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钰彤(广州美术学院)
无论在任何一种的电影中,音乐运用恰到好处越来越重要,一部让观众对内容留下深刻印象或感悟的影片,不乏有着对音乐和画面配合的极高应用。除了普通的以文表音的音乐,又或用配乐与人物剧情相结合的电影,又或音乐MV,目前在商业市场中极少出现用动态画面表达音乐的作品。
首先打破局面的是迪斯尼公司出品的《幻想曲1940》。最初,沃尔特·迪斯尼将幻想曲不是视为一部静态电影,而是大胆地将其作为定时更新和重新发行的曲目的“新娱乐形式”,用新的顺序代替了以往旧的传统。电影上映后的冷淡回应使这种可能性消失了,六十年后沃尔特有了新的远见卓识,在承接《幻想曲1940》的下一部作品中加入了呼声较高的《魔法师的学徒》系列短篇故事。根据实物发展顺序来看,虽然新的系列往往会让上一部作品从画面上来看过时,但是《幻想曲1940》中所呈现出的想象力和概念力使当代影片看起来略缺乏灵感和人性。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幻想曲1940》在从前和现代都是一部充满讨论话题的作品。
尽管大部分观众对此电影反响褒贬不一,古典乐爱好者更是对此作品加以批评,但另一方面,无法明确的划分它所属的电影类型——其中包含了舞蹈、真人表演、音乐、动画,引用片中主持人介绍时所说的话:“这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用动画的形式来搭配八首伟大的古典音乐在当时的电影界是新鲜的。
任何一个国家,其民族文化和音乐交融都有着相对应必要的成果和历史。例如中国古代很多优秀的文学家,对音乐都非常重视,尤其是音乐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中国古代就有许多借助历史背景下的环境而创造出了佳作的例子。从《诗经》到《楚辞》,再到《乐府》,不同时期的作品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状况,如唐朝的诗歌、宋代的词、明清时的曲调和南北朝音乐与文学的结合,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虽然他们处于不同的历史环境当中,可是他们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都对音乐和文化相融合以及对应的作品与同时代的背景环境具有代表性特征,同时也体现了音乐自身的魅力和价值,音乐中的旋律因为不包含文字,而不能精确地向人们表达情感和意境,这反倒给人们带来了遐想的广阔空间。欣赏者在聆听某一音乐作品时,会根据自己的想象将其与自己意识中某些符合的或是夸张的图形或形象联系起来,这会涉及到所谓的造型感与画面感,当然,这和不同欣赏者自身的经验能力相挂钩,它们往往也都具有一定的指向性。
在《幻想曲1940》中,迪士尼制作团队为八首音乐名作进行了图像解析,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画面描述性音乐、叙事性音乐和抽象音乐。
画面描述性音乐包括了巴赫的《D小调托卡塔赋格曲》、柴可夫斯基于1892年为圣彼得堡歌剧院创作的芭蕾舞曲《胡桃夹子》、斯特拉文斯基1912年创作的芭蕾乐曲《春之祭》。
叙事性音乐包括《魔术师的徒弟》,原作由保罗·杜卡斯创作;贝多芬于1807—1808年创作的《田园交响曲》,副标题是“乡村生活的回忆”,这一部分中迪斯尼由每一个乐章的小标题得到灵感,创作出奥林匹斯山下希腊众多神仙的生活场景,以及最后宙斯随意玩弄闪电造成民间大变动的事件;另一首叙述性音乐为《祭神舞》,原作在米兰斯卡歌剧院内作为祭神舞的芭蕾乐曲,在《幻想曲1940》中同样作为动物芭蕾的乐曲,改变了以往芭蕾舞蹈演员的表演风格,以夸张的模仿手法,使芭蕾舞蹈演员们变得诙谐有趣。
抽象音乐最后作为压轴的部分,曲目包括有《荒山之夜》和《万福玛利亚》。前者是莫索尔斯基于1806年为钢琴和管弦乐队谱写的协奏曲,影片的结尾处理被称为“世俗和神圣的奇妙结合”。在这个精巧的安排中,第一首乐曲的结尾和第二首乐曲的开端自然连接在一起。《荒山之夜》中报晓的钟声变成《万福玛利亚》召集基督徒们去祈祷的钟声,将两个空间联为一个整体。
