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草莓高温闷棚高效栽培技术

2021-12-01 07:15江雪雪李昌琼刘雪松
乡村科技 2021年22期
关键词:草莓大棚植株

江雪雪 李昌琼 路 微 刘雪松

(成都市新津区农业农村局,四川 新津 611430)

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公园城市”建设,花舞人间、梨花溪、斑竹林、老君山及纯阳观等景点成为许多人近郊游玩的良好选择。由于游客增多,农场新鲜果蔬采摘发展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休闲项目。而草莓以其果形可爱、香味浓郁、酸甜可口、维生素含量丰富等优势深受人们喜爱。在鲜果较少的冬春季节,草莓采摘更是备受欢迎,在果蔬采摘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草莓种植,越来越受到种植户的青睐,在成都市新津区逐渐发展起来。草莓采摘受交通因素影响较大,最适宜在交通便利的农家乐、景区周边发展,因此,成都市新津区草莓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成新蒲快速通道两侧以及花桥街道大学生创业园区。然而,由于钢架大棚成本高、土地受限等因素,草莓大棚一般连年种植,容易出现土壤板结、理化性状恶化、土传病虫害严重发生等问题,造成草莓产量、品质下降。成都市新津区推广大棚草莓高温闷棚高效栽培技术,利用7-8月高温闷棚消毒的方式,既能杀灭有害病菌和地下害虫,又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对减轻病虫害发生程度、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有积极作用。

1 高温闷棚

1.1 闷棚时间

综合考虑栽培管理水平、成本与收益,新津区草莓采摘在5月中旬结束,二茬草莓在8月底才会定植,中间有3个多月空闲期,出于方便省事考虑,种植户一般不会栽种其他作物。因此,可在此期抓住高温天气(以外界气温达到30 ℃以上的7月上旬至8月下旬为宜),结合草莓大棚换茬整地施肥进行闷棚[1]。

1.2 整地施肥

前茬草莓收获后,及时拔除草莓苗、铲除田间杂草,然后平整、耕翻土地,并向棚内灌透水。待土壤晾两三天后,均匀播撒水稻(高粱)等夏季禾本科作物种子,每667 m2大概播种2.5 kg,并保持土壤湿润,以便水稻(高粱)苗健康生长。6月底(抽穗前)控制棚内湿度,以便实施机械化耕地。待耕地机可下地作业后,将水稻(高粱)苗打碎翻入地里。同时,每667 m2草莓大棚施入新鲜有机肥(牛、羊粪)2 000 kg、菜饼100 kg 以及石灰氮50 kg,均匀撒在土表,深翻多遍,均匀混入土里,以培肥土壤、提高地力。然后开沟做畦,一般可开3 条沟做成4 畦,沟宽30~40 cm,沟深30 cm[2]。

1.3 灌水闷棚

耕翻作畦后即可灌水,用水泵抽水至沟内,大水漫灌,使土壤的大孔隙充满水,以土壤湿度70%~80%灭菌效果最好。水渗透后覆盖地膜,盖严压实,覆盖旧的大棚膜进行升温闷棚。棚内土壤要全部覆盖,大棚边沿用土压实。发现土壤干旱时,要注意及时适当补充水分[3]

2 高效栽培

2.1 揭棚施肥

闷棚一般需要20 个晴天,一般在8 月上中旬即可揭膜。闷棚结束后,土壤要晾晒7 d左右。每667 m2再补充过磷酸钙40 kg、复合肥25 kg,同时可按商品推荐用量均匀撒施枯草芽孢杆菌和中微量元素肥。

2.2 深耕起垄

使用旋耕机将土地整理平整,将肥料旋耕均匀,然后使用起垄机开沟作垄。大棚中间栽植双行,垄底宽60 cm,垄面宽35 cm,垄沟宽30 cm,垄高30 cm;大棚两侧栽植单行,根据情况垄面宽和垄沟宽可以适度窄一些,垄高不变[4]。

2.3 封闭除草

整地起垄后,抓住杂草萌芽前或杂草未出土时选用除草剂进行施药处理。封闭药剂选择施田补500 倍液+丁草胺300 倍液,在土壤湿润的条件下喷药。采用低压喷雾,使喷头贴近土壤表面,边喷边退以免踩坏除草剂形成的药膜。喷药后7 d才可栽植草莓苗。

