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州柚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2021-05-19 03:16:24李佳林黄胜先熊贵周杨仕国吴凤莲
耕作与栽培 2021年2期
关键词:潜叶蛾全园裂果

李佳林, 黄胜先, 范 斌, 熊贵周, 杨仕国, 吴凤莲

(贵州省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 贵州 凯里 556000)

思州柚隶属芸香科柑橘属,原名思州文旦柚,是将浙江引进的文旦柚品种进行改良后选育出来的地方特色品种[1]。2016年7月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思州柚”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20年,种植面积近2 400 hm2,产量达3.06万t。已形成整个西南地区最大的文旦柚种植生产基地[2]。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水果正逐步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改变。面对水果发展的新形势,绿色防控技术越来越受到农业部口及科技人员的重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是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为目的,优先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环境友好型技术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为害的行为[3]。随着思州柚栽培面积不断增大,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遵循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宗旨,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在岑巩县开展了思州柚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思州柚产量和品质,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避免农药大量使用导致的农药残留超标和环境污染问题,有效促进思州柚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贵州省岑巩县思州柚生产基地,海拔为500~520 m,年均气温15.4 ℃,降雨量1 177 mm,无霜期290 d,土层厚度≥1 m,有机质含量>2%,pH值5.0~6.5,试验面积6.67 hm2。

1.2 病虫害防治

1.2.1农业措施

11月下旬~12月,进行冬季清园工作,清捡地面枯枝、落叶和病落果,铲除杂草,带出柚园外集中烧毁或深埋;12月进行深翻土壤,深翻深度为30~80 cm;1月结合修剪,剪除病虫枝、枯枝和病株;3月进行浅耕除杂草,其深度不超过10 cm,并间种白喜草或黑麦草;4月进行抹嫩稍;5月上旬进行疏花,疏除弱花、虫花和病花,柚园饲养3月龄雏鸡,密度30~40只·(667 m2)-1;6月上旬进行疏果,摘除病虫害果或畸形果,6月下旬果实套袋;6~7月进行抹夏稍,剪除枯枝和病虫枝;7月中耕除草,深度深度10~30 cm;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采用“一果两剪”的方法采收果实;合理施肥,提高树势,提升柚树抗病虫害能力,共进行4次追肥,分别在12月、2月、5月和7月,采用条沟施肥方法,12月株施2.5 kg·棵-1复合微生物肥料+50 kg·棵-1的农家肥+0.5 kg·棵-1的尿素+1.5 kg·棵-1的油枯+0.5 kg·棵-1的微生物菌剂,2月施50 kg·棵-1的农家肥+0.5 kg·棵-1的尿素+1.5 kg·棵-1的油枯,5月施2.5 kg·棵-1复合微生物肥料,7月施0.5 kg·棵-1的微生物菌剂+0.05 kg·棵-1的硼肥。

1.2.2物理防治

3月1~2 hm2安置1台杀虫灯,开灯持续到11月;4月悬挂蓝色或黄色粘虫板,每间隔3株悬挂1张,每10 d清理并更换,持续到11月;4月悬挂糖醋酒液,配方为糖∶醋∶水∶酒=4∶3∶7∶1,挂在距地面1.5 m的树杈上,每间隔5株树悬挂1瓶,每10 d清理并补充糖醋液,持续到11月;6月下旬,树主干基部刷高30 cm粘虫胶,每间隔20 d再刷1次,持续到9月;9月上旬,针刺果实的果脐。

1.2.3生物防治

5月和8月,分2次释放异色瓢虫卵卡,悬挂密度为12张·(667 m2)-1。

1.2.4化学防治

1月修剪结束后,全园喷洒 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2月下旬地表撒施 15%毒·辛颗粒剂,并全园喷施48%毒死蜱乳油;3月下旬全园喷施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4月中旬,全园喷施2.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间隔7 d后,喷施5%多杀霉素悬浮剂;5月,谢花后7 d左右,地表撒施3%辛硫磷颗粒剂,5月中旬,全园喷施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和0.3%印楝素可溶液剂;6月中旬,全园喷施5%阿维菌素乳油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月上旬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7月下旬全园喷施48%毒死蜱乳油和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月,全园喷施5%阿维菌素乳油;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将采收果实浸泡阿泰灵(寡糖·链蛋白)1 000倍液内30 s,浸果后自然晾干,3 d后用聚乙烯薄膜果袋单果套袋,进行贮藏。

