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角下应用型人才外语人文素养的提升*

2021-12-01 11:07杨立刚李庆云梁庆合佳木斯大学外国语学院
教书育人 2021年24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外语人文

杨立刚 李庆云 梁庆合(佳木斯大学外国语学院)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高校外语教学一直处于教学改革的前沿,教育部组织了一系列研讨会,仅就大学英语教学就出台了十多项文件。这些文件根据当时国内高校外语教学的发展形势,科学、系统地针对高校外语教育在人才培养类型、培养模式、培养方法和途径、培养效果等方面做出大量的研究和论证。虽然大学外语教学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教学改革中依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其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经过大学外语学习后,尽管学生的外语知识水平和语言技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针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仍差强人意。尤其是如何在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外语人文教育体系中,是摆在我们每一位高校外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人文素养决定了高等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如何看待自己的文化、自己国家发展和所处的阶段以及本人怎样投身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这也是我国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之所在。外语人文素养是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外语语言文化,它与自己的母语文化有何不同,如何接受它”,这即是外语人文教育的起点,也是终点。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

本文所言说的素养是指高校毕业生为完成其所从事的工作所应具备的素质与修养。具体含义为:学生在其家庭伦理教育和社会教育环境的背景下,在品德、知识、能力和身体素质等多方面,经过外在各种客观因素和其自身的主观努力所形成的综合结果。

人文素养是指大学生在人文科学方面所应该具备的较高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良好的内在品质,并充分展现出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且求知精神、艺术涵养和道德品质均包含其中。

本文所讨论的外语人文素养不是无差别的、抽象的概念,其内涵是:能够辩证地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批判性地吸收外国语言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使学生能够具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较为熟练地运用外国语言及其文化进行人际沟通、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三、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问题1.外语人文教育基点和视角的缺失

任何一种语言文字都是记录其文明的符号,其核心内容是反映一种文明的精神风貌和人文价值。在设置高校公共外语这一门课程之时,首先必须明确的一点就是授课者要站在一个什么基点上,以什么样的视角来看待高校的公共外语课程,课堂教学该如何引导学生来学习和审视这种语言文字背后所反映的人文风貌和人文价值。2007年9月,教育部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笔者认为我们在依据《要求》制定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时,应该进一步深化《要求》中的“综合文化素养”,要充分体现大学外语人文教育的内核,即外语学科的人文教育观是什么?如何接受外语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异域文化?如果这些根本问题不解决,学生通过大学外语这门课程学到的只能是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外语人文素养上很难得到提高,甚至会出现对自身文化的“漠视”,对异域文化的“仰视”。

解决路径:构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的新外语人文教育价值观

大学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既要考虑到教材文本所涉及的语言的基本语法点和写作特色,更要关注两种语言背后的两种文化间的区别与联系。然而,正确处理这些教学内容的前提是我们将要以一个什么样的视角和价值观来看待两种文化之间的联系与不同,如果以所授外语的文化价值观来处理的话,其结果就是我们的学生成为“香蕉人”,背离了大学外语教学的目的与初衷。笔者认为我们必须要构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的新外语人文教育价值观。习近平同志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和根本,始终是我们的精神命脉。所以,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务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精神力量,并使高校外语教学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问题2.外语人文教育知识体系构建不完整

高校外语教学不仅包括语言知识教学,更要有人文知识的传授。它应该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教学系统。在现阶段的大学外语教学中,语言基本知识的传授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人文知识的教学上较为缺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单一,大学外语教学重心仍然放在了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训练上,而人文知识,尤其是两种语言文化的对比上相对缺乏。二是教学文本选择上过于倾向文学性。在大学外语主流的教材中,教学文本主要以文学性的材料为主,而在反映外国的政治、经济、风俗人情、教育、历史、地理、历史人物等相关知识的文本内容较少。三是语言文化知识的输出过度依赖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从社会学角度上看,语言与文化是一种精神产品,其输入与输出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设备固然给外语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提高了外语教学效率,但是语言文化的教学仅仅依赖于多媒体和网络学习是不够的,更要有丰富的、高品质的语言教学材料作为基础,多媒体教学设备与网络只是教学的一种方式和手段,不是主体,更不能成为外语教学的“拐杖”。用多了反而成为外语教学的障碍,导致外语教学成为华而不实的“花架子”。

解决路径:构建以“语言+文化+专业知识与技能”为主体的外语人文知识培养体系

大学外语是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具有一定人文素养、人文情怀的人才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以大学英语为例:针对大学英语培养目标和体系建立,国内的专家学者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复旦大学蔡基刚教授主张“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必须重新定位,从通用英语向学术英语转型,从应试到应用,回归大学英语教学本位。”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教授提出了思辨英语教学,他指出“英语教学,尤其是高等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不仅应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人际沟通的能力,更应培养他们使用英语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创业的能力。”

这两种视角反映了我国当前大学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但是我们是否能够找到“兼得”的解决方法呢?国家针对高等教育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先后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和指导意见,如2018年10月8日,教育部颁发《新时代高教40条》(教育部发布《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提出培养国家急需的具有国际交流能力的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的创新人才,2019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高校“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升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笔者认为高校外语教学应该着力打通语言文化教学与专业知识学习的壁垒,从而实现以“语言+文化+专业知识与技能”为主体的外语人文知识培养体系。笔者认为高校公共外语课程设置应该凸显模块化的特征:语言知识模块、中外语言文化对比模块、专业外语模块,通过多样语言文化组合,帮助学生通过大学外语学习逐步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外语人文知识体系。

