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反贫困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

2021-12-01 08:16刘鑫鑫
关键词:共同富裕贫困人口贫困地区

龚 云,刘鑫鑫

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世界的严重问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秉持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已帮助7 亿多人口摆脱贫困。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中国的减贫事业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年平均减贫量超1300 万人。中国的减贫工作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壮举,科学的理论、正确的价值导向和追求与切实可行的政策在扶贫减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战略家,从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社会主义本质出发,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高度重视反贫困问题,从中国实际出发,以理论引领实践,始终铭记“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189,以制度的“底色”决定目标、决定奋斗的“本色”,推动了中国脱贫攻坚实践,2020 年底中国从整体上消灭了绝对贫困,在迈向共同富裕道路上迈出了重大的一步。在领导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创立了以脱贫攻坚为核心内核的习近平反贫困重要论述。习近平反贫困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当前中国贫困问题的实践指南,也是未来实现人类贫困治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指引。

一、共同富裕——脱贫攻坚的最终目标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主要领导人都高度重视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根本原则、最大优越性。1990 年12 月,他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江泽民同志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胡锦涛同志要求“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经过长期艰苦奋斗,中国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共享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这是了不起的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方面强调,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能做超越阶段的事情”[3]214,一方面强调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方面不能无所作为,“而是要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3]215。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最终摆脱贫困,“唯有全民把经济建设当作最大的政治”[4]214;同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坚持共享发展,坚持精准扶贫。“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3]214。共享发展理念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共享是全民共享。这是就共享的覆盖面而言的。二是共享是全面共享。这是就共享的内容而言的。三是共享是共建共享。这是就共享的实现途径而言的。四是渐进共享。这是就共享发展的推进进程而言的。我们要立足国情、立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思考设计共享政策,既不裹足不前、铢施两较、该花的钱也不花,也不好高骛远、寅吃卯粮、口惠而实不至。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贯通的,要整体理解和把握。”[5]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是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举全民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把‘蛋糕’做大。二是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充分体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要扩大中等收入阶层,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特别要加大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坚决打赢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攻坚战。落实共享发展是一门大学问,要做好从顶层设计到‘最后一公里’落地的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新成效”[3]216。

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实现共同富裕虽然是最终目标,但应该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推进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他在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但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为此,建议稿在到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中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部分突出强调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出了一些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这样表述,在党的全会文件中还是第一次,既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也是实事求是、符合发展规律的,兼顾了需要和可能,有利于在工作中积极稳妥把握,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2]73

二、党的领导——脱贫攻坚的牵引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6]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竞争经济,会自然形成两极分化。邓小平同志早在20 世纪90 年代初就指出:“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7]只靠市场经济是无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扶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攻坚任务抓在手上,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劲头,攻坚克难,乘势前进。”[8]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4党的领导贯穿在脱贫攻坚的实践中。

基于这个概念,其他学者陆续凝练提出了“搭脚手架教学”理念,在“最近发展区”内通过有效的指导培养孩子的能力。在教育过程中提供指导,随着孩子能力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指导。这个指导过程跟建筑中搭建脚手架有两点重要相似之处:①在建筑任务完成后拆除;②拆除不影响已建成房屋的稳固性。

(一)强化党的领导,夯实党员干部主体责任,做脱贫攻坚的“主心骨”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加强党的领导,是脱贫攻坚、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必须发挥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作用。特别是我国贫困地区多为地质条件艰苦、交通不发达、当地群众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地区,脱贫攻坚是硬仗。因此党的领导十分重要。习近平总书记针对这一实际首先明确:“加强领导是根本,发挥各级党委领导作用,建立并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实行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保障。”[9]44这一要求为当地贫困人口及广大群众树立了过上好日子的信心,也提供了“主心骨”与“定心丸”。

在反贫困工作开展过程中,党和政府提出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10]。习近平总书记就强化主体责任指出:“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推进扶贫攻坚,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关键是责任落实到人。”[11]要求党员与困难群众之间形成“一对一”的帮扶小组,强调脱贫攻坚过程中党员要真抓实干。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反复强调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党员要发挥引领作用,归根结底是为了脱贫攻坚工作真正取得实效,为了老百姓能真正过上富裕的生活,让困难群众的生活有盼头、让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满希望,因此,“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扶真贫、真扶贫,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决不搞花拳绣腿,决不摆花架子”[9]116-11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9]124。全体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战中群策群力、亲力亲为、尽锐出战,层层压实责任。“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时时彰显出“第一担当”。“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9]45,其一语道出党建的力量,表明中国共产党在脱贫攻坚中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脱贫攻坚工作不仅彰显了人力物力,也彰显了思想引领力与组织力,证明“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12]。这是九千多万党员严密的组织体系、步调一致的战斗集体迸发的中国力量。