1.3 调查与统计

在示范区随机调查2个小区、1个农户常规管理区和1个空白对照区,共计4个小区,小区面积为128 m2。

1.3.1主要病害防控效果调查

1) 炭疽病、煤污病和黄斑病。于9月28日进行感病情况调查,每个小区内随机调查10株柚树,每株柚树随机抽样调查30片叶子,分析其感病程度。炭疽病和煤污病参照姜于兰等[4]的方法进行病叶分级,黄斑病参照曹炎成等[5]的方法进行病叶分级,并计算病叶率、病情指数及防效。

2) 裂果病。于10月22日调查各个小区内5株柚树柚果总数,并统计每株柚子裂果数,并计算裂果率及防效。

1.3.2主要虫害防控效果调查

1) 柑橘潜叶蛾调查及叶片分级方法参考李鸿筠等[6]的方法,于9月28日,每个小区内随机调查5株柚树,每株再调查秋梢5枝,每条枝梢调查自顶部向下10片叶子上的柑橘潜叶蛾危害情况,并计算病叶率、病情指数及防效。

2) 柑橘蚜虫调查参考何建群等[7]的方法,于8月28日,每个小区调查5株柚树,随机选择1个枝稍,每枝从顶部向下调查20片叶片,统计叶片背面蚜虫数量,并计算防效。调查时使用放大镜观察,动作要轻、快,防止虫子逃脱,避免重、漏数。

3) 黑蚱蝉调查于8月28日调查,每个小区随机调查10株思州柚树,采用目测法计数每株柚树黑蚱蝉蜕壳数量,并计算防效。

1.4 技术集成推广

结合思州柚主要病虫害集成技术推广,分别在岑巩县建立1个核心防控区和1个推广防控区。10月23日调查统计每个区3个地块及农户常规管理区1个地块,统计单株结果数、单果重、单株产量和产量,计算经济效益。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病虫害防治效果

表1显示,通过在思州柚园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实施,对思州柚主要病虫害防控效果较好,在示范区内防治炭疽病、煤烟病、黄斑病、裂果病和蚜虫的防效均达80%以上,柑橘潜叶蛾防效为75.32%,其中对炭疽病防效最好,为87.09%,其次为裂果病(85.80%)和黑蚱蝉(83.33%),再则为煤烟病、黄斑病和蚜虫,效果较差为柑橘潜叶蛾;示范区较农户自防区防效均有提高,提高率大小为裂果病>黑蚱蝉>蚜虫>柑橘潜叶蛾>黄斑病>炭疽病>煤烟病。

表1 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对思州柚主要病虫害防控效果 单位:%

2.2 效益分析

表2显示,通过集成技术的推广,在核心和推广区的单株结果数、单果重、单株产量和产量均有提高。在核心区内,平均产量为1 758.54 kg·(667 m2)-1,较常规管理增产299.21 kg·(667 m2)-1,增产率为20.50%;在推广区内,平均产量为1 680.25 kg·(667 m2)-1,较常规管理产量1 459.33 kg·(667 m2)-1,增产220.92 kg·(667 m2)-1,增产率为15.14%,按市场价4.4元·kg-1计算,增收972.05元·(667 m2)-1,可实现产值924.14万元,增收121.51万元。

表2 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对思州柚产量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以2018—2019年开展的相关试验结论为基础,结合农户常规管理措施进行集成。2020年通过集成农业、物理和生物措施,科学使用化学农药的防控技术,能有效控制思州柚炭疽病、煤烟病、黄斑病、裂果病、柑橘潜叶蛾、蚜虫和黑蚱蝉等病虫害的发生,且防效均高于农户自防区,其中炭疽病、煤烟病、黄斑病、裂果病、蚜虫和黑蚱蝉的防效在80%以上,仅柑橘潜叶蛾为75.32%。杨普云等[8]提出,绿色防控技术集成须遵循病虫害综合治理(IPM)基本原则和轻便、简单、规范化和标准化等原则。通过防控技术的集成,既能有效地防控思州柚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和提高产值,也规范化农户的防治管理,并避免农药大量使用导致的生态污染问题,适宜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在思州柚主要病虫绿色防控技术中,化学农药种类的选择均需符合《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3-2013)相关规定[9],采果前60 d内停止使用任何化学农药。

猜你喜欢
潜叶蛾全园裂果
沙地日光温室灵武长枣地面生草覆盖试验
山西果树(2022年6期)2022-11-30 22:49:34
裂果严重的屯屯枣 怎就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06-01 06:10:46
番茄潜叶蛾识别与综合防控技术
怀仁市植保站开展番茄潜叶蛾调查工作
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1-26 03:30:27
柑橘潜叶蛾的识别与综合防治方法
柚子潜叶蛾无公害防治技术的探索与应用
裂果,你真的懂吗?
果树冬季深翻有哪些方法
葡萄裂果的综合预防
时代农机(2016年6期)2016-12-01 04:07:44
不同地被物处理方式对红壤坡地养分状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