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视阈下小学生口语传播能力的提升*

2021-12-01 16:48胡又嘉王达
教书育人 2021年29期

胡又嘉 王达

(1.桂林学院;2.广西外国语学院)

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坚实基础。因此,重视中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出小学生口语传播研究符合现行国家教育政策。在当前融媒体背景下,应当延伸传统广播电视以及新媒体研究,深入进行建构小学生口语传播能力的数字媒体化研究。

一、小学生口语传播能力构建策略的建议

(一)主动融入小学生网络亚文化

现在的小学生成长于网络时代,并依赖于网络,对于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分界难以把握,“网络依存症”现象普遍存在,陷入自我创建的圈子中等于主动放弃和成人对话的可能。很多相关研究证实,狂欢式地接触媒介,对儿童的成长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钟美美”模仿教师的短视频事件提示我们,互联网已经深层地影响了社会文化心理,儿童在媒介旺盛的表达欲在当下已经成为一种形塑社会与文化的力量。所以,以“儿童为中心”立场,不仅是在融媒体环境下培养小学生媒介素养过程中的核心立场,也是基础教育机构主动参与构建小学生网络亚文化领域的必然选择。设法为小学生建立媒介话题谈论场和媒介活动运动场,其重视程度决定了基础教育口语传播能力培养的规范程度。

(二)主导协同小学生口语传播活动

教师与小学生在话语方式上要互相了解和学习,便于沟通理解。教师应主动探索融媒体环境下合理的口语表达教育方式,而不是将成人的口语传播培养模式转移到小学生身上。换个角度说,摆脱原有成人观念的束缚:面对小学生摆出说教姿态,使其做出非儿童式的口语表达行为。在策划拍摄媒介内容上整合主流文化的同时需要吸纳小学生网络亚文化,致力于从个体到群体的价值整合,获得小学生的集体认同。尤其在短视频的制作中,教师的文案策划应该加入小学生视角,用他们的语言来完成出镜口语的文字表述,再对内容把关,达到既主导又协同的目的。

(三)认清数字媒介化下的童年信息鸿沟

视听文化的易操作性、互联网的主体地位赋予功能不可避免地吸引着儿童,儿童渐渐地从现实生活退到虚拟世界中。实际上,虚拟社区与现实环境在功能上能够实现良好的互补。儿童在网络虚拟社区中的行为受儿童现实生活影响,而虚拟社区中的体验又影响着儿童的认知、情感发展并反作用于现实社会。针对当前数字化媒介流行的趋势,需要及时更新传统基础教育校园文化的表现手法,适时制作符合当代小学生心理和品位的文化口语传播媒介内容产品。同时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与数字化媒介有机结合起来,使小学生在潜意识中划清现实社会与虚拟网络的界限,减少因地域教育资源不均趋势下导致的童年信息鸿沟。

随着抖音宣布了升级版的未成年保护措施,明确14岁以下实名认证用户将直接进入青少年模式,其未成年保护专项负责人表示是最严格的青少年模式。这对当前传媒业界致力于融媒体建设及环境治理的背景下,以小学生为代表的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媒介双向使用和沟通,纳入口语传播能力构建范畴是十分必要的。尊重儿童媒介使用上的主动权,优先考虑媒介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影响,顺应并且主导这种改变。当新媒体平台已经开始重视对青少年思想和行为的引导,小学等基础教育场所作为未成年用户所在的直接场域,也应该主动承担起促进小学生口语传播能力健康发展的责任。

二、小学生口语传播能力的构建策略

(一)观念上:融合与拓展

口语传播能力是通过使用播音主持技能且带有主观意识的语言进行信息传播行为,因此,需要传播者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为了提高小学生口语传播能力,首先需要改变人们传统唯技术论的观念,在融合媒体的环境下主动采用相应的使用策略,而非躲避。目前,单一媒介渠道有一定弱化,内容消费向移动化、订制化、碎片化、交互化转移的今天,必须以“传统节目+新媒体矩阵”的组合,才能更有效在传播渠道和内容形态上形成优势互补,相互引流,扩大影响力。由于小学生处于一个特殊又快速成长期,他们的思维较简单且很容易受外界影响,培养观念上重在既以事说理又要融合真切的情感表达,让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从小开始塑造人生价值观。现在的小学普遍都自建了广播站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甚至抖音平台,但是其运营内容比较单一,大部分以宣传招生为主。在融媒体趋势下,应当重新调整对校园融媒体的运营理念和相关应用方式,由团委或专门的媒介方向老师牵头,采用课外活动或媒介素养的课程的方式,开发小学生在本校媒介平台的多元形象展示,拓展他们的媒介使用素养和主动使用意识,在成年人的带领下规范传播意识,拍摄积极健康向上符合其特点的媒介内容。

(二)内容上:传统文化与跨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最好的少儿文化启蒙教材。做好小学生口语传播能力的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一方面,要认识到融媒体节目的受众特点及传播规律,确立“国家认同感”和“儿童为中心”立场,在正确思想指导下用小学生身份说给小学生听。基于以上两个中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深入挖掘、系统梳理丰富的传统道德资源。如,在人格修养方面,从求学品格,自强精神,执着信念,坚韧志向延伸;在社会关爱方面,从仁爱之心,尚和精神,诚信态度,正义追求,奉公意识入手;在家国情怀方面,从人生理想,责任担当,爱国情怀渗入。通过对传统文化展示内容的细分,全方位解决小学生口语传播内容上的“思政”问题。另一方面,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做好跨文化传播。语言作为工具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生活,以生活经验为基础的小学英语学习,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掌握语言在不同语境中多重意义,消减多元文化制造的信息茧房效应,增加对外文化传播意识。由于现在的小学生基本在学前阶段就开始了外语学习,但跨文化传播意识不足和参与跨文化活动机会太少等问题导致英语作为语言工具的属性仍是首位。培养双语口语传播能力不仅可以丰富小学生英语的教学形式,还能提高其跨文化口语传播意识和技能。在人教版新目标英语的每个单元里,我们都可以找到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文本,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对中外传播较为广泛的《花木兰从军》等中的传统文化融入语言知识教学中,帮助学生用简单的英汉双语讲故事并熟记故事中的英语关键词,在理解教学内容、实现文化互鉴的同时,塑造学生仁爱包容、助人为乐的品质。

(三)形式上:短视频与线上直播

挖掘当前小学生播音主持技能的使用内涵,从朗诵和表演等简单舞台形式进阶到融媒体阶段,重视以融媒体形态带动情感认同,使小学生对口语传播产生兴趣。小学生传承传统文化,并非要求他们通过参与传播过程学会文化传播的专业知识技能,而是重在进行文化启蒙和趣味体验。这就要求视频内容应该在饱含意蕴和童趣基础上,充分运用声画、视频及新媒体互动融合手段,在形式上使之体验感更丰富。儿童舞台剧、寓言童话及广播剧的灵活形式,更适于小学生在融媒体环境中理解传统文化内涵,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策划拍摄课程或校园文化系列短视频,采用“互联网+文化教学”助力小学优秀传统文化网络课程的开发。把种类繁多的小学生课外活动利用线上直播的形式向社会开放,增加小学生的媒介使用经验,以得到更多的效果反馈来改进构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