即使是使用动画作为音乐本身的主要体现物,对于内容的呈现形式,单使用一种画面或一段内容,就来决定该乐曲给听者所呈现的想象空间,并且去给该乐曲的喜爱者传播最终作品,虽然没有直接的表达类似“这就是该乐曲应有的画面内容”本意,但对于不同的听者所接收到的最终内容是不同的,每个受众对于该音乐的最终感受以及想象空间也都有所不同。因此《幻想曲1940》想方设法不失掉那些忠于他的、文化水平低的观众,聘请了公众欢迎的、不那么令人望而生畏的音乐理论家迪姆斯·泰勒来扮演音乐会主持人——在向来做了多少画使用多少的动画行业中,为创作该片雇佣了1000多人,总共画了100多万张画,作画的总数和实际用画的比例大约是4.5∶1——并且为了保证音乐的效果,在首演这部影片的12家影院的陈列橱窗里安装复杂的“幻想声”音响系统,就耗资4万美元等等。迪士尼煞费苦心制作这部影片最终所面对的结果,却并不和付出的劳动力所成比例。
同时,介于在欧美国家中对于古典音乐的重视程度也从侧面影响了《幻想曲1940》在西方国家中的评价。古典音乐在美国权威音乐界有着至高无上的神圣地位,是一个高尚且严肃的艺术,在音乐人的意识中这些著名的作曲是不容于任何形式的“改编”和“诠释”,并且古典音乐由于它的历史悠久性,源于欧洲,属于“高端”的音乐艺术,只有专业人士和高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水平丰富的人才能欣赏,一旦古典音乐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里,便能立刻体现出它在美国的地位。从阶级角度来看,《幻想曲1940》在影院上映时限制了观众群体。
有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对《幻想曲1940》提出了反面意见。美国著名作曲家科普兰对《幻想曲1940》的评价中指出《幻想曲1940》的创作者们在给这些伟大的作品强加上创作者们自己的个人意愿,而且完全凭借自我理解来进行创作,用动画这个并不严肃且极具装饰性的艺术形式来加强音乐的内涵的做法更加是侮辱了世界著名作曲家,《幻想曲1940》作为一部面对大众的商业动画影片,用严肃高尚的古典音乐来搭配十分不正确。更有一些音乐评论家无法接受自己所珍爱的古典音乐被用来当做动画影片的背景板。
以上分析对于创作者的创作有着很好的启发作用,如果想要结合新事物,那么在创作之前应当思考清楚各个事物的历史背景以及属性,当不同独立存在的介质相互结合时无法预知会发生什么当然是这件事情最奇妙的地方,但超越了最初的目标创造出不合时宜的事物也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幻想曲1940》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所产生的新的艺术形式也证明了迪斯尼对其重视程度超出了公司历史作品的总价值。将音乐用动画的形式进行翻译固然是对于艺术形式的创新,从古至今影响了许多艺术家的创作乃至不同领域的产物。但要探讨其深层内涵,这无疑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客观来看,人们对于任何事物都会有着自我理解,人们是能动的观察着整个世界,而两个不同形式的艺术碰撞在一起会使观赏者产生不同维度的混乱从而使其评价多元化。这也是美国文化的代表性特征。
新兴科学技术发展出的AUDIO VISUAL等艺术形式也是通过音乐可视化的手段来让观众对音乐欣赏有更好体验。同样地,动画乃至电影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中可以通过不同视听语言形式得到感受及启发。
但无论其争议如何,其结果对现代创作者在创作中都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针对选用的音乐和画面效果作为考量,用适合的形式相结合去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从交叉融合的艺术形式里学习,为未来创作树立了新的思考规则,让创作者们能获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