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活动设计促进英语深度阅读教学的实践

2021-12-01 15:32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青年心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内化深度文本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顾 宏

一、问题的提出

2001年的课程改革提出以“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以参与、实践、合作、探究为特点的教学方式。整体来看,阅读教学在课改后已从关注知识转向关注阅读技能的发展,然仍有不少仅满足于提取文本表层信息和简单的问答的阅读教学,忽略对文本进行深度理解和分析,这既不利于学生在发展语言技能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也不利于引导学生建构结构化知识进而转化为能力。可见,“浅层次教学”的阅读教学不能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学习”。

基于上述问题,《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活动观作为英语学科高中课程修订的一个主要范畴。语言、思维和文化价值观的发展需要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特征的教学活动作为中介才能实现,学生只有通过参与活动,才能有机整合和内化所学内容,实现迁移和创新,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即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理性地表达观点和态度。由此可见,活动是促进英语深度阅读的有效载体,但如何设计有效活动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主要关注以下问题:深度阅读的特点有哪些?如何基于深度阅读特点设计有效活动?

二、深度阅读的特点

深度阅读是建立在深度学习的基础上的,因此理解深度学习是理解深度阅读的关键。国内系统介绍深度学习的黎加厚教授认为:“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虽然之后众多学者对“深度学习”的概念界定有所出入,但都包含了以下三方面的核心要素。

1.学习者能积极地对学习内容进行整合和理解,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迁移与应用,从而联系并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2.运用高阶思维。根据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学,思维被分为低阶思维与高阶思维,能促使深度学习的高阶思维在认识水平层次分为三类——分析、评价、创造,主要体现在批判性思维能力、问题求解能力、决策力、创新能力,必将引导学习过程走向整体、发展、丰富。

3.深度学习的主体是人,是学习者主动、高投入的学习过程,该过程强调学习者对知识进行批判性的理解,这必将要求学习者能对自身认知行为进行评价与反馈,有效管理自身学习全过程。

文本处理是阅读的核心要素,基于上述深度学习的核心要素,深度阅读可以具体化为以下的特点(见表一):

三、基于深度阅读特点设计有效活动

为了设计有效活动促使深度阅读,必须厘清活动的概念和其与深度阅读之间的联系。

(一)活动的概念

活动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是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发展的基础。换而言之,学生要占有外化的知识必须通过体验、探究、内化、表达等具体活动将知识进行内化,这个转化过程也是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探究和发现解决问题的答案,搭建知识结构进行意义建构形成个人经验的过程。可见,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要以活动串联学习内容,以活动驱动学习过程,以活动促进学生的语言与思维的发展。

(二)活动与深度阅读的联系

活动可分为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内部活动是指人的思维活动,即指人的心理认知层面的活动。外部活动是指阅读课堂上组织的输出类活动,如讨论、演讲。但内部与外部活动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心理认识层面的文本处理的能力表现、发展、和变化是通过语言这个外部形式来呈现。可见,活动是通过学生的思维活动与语言活动相结合完成的。那么,促进深度阅读的活动设计就要体现学生心理认知层面的能力,即分析、评价与创造。

(三)促进深度阅读的活动设计

活动是否能促进深度阅读依赖于活动是否能有效体现和发展学生阅读的心理认知层面能力,即获取信息、梳理整合、感知比较、批判评价、实践运用,进而构建主题意义。同时,深度阅读的过程也是学生有效管理学习过程。学生对自身认知行为进行评价与反馈可以在知识内化过程中自发产生,但更多是形成于同伴的交流互助中。本文以《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二阅读文本An Adventure in Africa为例,探讨如何设计有效活动促进深度阅读。

1.读前活动设计——自主

信息的获取和理解是个体的认知过程。因此,活动设计要结合“自主”即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能力。在设计读前活动时,可以通过布置前置性任务,给学生提供必要支架,让学生自己对文本材料进行概括梳理整合。An Adventure in Africa是一封托比写给爱华的非正式信件,中心话题是“非洲探险“谈论了托比和他哥哥去非洲进行探险的旅行计划。可见,旅行路线、旅行途中所进行的活动就能作为学生进行文本梳理的支架。本课的读前活动可以请学生根据文本在非洲地图上完成路线图,并完成一张流程图。归还一定的学习自主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又能使学生将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内容融入自己的知识结构。

2.读中活动设计——探究

学生对通过自己分析、推理,从事实性信息中提炼和构建的新的概念性认知会更记忆深刻。同时,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善于提出问题,善于利用收集的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和判断,或评论他人的观点是否合理、可信。因此,活动的设计要结合“探究”,引导学生批判性地与文本对话,抽象性地概括超越文本的客观理性的推断,培养学生的分析、评价能力。“探究”活动可以是对主题意义的理解、作者态度、语篇背后深层次内涵等。An Adventure in Africa的探究活动可以从通过文本语言品读“adventure”的意义到批判性思考托比非洲旅行计划的合理性,探讨旅行安排应该注意的事项。

探究活动的认知是通过语言获得的,并且通过语言与思维融合得到提炼和重组,既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又有利于促进师生、生生的交流与有效沟通。

3.读后活动设计——合作

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思想、方法等解决具体的问题或创造新的内容,有赖于学生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因此,活动要结合“合作”。合作性的活动必须是同一主题下的情境化活动。情境的创设可以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也可以是通过对文本材料的补充得以实现。An Adventure in Africa的合作活动是以学生探究活动的生成为基础,添加了关于文中提及的四个非洲旅行地的一些事实信息如地理、气候、旅游项目的花费、安全措施等。学生选择感兴趣的旅行地,通过文本阅读给出去该地旅游的旅行建议并标注所给建议的事实基础。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达成统一的建议,并在班级中进行交流展示,同时其他组作为评判,考虑展示组给出的建议是否是依据事实基础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有效建议。

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解决创设的真实情境,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以及通过之前活动整合而得的知识结构、文化方面的知识,理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评判他人的想法,体现了学生主题意义建构的内化过程以及知识转化能力的过程。

促进深度阅读的活动是在主题语境的引领下,基于深度学习的特点即高阶思维的认知水平特点,同时结合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特点,融合语言、文化、思维而设计的串联学习内容,驱动学习过程中对主题意义进行探究的活动。换言之就是整合课程内容的活动,通过语篇,在借助语言技能与学习策略的运用促进思维发展的同时,整合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进行内化吸收,进而影响学生的行为取向。

猜你喜欢
内化深度文本
红色旅游地文化氛围生产与旅游者价值观内化关系研究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从知识内化视角看翻转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