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种植技术应用探究

2021-12-01 14:00:58
广东蚕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树木造林林业

张 超 石 雷

(吉林省双辽市国有林总场 吉林双辽 136400)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木材资源,所以在生产的同时,需要对其中消耗的树木给予适当补充。林业造林工作的内容和程序繁杂且耗时较长,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要从林业造林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对种植技术的有效应用,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 造林种植技术的现状

随着林业造林种植技术在造林绿化工程中的应用,其实际的种植效果不仅得到了有效提升,生态环境也得到了平衡发展。我国林业已经发展了多年,由以前的过度索取逐渐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对林业造林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强,在林业造林过程中对于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增加。

但是,在当前造林绿化的实际情况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只有苗圃育苗作业的工序实现了机械化,其他作业的工序整体机械化程度并不高,与某些造林技术应用较为广泛的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因此,在新时期,需要结合我国林业实际发展的情况,完善林业造林的方案,加强对种植技术的应用,从而为我国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2 造林种植存在的问题

2.1 林业结构不合理,缺乏多样性

虽然我国的林业相关部门已经认识到了林业种植的重要性,但是部分地区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一般是以种植油松类植物为主,并且其所占的比例是非常大的,导致林业的整体结构缺乏合理性。在对树种进行分析时,发现其中的种类比较单一,无法满足森林物种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冬季城市的颜色比较单调,这种单一的树种不仅不利于美化城市环境,更会影响到林业的整体结构[1]。

2.2 种植结构与标准规范不符

部分林业种植业在发展中,为了增加自身的绿化程度,会选择大量种植油松类林木的方式,主要是为了让城市在一年四季均能够展现出绿色生机。但是,这种林业结构和相关的标准规范并不符合。再加上树种单一非常容易出现病虫灾害,长时间下去就会给林业部门造成一定损失。此外,这种情况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周围的设施,如榕树本身的根茎就比较发达,所以其在生长过程中,会对地下管道的安全性带来影响。

2.3 种植技术落后

目前,在我国林业种植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的先进技术并不是非常多。一些部门还在采用粗放的经营模式,这种方式会影响林业发展的有效性,更会对林区的发展带来比较大的影响。再加上种植技术落后,可能会导致在林业造林的过程中出现病虫害和火灾等问题,并不利于我国林业在社会中的可持续发展[2]。

3 造林种植技术的应用

3.1 混交林种植技术

混交林种植技术是目前国内林业造林中比较常见的技术,且是一种发展非常快的模式。在对当前我国的林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时,需要注意混交林种植技术应用的合理性。在传统的林业种植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质量问题,混交林种植技术在其中的应用,能够非常巧妙地解决上述问题。

例如,在种植植物品种的时候,存在单一性的问题,因此需要对病虫灾害等进行有效防御,可以通过林业的多样化种植,提升林业种植在社会发展的整体经济效益。同时,加强对混交林种植技术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加快植物幼苗的成长速度,还能够保证其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混交林种植技术对植物幼苗的品质要求是比较高的,并且在应用过程中还需要投入大量的物力和财力,所以当前这项技术通常被运用在种植和培育比较稀缺的林业品种时。混交林种植技术能够有效实现我国林业的均衡化发展,提高植被的存活率。

3.2 造林分植技术

新时期,林业造林种植技术已经成为植物种植培育的关键技术,为了保证此技术应用的合理性,需要结合不同技术的特点和要求,开展造林工作[3]。

加强对现代化造林分植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对植物的生长周期进行科学控制,还能够减小经济投入。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要想确保造林分植技术的合理应用,让其不受到种植母本地区差异性等因素的影响,技术人员在对其进行应用前,需要展开一些实践性的管理工作,提前考察种植区域的实际环境情况,从而保证林业造林种植技术应用的有效性。

3.3 播种造林技术

播种造林法是当前我国林业造林种植中最受欢迎的种植方式之一,其属于一种比较便捷的造林方式,具体的操作流程是在造林的地上直接洒播树木种子,然后再完成其他的操作。这种造林法是非常轻松和便捷的,但是此方法种植的树木的生长周期比较长,主要是因为植物长大需要经历不同的生长阶段,并且每个阶段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应用播种造林法对不同的树木进行种植时,还需要注意根系生长的完整性和自然性,在保证其分布均匀的基础上,让其可以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在此过程中,弱质个体会慢慢地被自然淘汰,存活下来的植株都有着非常强健的生命力,并且其还可以形成植物群落。

