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 瑶 刘建文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株洲 412000)
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推进、农旅融合的不断加强,为加快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提升乡村人居环境,2021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指出,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充分发挥农业产品供给、生态屏障、文化传承等功能;乡村建设行动取得明显成效,乡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乡村发展活力充分激发,乡村文明程度得到新提升,农村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高[1]。因此,建设乡村振兴背景理念引领下的农耕乡村聚落,更需要依托契合本地发展机制的科学手段来发掘、整合优质原生资源,对乡村现有基础设施进行补充和升级,使参与者、参观者在规划过程中产生思考。为体现人居环境、传统文化、乡村产业三者对乡村风貌资源的积极连接,文章结合实践案例从景观规划角度探讨优化乡村风貌资源的重点与方法。
在当前快速城镇化、现代化背景下,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风貌和生态环境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2]。城市化模式主导的乡村建设方式虽可以在短期内达到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显著效果,却建设出了越来越多不适于乡村地域发展的高档休闲度假区,乡村风貌与规划风格趋于同一性的问题日趋显著。由于总体乡村风貌的规划布局涵盖大量去乡土化、去生态化的设施,使乡村地区的人工化建设痕迹十分明显,打乱了村落原始形态,无法营造出文化真实的乡村聚落,拉低了“乡居”的美感品质。
农耕文化反映着我国传统农业及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涵,凝聚着先辈血汗和民族智慧。传统文化的传承关系到农村社会文明和谐,更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和根本福扯。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部分乡村因受到经济利益驱使,粗暴生硬地植入情怀和乡愁,迎合游客而轻视本地环境风貌和气候特征[3]。由于自身环境审美的局限性,使得新一代农民对传统农耕文化的陌生感逐步加深,本土乡村景观愈加脱离传统。如何给后辈搭建一个近距离学习农耕历史、展示美丽乡村农耕文化的平台,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现代交通的快速发展,由城市向乡村逐渐延伸,其功能的便利性为乡村发展创造了更为便捷的经济引入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城市工业文明对乡村地域的渗透。现代建筑材料的广泛使用,让原本气质古朴的传统民族建筑风貌逐渐被现代元素占据,雅致、精细且包含文化意象的传统建造技艺和构件等被城市化快节奏摈弃,原本具有发掘潜力的农村景观风貌逐渐被忽视甚至被破坏,最终因整体上失去村落特色而造成游客流失。
随着现代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地方特色传统文化逐渐趋于同化,本地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缺乏自信,转而投向社会主流文化[4]。村民对于村庄传承下来的风貌资源仍处于理解不充分的阶段,对乡村景观风貌主动保护意识、对乡村规划建设责任意识仍然缺乏,长期缺少参与表达建设意图的机会,导致乡村的非物质文化可传承性减弱、乡村基础建设依旧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村民的审美无法更新,更无法提升乡村本土风貌,最终导致乡土精神在乡村景观规划上陷入难以传承的尴尬境地。
参与机制的缺失与错位,导致村民缺乏平台牵引。由于村民自身能力不足,对于政府投入逐渐具有依赖惯性,部分地区的村民仅仅拥有改善的热情,导致乡村风貌维护缺少支撑,长此以往,进一步弱化了村民的参与热情和规划建设责任感,对村民的传统风貌资源的认同感和认知能力产生消极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先锋村位于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雷打石镇南端,依托当地特色旅游资源优势,以“农业+旅游”为主要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先锋村抓住了石三门国家农业公园的发展机遇,于2018年底通过了区级美丽乡村的验收;2017年至2019年实现了从区级到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三级跳。先锋村作为石三门现代农业公园核心片区的一部分,积极推动乡村风貌优化进程,力求将石三门沿线产业带打造成为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先锋。
