民族分析。2021年合山市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260 人中,其中汉族7人,占比 2.7%;瑶族 5 人,占比 1.9%;壮族 248 人,占比95.4%。因此,从壮族所占比例可以看出,村两委成员绝大部分都是本地人,合山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缺乏注入外地人的新鲜血液和智慧。
据统计,截至2020 年11 月,合山市29 个村中只有8个村有创业致富带头人,共计42人。其中里兰村5人,里仰村 5 人,瀑泉村 4 人,云堡村 5 人,文定村 8 人,河里村 5人,洛满村5人,羊樟村5人,详见表1。其中,文定村的创业致富带头人最多,达到8 人。此外,据统计,合山市42位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中,男性32人,女性10人,男性人数是女性人数的3.2倍。从年龄层面分析,合山市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年龄小于30 岁的有3 人,30 岁至39 岁的有9 人,40 岁至 49 岁之间的有 20 人,50 岁至 59 岁之间的有10 人,最年轻的是 25 岁,年龄最大的是 57 岁,处于 40 岁至49岁年龄段的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最多。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2021 年合山市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学历总体偏低,学历结构分布不合理,难以满足乡村振兴所需要的人力资本支持。村“两委”班子成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最大,达到50.4%,260 人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数仅有41 人,占比15.8%。合山市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文化水平显然不足以支撑和率领当地乡村的发展,面对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社会,较低文化水平的村“两委”班子成员知识老化,很难高瞻远瞩主动谋划乡村的发展,创业兴业能力不强,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要,不能适应乡村振兴所需劳动力与智力支持的要求。
分析2021 年合山市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年龄时发现,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46 岁至55 岁人数最多,占比31.2%,60 岁及以上的“两委”班子成员有12 人,占比4.6%。由此可见,合山市村“两委”班子成员存在老龄化的问题。而合山市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大部分集中在30 岁至50 岁之间。目前,处于30 岁至50 岁之间的创业致富带头人是社会发展的中间力量,但合山市村“两委”班子年龄偏大,带领乡村振兴存在很大的挑战。
目前合山市乡村的基础保障不完善,基层工作人员的薪酬待遇不高,晋升渠道和乡村人才分类评价机制不完善,难以留住人才。有部分乡村基层工作人员反映,一是在乡村基层工作,工作任务量很大,缺乏工作积极性;二是高等院校的毕业生下乡之后很难将专业知识很好地用于实践,高知识群体在乡村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乡村缺乏人才与人才无用武之地矛盾突出。
按工作内容划分,乡村工作人才涉及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应用型技能人才、农村经营管理人才、乡村治理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等,但目前合山市乡村实际工作中缺乏专业人才。比如当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尤其是从事农业一线生产的人员并没有接受过专业学习和培训,往往是靠经验在做事。合山市古樟村、里兰村、里仰村、思光村等村拥有优质稻、火龙果、糯玉米、砂糖橘、糖料蔗、澳洲坚果等特色产业,迫切需要专业的人才指导和管理。此外,大多数基层干部欠缺对现代农业经营管理、“互联网+”农业、旅游与康养、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村创新创业等领域的了解,对一些新的农业生产技术与方法没有有效掌握,对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能力不高,尤其是主动提出农业生产的技术创新需求能力与动力不足等,合山市乡村工作中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普遍缺乏。
2015 年,合山市印发了《合山市人才引进、培养和开发实施办法》,2020年先后印发了《合山市市机关、事业单位引进人才安家费、生活补助和住房补贴实施办法(试行)》和《合山市“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计划实施方案》,非常重视人才激励保障。但是,合山市注重对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的引进,却忽略了对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和本地农民的“造血式”培养和激励。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和当地的农民才是合山市乡村振兴的真正主力军。
