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 龚 桥, 董友非, 王忠烈, 蒋正伟, 于小军
(1.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成都 610066; 2.四川华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成都 610100)
川华优320系四川华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川华A与成恢3203组配的中熟杂交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141.8 d,米质达国家2级标准。2015—2016年在四川省区试,平均产量569.0 kg·(667 m2)-2,比对照辐优838增产6.1%。2018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稻20180015)[1]。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推进,从事杂交水稻制种的劳动力逐渐短缺和老龄化。近几年,杂交水稻制种企业逐年提高规模化、机械化。通过在梓潼县连续四年(2017—2020年)制种川华优320,探索和优化机插母本,植保无人机喷施农药、赤霉酸,无人机辅助授粉,机械收获,机械烘干各环节的技术指标,形成了川华优320机械化制种技术规程。
前作水稻收获后,灌水5~7 d,促使落田谷发芽。机械翻耕前喷施除草剂,去除杂草和落田谷秧苗,并灌水泡田7~15 d,平整秧田或本田,平整后泥面高低差小于5 cm。因茬口原因,灌水泡田时间紧,可以播种芽谷后,喷施水稻封闭除草剂扫氟特,防止落田谷和杂草种子萌发。
在梓潼县,3月26日播种父本成恢3203,播始历期119 d左右。选无落田谷的冬闲田或能早收的蔬菜田作为父本秧田。父本播种二期,一期使百克浸种催芽后播芽谷,播种子2.0~2.3 kg·hm-2;二期使百克浸种12 h后播哑谷,播种子2.5~2.9 kg·hm-2。一、二期同天分厢或分田播种,800~900粒·m-2,并起拱盖塑料薄膜增温。揭膜前炼苗2~3 d。揭膜后,喷施多效唑一次,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培育多蘖壮秧。揭膜3 d后灌水追施速效氮肥,以后长一片叶(5~7 d))追施一次速效氮肥,实行“少吃多餐”方式。保持田间浅水,干湿循环交替。喷施化学农药,防治病虫草害。
在梓潼县,4月28日左右播种母本川华A,5月20日左右机插川华A,播始历期85 d左右。叶差 6.2~6.4 叶。秧盘育秧技术参照DB 51/T1709-2013[2]。
在梓潼县,5月17日左右开始人工移栽父本。
5月20日左右机插母本。父本行距30 cm,窝距24~26 cm,每窝栽3~4粒谷。父本厢两头距离田埂2.0 m不栽父本,留作机插母本。田块周围预留一个插幅先不插秧,待中间插完后,插秧机沿田块周围完成全田插秧。9.25~9.75 m开厢,行比采取父本∶母本=5∶(30~32)。选择6行或8行插秧机,母本密度为25 cm×(15~17)cm,平均每穴栽3~4粒谷。父母本间距40 cm。
重底早追。秧田播种父本或本田机插母本前1~2 d前薄水施肥。以N、P、K比例24∶7∶9复合肥525~600 kg·hm-2作基肥。机插母本后4~6 d结合化学除草,全田追施尿素120~150 kg·hm-2拌加农得时除草剂。父本栽后5~7 d,单独对父本追施尿素75~105 kg·hm-2,以促父本生长健旺,花粉充足。晒田复水后全田补施氯化钾90~120 kg·hm-2,壮杆壮籽。
机插母本后2~3 d灌跑马水。母本返青至晒田,保持田间浅水,干湿循环交替。秧苗足后,排水晒田。晒田复水后至收割前5~7 d保持浅水。收割前5~7 d排水落干。