(二)以“党建+”创新脱贫攻坚工作模式,做贫困群众的好助手

“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13]2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中明确了人民的基本追求,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任务。这意味着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中国共产党人都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视作工作准则,通过落地大批惠民举措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巩固人民主体地位。2020 年,在决胜脱贫的收官之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多地脱贫攻坚的计划。但面对疫情,党员干部与群众一刻未停,开启战疫与脱贫双线作战的模式,“线上”与“线下”并举,脱贫与战疫双赢。“党支部+电商”的运作模式让“一村、一品、一店”走入全国人民的视野,一时间,“书记带货”成为热词。贫困地区的特色产品在网络的传播下走向全国各地,贫困地区群众的收入得到切实提高,贫困地区的脱贫经验借以推广,为后续农村减贫、开放的步伐打下了根基。作为贫困地区的战斗堡垒,“第一书记”以党建作为驱动力,积极为贫困地区群众想办法。党建不仅带领农村地区摆脱贫困,更促进了贫困地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与工作作风,推动贫困地区群众成长,有效激发其主体性,以促进地区更好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1]367这一论述明确了我们党的角色定位与价值取向。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遍布连片特困地区,所到之处均围绕民生问题展开调研。在脱贫攻坚战中,中国共产党尽锐出战,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推进脱贫攻坚措施。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党的重要执政成效,“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14]。中国共产党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信念、以“人心齐、泰山移”的干劲、以积极迎战的作风在这场战役中发挥先锋队的作用,责任在肩、重任在手,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情怀与担当。

三、农村贫困——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道:“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189。我国农村地区面积广阔,发展也受到地域、交通等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因此,面对农村地区的脱贫攻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贫困村和所在县乡当前的工作重点就是脱贫攻坚,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15]之后他又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拆解、细化目标,指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们将消除绝对贫困,但相对贫困仍将长期存在。到那时,现在针对绝对贫困的脱贫攻坚举措要逐步调整为针对相对贫困的日常性帮扶措施,并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架构下统筹安排。这个问题要及早谋划、早做打算”[16],明确了扶贫工作的长期性及总体性、全面性,需要全社会团结协作与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使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作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一项重大举措实施。

(一)加大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地区脱贫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但同时也应深刻认识到,农村地区脱贫工作十分艰巨。面对农村贫困地区错综复杂的致贫原因,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明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17]29在明确农村地区脱贫攻坚重要性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具体实践中提出,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开对了‘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17]40。必要的政策绝不是不分彼此的一般性政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发挥政府调节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又要重视市场调节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18]。两只手共同作用,通过改革创新工作方法,“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带动贫困人口增收”[17]50。湖南十八洞村的脱贫实践就是农村地区脱贫的重要例证。自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提出“精准扶贫”概念后,十八洞村积极挖掘自身特点,开发旅游产业,以“化零为整”的方式多渠道并进,让深山苗寨走出了大山,让当地群众挺直了腰杆。2020 年,中央下达财政扶贫资金已达1396 亿,保持了自2013 年以来的连续大幅增长,各地脱贫攻坚进入决战阶段。农村地区是脱贫攻坚战的一线,应与乡村振兴相衔接,在顶层设计中找到结合点,出重拳整治问题,为全面提升农村地区贫困人口的获得感提供保障。这不仅是中国脱贫攻坚战役中的阶段性胜利,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新阶段的实践。

(二)打造农村地区扶贫大格局

脱贫攻坚战不是贫困地区一方事务,而是要举全国之力共赢的战役。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脱贫攻坚的论述不仅仅是就脱贫而言脱贫,而是“‘人心齐,泰山移。’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17]50-51。在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统筹扶贫资源,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9]99,并以“全国一盘棋”的治理优势统筹扶贫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就制定了“不丢城,不误乡,利城富乡”[19]的经济发展路线,有效改变了扶贫中“政府热、社会弱、市场冷”的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1]189他到革命老区河北阜平考察时提出的“三个格外”——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就是对弱势群体关切的体现。全面扶贫大格局不仅体现在消除贫困的经济方面,也体现在为贫困人口织密筑牢的社会保障网络上。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立健全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对因病致贫或返贫的群众给予及时有效救助。”[17]43据预计,“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有二千万至二千五百万人。到二〇二〇年难免还有这样的贫困人口,要由社会保障来兜底”[17]43。2020 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一部分困难群众因病返贫,生活雪上加霜。我国强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此时发挥了重大作用,新冠肺炎治疗费用均按规定予以报销,用举国之力为困难群众筑牢阻挡返贫的防线,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