此外,播种造林法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优势,其对人力需求是比较小的,可以节约种植成本。然而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对播种和林地环境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如灌木杂草茂盛、霜冻、高温和干旱等地方,种植成功率是比较低的,如果要应用这一播种方式,需要进行大规模播种,但是从整体上来说,播种造林法的优势还是比较多的,因此非常值得推广和应用。

3.4 植苗造林法

植苗造林法又被称为栽植造林,在进行应用时,需要选择根系完整的苗木,并且苗木本身还需要有较强的抵抗力,生长情况也需要稳定,但是其对造林地区的立地条件没有严格的要求。在应用这种技术的时候,植苗造林不会受到树种的限制,其树苗的成活率是非常高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的造林过程中,苗木不可以失水过多,一定要对苗木采取各种保护措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一个好的环境。

3.5 灌溉技术

除了上述技术外,灌溉技术也是林业种植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更是其中的关键部分。主要是因为在树木的生长过程中是不能缺少水分的,只有保证足够的水分,才可以确保树木健康和持续地生长。因此,在对种苗进行培育时,要想给所选种苗提供健康的生长环境,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对种苗进行合理地灌溉,保证林木在生长的过程中可以获得适量和充足的水分,避免出现枯萎等情况。

特别在枯水期,需要应用人工方式开展灌溉工作,提高树木存活率。同时,还需要对储水量进行有效控制,主要是因为如果林区中的水量超出树木的可承受范围,就会导致树木根部腐烂。因此,林业管理人员需要采取相关的措施开展排水工作,可以在种苗的旁边挖建一些水渠,将其中多余的水分及时排出,避免种苗在生长中出现腐烂等情况,为种苗根系的稳定生长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3.6 适度间伐技术

由于树木在生长的过程中会经历多个阶段,一般包括幼龄、中龄和近熟等。为了保证其可以在这些不同的阶段稳定生长,需要对各个阶段进行管理,加强对管理措施的有效应用,明确其中的差异性,然后通过适度间伐,促进树木的更新和生长。此外,适度的间伐还可以对森林养分结构进行科学的调整,让森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可以得到显著地提升。因此,在林木的不同生长阶段,需要制定更加科学和合理的间伐指标,确定其中的标准范围,通过适度间伐,保证林业造林种植的有效性。

4 病虫害的防治和动态监测

在对我国林业造林种植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时,发现部分地区土壤环境是非常差的,环境气候也非常恶劣,这会导致林业种植难度的不断增大,病虫害发生的概率也会不断增加。因此,为了对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要采取措施对森林的实际情况开展实时动态监控,一定要随时掌握森林的实际发展情况,并且在林业造林种植后,还需要加大对林业的保护力度,建立林业种植病虫害的动态监测机制。

例如,北方地区的冰雪会改变林分环境,在进行林业造林时,害虫的种类和危害情况会随时发生改变,所以这个时候林业部门要通过动态监控等方式,全面了解和掌握森林的状态,实现对树木的有效保护。同时,还可以结合森林的种类和被侵害程度等,对树木的分布类型等进行综合性监测,可以根据所收集的害虫的信息,完善病虫害的防治方案,也可以利用3S技术实现动态勘测。在掌握森林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开展林业造林工作,从而不断提升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5 选择多样性方法造林

现如今,植树造林方法是非常多的,要想提升林业种植的整体质量,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种植方法。在具体的林业种植过程中,如何选择多样性种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林木成活率,还能够丰富植树造林的种类。同时,在应用这种方法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内容:首先,需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前对当地的适宜种植树种和植被进行科学选择;其次,需要在造林时选择适当时机,一般是按照不同地区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季节造林。

6 结语

目前,除了要创新经营方式,还需要加强对林业造林工作的重视,通过对不同种植技术的有效应用,提高林业植被的存活率。分析不同种植技术的特点,总结以前的经验,强化森林的整体种植质量,优化林业造林种植的流程,为造林绿化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条件,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树木造林林业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学(2021年12期)2021-02-12 07:50:32
树木之最
land produces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辨认树木
浅议造林的意义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1:10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59
树木也睡觉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