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予
(鞍山市长大医院,辽宁 鞍山 114000)
作为典型骨科疾病,椎动脉型颈椎病在颈椎病中的占比约处于55%-80%水平[1]。这类疾病对患者颈椎活动、饮食等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影响,容易造成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目前,临床对于这类病变多主张采用康复手法、保守技术进行干预。针灸技术主要借助针灸针的刺激、穴位刺激,帮助患者达成预期康复目标[2]。而推拿技术则通过经络、穴位的传导作用,促进患者的康复。为判断二者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针对69例患者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于2019年2月-2019年10月收治的69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纳入研究。纳入标准:(1)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2)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入组2周内有其他治疗史者;(2)依从性差者;(3)伴其他容易造成颈椎活动受限疾病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男/女=16:18;年龄(46.9±14.9)岁;病程(6.2±2.8)个月。观察组男/女=17:18;年龄(46.7±14.8)岁;病程(6.6±2.9)个月。差异不显著。
2 方法:对照组接受针灸治疗:(1)取穴。风府、百会、大椎以及风池等。(2)针灸。常规消毒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各穴位皮肤后,以0.35mm毫针刺入穴位。每穴间隔0.25小时,留针0.5小时。针灸针刺入角度及长度视穴位类型确定。风府穴,沿倾斜方向刺入0.5寸左右;百会穴则以平刺法刺入0.6寸左右;大椎穴经斜刺法(朝向颈椎病患者脊柱方向)刺入1.3寸后停止;风池穴经直刺法刺入1.3寸。每天1次,持续治疗4周。观察组实施针灸推拿治疗:(1)针灸。参照对照组。(2)推拿。每天针灸后间隔1小时左右,实施推拿治疗:椎动脉受压者取坐位。按照每穴>1分钟原则,按摩椎动脉受压患者阿是、风池、肩井等穴位。按摩完成后,改以拿法、一指禅、滚法等手法,适度按摩椎动脉受压患者的肌肉,确认患者颈部周围肌肉达到放松状态后,保持大拇指抵住椎动脉受压患者风池穴状态,双手手掌及其余4指托起颈椎病患者下颌,实施适度颈部拔伸,重复2-3分钟该动作。每天1次。疗程参照对照组。
3 观察指标:统计患者的疗效。无效:颈椎病典型症状无改善,颈椎MRI复查提示椎动脉狭窄无明显变化;有效:头晕、恶心等症状缓解,颈椎MRI复查可见椎动脉血流循环有所改善;显效:症状基本消失,颈椎MRI复查可见椎动脉血流基本恢复正常。
4 统计学方法:以SPSS20.0软件统计。P<0.05差异显著。
5 结果
5.1 2组疗效对比:对照组无效6例,有效18例,显效10例,总有效率为82.35%,而观察组1例无效,19例有效,15例显效,总有效率为97.14%(P<0.05)。
5.2 2组症状缓解速度对比:对照组恶心缓解时间(8.24±1.91)天、头晕缓解时间(7.83±1.84)天,均长于观察组恶心缓解时间(5.62±0.96)天、头晕缓解时间(5.11±0.90)天(P<0.05)。
由于受到不正确坐姿、中老年人口规模扩大等因素的影响,颈椎病发病率持续升高[3]。椎动脉型颈椎病是这类病变的主要构成,其发病机制为:颈椎退变造成各椎体稳定性下降,局部出现骨质增生,增生组织及椎体不稳定问题持续刺激颈椎双侧椎动脉,形成异常挤压作用,引发椎动脉狭窄,最终发病[4]。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特殊性在于:(1)患者头部血供较差。与其他颈椎病相比,椎动脉受压者受增生组织、不稳定椎体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椎动脉血流循环改变,椎动脉受压状态的持续,导致这类患者的头部血供受到一定影响[5]。这一疾病在病理机制方面的特殊性决定着:如未能及时纠正椎动脉受压状态,其病情的发展可能引发严重不良影响。(2)症状控制难度高。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典型表现,主要与椎动脉受压机制有关。在实施治疗期间,如未能有效解除椎动脉受压,恢复椎动脉血流,患者的疗效难以达到预期标准。(3)影像学检查结果与治疗进展关联密切。与其他颈椎病相比,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特殊病因决定着:在实施治疗期间,可利用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中的椎动脉血流变化状况,评估其治疗进展。
中医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机为:受气血瘀滞、痰湿阻络等因素影响,造成气血无法上荣轻窍,最终发病[6]。基于上述病机,可运用祛痰除痹、开窍通络、活血行气方法实施干预。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中,针灸方法主要经风府穴发挥开窍通关作用;利用百会形成宁心安神、开窍醒脑功效;借助大椎穴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持续以针灸技术干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该技术可通过对椎动脉受压患者病机的有效控制,缓解其椎动脉受压症状。推拿也是一类经典中医技术。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中,该技术可通过对阿是穴的刺激,恢复经气的运行通畅性;经推拿风池穴,起到清热疏风、开窍醒脑的作用。此外,推拿治疗还可借助多种手法放松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颈部肌肉,改善局部肌肉组织的异常状态;并运用颈部拔伸动作消除椎体不稳定、骨质增生等因素对患者椎动脉的不良影响,进而达成改善椎动脉血流循环、恢复头部正常血供的目的[8]。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中,针灸推拿方法的应用优势在:(1)快速显效。针灸技术主要针对椎动脉颈椎病患者的病机起效。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同时借助针灸、推拿这两大技术的优势抑制椎动脉受压患者的病情。这一联合干预模式不仅保留了针灸对这类颈椎病的病机控制优势,还借助推拿技术形成一定的开窍醒脑、行气通络、改善椎动脉受压等功效。二者联用条件下,椎动脉颈椎病患者的典型症状可于较短时间内缓解,并逐渐恢复正常。本研究提示:观察组头晕缓解时间(5.11±0.90)天,以及恶心缓解时间(5.62±0.96)天,均短于对照组(P<0.05)。(2)纠正椎动脉受压状态。颈椎环境中,来自不稳定椎体、增生骨质的刺激作用,是造成椎动脉颈椎病患者出现一系列症状的关键原因。与单纯针灸相比,针灸与推拿的合用,可同时通过多种作用机制:通经舒络、开窍醒脑、疏风行气等,帮助颈椎病患者摆脱椎动脉受压状态。本研究证实:观察组总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P<0.05)。(3)提升患者满意度。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满意度水平,主要受显效速度、颈椎病控制效果因素的干扰。相对于单纯针灸而言,针灸推拿合用下,恶心、头晕症状的控制速度、颈部MRI检查结果(椎动脉狭窄状态的变化特征)的明显变化等,均高度契合椎动脉受压患者的需求。随着这一中医联合治疗方案的持续推行,这类患者对中医联合治疗的满意度水平也可形成明显改变。
综上所述,宜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中,引入针灸推拿治疗,以改善椎动脉受压状态,减轻颈椎病患者的痛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