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辉
(中共镇原县委党校,县行政学校,甘肃 镇原 744500)
目前,我国正处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期,同时也是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农村的建设与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脱贫攻坚工作需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做好衔接和过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帮助农民群众摆脱贫困。
脱贫攻坚的目的是消除绝对贫困问题,帮助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缩小贫富差距,保障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而乡村振兴战略的目的是缩小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促进农村产业发展,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帮助农民群众实现持续增收[1]。由此可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目的均是解决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缩小贫富差距,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脱贫攻坚的目标非常精准明确,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因人因户根据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解决问题,让农民群众过上“两不愁三保障”的生活,确保在2020年帮助贫困县摘掉贫困帽。其主要面对的是农村贫困及绝对贫困人口,解决的是实际贫困问题。而乡村振兴战略面对的是全部的农村人口,目标是解决“三农”问题,其中包含农村经济、产业、文化、生态、医疗卫生及教育等多个模块,这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需根据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逐步、分阶段、分目标地解决问题。由此可见,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乡村振兴解决的是整体问题,而脱贫攻坚则更注重某部分问题。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二者相互作用,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乡村振兴的前提是解决实际的贫困问题,消灭绝对贫困,才能在此基础上发展乡村经济、文化等各项产业。由此可见,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不能脱离脱贫攻坚的成果,而是要在此基础上寻求站得更高、走得更远。同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可巩固和维持脱贫攻坚成果,避免返贫现象的发生,为贫困人口提供长期的生活保障,进而发展农村产业,带领农民群众走向富裕。
脱贫攻坚是我国针对解决农村地区贫困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做出的重大发展战略,通过在各地深入地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切实解决了农民群众的贫困问题,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乡村经济振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解决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优化调整了乡村治理结构[2]。在当前形势下,扶贫工作任务十分艰巨,要想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的贫困问题,就要深入群众中,将治理中心下移,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和原则,才能真正实现脱贫攻坚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乡村治理结构的优化调整能让更多干部和领导主动深入一线参与扶贫工作中,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职能。提升服务能力,真正为农民群众做实事。
乡村振兴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乡村振兴工作包含农村经济建设、农村文化振兴、农村生态建设、农村产业建设等几个方面。如果说脱贫攻坚解决的是基础的贫困问题,那么乡村振兴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升华。将脱贫攻坚工作与乡村振兴相衔接,就是在帮助农民群众摆脱贫困的基础上过渡到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农村产业特色发展,强化文化发展,实现全面振兴。近年来,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通过深入农村、深入群众,帮助很多贫困地区实现了产业发展,并将一些特色农产品、特色文化产品推广到了全国,为农民群众开辟了一条有效的脱贫之路,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落到了实处。
脱贫攻坚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甚至消除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2020年虽然是脱贫攻坚工作的收官决胜年,但这并不意味扶贫工作已结束,贫困问题在我国尚未完全解决,仍有一部分边缘贫困人口应得到重视和帮扶。要想彻底解决我国的贫困问题,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则需建立起一个长期、持续的脱贫扶贫工作机制,通过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进行有效衔接和平稳过渡,实现持续性的脱贫,减少返贫问题的发生,借助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脱贫攻坚工作不仅是要通过扶贫解决眼前的贫困问题,更需要帮助贫困人口找到一条自力更生之路,带领农民群众走上脱贫致富。在脱贫攻坚战中,产业扶贫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通过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工作,一方面缩小了贫困规模,解决了一些地区比较严重的贫困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贫困地区信息闭塞、市场竞争能力低的问题,帮助该地区贫困人口走出了一条创新的脱贫之路[3]。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要重视乡村产业发展对改善贫困、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作用,政府层面应加强资金、政策和技术支持,提升服务能力,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当地特色;要以市场为导向,对农业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有效分配,借助产业与扶贫的结合,利用现代化信息工具,扩大服务范围,优化产业结构,利用产业链之间的合作共赢,将乡村特色产业推广向全国,进而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
金融扶贫对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意义重大,金融扶贫是国家“五个一批”范畴内的一项以惠民为目的的服务项目。通过金融扶贫可帮助众多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现状,走上自力更生、自给自足之路,金融扶贫对于脱贫攻坚、振兴乡村的作用非常显著。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均需完善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如道路、交通、电力等,虽然在以往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已持续建设和完善了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但由于地区间的差异和设备利用率的差异,造成了一些投资缺口。因此,要想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衔接及过渡,就要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扩大服务范畴、提高服务水平,让金融服务的便利性、惠民性真正深入农村。一方面,要建立健全金融扶贫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创设良好的金融服务体制,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更为便利的普惠金融服务;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市场准入和风险评估体系,精简金融服务及信贷申请的流程,提升金融服务的时效性,充分发挥普惠金融的作用,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脱贫攻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全面消灭绝对贫困现象,解决贫困人口面临的实际问题。在当今的贫困人口中,很多贫困户情况比较复杂,由于家庭主要劳动力的缺失,即使解决了眼前的贫困,也可能会由于缺乏谋生能力造成返贫现象。针对这些弱势群体,应从政府层面加强对他们的关注和帮扶,健全针对这些人群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过渡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应切实根据困难群体的特征,从家庭、集体、国家3个维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根据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以村为单位落实贯彻低保政策,加强帮扶,解决人口贫困问题[4]。例如,针对老龄化问题的养老保障机制、针对乡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及生活保障机制、针对残障人群的社会保障机制等,通过不断完善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而带动乡镇走向共同富裕。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衔接与过渡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这一重大战略的重要模块,也是振兴农村经济、实现全面富裕的重要举措。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需深入群众中,不断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与体系,提升政府层面的帮扶与服务能力,加大资金、政策、技术支持力度,切实为贫困人口做实事,进而带动贫困户自力更生,实现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