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数学运算素养的策略研究

2021-12-01 12:03:05
教师博览 2021年6期
关键词:计算题运算题目

韩 芳

(陇南市武都区葆真小学,甘肃 陇南 746000)

数学运算指的是在学生明确运算对象的基础上,根据所学的运算法则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具体的步骤如下:首先,明确运算对象和掌握运算法则;其次,探索运算的思路和方法;最后,展开运算,得出运算结果。可以看出,运算不仅是最基础的数学能力,还是较为综合的一个过程。在掌握相关的概念及算法的基础上,拥有细心和耐心的品质,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毋庸置疑,计算能够培养学生的运算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以加强学生对相关概念、定理、公式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目前小学数学运算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长期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多教师习惯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早已不适用活泼好动、奇思妙想的小学生,它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无法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具体问题如下。

(一)教学观念老化

教师总是以自己的经验作为出发点开展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这种方法只适合基础扎实的学生,并不适用于基础薄弱的学生。长此以往,必然会出现学生在课堂上无法跟上教师教学节奏的现象。

(二)算理不明的问题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只要将正确的计算方法传授给学生,然后通过课上、课后的大量训练,就可以应对计算题。但在这种教学方法之下,学生只会生搬硬套,无法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因为学生根本不理解运算方法的原理,无法实现知识的迁移,为以后的学习埋下隐患。

(三)不熟悉计算技巧

在小学阶段的计算题中,有很多题目是需要学生掌握运算技巧才能答对的。然而在固化的教学方式下,学生无法适应这些技巧类题目,导致做题时经常会出现只能解答曾经遇到过的类似题目,而对没见过的题目就显得力不从心。

(四)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运算是考验学生细心和耐心的过程。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再加上班级人数过多,很多教师针对这一问题显得有心无力,没有精力督促每位学生养成规范的计算习惯,导致大部分学生简单地认为只要知道计算方法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

(五)课后作业量太大

小学生的课后作业量太大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这既占用了学生的娱乐时间,又无法让他们专心做作业,最终导致学生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除此以外,有些教师布置的数学作业质量不佳,仅是千篇一律地重复同一内容,非常枯燥、无聊。

二、小学数学运算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转变教学观念,注重算理教学

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是提升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第一步。教师应学会用引导的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让其主动探索算理。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自己出计算题让学生计算,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我们在教学“整百数乘以个位数”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师给学生呈现出两个计算题“2×4=___;200×4=____”,有的学生很快就得到了正确的答案,有的学生则通过列出竖式得到了正确的答案。教师提问没有通过列竖式运算的同学是如何得到答案的,有的学生站起来说:“第一题中是2,第二题中2变成了200,其实200指的就是里面有两个100,那么这两个100和一个4相乘就会得到800。”其实这位学生表达得不是很清晰,但是教师仍然要给予他鼓励。学生听后露出了微笑,也更加自信了。教师在这位学生表述的基础上进行阐述,让学生了解真正的算理,并且在算理和算法之间构建联系。还有一个题目是“2.1÷0.25=____”,一些学生开始按部就班地计算。这时候教师给学生另一个计算题目“0.25×4=___”,学生很快就计算出结果为1,于是一些学生立刻得到启发,算出了上一个问题的答案是8.4。这位学生说:“我们可以同时把2.1和0.25乘以4,只需要计算2.1乘以4就可以了。”教师说:“这位学生其实说出了商不变的规律,只要将除数和被除数同时乘以或者除以某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学生恍然大悟。然后教师可以给出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认识到遇到0.25就要发现它乘以4就会变成1,这样就能简化计算步骤,同时要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二)熟练计算技巧,纠正计算习惯

在小学计算题中有很多是需要通过技巧来解答的,这一方面节约了学生的计算时间;另一方面能够提高答题的正确率,提升数学能力。教师可以采取对比或纠错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要认识到学生的习惯问题是态度问题,可以对其采取监督和惩罚的方式来进行计算习惯的纠正。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目:“249×1001=____。”第一种方法是让学生自己计算,学生在自己的草稿本上进行计算,有的学生虽然很快做出来了但是结果却是错误的,而有的学生虽然计算正确却花费了很长的时间。教师说:“大家有没有观察到1001是由1000和1组成的,有学生有想法吗?”一位学生说:“可以将原算式写成1000+1,也就是249×(1000+1),根据老师之前说的乘法分配律,就可以换算成249×1000+249,很快就会得到答案是249249。”这段对话让其他学生也明白了应该如何计算。教师还可以给出其他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关联。针对计算习惯问题,教师可以随机检查学生的草稿本,然后从中发现一些计算过程混乱、抄错数字、丢失小数点和位数没对齐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专门准备一个草稿本,并要求学生工整地将所有的计算过程都写在这个本子上。如果发现结果错误,就用其他颜色的笔标注出来提示自己。教师不需要每天检查,只需要不定期地随机抽查。一旦发现有态度不认真的现象,教师要给予学生惩罚。惩罚的内容可以是让学生上台给大家表演节目,也可以是让学生上讲台做题,其目的都是引起学生对计算习惯的重视。

(三)巧设课后作业,提升运算能力

很多小学生每天的课后作业非常多,经常会出现完成不了作业的现象,在学校经常要面临老师的批评,精神压力非常大。这样就容易导致学生上课时无法集中注意力。

1.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可以采取分层设计的方式。有的学生感觉自己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他就可以完成全部作业。有的学生今天感觉学习效率非常低下,他就只需完成基础部分。教师则只给学生讲解基础部分,其他部分学生可以单独找教师交流。

2.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注重采用开放式题目和封闭式题目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业内容一定要有质量,可以布置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不会做的题目和做错的题目,也可以是教师精心挑选的题目。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做完题目之后产生顿悟的感觉,也可以加入趣味性元素,设置一些游戏活动,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结语

总之,教师在教学数学运算的过程中要转变陈旧观念,从学生的角度开展教学,不断探索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运算能力作为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基础能力,教师需要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会运算,也要有允许学生犯错的包容心,才能让其端正学习态度,在寓教于乐中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

猜你喜欢
计算题运算题目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两步计算题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6:22
有趣的运算
化学计算题解法归纳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畅想2019年高考物理计算题的创新与坚守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
拨云去“误”学乘除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