3.2.1 开展村庄清洁活动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先锋村以维护村庄绿水青山、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在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的过程中,通过展开各项有关村庄清洁、村居风貌优化等活动,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一项基础性工程。雷打石镇于2019年1月31日,在全镇辖区内组织了以村为单位、农民为主体、党委主要负责人带头、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农村人居环境大清洁活动。重点针对农户日常保洁工作中清扫会忽视的路段和民居房前屋后等区域,并沿途逐一入户对农民群众进行宣传工作,集中引导和处置村组长期积存的农业生产废弃物。通过全镇动员、多方参与的村庄清洁活动,提升了农民群众的自我卫生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3.2.2 居民庭院改造
以尊重原始自然景观为前提,尽量保留住宅四周原有植物群,并利用简单易得的材料(如砖块、竹编围栏、藤条等)对居民常住区域的民居建筑外墙、院落、菜地进行修整和改造,在院落入口处设置了石砌景墙,墙体顶部放置花坛种植易存活、易打理的花卉;建筑外立面与庭院地面的涂料均采用低饱和度的中黄色,整体色调搭配讲求简约和谐,保留传统建筑元素。改造后的先锋村最终形成“黄墙、红顶、绿荫”的村居风貌特征,村居风貌呈现朴实淡雅之感。之后开展最美庭院评选活动,以居室美、厨厕美、庭院美、身心美为标准,定期评选出示范户,最终达到美化乡村环境的效果。
3.2.3 先锋村美丽乡村入口处改造
雷打石镇先锋村民委员会于先锋村上铁炉组和新塘组区域开启先锋村美丽乡村入口段建设项目。为了打造引人注目的标志性入口景观,对原址山体进行土方开挖、修坡等工作,对入口处阶段的景观花卉、景观树木进行重新规划配置;道路高边坡采用片石砌筑挡墙修饰,增设发光字体平台、景观石、水沟等;对于环道内片区的农田,增设排水涵管、整理坡脚石砌水沟、电杆搬迁等基础设施改造。
3.2.4 污水处理——幸福水渠改造
提升乡村河道景观已成为推动乡村生态旅游的重要途径之一。乡村河道承载着景观、生态、文化三大功能,将建筑空间、自然景观、亲水健身空间有机连接[5]。先锋村原有六处黑臭水体,面积约10 000 m2,针对水体治理这一问题,先锋村幸福水渠一期工程的河道护岸建设部分现已基本完工。幸福水渠的生态护岸项目以尊重原有乡村肌理为基本原则,以生态联通性、安全稳定性、美观实用性为前提,因地制宜地选择当地材料对河道两岸进行建设改造。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城乡绿道建设,户外大众健身运动空间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石三门现代农业公园风景大道入口段区域,未来计划将沿线路段规划至环湘江自行车接力赛“雷打石杯”赛段内。通过对乡村水空间的改造升级,将旅游景点与社区关系、自然生态相结合,增加村民与乡村河道的良性互动。
3.3.1 民俗体验区——初心农耕文化馆
为推进美丽乡村构建、深挖当地文化底蕴内涵,初心农耕文化馆紧跟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的建设,将致富兴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内容融入其中。通过采取“网上群众路线”的方法,收集村民捐赠的闲置农耕工具,号召村民和志愿者参与清洗、摆放等工作,采用农耕工具实物、图片、文字资料等乡村题材来展示独具本地特色的传统农耕文化和乡村风貌,打造成集旅游观光、休闲体验、文化传承等功能于一体的主题展示馆。面向群众开展弘扬文明新风的活动,提升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审美品鉴力及文明素养,提升乡村景观附加值和乡村品牌吸引力,使乡村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引导参与者在对乡村景观的可持续的互动中实现乡村文化价值的最大化[6]。
3.3.2 农林种植区——先锋农业大棚基地
湖南省设施农业发展五年计划重点建设长株潭都市设施农业圈,天元区设施农业发展迎来崭新机遇,农业种植将向精细化发展,向生态绿色升级。截至2020年7月,先锋智能化温室大棚项目已完成4 000 m2大棚主体建设及配套道路水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引导合作的农户学习利用温室大棚的智能系统,并定期向周边村民收集农业生产废料进行堆肥,实现资源的二次利用。随着当下消费者对先锋村高品质特色农产品的需求增长,“互联网+”的交易模式随着线上销售量的不断增加而出现,设施农业的发展进一步发挥了农村市场中农村电商的作用。
