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怀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严坪林场 甘肃陇南 742301)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稳步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与此同时,我国开始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希望借助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值得一提的是,生态环境已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人们的生存与发展依赖良好的生态环境,所以,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优化。若要实现上述目标,应积极进行造林绿化建设,合理运用林业技术,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为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提供基础保障。
第一,林业技术的应用可以加快造林绿化的实践进程。造林绿化过程中林业技术不可或缺,它是造林绿化工作中的关键技术,有助于加快造林绿化进程,更好地达到绿化建设的目标。换而言之,林业技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造林绿化的质量与水平。传统的造林绿化理念下很多时候忽视了林业技术的实践应用,但现阶段,越来越多的造林人员意识到若要实现林业的持续发展,就要根据区域范围内的生态环境状况,科学合理地应用林业技术,确保造林工程得以有效建设完成。造林绿化是甘肃省小陇山林区现阶段所肩负的重要任务,林业技术的实践与应用使得小陇山林区的造林绿化效果不断提升,也为区域范围内林业的发展注入了推动力,使该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1]。
第二,林业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造林绿化的效果。甘肃省小陇山林区的造林绿化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小陇山林区的地势特征、土壤特征等自然条件决定了造林绿化工作的复杂性,在造林绿化环节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与设备,并且还需要结合土壤环境与气候环境等的变化,制定有针对性的造林绿化方案。在造林过程中,林业技术的应用必不可少。虽说区域范围内造林绿化具有一定的难度,在造林过程中普遍存在幼苗成活率难以控制的情况,但林业技术的应用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保证苗木的成活率,提高造林绿化效果。基于此,可知造林绿化过程中林业技术是重要支撑,应根据地区范围内造林绿化的基本需求,注重技术投入,增加资金支持,从而使得造林绿化建设事半功倍。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在造林绿化过程中,严格按照“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牢牢把握林业发展的有利时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深刻领会“良好生态就是民生福祉”等重大战略思想,把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理念融入林业改革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并积极引入先进的林业技术,以促进区域林业的建设与发展[2-3]。除此之外,还要以发展现代林业为主题,以实施天保工程为重点,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林业质量为主线,加大林业生态建设和森林经营力度,壮大产业规模,繁荣生态文化,促进绿色增长,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推进兴林富民,促进林区秩序稳定。
造林绿化过程中涉及的工作内容繁多,涵盖经营面广,造林人员不仅需要根据苗木的生长情况进行扶正、松土、施肥等各项工作的处理,还要及时对枯树与死树进行补栽,做好区域林地的清理工作。此外,病虫害防治也是造林人员需要重视的问题,要根据造林绿化的实际情况,应用先进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比如,采用生物防治技术与物理防治措施相结合等,大大提升病虫害防治效果。
造林苗木的发育阶段,也要对苗木的生长特征了然于胸,基于苗木的生长需求,可采取科学的套种方式,并实施针对性的类目管理,减少外界环境的影响,促进多种树种的稳步发育。要求林木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明确规律、掌握经验,在实践中发掘科学的造林技术,将其应用于实践,大大提高林业技术的应用价值。
造林绿化过程中管理手段的科学性直接影响着林业的发展水平,所以,有必要实施林木科学化管理,制定系统化的管理方案。其中涉及林木种植深度,林木生长过程中的日照需求、水分需求、养分需求,日常管理及经费申请等,要严格参照造林绿化的工作标准,善用林业技术,进一步提升造林绿化的效益[4-5]。
造林绿化过程中林业技术的应用,应有明确的方向作为指导,而提高苗木成活率无疑是造林工作中的关键点,也是实现造林绿化预期目标的前提条件。造林工作者在林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林木的自然发展规律,对林木资源实施严格且科学的管理,有必要引入先进的林业技术,逐步更新造林绿化理念,采取科学的种植方式,确保苗木管理的有效性。若要实现造林绿化目标,就要分阶段制定相应的林业管理方案,比如,对于未出苗的林地资源,需要进行严谨且耐心的管理,结合区域内树木生长指标,严格按照优胜劣汰的准则,为优质苗木提供充足养分与水分,使之茁壮成长[6]。除此之外,应及时去除残次林,减少这部分林木造成的土地资源浪费,同时维持相对平衡的生态环境,使得造林绿化效果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有必要对树种结构进行优化,针对生长情况未达标准的树木,需要与其他树种进行协调与平衡,通过这样的方式减少外界环境的影响,如病虫害威胁等,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树木生长过程中的风险抵抗能力。简而言之,应利用科学的林业管理技术,实现多样化的发展目标,尽可能实现树种布局的合理化。
造林绿化过程中林业技术的应用,涉及病虫害防治等相关内容,要求造林工作者根据林业发展需求和实际,制定完善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为树木生长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促使其快速发育,并减少树木枯死与病死的现象。病虫害是影响造林绿化的重要阻碍之一,其中以真菌致病与害虫威胁为典型,真菌致病主要有白僵菌感染等,而虫害则包括松毛虫等害虫的侵袭。针对上述问题,需要采取绿色环保的防治措施,减少其对于造林绿化的负面影响,并使林业发展得以持续开展。
造林绿化过程中应注重森林防火,森林火灾会给林业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阻碍林业的发展,甚至使之面临发展倒退的危险,还会造成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损失,并伴随着环境污染等问题,对生态环境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产生极大的影响。针对上述情况,造林工作者应从自身做起,增强森林防火意识,在工作中总结经验,从细节入手,进行全面的监督与检查,日常工作中加大防火宣传力度,通过悬挂条幅、刷新标语等方式提升周边居民的森林防火意识,并传达上级文件,面对非法森林用火行为,要按照相关规定依法进行处理,使得森林防火落于实处,突出该项工作的严谨性与严肃性。除此之外,也要在监督与检查的过程中及时发现用火不规范的问题,以免出现大面积火灾。
造林绿化过程中的林业管理,需要根据林木的生长情况,采取恰当的管理措施,造林绿化将会加快林业的发展速度,也有助于区域范围内的生态发展。在林木生长过程中可以通过申请限额采伐的方式,获取相应的经济效益,用于日后的林业管理。具体可以结合林木的生长状况、生长年龄等相关数据,确定采伐指标,比如,可以通过轮伐区间的方式,保证林木砍伐的科学性,减少对林业发展的阻碍与破坏。这种实践方式要求林业管理者在工作中总结经验,对林业资源进行更新,使林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林业建设与造林绿化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撑,要求造林工作者在实践中根据营林造林管理的需要,积极进行市场调研,发现林业建设过程中的高新技术,参照行业标准,利用高新技术提高苗木成活率、保证苗木生长的稳定性。现阶段,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通过探索实践,积极引进了许多国内外先进林业技术,其中包括播种造林法、植苗造林法及分殖造林法等,以上林业技术的应用都大大提高了苗木成活率,优化了造林绿化效果。
文章首先针对造林绿化中林业技术实践与应用的意义进行分析,而后以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林业管理为例,探讨了林业技术的应用原则,最后针对林业技术有效应用的思路进行分析,给出了上述建议,希望能为相关造林绿化工作者提供参考借鉴,使之意识到林业技术应用方案优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通过上述措施加快造林绿化建设,促使林业稳步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