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繁育存在的问题和品种改良建议

2021-12-01 11:23:47杜文功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种牛优良品种品种改良

杜文功

[新疆阜康市城关镇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 83150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的消费量和肉品质的需求都在不断上升。猪肉和禽肉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近两年牛羊肉需求量正在大幅上升。牛肉需求量和营养价值让不少商家看到了商机。近年来,各地已对肉牛繁育做了很多工作,许多地区的改良品种已繁育成功,并且肉品和产量也有大幅提升,但改良品种只考虑肉质和肉量,很少考虑改良后代的问题,如新品种的后代牛肉品、后代数量、后代生存率等,这些问题的来源有以下几种。

1 肉牛繁育选种面临的问题

1.1 优秀种公牛的引进

选择优良品种的杂交育种牛最重要的是选对种公牛。种公牛的品质优劣直接影响改良品种牛的品质。多年来,我国引进的种公牛都是国外的,过于依赖引进会存在很多未知因素。如某些政治因素会导致种牛引进受阻,国外爆发牛类重大疾病也会导致种牛引进失败。因为对国外种公牛的调查不充足,引进了劣杂种公牛也会影响我国肉牛改良品种的品质。很多地区因为引进的种牛质量下降,导致肉牛繁育品质下降,新品种的后代出现种群退化现象,导致养殖场经济损失巨大。引进劣杂种公牛的另一个原因是其饲养成本低廉,服务方式灵活,可以迎合某些养殖户贪便宜的心态,导致错配乱配现象[1]。

1.2 改良新品种后裔的测定研究

改良后新品种后代的追踪调查是检测种公牛个体遗传力的方法之一。但后代追踪调查记录是耗时耗力的工作,牛的生长期又长,工作量大,所以这种工作很难长期进行下去。有些偏远地区信息交通不方便,信息滞后,有很多使用杂种公牛的冻精,或受骗使用品质低劣的冻精,给追踪调查种公牛后裔增加了难度。而且我国判断种公牛品质的方法是根据体型、体力、外貌等表观特征,不具有权威性和确定性,也有可能导致新品种后代性能不稳定。

2 品种改良繁育时出现的问题

2.1 配种方式过当

我国肉牛品种改良主要采用杂交方式。杂交品种第一代会汇集种牛的优良基因,但杂交代数增多,杂交优势逐渐降低,可能导致杂交品种对当地环境和抗病力降低。所以杂交要适当,但不能连续杂交,这会使杂交优势被隐藏,严重的使原来优良品种退化。

2.2 日常管理方式不当

杂交配种后,饲养人员应给予科学、健康的饲养管理,给予健康良好的饲养管理,使杂交后优良特性充分表达。尤其是肉牛养殖户,为了节约成本会大量饲喂成分单一的玉米秸秆,不考虑饲喂精料,缺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饲草饲料营养成分不足或过于单一会导致犊牛生长发育不足,优良特性难以充分发挥,还会导致母牛发情延迟或不发情,生长紊乱。养殖企业规模化管理容易导致大规模杂交或人工授精,如果有一个牛是劣质种牛,那么其冻精未经遗传力检测就大规模人工授精会导致产出一批劣质的后代[2]。

2.3 繁殖能力低下

想要提高品种改良繁育的品质,母牛繁殖率也是品种改良的关键步骤。而且母牛繁殖能力决定一个牛场的直接经济效益。目前我国肉牛繁殖率普遍不高,牛的生长周期又长,加大了品种改良成本,因此,母牛繁殖力也是品种改良的关键。

3 品种改良建议

肉牛国外优良品种主要有西门塔尔肉牛、利木赞牛、夏洛来、皮埃蒙特牛、海福特牛、荷兰牛、安格斯等、短角牛、丹麦红牛;我国牛肉品种主要以黄牛为主,仅黄牛品种就有50多个,如秦川牛、晋南牛、褐牛,南阳牛、鲁西黄牛、延边牛等。应选择具有品质保障、改良品种优良率高的种牛。某些国外肉牛优良品种的肉牛比我国的差,饲养条件苛刻,抗逆性能较差,引进我国后需要精心饲养。可与我国优良肉牛品种杂交,或者适应性杂交后再引进。

3.1 制定肉牛繁育改良计划,选择优良的种牛

企业在做肉牛品种繁育改良前如果有条件应首先了解市场需求,制定从引种到母牛繁育再到不同品种的饲养管理计划,明确繁育改良计划。还要进行市场需求、引种后遗传力的调查,以适应市场对肉品质的需求,也要适应牛品种良好遗传的需求。当然,从国外引进种公牛的同时,我国也应加强自己的生物繁殖技术,早日做到自主培育种公牛。引种或杂交后获得的新品种要进行后代遗产性能的临床验证。如果发现后代有抗性低下,肉品质达不到要求的失败培育,一定要及时淘汰,并及时逐级向上汇报。如先向输精员报告,输精员收到较多同一只牛的冻精后根据情况再向培育业务部门汇报,及早暂停该牛的冻精继续流向市场。再由冻精业务部门向生产部门汇报,经过调研核实后要及时将产生不良冻精的种公牛淘汰。停止销售并销毁库存冻精,以免造成更大的影响。另外,应加强肉牛繁育知识的学习,加大宣传繁育知识,对偏远地区要普及人工授精技术,企业大规模养殖要做好杂种公牛劣质公牛的去势工作。品种繁育管理部门要做好市场监管作用,从法律方面保护优良品种的繁育[3]。

3.2 杂交建议

进行品种改良杂交前要先明确改良目的,避免盲目杂交,也避免朝某一个方向过度杂交。通常杂交不要超过5代,超过后会影响生产力和适应性。

3.3 加强杂交育种及日常管理

杂交是肉牛品种改良繁育的主要手段之一,我国水稻杂交显示了杂交技术具有很好的繁育优势,具有一定的科学基础。当然改良方法也很重要,最好是将优势改良和杂交结合进行,最大程度的保留优良品种的优势基因。日常管理也是优良品种、优良性状的重要原因[4]。饲料是健康养殖的基础,各个阶段的营养需求不同,因此要及时调整饲料配比。饲料品质、营养成分等对新品种牛的生长发育、生产繁殖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要确保每个阶段营养成分的充足摄入,也需要控制饲料适口性和给料量。

猜你喜欢
种牛优良品种品种改良
乡镇畜牧品种改良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北方牧业(2024年5期)2024-04-26 08:34:10
畜牧业品种改良现状与发展
兽医导刊(2021年1期)2021-01-09 22:01:57
如何加强我国种牛、种羊防疫体系的建设
兽医导刊(2020年23期)2020-12-30 22:14:02
安徽天长 建试种基地育优良品种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北美海棠优良品种及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7年19期)2018-01-19 02:49:57
杨树嫁接换代品种改良选择及接穗采集处理
现代园艺(2017年23期)2018-01-18 06:57:55
寒地多年生毛樱桃改接李优良品种技术
241 头澳大利亚种牛空降太原山西检验检疫局完成现场检疫工作
如何加强我国种牛、种羊兽医防疫体系的建设
富川瑶族自治县牛品种改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