扶贫大格局不仅是横向覆盖上的大格局,也是纵深方向上的大格局。脱贫攻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并不止步于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还致力于充分享有发展成果、拥有平等发展机遇。脱贫攻坚的意义也不仅仅是摆脱贫困,还在于为下一阶段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脱贫攻坚是一场持久战,习近平反贫困重要论述准确回答了新时代的时代之问,既通过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重大突破,也为进入小康社会的中国如何继续治理欠发达地区,构建起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精准施策——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

世界上各国都重视贫困问题,也都为反贫困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包括马尔萨斯的人口过剩论、阿玛蒂亚·森的食物缺乏论等。理论林林总总,各有千秋,但扶贫脱贫要从具体实际出发,运用辩证的眼光找到“穷根”,并进行多样化的实践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则运用辩证思维,根据贫困发生的实际指出:“俗话说,治病要找病根。扶贫也要找‘贫根’。对不同原因、不同类型的贫困,采取不同的脱贫措施,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9]60可见,脱贫攻坚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准”。

(一)扶贫对象“严进严出”

以往在对扶贫对象的识别与准入中,一些地方实践中确实出现过违规问题,不仅未能使真正需要的人得到帮助,也造成了负面社会影响。针对这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关键的关键是要把扶贫对象摸清搞准,把家底盘清,这是前提。心中有数才能工作有方”[9]59,并给出了相应的实践步骤,即首先从“精准识别”出发,“要打牢精准扶贫基础,通过建档立卡,摸清贫困人口底数,做实做细,实现动态调整”[20]。通过庞大的信息采集系统为贫困人口建档立卡,通过及时了解准确的扶贫对象收支、资产变化,确定贫困主体“进出”情况,同时强调“在脱贫标准上,既不能脱离实际、拔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能虚假脱贫、降低标准、影响成色”[21]。

要“严进”,也要“严出”。成功脱贫是贫困人口好日子的开端,而不是地方领导的政绩,更不是伪造的成绩。面对一些地方虚高的脱贫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严把贫困退出关,严格执行退出的标准和程序,确保脱真贫、真脱贫。”[22]在脱贫的过程中防止“假脱贫”“被脱贫”,要“扶真贫、真扶贫”[9]63。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注重因病返贫的情况,时刻关注残疾人、失能老人等特殊人群的贫困情况,深刻体现“六个精准”中的“脱贫成效精准”。这一规范的过程贯穿整个脱贫攻坚战始终,不仅能反映扶贫脱贫攻坚的客观性、真实性,也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理论中对人民负责的精神。

(二)“一人一策”,因地制宜

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当知青时曾切身体会过贫困之苦。这段经历帮助习近平总书记找到了从农民切身需求出发、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实现脱贫的方法论。这一理念更多地体现在为贫困人口制定特色各异的脱贫计划方案。在脱贫攻坚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挖掘贫困地区自身优势,“要立足当地资源,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商则商、宜游则游,通过扶持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就地脱贫”[17]41。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就是依照这一理念开展脱贫实践的。在刚到宁德的两个月内,他逐个县走访,在此基础上研究宁德地方志,充分挖掘、发挥当地特色优势,打造了一批宁德特色产品,如宁德的茶园和水果。今天,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各地纷纷通过积极创新扶贫方法,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重要手段,统筹脱贫资源,使脱贫资源更精准地传递到贫困人口手中。

2012 年底,我国贫困人口数量为9899 万人。截至2019 年底,我国贫困人口已降至551 万人。2020 年,全国832 个贫困县中共有780 个贫困县实现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显著降低。不可否认的是,返贫情况的确存在,特别是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发展和脱贫工作都产生了负面影响。但是我国的返贫检测机制更好地保证了脱贫质量,在回答抗击疫情“加试题”的同时确保了大目标如期完成。国务院对尚未摘帽的贫困地区挂牌督战,确保脱贫攻坚成色足,确保脱贫是标本兼治的脱贫,是可持续性的脱贫。

从“精准识别”到“精准施策”,扶贫的每一环节都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下脱贫实践的精准化、深化、具体化。党和政府在中国的脱贫道路上积极作为,充分结合政治性优势和制度优势,从宏观上规制扶贫减贫的运行机制、形成发展导向的制度设计,从微观上激活主体活力,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广泛的扶贫共识,充分调动社会资源促进贫困人口主动脱贫。

五、主体动力——脱贫攻坚的内生力量

(一)激发主体内生动力,杜绝“心穷”

