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欣婕 张明平(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2017年,中共中央首次以文件形式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提升国民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1]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文化建设的方向必然要沿着新时代轨迹向前推进,努力探寻新路径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文化建设的高效融合,是高校响应党中央号召,培养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打造文化强国的务实之举。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经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后形成的具有积极意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彰显了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和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精神财富。大学文化除了具有一般意义上文化的特性之外,还包含大学组织中所具有的独特性,它是以大学师生为主体,以大学环境为载体,在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文化形态,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根”与“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中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2]大学肩负着引领青年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使命,是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建构适应大学蓬勃发展和学生全面成才的大学文化建设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不可或缺的思想来源和价值根基。
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文化的发展提供价值选择。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往往会呈现出一种摇摆不定的姿态,除了教师、家长的及时引导之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能发挥有效导引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谐统一的博大胸襟,崇德重义的高尚情怀,整体为上的价值取向。[3]这些都反映了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将它们融入大学文化建设之中,既有利于大学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大环境中贡献力量,也有利于学生在充满正能量的氛围里耳濡目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文化的育人工作指明方向。大学是培养人的场所,学生是大学的主体,也理应积极参与到大学文化建设中来,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使他们以校园主人的身份参与到大学文化建设中,才能真正发挥大学文化的育人功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思想,将它们与大学文化融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同时,两者相融也有利于丰富学校的人文底蕴、营造和谐向上的人文氛围。
作为一种亚文化系统,大学文化也具备文化的一般特性,主要表现为时代性、继承性和创新性。在不同历史阶段,大学文化尊崇的价值取向可能不尽相同,比如新文化运动时期,社会高举“民主”和“科学”两大旗帜,“去中华文化之糟粕,取西方文化之精华”的新文化观在大学盛行;新中国成立后至今,我国努力探索,致力于建设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大学文化发展时代性的体现。但是仁爱之心、诚信之本、正义之感、和谐之美这些品质自古以来都被大力提倡,在新时代,它们仍然是大学文化建设秉承和发展的重要内容,这恰恰又体现了大学文化的继承性。文化包罗万象,尤其在信息全球化条件下,日新月异的网络文化、鱼龙混杂的西方文化扑面而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法独善其身,有选择地结合与创新是其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大学是各种文化交织汇聚之地,既有的知识、观念、思想在交流与碰撞中催生出新的知识、观念、思想,从而更好地促进学术研究、适应社会发展,大学文化的创新性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孕育而生。
高校不仅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也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文化建设中,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知、提升文化素养,对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就目前而言,传统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状况并不乐观,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一是崇尚个人主义、追求自由平等的西方文化争相涌入。这类文化携带着众多不良思想,并使某些国家或反动势力有机可乘,把它们作为侵蚀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工具。比如中国年轻人盲目追求外国产品、追崇西洋节日,而排斥中国本土产品、对传统节日文化却了解甚少;再比如隐藏在自由、开放、个性下的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渗入校园领域,校园贷、裸贷在众多高校肆虐横行。
二是受众群体广泛、信息获取迅速、内容形式丰富的网络文化势不可挡。大学生是接受网络文化的主力军,他们在开放包容的网络环境中享有言论自由权。然而网络舆论不受控制,辨别是非能力较弱的大学生便会深受其害,他们缺乏正确价值判断,独立思考能力不足,容易轻信歪曲观点,盲目跟从舆论风向,沉迷虚拟世界,甚至对中华传统文化滋生出不屑一顾、不以为然的心态。
三是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影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现象日益显著。高校经过大扩招、大建设之后,规模扩张,硬件改善,但对文化建设明显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尤其是多年来受多种排行榜影响,高校普遍对科研、学科、队伍等显性要求不惜重金,而对隐性的文化建设存在不同程度的轻视和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也更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如何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既能实现科研成果、追求经济效益,又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顺利融入大学文化建设中以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是高校亟须解决的问题。
大学文化作为一种隐性文化,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是对大学生施加道德教育影响的重要载体,但是许多大学文化建设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内涵重视不够,转化发展不足。一方面,高校虽然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课程,但大多为选修课,学生往往为了满足学分而选择这类学习轻松、考试易过的课程。授课教师相关学科素养不够,专业知识积淀不足,不能很好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步履维艰。另一方面,高校开展校园活动的形式较为单一,创新不足,缺乏本校文化品牌特色,未能很好地契合学生需求,把握学生脉搏,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较为肤浅,无法深入领会其中的内在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效未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充分发挥。总的来说,出现以上问题主要还是源于高校自身对大学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够全面,过多注重于开设文化课程、开展课外活动、建设校园环境等显性层面的内容,而把大学文化建设融汇于精神、制度和行为之中做得不够。大学文化建设形式与内涵并重,尤其是向内涵式发展转化才是高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取向。