根据父、母本生长发育进程,采用叶龄调查,幼穗剥查分析等方法预测花期。父本三期末时,以母本三期初为宜。
花期调节应遵循“以促为主,促控结合;以父本为主,父母本相结合”的原则。调控措施:对偏快的一方采取抑制措施,在第二至第四期喷施多效唑一次;或偏施速效氮肥一次;或根外喷施尿素多次,隔2 d一次;还可在幼穗分化第七期初割剑叶。对偏慢的一方采取促进措施,偏施磷钾肥一次;或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2~4次,隔2 d一次;还可在幼穗分化第七期喷施花喜乐一次。根据花期差异大小决定采用一种或多种措施。
花期调节宜早,一般应在幼穗分化三期开始进行。以母本比父本早抽穗1~2 d为宜,可以提高父本植株高度,以利授粉。
选用全自主飞控的植保无人机喷施农药,避免重喷漏喷。根据田间情况确定喷施时期和农药种类及用量。根据喷施农药种类及用量确定药液喷施量,一般以15~27 L·hm-2为宜。飞行高度距离稻株冠层2.0~2.5 m,以4.0~4.5 m·s-2的速度匀速飞行。宜选用悬浮剂、乳油剂、水乳剂类农药,粉剂类农药容易堵塞喷嘴。选择无风或微风的晴天喷施农药,以免雾滴飘逸。
川华A抽穗20%~30%时第一次喷施赤霉酸(有效成分含量3%)1.2~2.25 L·hm-2,隔1 d喷施3.0~4.5 L·hm-2,再隔一天看苗补施1.2~1.9 L·hm-2。
父本植株比母本植株矮时,应单独喷施父本一次,一般1.2~1.9 L·hm-2。
全田喷施赤霉酸时,各次药液喷施量以18~27 L·hm-2为宜。飞行高度距离稻株冠层2.0~2.5 m,以4.0~4.5 m·s-2的速度匀速飞行。
喷施赤霉酸后0.5 h内遇大雨,天晴后则需要补施三分之一用量。
在秧田和本田期,根据植株高度、叶片颜色、叶鞘颜色、叶片大小等性状,将不符合原亲本典型性状的异型株整窝连蔸拔除。在本田封林前,连蔸拔除落田谷植株。
喷施赤霉酸前后4 d是除杂保纯的关键时期,应根据株型、抽穗期、育性、粒型、稃尖颜色等性状,将父、母本中的异型株连蔸拔除。
田间检查父母本杂株率均应控制在0.2%以下。
无人机在进行辅助授粉时,飞行路径参数设置到田块外1~2 m,能有效避免因飞行转向时产生的巨大旋风导致稻株倒伏。无人机应在父本厢正中上空2.0~3.0 m沿父本行向以3.5~4.5 m·s-2的速度匀速飞行。
每天第一次授粉开始时间应为父本刚开花散粉时。第一次授粉结束后应及时进行第二次授粉,第二次授粉结束后,如父本仍在开花,则应进行第三次授粉。每次授粉时间应控制在30 min内。
授粉期一般为9~12 d,第一天授粉一次,第二天授粉1~2次,第3天至第9天授粉2~3次,第10天授粉2次,第11、12天授粉一次。
授粉遇雨,天晴雨水干后,如父本开花散粉应补授粉。
母本收获前,先割去父本并清理出田间。预防机械收获时混杂。母本八成熟时,抢晴天,待露水干后使用水稻联合收割机收割。收割时天气晴好,且有晒种场地的情况下,可一边收割一边晒。调整收割机风量,减少损失。
收获的母本种子应及时进烘干机烘干。母本川华A长宽比达3.5,宜选择静态式烘干机,以减少种子破损。
采用两段烘干法,种子烘干至水分18.0%时,将种子移出烘干机,过段时间将种子烘干至水分12.5%以下。
烘干前期,种子水分含量高,种温控制在32 ℃左右;后期种温控制在42 ℃左右。
收割机、转运袋、转运车、场地、初选设备、烘干设备、精选设备应清理干净。
2017—2020年在梓潼县进行该组合机械化制种技术研究,制种产量由最初1 200 kg·hm-2提高到2 100 kg·hm-2,达到与人工制种产量相当的水平。机械化制种可节约劳动力成本11 400元·hm-2(见表1),按制种收益52 500元·hm-2计算,增收率达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