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故事教学的意义及有效策略

2021-12-01 12:03:05王荷妹
教师博览 2021年6期
关键词:高中生历史课堂

王荷妹

(都昌县第一中学,江西 九江 332600)

一、高中历史故事教学的意义

(一)激发兴趣,调节课堂氛围

历史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有着一定的距离,所以学生学起来会觉得比较困难。此外,教师单纯地让学生熟记历史事件的时间、背景及意义,会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甚至磨灭其原有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故事,可以改变枯燥沉闷的课堂,调节课堂氛围,向学生展现历史事件的原有面貌,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突出主旨,促进知识理解

教师如果仅仅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讲解,那么学生接受的历史知识都是碎片化的,学生难以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的主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通过故事教学可以将具体的故事情节、微妙的故事细节及鲜活的人物形象向学生呈现出来,使教材中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具体生动的历史故事,突出教材主旨,促进高中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发散思维,锻炼综合能力

新课标倡导教师加强对培养和提升高中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视。历史不可复原,因此教师必须借助相关的历史故事,将抽象的历史知识变得具体形象,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出相应的历史画面,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比较,了解历史的发展进程,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的总体规律,从而锻炼他们历史学习的综合能力,最终达到促进高中生综合发展的目的。

(四)感悟历史,升华学生情感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的历史知识,还要发挥历史学科的情感教育功能,进一步唤醒高中生内心的情感,使其对某些历史事实产生情感共鸣。教师通过故事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从而受到感染;可以让学生接触重大的历史事件,使学生从这些历史事件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使学生深刻地感悟历史,升华高中生的历史情感。

二、高中历史故事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真实的故事情境

有趣的课程导入,是一节成功的历史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引入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历史故事,创设真实的故事情境,可以促进学生快速地进入课堂状态,有效地引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关注和好奇,使学生保持专注的学习状态,使其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感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了解故事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关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向学生渗透相关的故事:“新中国成立之时,人们的耳朵里传来了28声巨响。”其次,教师以“28响”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联系相关的经验对此展开思考。最后,教师带领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分析,使其明白:原来“28”这个数字,代表了从1921年到1949年的革命史。教师通过真实的故事情境,帮助学生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含义。

(二)借助故事合理设置疑问

提问是历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有效的提问对启发高中生的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在恰当的时间向学生讲述具体的故事,在此基础上设置难度适中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带着好奇心对问题展开自主思考。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设置疑问,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获得正确的答案,找出历史故事中的真相,提高其在课堂上的自主性,使学生的历史思维得到相应的锻炼和发展。

例如,在教学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相关内容时,首先,教师讲述以下故事: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周恩来总理:“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作马路?”总理听后,妙趣横生地回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马路’。”这位记者继续出难题:“总理阁下,在我们美国,人们都是仰着头走路,而你们中国人却是低头走路的,这又怎么解释呢?”周总理笑着说:“这不奇怪,问题很简单嘛,你们美国人走的是下坡路,当然要仰着头走路了,而我们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当然是低着头走了。”其次,教师借助故事设置疑问“美国记者为何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刁难总理”,引发学生思考。某学生认为,这是因为当时的中美关系紧张。最后,教师带领学生探究“新中国成立时,中美关系为何紧张”,既使学生了解当时中国外交的艰难,又进一步拓展他们的历史思维。

(三)深度挖掘故事信息

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度挖掘历史故事的深层信息,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历史事件的整体特点,从而加深学生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高中生的历史素养。因此,教师要向学生呈现真实生动的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历史的具体情节,同时给学生提供自主挖掘的空间和机会,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在自己的努力下发现故事涵盖的历史信息,提高其历史学习的质量。

例如,在教学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相关内容时,首先,教师向学生渗透具体的故事:苏格拉底曾被判处“蔑视宗教”这项罪名,虽然在审判时努力为自己辩护,但并未得到陪审团的支持,最终被判死刑。其次,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这个简短的故事,挖掘故事中的历史信息。有的学生觉得,虽然这项审判不公正、不正确,但至少是民主的;有的学生觉得,苏格拉底有权在法庭上为自己申辩,这具有一定的民主性;还有的学生想挖掘陪审团人员的构成。最后,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地探究雅典的民主政治环境,使学生深入地感受雅典民主政治的内涵。

(四)引导学生感受历史人物的魅力

教师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的事迹,不仅可以让学生从中获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还可以发挥历史故事的情感教育功能,使学生感受历史人物的个性特征和人格魅力,推动学生对优秀历史人物的模仿和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融入历史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历史人物的魅力,使学生了解人物的个性和生平事迹,在认识历史人物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大致进程。

例如,在教学甲午中日战争相关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邓世昌,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呈现历史故事:在发现日舰“吉野号”攻击我方“定远号”后,邓世昌立即让“致远号”前去拦击,虽然击破了敌方的鱼雷艇,但“致远号”也多处破损,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对全体士兵说“我们要时刻准备牺牲”,并驾舰全速撞向“吉野号”……最后,邓世昌沉没海中。其次,教师结合故事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人物。有的学生认为,邓世昌明知会死却还要去撞击敌方的军舰,可见他有一股强大的勇气;有的学生认为,邓世昌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敢于为国牺牲。最后,教师通过历史故事的呈现和分析,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人物英勇无畏的精神,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震撼,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人格。

综上所述,教师要充分地考虑高中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了解其历史基础,尽可能从他们的爱好出发,在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向学生渗透相关的历史故事,通过创设真实的故事情境,借助故事合理设置疑问,深度挖掘故事信息,以及引导学生感受历史人物的魅力,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自主建构,从而使他们的历史思维越来越活跃,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习得相应的历史知识,提升高中生的历史素养。

猜你喜欢
高中生历史课堂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24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8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5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新历史
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