大学的师生群体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刻领悟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增强文化意识,提升文化认知,是文化建设的最终归宿,然而现实中不少大学师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状况并不乐观。对于学生群体来说,传统文化虽然不陌生,但是一来迫于学业和就业压力,在意愿上,能够主动对传统文化表现出强烈求知欲与积极性的大学生还是少数;二来深受社会环境影响,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博弈不断,在态度上,不少大学生倾向于看似“潮流、时尚”的外来文化,而对传统文化的价值与优势较为冷漠,甚至无视。对于教师群体来说,很多高校在建设具备传统文化教育素养的师资队伍方面存在一定缺陷,能够专注传统文化研究、擅长传统文化教学的专业教师资源相对匮乏。不少教师所处的工作环境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不高,教师缺乏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管理、课堂教学的思想自觉,自身的学习意识薄弱,同事间的相互影响力微弱。在师生影响上,非专业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较为浅薄,很难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在启发与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上效果不佳,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认同意识也不强。毋庸置疑,运用合理有效手段,增强高校师生传统文化意识,提高传统文化认同感,是大学文化建设中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大学的本质是一种在深厚文化底蕴的基础上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文化的文化组织。”[4]而“时代的需要构成文化选择的根本尺度”[5],大学文化建设植根于中华民族这片沃土之上,亦要植根于时代背景,融入时代元素,坚持古为今用,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使其在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道路上展现别具一格的中国风景。
“大学文化建设需要超越功利主义和行政化,让大学回归大学之人的大学,凸显大学作为大学问的根本意义,确立大学之本。”[6]大学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所。大学文化建设必然要立足于人才培养要求,以“仁义礼智信”为做人基本准则,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弘扬科学和人文精神为目的,积极寻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以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以“仁义礼智信”为做人基本准则
千百年来,儒家一直以“仁义礼智信”作为成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其中包含的思想内涵对于我们当今的大学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仍然适用。首先,“仁”和“义”为确立大学生的道德培养目标提供了有益借鉴。大学生应与他人和睦相处,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爱护自然生态,保持本心,向社会中的“不仁不义”现象说不。其次,“礼”是大学生建立和谐有序社会生活的保障。高校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遵守道德礼仪规范,在不破坏现行合理规则的情况下,合理合法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促使社会关系和谐。第三,“智”,即懂是非,明对错。大学生需怀有“是非之心”,具备独立思考的批判能力,不偏激,多读书,将“智”应用于实践之中。最后,“信”,即为人要言而有信。与人交往要诚信,言出必践,把诚信作为衡量自己所作所为的标杆之一。总之,将“仁义礼智信”的个人品德教育融入大学文化建设中,有助于大学生时刻牢记做人的基本准则,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培养优秀道德品质。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国家要有信仰,人亦如此。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坚韧不屈、屹立不倒的重要支撑,只有当每个国民都情系国家、心心相连,国家才能兴旺发达、长盛不衰。习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精神的最高追求、最强目标,是通向人民幸福安康、国家繁荣昌盛的梦想之门。一直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极为推崇爱国主义精神,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的是保家卫国的不朽使命;“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体现的是为国献身的英雄气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的是心系众生的政治情怀。大学生是最具活力、朝气、力量的青年群体,是引领祖国走向富强的希望。爱国主义精神是一名中国大学生所该具备的重要素质,高校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培养民族认同感,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3.以弘扬科学和人文精神为目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来提倡求真求是、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和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但随着功利主义和唯科学主义的普遍,人文精神教育的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其实,人文精神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密不可分,两者双管齐下,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习总书记提出,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7],培养既具有人文精神,又具有科学精神的大学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时代诉求。大学文化建设需以弘扬科学和人文精神为目的,努力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的科学素养和人文价值,推陈出新,既展现科学精神、科学魅力,又彰显人文价值、人文情怀,创建自由开放的学术环境、营造和谐融洽的人文氛围,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脱离不了社会的价值导向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如何在融入大学文化建设中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还需遵循以下三点原则:
1.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以人为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之一。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人是教育的核心,大学要把“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作为文化建设的中心,以促进大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要求,从“以人为本”的高度来探寻大学文化建设的价值和意义。这样一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权利与意愿;二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参与文化建设;三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凸显学生的个人价值,引导学生从独立的个体和谐融入社会的集体之中。
2.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贴近现实生活、蕴含时代价值,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纳与创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进行大学文化建设,一方面,有助于高校明确发展路线,始终朝着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方向靠拢;另一方面,有助于大学生明辨是非,构筑起牢固的思想精神防线。
