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7 月26—30 日,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侯军、乔阳冒雨前往范县龙王庄镇张楼、杨集乡民义村、高码头镇老范庄和牛楼、城关镇西张青营及颜村铺乡孙庄食用菌基地,进行防汛救灾技术培训指导。
服务团在张楼基地进行了各项生产工艺考察,并同负责人及技术总工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出谋划策。基地菌种资质办理持续推进中,优化与改进菌包生产工艺,查漏补缺;净化车间,进一步优化升级;在灭菌锅抽真空前提下达到彻底灭菌效果。对于目前正在生产的草菇菌种,服务团给出了具体建议:在原种使用菌种瓶生产工艺的前提下,以小麦为主料,棉籽壳发酵和牛粪作为填充物辅料掺入10%~20%,最后进行辅料1 cm封面,采用高压灭菌彻底排气灭菌,有效防止杂菌污染。栽培种可采用棉籽壳+麸皮+发酵牛粪作为主料,其他生产要求同原种。
黑皮鸡枞覆土需要3次或者3个步骤,在薄膜折成的料框中,先铺底层,再灌缝,最后封料面。对棚架栽培来说,覆土上架工作量大,所以对覆土的处理要求尤为精细。要想真正发挥覆土的作用,服务团提醒要用旋耕机旋耕两三次,土壤湿度达到比手握成团一松即散再稍微偏干一点为最佳。覆土旋耕成粉末状经过杀菌杀虫处理以后,最好过筛,把大颗粒拣出来。灌缝时要尽量做到每个缝隙中灌满覆土,间隔0.5~1.0 cm,避免菌袋之间或下部形成空心而造成下部菌丝旺长或底部出菇。覆土盖面2.0~3.0 cm,覆土中可以添加少量营养物,如可以喷洒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或掺拌10%左右彻底发酵的牛粪,有利于增加营养供给。
对于高温季节,尤其是雨季,需要进行覆土的菇类栽培,如双孢菇和黑皮鸡枞等菇类,服务团要求必须充分把握夏季覆土杂菌多虫害多的客观特点,严格处理方式,采用有效杀菌剂和杀虫剂充分翻拌均匀并用薄膜覆盖暴晒温度至60 ℃,两三天翻拌1 次,共3 次,最大限度地利用生态措施降低病虫残存。同时,要避免覆土遭到雨水浸泡,造成消毒杀菌措施无法落实到位,覆土带菌带虫覆盖菇床,最终造成病虫危害严重。如果覆土遭到雨水浸泡或雨淋,必须重新处理。
目前正在生产的几个基地,汛期防护工作做得相对较好,尤其是张楼生产基地排水沟与提灌站进行结合,基地生产场地内雨水能及时通过自建的排灌站进行外排,彻底消除了发生较大内涝的隐患。牛楼基地及响应防汛号召,菇农积极准备防汛沙袋与防汛器械(包括大型挖掘机等),食用菌服务团与基地菇农共同进行了防汛包的装填。其他基地的排水沟也基本上修正完毕。但总的来说,范县处于平原地区,排涝压力较大,尤其是水稻栽培区的食用菌基地,需要根据雨水情况和排水沟的情况设置外排提灌站,保护基地不受雨水内涝危害。
始终牢记防范比补救更重要,要做好预防极端情况的出现,如雨水倒灌菇棚、大风天气等。菇棚周边提前开挖排水沟,加固覆膜拉绳,避免大风灌棚吹倒菇棚。各种食用菌生产设备要避免雨水浇灌,检查电源电线,避免漏电造成隐患。如有个别情况发生,要先断电,晒干后再进行测试。确保没有隐患以后重新使用,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如果菇棚出现垮塌或崩溃,在天气转好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及时清理加固。
要主动防范各种食用菌原辅材料被水浸泡,提前主动把食用菌生产资料转移至高地,或摆放在层架上等雨水不易浸泡不易潮湿的地方。主动开挖排水渠道,最大限度地降低雨水浸泡造成的损失。对受灾菇棚进行消毒处理,尽最大努力做好生产场地周边环境卫生工作,避免病虫害与各类杂菌暴发。
西张青营食用菌基地积极引进新模式、新工艺,利用竹竿制作黄背木耳人字出菇架,生产引进的新品种猴脑耳,鲜销和干制皆可。普通菇棚经过改造后容量达5 万多袋。目前,基于高温季节的2万多袋刚刚摆放完毕,正在准备进行催蕾。另外,该基地的20个食用菌智慧方舱茶树菇装填完毕,已经进入催菇阶段。针对部分菌袋未长满的情况,服务团提醒要注意菌袋杂菌感染,尤其是防止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链孢霉的发生。一旦发现链孢霉发生,及时用消毒液浸泡过的湿布或报纸轻轻包裹住移除菇房,避免扩散感染。
服务团提醒各基地近期手机上要下载几款准点预报天气的软件,避免单看一款(部分手机天气预报软件不及时、不准确),要几个天气APP软件对比查看,关注官方天气预报,及时了解天气变化,掌握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汛及次生灾害防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