3.3.3 休闲度假区——普发生态农庄
普发生态农庄是由株洲普发农副产品生产有限责任公司全额投资与株洲市天元区雷打石镇先锋村联合打造的一个集农业风情、种植文化、休闲观光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庄园。农庄在发展有机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围绕绿色、环保、生态为发展主题,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前提,通过整理基地内部景观资源、挖掘现代农业观光功能优势,大力开发休闲观光农业,打造“在生态园就餐”的标志性餐饮模式,提升其在餐饮行业内的整体竞争力。采取村镇合作的方式,建立合理的生态链、产业链,加大传统农业产品与深加工经济农产品的产出,打破农村传统农业品牌单一及受季节限制等不利因素,把农村传统劳作方式往第三产业方向发展,持续吸引着观光游客与线上消费者的关注。
内生发展是基于发掘与创造本地“领域特征”为前提,将空间特征与当地原住民的创新创业精神、文化传统、经济与智力资本相结合,从而产生内生发展的途径[7]。村民是乡村的主人,也是乡村财产权利的所有者,乡村设计过程与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公众参与完全不同,需要更加尊重地方人群的发展意愿,因此需要采用尊重村民意愿的乡村设计方法[8]。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应以乡村本土特质为出发点,尊重当地气候、水文等自然特质,提炼出乡村认同性高的优质自然资源、传统历史文化积淀等特征要素作为规划整体的文化理念支柱,将现存劣势问题转化为良性的正面资源,尽可能保留乡村原住民的生活习俗及特性。
为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当下产业向现代化发展方向的趋势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等信息化技术加快农产品追溯体系、运输流通体系的建设,保障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性[9]。借助新媒体手段加强乡村景区软件设施建设,利于乡村品牌的传播[10]。坚持本土化原则开发乡村旅游产品,保持农产品的本真和特色。通过使用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及时推送游览观光信息和特色农产品资料、收集游客旅游偏好数据,打造针对性强、互动性强、主题性强的乡村旅游活动,让农业系统在其履行生产职能的基础上,充分开发利用生态服务功能,最终在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同时,实现生产生态齐发展。
在当下逆城市化和新型城镇化时代的大背景下,乡村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具象载体,与乡村的文化生态与农耕习作密切相连,深入影响乡村各方面发展,能发挥独特的文化教化作用与精神疗愈作用,促进文旅融合发展[11]。通过预设景观主题,与乡村旅游体验项目、特色农产品结合,对本地的传说典故、古诗词曲、书画著作、古建筑、农耕文化、乡风民俗等文化依托进行开发,合理延伸乡村风貌的文化内涵,从而提高乡村旅游附加值,提升乡村品牌吸引力。在乡村发展进程中应积极推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促进环境质量、传统文化等公共产品得到有效的市场开发后转变成经济性资产,由此创造可持续的收入与就业。
情节与意境结合是景观空间序列表达方式之一[12]。在景观规划中,不论是单个景点还是村落整体景观,均要切合地缘氛围建造节点空间,注重对自然美的展示,打造出绿色、淳朴的乡村主题氛围,通过积极创新农业体验项目(见表1),加强景观流线与乡村主题的融合,打造出一片让人回味遐想的土地,使游客在步移景异的过程中产生丰富的体验感受。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未来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是基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模式。依托景观规划满足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需求和游客的多样化体验需求,对本土优质风貌资源进行梳理、利用、潜能发掘,将美学和人文情怀与乡村风貌相融合,实现人居环境的进一步提升、乡村风貌资源优化,最终实现乡村空间新平衡。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乡村建设的热度也在不断攀升,对于当前背景下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水平有了新的要求,使得推进乡村景观风貌保护、修复、升级的工作更迫切。文章的研究深度有限,希望能引起更多学者从不同专业视角去解读乡土风貌,探索更多地区的乡土景观基础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