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天明
诗词曲意蕴深远,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悟意象的特点,提高语言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在联想想象中,感受审美的意境;在质疑探究中,领悟作者复杂的情思;在拓展延伸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以教学《天净沙·秋思》为例,谈谈核心素养背景下诗词曲教学的方法。
朱自清先生在《论朗读》《诵读教学》等著作中多次谈到“诵读”的功用,他认为“在汉语教学中,在文学艺术的发展中,朗读占有重要地位”。诗词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提高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我在讲授《天净沙·秋思》时,引导学生先自主诵读,让学生抓住其主要内容:时间是秋天,地点是古道,写作对象是游子,写作意象是枯藤、老树、昏鸦等。以这些意象为抓手,学生反复品读,并描述这些意象的特点,如枯萎的古藤、沧桑的老树、黄昏的乌鸦、优美的小桥、澄澈的流水、温馨的人家、荒寂的古道、萧索的西风、衰弱的瘦马、落寞的夕阳,等等。学生反复吟诵,明白诗歌意象的内涵及其主要意义,了解这些意象既是断肠人生活的真实环境,又是他内心沉重的悲凉与忧伤的载体。
艾青曾经说过:“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想象与联想可以让诗词曲灵动起来,使诗词曲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我要求学生从《天净沙·秋思》的意象中选择任意一组,发挥想象和联想,还原诗人描写的意境,感悟一个漂泊游子的羁旅愁思。
学生通过自主思考、生生合作、交流修改,形成了以下的文字。
生1:“枯藤老树昏鸦”为我们营造了一种孤寂、沉郁、颓丧的意境,这种气氛让人感到压抑沉重,由此可见作者悲凉的心绪。
生2:“小桥流水人家”,优美的小桥、澄澈的流水,以及桥两岸安稳、温馨的人家,给人带去一丝美好的希望,这是多么熟悉、安宁和温馨的、千百次梦回的家乡。让人不禁沉浸在温暖甜蜜的幻想中,暂时忘却了旅途的艰辛。
生3:“古道西风瘦马”,一阵萧瑟的西风吹醒了梦中人。他揉揉蒙眬的泪眼,抬头向前看,悠长的古道没有尽头。又是一年深秋时,游子还在旅途辗转,所幸还有老马一路陪伴。这一组意象营造出了肃杀、萧索、悲凉的意境,让人仿佛看到了夕阳中,一个风尘仆仆的疲惫不堪的羁旅游子正向我们缓缓走来。这句写出了游子旅途的艰辛和内心的凄凉。
生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夕阳斜挂在山头,眼前是凄凉的景色:藤是枯萎的藤,树是千年的老树,道是荒凉的古道,马是瘦马,断肠人飘零在天涯海角。
王国维《人间词话》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写景,景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学生运用想象与联想,在情景的交融中,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感情。
明代理学家陈献章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断肠人在天涯”的理解,深入文本探究,我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设置了以下质疑环节:作者为什么称自己是“断肠人”?此刻漂泊在天涯的“游子”,究竟是离家继续前行,还是返家寻找归宿?这其中究竟还有多少难言的复杂情感?
学生展开小组谈论,各抒己见,有的说是离家,有的说是归家。一切都紧扣文中内容来合理分析:
如果是决定继续前行,应该是充满希望,义无反顾,可“天涯”的尽头又在哪儿?我们分明能感受到作者的迷茫和怅惘。
如果是返家寻找归宿,步伐应该轻快、充满渴望,可“家”又在何方呢?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感悟作者的心境,我向学生介绍了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写作的时代背景:马致远少时怀抱远大的政治抱负,却仕途坎坷。在经过了20年漂泊生涯之后,他看透了朝廷的腐败和政治的黑暗,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怀才不遇的怨愤,使他产生了归隐的念头。他希望过一种超然世外的闲适生活。
由此,学生领悟到这首小令中包含着作者离乡背井的酸楚、旅途奔波的凄苦,对身世艰辛的叹息,对前途无望的感伤,以及人生苦短的悲凉。
学贵有疑,学生通过整体感知、赏析品悟,对文章的内容、情感、写法等进行思考,并提出疑问。探究性、研究性的学习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多维度感知作品浓郁的诗意和深远的意蕴,我让学生欣赏由这首小令谱成的乐曲,并欣赏与其意境相似的秋思图,如《桐荫秋思图》《椽屋秋思图》《边关秋思图》等。这些作品无论是主题立意、画面构思,还是整个格调,都充满了寂寥悲凉之情。
无论是枯藤、老树、昏鸦,还是小桥、流水、人家,抑或是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几乎成了中国传统文人墨客最常用来表达“悲秋”感情的文化符号。
《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所运用的意象并不新鲜,但因为它采用精致的艺术表现方式,表达了中国文人的传统情感体验,因此获得了不朽的生命力。教师需要把诗词曲教学放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层面上,不仅注重培养他们语言的运用力,而且要重视培养他们的审美感受力、鉴赏思维力和文化的传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