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12-01 10:17董瑞艺马松林
乡村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耕地面积耕地河南省

董瑞艺 马松林

(河南工业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

1 河南省粮食生产现状

河南省作为粮食主产区之一,粮食生产状况关系着我国的粮食安全。2019 年,习近平到河南省调研考察时强调,要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业强省的目标,要求抓好耕地,从各方面出发,促进农业农村农民发展。2018年,河南省粮食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0%左右,粮食产量在全国排第二,仅低于黑龙江省。2018年,在河南省粮食总产量中,小麦产量360亿kg,玉米产量235亿kg,小麦和玉米产量之和占粮食总产量的89%。如果仅仅按照每人消耗的主食计算,运用国际标准,成年人每人每年需要主粮175 kg,河南省一年产出的粮食可以养活全国大约27%的人口,也就是3.8亿人。

在河南省农业发展过程中,1978—1997 年耕地面积呈不断减少趋势,19年时间下降了约5.36%;1997年之后耕地面积基本处于低速上升阶段,截至2018 年,耕地面积达到了815.829 万hm2,达到最高值。与耕地面积不同的是,1978—1995 年河南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呈减少趋势,下降了3.4%左右;1996—1998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呈上升状态;1999—2016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长速度较缓慢,从902.33 万hm2上升至1 121.955 万hm2,增加了24.3%左右,比耕地面积增长速度快得多;2019年粮食种植面积为1 467.6万hm2,2016—2019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较稳定。

近40年,河南省粮食产量基本处于增长趋势。1978年,河南省粮食产量仅为2 097.40万t,2018年为6 648.91 万t,2019年为6 695.36万t,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增长与播种面积的增加是分不开的,也与农业科技有关。1986—2010 年,河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3.81%;2021 年,河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1]。预计到2025年,河南省粮食产能稳定在650亿kg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至67%。农业产量的提升也与农业灌溉面积增加、化肥农药及塑料薄膜的使用有关。河南省处于中原地带,降水较少,近40 年农田灌溉面积不断增加,提高了农业生产率[2]。农业生产难免遭受病虫害侵扰,影响农作物生长,因此农民往往会大量使用肥料与农药。1978 年,河南省化肥施用折纯量仅为52.24万t,2018年已经增长至692.79万t,增长速度较快,2019年为666.7万t,其中2015年化肥施用量达到峰值,之后化肥施用量逐渐减少。而农药的施用量在2013年前处于增长趋势,之后不断减少。但是,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对土壤及水资源造成了污染,对于粮食生产不利[3]。

2 河南省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

2.1 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有所减少

从多年来河南省的实际情况来看,造成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因素包括建设占用、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生产活动损坏、污染及自然灾害损毁、违法用地等,其中建设占用是最主要原因。河南省经济发展速度增快,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于河南省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助推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扩张步伐逐步加快,城市建设会占用耕地,使耕地变成建筑用地,导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另外,河南省城镇化率在不断提高,且增长速度较快。目前,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数量基本持平。城镇人口不断增长,城镇面积需不断扩张,为新增人口提供生活空间[4]。2006—2015 年,河南省耕地面积减少量为24.98万hm2,其中因建设占用减少耕地22.34万hm2,占到了89.43%。截至2019 年,在政府的管控下,人均耕地面积得到了一定提高。

2.2 劳动力大量流失

农业生产具有特殊性,需按季节进行生产。另外,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河南省主要受干旱影响[5]。而且工业制成品与农产品的价格相差较大,农业种植收益比二、三产业低,导致许多农民外出务工[6]。2019 年,河南省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76 万人,年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3 040.89万人,其中省内转移1 826.01万人、省外输出1 214.88万人。外出务工人员规模不断扩大,留守农村的人口多为老年人、儿童及妇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发展[7]。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导致农业生产劳动力减少。

3 促进河南省粮食生产发展的措施

3.1 合理规划用地,坚守耕地红线

3.1.1 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引导和管控作用,严格管控永久基本农田,引导各类建设按照规划用地。各类项目选址要优先利用存量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等非耕地,经过论证确实无法避让耕地的,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标准,尽量减少占用耕地尤其是生态良好的水田、水浇地等优质耕地;可能造成耕地污染的建设项目,选址时原则上要远离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

3.1.2 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按照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战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建设的有关要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生产布局规划、农田水利发展规划等,合理确定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大力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田防护林体系、水土保持工程体系建设,促进形成优质耕地集中连片、有特色的高标准农田区[8]。

3.1.3 积极实施耕地提质改造。河南省耕地质量虽然总体较好,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平原地区的旱地和水浇地。应深入贯彻落实“补改结合”的耕地占补平衡新要求,将耕地提质改造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结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积极性、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要求,合理安排提质改造工程项目。大力推动秸秆粉碎还田腐熟、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等行动,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改善耕地生态环境,有效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3.2 提升科技支撑水平

一是加快良种选育和推广。实施优质高产小麦、玉米新品种选育推广等重大科技专项,小麦、玉米品种实现持续更新换代。二是推广配套栽培技术。开展小麦、玉米、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大力实施粮丰科技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等农业科技项目。三是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引导各类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岗位培训,提高农村人才的生产技能。四是开展高产创建。在万亩示范片建设和整建制开发试点基础上,推进整片整乡整县高产创建。五是开展规模化生产。近年来,坚持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强化流转服务,积极引导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9]。

3.3 加强人才培养

农民对于新型粮食生产方式及信息技术等不够了解,政府要加强对于相关粮食生产知识的宣传,让农民充分认识到新型粮食生产的优势,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同时,组织专家对农村地区进行考察,因地制宜地选择粮食生产模式。另外,要建立农村农业人才培训体系,注重农业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农业经营人才及技术人才。在人才培训方面,除了注重农业知识技能培训,还要注重互联网技术培训。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技术可以帮助农民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并帮助其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尤其是有利于推进农业电商发展,进而促进河南省农业发展[10]。

猜你喜欢
耕地面积耕地河南省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送伞
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军令状” 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家畜养殖生产的环境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