2.4 定植管理

新津本地主栽品种为红颊,定植时间一般在8月25日至9月10日。视天气情况,最好选择连续阴雨天气抢墒移栽。如果连续晴天、气候干燥,可以在垄沟内灌水,将土壤浸湿。定植前需要铺设好滴管带,可用于浸润垄面。

定植前可用甲基托布津和阿维菌素浸泡处理草莓苗,以增强其抗病虫害能力。应适当稀植,大棚两侧单行、中间双行,株距20 cm左右、行距22 cm左右,每667 m2用苗6 000~7 000株。定植草莓苗要求健壮、3叶1心,定植深度要求“深不埋心,浅不露根”;草莓苗定植方向要统一,根颈部弓形凸出一侧朝向垄沟方向栽植;草莓根横向栽植,朝向垄内侧、与垄沟垂直[5]。

随栽随浇定根水,一定要浇足浇透。定植7 d内,可每天早晚小水滴灌一次。待草莓苗活棵后,去除遮阳网。

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必须要从维护企业和职工双方利益出发,将贯彻落实《劳动法》等法律法规作为重中之重,让广大职工有效参与民主管理、决策和监督,切实筑牢劳动关系稳定根基。

2.5 覆盖地膜

定植大概30 d 后覆盖地膜,待连日最高温度低于20 ℃进行。清晨草莓植株含水量较高、叶柄较脆,所以盖膜一般选择在午后进行,此时叶片受阳光照射发软不易折断。盖膜时扎洞尽量小,洞口太大易长杂草,且不利于保温保湿。

2.6 摘叶、摘新茎

大棚草莓定植活棵后不久,根茎处就会长出新茎,为避免营养消耗,必须将其摘除,可以结合摘叶同时进行。在后期的精细化管理中,摘叶是一项重要操作,叶片太多不但消耗营养,而且密不透风容易滋生病菌。摘叶可在草莓苗活棵后15 d 至覆盖地膜前进行,通过观察植株长势及病虫害发生情况,适当摘除老叶、病叶、黄叶。为满足春节前后草莓的市场需求,对于长势过旺的植株可以尽早摘叶、多摘叶,对于长势不旺的植株要迟摘叶、少摘叶,但需保证每个植株上至少保留4片展开的功能叶。

2.7 覆盖大棚膜

盖棚膜的时间不能过早,否则高温天气容易抑制草莓苗生长,但也不能过晚,否则达不到早产目的。当连日最高气温低于15 ℃时(10月底至11月初)可覆盖大棚薄膜。

2.8 放养蜜蜂

大棚草莓由于通风不良和棚内昆虫授粉极少,所以很容易产出畸形果,需要人工放养蜜蜂采花传粉。在草莓即将普遍开花时便可投放蜜蜂。投放蜜蜂的数量以与草莓植株数等量为宜,一般可按照每333.5 m2放置1个蜂箱的原则,根据大棚面积决定蜂箱放置数量。蜂箱应放置在大棚内光照条件较好的地方,一般放在垄沟上方。喷洒农药,特别是含有杀虫剂的农药时,要将蜂箱搬出大棚,同时注意大棚内外温度不能相差太大。蜜蜂活动最适宜的温度是20~23 ℃。当3 月春暖花开时,增加大棚通风时间,此时外界昆虫活动增多,可以不再投放蜜蜂。

2.9 大棚温度管理

可在大棚内悬挂温度计(与草莓植株同高),以便及时准确掌握草莓生长温度。蕾花期棚内适宜温度为24~26 ℃,可通过通风管理来控制棚内温度,如现蕾开花少,可将棚内温度提高至28~30 ℃以促进开花。结实收获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5 ℃左右、晚上控制在6~8 ℃为宜,气温较低时可适当减少通风透气时间,下午尽早关棚以提高棚内夜温。若天气预报低于0 ℃,则可在大棚内燃烧煤炭以升温。

2.10 大棚水肥管理

若清晨叶尖吐露珠,揭开地膜土壤有潮气,一般表示不缺水。若连续出现晴朗天气,棚内蒸发量大,则需适度灌水。滴灌要少量多次,控制沟内不积水,以免大棚内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过大而滋生病菌。