问题3:外语人文教育中尚未形成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全球化是一种趋势,这种全球化表现在:教学资源和教学主体的全球性流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方法被广泛地应用到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网络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疫情期间,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我国高校学生不仅可以选择国内知名高校的优质课程,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学习国外大学的一些课程。在这种趋势的发展过程中,学生将接触不同的师资、海量的教育信息、日新月异的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不同理念的教育教学模式、丰富多彩的异域文化等,这就需要我们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够辩证地分析和吸纳外界传给他们的各种信息。蔡基刚教授认为大学生更“渴望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批判性思辨能力,如具有从大量不相关的信息中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很快汲取所需资料,通过将材料概念化进而将其重新组织成新观点、新模式的能力。渴望通过科学阅读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碰到问题能运用恰当的研究范式去收集数据和证据的能力”。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外语学习主体要经过两个过程,即语言的内化过程和异域文化的接受过程。然而在这两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会有语言知识上的困惑,还有两种完全不同文化价值观上的困惑。针对这些问题,学生不得不面对“孰优孰劣”以及对与错的选择,当中,学生往往会有两种倾向:一是不加审视和思考的“全盘接受”,其结果是很多人成了“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者”;另一种是一叶障目,“全盘否定”,其结果是部分人成了“盲目的民族文化的自信主义者”。而现阶段更多学生是属于第一种情况,很多学生在没有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基础上,没有任何批判地吸收了西方文化,把西方文化的一些糟粕当作“精华”吸收,其结果是成为了“香蕉人”,对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有百害而无一利。

解决路径:构建以“批判性思维”为指导的语言文化输入观

高等教育不仅要使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大学四年系统、科学的教育,使我们的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从而能够正确地对待复杂多变的外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的思辨能力培养就是使大学生有意愿、并且有能力运用诠释、分析、评价、推断、解释和自我调整等认知技能,以对符号-符号义的智识性探究为核心,对某一知识领域的内在逻辑进行有目的的判断。”这种“批判性思维”不是简单的在情感方面和认知方面的培养,它更包含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必须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养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思维培养与训练。当前的大学外语教学所遵循的主要教学思维模式就是:教师以教材为蓝本,通过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外语语言文化知识,提高语用能力。然而,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我们缺少让学生针对所学语言知识进行反思,也没有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高校外语教学的微观环节中,即外语课堂教学,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鼓励学生要敢于在学习过程中针对老师提出的观点和逻辑论证提出自己的想法,协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批判性思维培养当中,使两者相得益彰。

问题4.外语人文素养在教育教学评估体系上的缺失

当前,高校外语教学评估体系中,考试成了教育教学评估的主要形式。无论是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评估,还是省级组织的大学外语评估,大学外语测试都成了各级评估和检查的重点。从题型、题量、匹配度等,要求如此详细而繁杂,学校和老师为此付出了大量努力,其效果又如何呢?很多学生为了考试及格、拿到四、六级证书,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刷题上,而实际的语言能力、文化素养却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更是不见踪迹。学校为了评估过关,在外语考试上也付出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现实是我们的学生在语言基础知识、语言运用能力、外语人文素养等方面远未达到要求。其核心问题是:考核形式单一,考试内容狭窄。大学外语教育教学首先是一种人文教育、人文知识的学习。仅凭几道客观试题和一篇作文是不足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外语语言水平以及外语人文素养的,缺乏思政教育的考核与评估,这与高校外语教育的宗旨是相悖的,其结果只能是错过了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外语人文水平和思政水平的良好时机。

解决路径:构建以“思政教育为指导,以人文素养为核心的多元化”的外语教育教学评估体系

教育教学评估是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动态系统。学科的视角不同,其评估体系就会大相径庭。大学外语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仅以期末成绩和四、六级分数来评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既片面又不科学。笔者认为高校外语教育教学评估体系的核心是如何培养即具有“较高外语人文素养”,又具有较高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素养的人才。在外语教育教学评估中,应实现人文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并将其贯穿在整个评估系统的两个方面:输入性评估和输出性评估。输入性评估主要是针对语言输入进行的评估,语言输入的首要问题是语料的选择,外语教师要把好输入关,要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输出性评估主要表现在对学生在语言运用上的观点、态度、方式、方法上的指导和规范。确保学生在语言的理解、词语选择、语言使用的思想和观点方面的正确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思政教育融入外语教学评估的每一个细节,体现在外语教育的方方面面。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人文素养是大学外语教学的核心内容,人文素养对学生学术素养和职业素养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外语人文素养的教学理念指导,高校外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就会出现偏差,外语课堂就会成为“西方思想”的阵地,大学外语的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也就无从谈起。在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中,大学外语教师要结合专业特点、课程特色以及不同教学环节的具体要求,润思政教育于无声处,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三位一体,使大学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授和学习,更是一个思想的阵地。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外语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Washback Studies Used in Practice Teach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大山教你学外语
人文社科
大山教你学外语
Discussion about Varieties of Modern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