3.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地域文化的关系
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也是有机统一体,无法被一分为二割裂开来。中华传统文化在注重对自身的优秀基因提炼和承继的同时,积极吸收融合外来文化,吸取异质新鲜文化,不断拓展中华文明。[9]以批判融合、大胆创新的视角正视中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将更有利于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开放包容的特质,让健康的外来文化在中国土壤彰显积极价值。传统文化除了处理好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也要兼顾地域文化的特色。部分高校所处的地域环境存在文化差异,传统文化在融入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既要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也要合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结合当地实际发展状况,最大限度地展现校园特征和地方特色。
大学文化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四部分构成,四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在大学文化建设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贯穿于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分,缺一不可。
1.以物质文化为基础
大学物质文化是指大学中客观存在的、能被人们所感知到的实体文化,如校园环境、建筑景观、教学设备、师资队伍等[10]。物质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础,是学生认识校园的第一感受,是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最易直接接触的文化样态。在校园环境上,高校需对花草树木、大道小径、亭台湖塘进行合理规划与保护,创造整洁、舒适、优美的生态环境。在建筑景观上,高校可以充分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比如,把轴对称的思想融入到校园建筑物设计中,展现传统文化追求对称美观、自然和谐的态度;以中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命名校园建筑和道路,将他们的高尚精神渗透到校园的各个角落;充分利用校园的墙壁、楼梯张贴名言警句、名人事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图书馆、教学楼这些人员密集的场所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如剪纸、书法、戏曲来增添文化气息。在师资队伍上,引进研究传统文化的专业人才,加强队伍建设,通过专业教师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大学的物质文化建设不能只流于表面,能够凸显人文精神、彰显人文魅力,才能真正发挥育人功效。
2.以精神文化为核心
“大学以精神为最上。有精神,则自成气象,自由人才。”[11]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凝聚了大学精神和大学理念,体现了一所大学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精神文化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是大学文化育人离不开的无形力量。在一所大学中,校训、校风是精神文化的直接体现,但单单依靠蕴藏在校训、校风之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熏陶教化学生是远远不够的,精神文化建设还需依托其他有力载体,展现人文素养,传递精神价值。首先,加强传统文化课堂教学。课堂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首要途径,教师要转变授课方式,使学生获得更多参与感,真正融入历史情境中,感受传统文化带来的独特体验。其次,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比如举办传统文化讲座,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一个系统成熟的理论认知体系;创办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社团活动,使学生从活动参与中真切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带领学生参观当地历史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等,置身于真实事件中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力量。再者,融入新媒体手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新媒体的宣传,借助微博、微信、抖音等新时代传播载体,发挥其时效性强、交互性强、个性化程度高等特点,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呈现方式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
3.以制度文化为规范
制度文化是指所有大学人(大学生、教研人员、管理者等)对大学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内在规律性的认识,[12]它既包括硬性的管理规定,也包括软性的在落实过程中所表现的一般观念和准则。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在规范,具有导向性,在潜移默化中制约和影响学生、教师的行为举止和价值观念。高校在进行制度文化建设的育人过程中,一要注重制度本身的完善性。制度的作用是管理约束人,让学生参与制度建设,征求学生意见,有助于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二要树立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即仁爱之心、宽厚之心,学校的一切活动要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鼓励学生充分发展兴趣和爱好,在诸如课程选择和培养方案上,给予学生更多自由选择权。三要实行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孔子提倡“启发诱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给学生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构建提问式、合作化的课堂,有利于开拓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科学精神。
4.以行为文化为表征
行为文化是大学人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基于自身长期的行为实践而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的总和,[13]是大学文化的外在表现,主要通过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管理人的管风等体现出来。[14]学生和教师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只有师生真正认同传统文化地位,领悟传统文化精髓,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营造出敬业乐业的教风和刻苦钻研的学风。在大学行为文化建设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高校重视师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一方面,高校要把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教师的专业培训中,定期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学术探讨会,鼓励教师不仅要用传统文化规范自己的行为,也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传授,使学生耳濡目染,接受文化熏陶;另一方面,高校要为学生营造自由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重视传统文化课程,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开发校本课程、乡土课程,鼓励学生多去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在长期的文化感染下,展现出独特的行为风格和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