草莓根系较浅,对养分非常敏感,但整个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量又很大。因此,施肥不足或过多均会影响草莓生长。草莓对肥料的吸收量随其生长发育而逐渐增加,草莓生长初期吸肥量很少,自开花以后吸肥量逐渐增多,随着果实不断采摘,其吸肥量随之增多,特别是对钾和氮的吸收量最多。根据草莓长势情况,结合灌水和病虫害防治,可通过冲施肥和喷施叶面肥的方式进行追肥。草莓生长期所需要的肥料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氮肥。氮肥的作用是促进植株形成大量的叶片,加强营养生长,增大果个,提高产量。草莓缺氮的表现症状为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色缺绿发黄,花芽分化延迟,花芽数减少,果实小,坐果少或不结果,产量低及品质差。发现缺氮时,每667 m2可追施艾威克3~5 kg,施后立即灌水;也可以喷施0.5%尿素。

第二,磷肥。磷能够促进花芽分化,使草莓提早开花结果,且磷肥可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和改善果实品质。草莓缺磷的表现症状为叶片小、叶色暗绿,叶缘会出现紫褐色坏死斑点,整个植株生长不良。缺磷时,需及时补充磷酸二铵,也可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以提升草莓的品质。

第三,钾肥。钾能促进植株茎秆健壮,改善果实品质,增强植株抗寒能力,提高果实的糖分和维生素C 含量。草莓缺氮的表现症状为从新成熟的上部叶片开始,缺钾的叶片边缘经常呈黑色或褐色,叶片干枯,最终出现灼伤状。在草莓生长后期,需及时追施钾肥。在草莓开花、结果期追施硫酸钾,能够满足草莓的营养需求。

第四,钙肥。钙能增强草莓果实的耐贮性,减少草莓发生生理病害;增强草莓植株抗逆性;保证根系正常生长。草莓缺钙的表现症状为果实硬度不够、新叶皱缩卷曲、叶片正面呈凹陷状,叶边缘焦枯,植株生长缓慢,无法抽出嫩叶等;缺钙还会导致草莓萼片边缘或者顶端呈焦枯状,花蕾逐渐呈褐色,影响授粉和坐果。另外,草莓果实缺钙还容易出现僵果和裂果。因此,花果期需及时补充钙肥,常以冲施结合叶面喷施的方式进行。花期补钙能防止花萼和幼叶枯萎,果期补钙能提高果实硬度,提高果实商品率,让草莓收获后能存放更久。

第五,镁肥。镁使草莓根生长健壮,能促进植株体内维生素A 和维生素C 形成,对于提高果实品质有重要作用。镁还能增强植株的抗寒越冬能力。草莓缺镁的表现症状为在草莓成熟叶片缺镁时,最初上部叶片的边缘出现黄色,后逐渐变褐枯焦,进而叶脉间褪绿并出现暗褐色斑点;浆果通常比正常果颜色淡,质地较软,有白化现象;缺镁时根量显著减少。可增施有机肥,或叶面喷施1%~2%的硫酸镁进行补充。

第六,硼肥。草莓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均与硼元素有关,硼可以提高花粉活力,刺激花粉管伸长,能减少落花落果,提高草莓坐果率,减少未受精果量,提高产量。硼元素还可以使枝叶生长繁茂,根系发育良好。草莓缺硼表现症状为草莓幼龄叶片出现皱缩和焦枯,叶边缘黄色。缺硼的草莓植株花小,授粉不良,坐果率低,落花落果严重,同时长出的草莓果实容易畸形。在花芽分化期、现蕾期、坐果后、换茬期,均可叶面施用鼎效液硼,以有效防止草莓缺硼,提高果实品质。

2.11 草莓主要病虫害及防治要点

草莓定植后主要病虫害有黄萎病、炭疽病、白粉病、灰霉病及蚜虫、斜纹夜蛾、红蜘蛛、蓟马等。

第一,黄萎病。草莓黄萎病在定植初期容易发生,发病适宜气温为25~28 ℃,相对湿度为60%~85%。发病初期,外围叶片、叶柄处产生黑褐色长条形病斑,叶片失去生机和光泽,叶缘和叶脉间变成黄褐色、萎蔫,干燥时枯死。新嫩叶片感病后表现出无生机、变灰绿或淡褐色下垂,继而从下部叶片开始变黄枯状、萎蔫直至整株枯死。被害株叶柄、果梗和根茎横切面可见维管束部分全部变褐,根在发病初期无异常。该病危害大,是顽固的土传性病害,做好土壤高温闷棚消毒可有效预防。