世界历史上论证过人类贫困问题的理论家不在少数,如阿玛蒂亚·森、马尔萨斯等。他们分别从社会学、人口学等角度剖析人类贫困问题,将其归结为人力资本的缺失、人口增长以及制度约束等原因。这些理论解释各有特点,但共同的问题在于未能有效关注脱贫进程中作为主体的贫困人口的主观能动性。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曾提出能力贫困理论,意在指出贫困的根源在于缺乏获得收入的能力,但未能给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习近平反贫困重要论述则格外关注脱贫的内生性动力。这一减贫理论首先重新定义了贫困人口,从原来的收入意义上的贫困人口扩充至能力、教育等多维意义上的贫困人口,积极促成国际主流减贫思想中对贫困人口的定义,减贫方案与措施也因此得到扩充。习近平总书记早在宁德工作期间就表明:“脱贫致富的实践过程不但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建设物质文明的过程,也是我们改造主观世界、建设精神文明的过程。”[4]114-115脱贫致富不仅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把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转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9]141

在找准导致贫困的深层次原因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贫穷不是不可改变的宿命”[17]49,“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4]6,多次强调要避免仅仅关注“输血式救济”所带来的短期改善,要以内外因相结合的办法为扶贫增添助力,将国家的补贴及其他方式的援助作为一种“推动力”,把握好用好外力与激发内力的辩证关系,激发个人内生动力及其他社会力量,使其都参与扶贫战略中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提出“弱鸟先飞”意识,通过扶志强化内生动力、振奋精神,并强调“多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9]142,加之与扶贫工作相配套的“最后一公里”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等,一同形成参与式的扶贫大格局。

党和人民都相信,“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23]。这一论述集中诠释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核心要义,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者的责任与担当。

(二)重视教育,阻断贫困“传代”

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完整的人”概念,认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24]当前,我国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恰恰反映了主体方面“完整”的本质。恰如“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

贫困地区群众普遍受教育水平较低,贫困又影响了其下一代接受教育,致使大量贫困地区陷入“恶性循环”。针对这一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17]42。教育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中发挥着造血机能,因此“要紧紧扭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17]681。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明确规定了贫困地区的教育体系,要求“到2020年,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能力明显增强,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高等教育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教育总体质量显著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一方面积极通过“国培计划”向贫困地区输送师资力量,另一方面通过招生政策倾斜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更多受教育机会,着力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夯实硬件与提升软件双管齐下,力求从输入与输出两端推进贫困地区的教育工作。通过教育改变年轻一代的头脑,从整体上改变贫困地区的社会风气、精神世界,以此为更多的学生与家庭点亮希望,为当地群众树立发展信心。

六、全民动员——脱贫攻坚的社会保障

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调动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脱贫攻坚,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优势,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动各方力量,加快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要更加广泛、更加有效地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力量。要强化东西部扶贫协作。东部地区不仅要帮钱帮物,更要推动产业层面合作,推动东部地区人才、资金、技术向贫困地区流动,实现双方共赢。不仅要推动省级层面协作,而且要推动市县层面协作,同时要更加重视制度建设,明确各单位责任,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承担定点扶贫任务的中央企业,要把帮扶作为政治责任,不能有丝毫含糊。守望相助、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探究借鉴其他国家成功做法,创新我国慈善事业制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鼓励支持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脱贫攻坚”。

七、国际合作——脱贫攻坚的国际条件

消灭贫困,不仅仅是中国的事情,也是人类面临的共同任务。因此,在贫困问题上加强国际减贫领域交流合作就十分必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和国际机构在减贫领域的交流合作,是我国对外开放大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很困难的时候勒紧裤腰带援助发展中国家,事实证明,那时的付出为今天积累了宝贵资源。在这个问题上一定不能算小帐。在国际减贫领域积极作为,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这是大帐。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和看待这项工作。”

消除贫困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使命。从革命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起,中国共产党就关心最基层百姓的贫困问题。在2015 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曾经饱含深情地谈道:“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13]5小康路上,一个人都不能掉队。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将是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重大意义的伟业。”[25]脱贫攻坚不是敲锣打鼓一下子就能够完成的,反贫困仍然任重而道远。

习近平反贫困重要论述彰显出鲜明的实践性、创新性、科学性等理论品格,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重大发展,也是人类反贫困理论的重大发展,其实践不仅帮越来越多的中国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也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博尔格·布伦德表示,“在人类历史上,我们从未看到有那么多人摆脱了极端贫困”,“这是中国的一个伟大成就”[26]。中国的脱贫攻坚战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战役,而是主题明确、举措明晰的持久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中国矢志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3]362,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贫困人口贫困地区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企业慈善行为、第三次分配与共同富裕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比亚迪集团扶贫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西南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在桂林举办
隐形贫困人口
贫困地区干部要摆脱担当“贫困”——基于山阳县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状态的思考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