合山市村“两委”班子成员及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是当地乡村发展的“领头羊”,是合山市乡村振兴的关键人物,因此定期对村“两委”班子成员及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进行培训,用培训、进修、实践锻炼等方式,弥补其因文化水平较低导致的观念、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不足,培训、进修、实践锻炼等做到全覆盖,使每一位乡村人才都能得到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培训内容要紧密围绕合山市乡村振兴发展的需求,积极推进校地、校企等多种形式合作,构建以协同创新为特征的产学研用组织模式,采取校企结合、打工与培训结合模式,构建从基础教育到专业教育的本土人才培养模式,将本土人才培育下沉到初中、高中,潜移默化地将专业素养提升和基础教育相结合。
除了对村“两委”班子成员及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进行培训之外,还要加强对当地农民的培训。鼓励和引导部分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以少数带动多数,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培训教育,形成“农村干部+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普通农民”的带动模式。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业技术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可以承担培训任务,在合山市农业企业和农业园区等建立新型职业农民的实习实训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
乡村振兴人才类型多样,是多领域、多产业的“大人才”范畴,既包括农村实用型人才、科技创新型人才、公共服务型人才等,也包括新型职业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乡村工匠、文化能人等。为充分发挥乡村人才的作用和优势,合山市应分类培育乡村人才,因才施策,构建“政府主导+高校院所+社会力量”三核驱动培育模式,培养“新三农”人才。一是培育具备丰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的“老农”,通过邀请“三农”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土专家”“田秀才”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努力提高“老农”的科学文化素质、生产劳动技能,使之成为实践操作经验丰富的农村实用人才。二是培育有意向回乡创业的“新农”,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实施的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计划,如百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对新型职业农民开展生产技术、营销管理、社交礼仪等方面的系统化培训。三是培育文化程度高的“知农”,对村里受过高等教育、但缺乏农村实践经验的知识分子进行田间实践培训,充分发挥高知识群体的带头示范作用。
为缓解合山市人才短缺问题,合山市可采取内外相结合的人才培育和引进机制。一是挖掘当地本土能人,如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定期参加培训,提升技能,确保内生性人才稳定供给。二是引进高校大学生人才,与高校、技校建立结对就业帮扶合作协议,一方面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吸引大学生到乡村,为乡村带来了新鲜血液,缓解乡村人才匮乏的窘境。三是加快农村乡贤队伍建设,制定资助和扶持政策,鼓励支持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如退休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等,作为新时代农村乡贤,回乡发挥余热参与乡村振兴。四是通过设置合山市人才振兴招募平台,定期发布招募信息,欢迎有志于农业农村发展建设的人才奔赴农村基层,带动乡村振兴发展。
合山市应建立包括选拔、引进、管理、激励、培养培育等在内的乡村人才激励机制,吸引当地农村外流人才重新回到家乡创业,同时合山市应在原有人才激励保障机制的基础上,继续补充完善对本地农民的“造血式”培养和激励等政策,调动当地有能力农民的积极性和潜能,充分发挥农民是合山市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作用。如顺应当代农业发展现代化的需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特别是农村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工程,为乡村振兴培养大量合格人才。
创造优良的人才环境是留住乡村人才的关键。一是加大完善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教育、住房、医疗、网络、交通、通讯等公共均等化,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乡村人才提供安居乐业的环境。二是为乡村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合山市政府应当考虑乡村人才的发展和薪资待遇,将事业编制、专业技术职称、经济待遇等资源向乡村倾斜,制定人才、财税等优惠政策,激发乡村人才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留住乡村人才。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必须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乡村人才,才能迎来乡村发展的大好前景。本文作者以合山市为例,积极探索合山市乡村人才在文化程度、年龄结构、激励保障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注重从培训教育、内培外引、完善保障等方面改善乡村人才发展困境,最终打造一支“乡村干部+乡村人才+农民”三核驱动的乡村人才队伍,从而助推合山市乡村振兴。此外,考虑到我国乡村人才发展存在相似性,笔者提出的乡村人才保障措施可为我国其他地区乡村人才发展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