第二,炭疽病。草莓炭疽病在定植初期容易发生,结果期很少发生,属于高温高湿型病害,发病适宜温度条件为28~32 ℃,相对湿度为90%以上。叶片受害时初产生黑色纺锤形稍凹陷溃疡斑;匍匐茎和叶柄形成环形圈病斑,扩展后病斑以上部分萎蔫枯死;湿度大时病部可见肉红色黏状孢子堆;发生严重时,全株枯死。切开根茎部观察,可见自外向内发生局部褐变。

第三,白粉病。白粉病在草莓整个生长周期均易发生,属于低温高湿型病害,发病最适宜气候条件为温度15~25 ℃、相对湿度90%以上。其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而在叶柄、花、梗少有发生。叶片受害时,初期叶片背部出现白色近圆形星状小粉斑,后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严重时整片叶布满白粉,叶缘向上卷曲变形,叶片也会变得非常脆;后期变为红褐色病斑,叶缘萎缩,叶片枯黄。叶柄受害时,覆有一层白粉。花蕾受害时,不能开放或开花不正常。果实早期受害时,幼果被白粉覆盖,停止发育。果实后期受害时,果里有一层白粉,着色缓慢或停止,果实失去光泽、硬化,失去商品性,严重时果实全部被白粉覆盖,导致完全不能食用。喷雾防治时一定要喷到叶片背面,发现病果要立即摘除以免传染扩散。

第四,灰霉病。灰霉病主要发生在草莓花期和果期,发病最适宜气候条件为温度18~23 ℃、相对湿度80%以上。其主要危害花器、果实,也危害果柄、叶片。花器发病时,花萼上有针眼大水渍状的小斑点,后扩展成较大病斑,使幼果湿软腐烂;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灰褐色霉状物。果实发病时果顶呈水渍状病斑,后变成灰褐色斑,潮湿时湿软腐化,病部生灰色霉状物,干燥时病果呈干腐状,最终造成果实坠落。果柄发病时先产生褐色病斑,湿度大时病部产生一层灰色霉层。叶片受害时,初期叶基部产生水渍状病斑,扩大后病斑呈不规则形,湿度大时病部可产生灰色霉层,发病严重时病叶枯死。始花期连续药剂防治2次,可压低病源基数。

第五,斜纹夜蛾。对于斜纹夜蛾,需要注意观察邻近甘薯、大豆地里的虫情,若发现有其危害,则需抢在幼虫3龄前用药。可利用斜纹夜蛾的趋光性,使用电子灭蛾灯诱杀成虫,也可喷雾防治。

第六,蚜虫。蚜虫在草莓植株上全年均有发生,以初夏和秋初密度最大。温室草莓扣棚后由于温度较高,蚜虫发生较多。可利用蚜虫的趋黄性,在大棚内放置黄色粘板诱杀。

第七,红蜘蛛。可在大棚内放养捕食螨,每6 000 株草莓放20 000 只左右。

第八,蓟马。蓟马对大棚草莓的危害高峰期有2 个:一是在草莓定植后到冬季低温前的9—11 月,二是开春后的3—4 月。蓟马对蓝色较为敏感,可以设置蓝色粘板诱杀。

防治病虫害时要尽量综合使用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措施。例如,控制大棚内的湿度可有效预防多种病害,可采取合理通风、垄沟铺稻草以及适度控制灌水的方式降低棚内湿度,进而减少病菌滋生。化学防治是经常使用的防治方法,但使用化学防治时要注意保护害虫的天敌;不能长期单一使用同一种药剂,应该多种药剂进行轮换使用,以免病菌、害虫产生抗药性。以下介绍几种药剂配方,可用于以上病虫害综合防治:①甲基托布津1 000 倍液+翠泽1 000 倍液+50%灭蚜威2 000 倍液+15%哒螨灵3 000 倍液;②速克灵1 000倍液+健达2 000 倍液+20%螨死净2 000 倍液+隆施3 000 倍液;③25%溴菌腈1 500 倍液+绿妃1 500 倍液+宝卓2 500 倍液+10%吡虫啉3 000 倍液;④45%咪鲜胺1 500倍液+世高1 500倍液+5%阿维菌素300 倍液。

猜你喜欢
草莓大棚植株
物联网管大棚 防寒生产两不误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植物抗冷性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进展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防控措施研究
草莓
长匐茎与块茎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知识归纳及试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