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明辉, 宋丹妮, 张浩然, 台红蕊, 丁亚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类健康、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对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带来了挑战[1]。随着全球化影响的加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不再局限于某一国家或地区,而是跨越国门,波及周边国家或地区,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世界性问题[2]。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立一个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和综合性的应急管理网络显得尤为重要[3]。对国家而言,组建国家公共卫生应急队伍是我国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环节。自“非典”疫情之后,我国逐步建立起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区应急管理与护理体系,在应对突发事件中起到重要作用[4]。我国的社区应急管理与护理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国际形势多变、经济压力增大、恶劣极端气候灾害增多、突发事件复杂的背景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依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5]。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指导工作中强调:“全国都要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阻击作用,把防控力量向社区下沉,加强社区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使所有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公共卫生应急队伍被视为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力军,这便要求他们既要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和应用公共卫生领域最新、最实用的技术和方法。公共卫生应急护理人才配备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公共卫生应急服务水平,我国应急护理人才建设相对缺乏,护理教学模块中相关知识内容未足够引起重视,仅在社区护理学课程中简单提及[6]。此次疫情防控期间所折射出的社区护理教育教学问题,也在启示我们需要反思课堂的教育内容是否全面、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是否合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与护理教学涉及内容多、人群范围广,不仅需要各种专业知识和救护技能的教学,还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7-8]。目前我国相关教学仍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专业知识和救援技术的灌输,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足,所以亟须发展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方法,构建整合一体、以素质为核心、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社区护理人员[9]。
针对社区特点,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积极整合多学科知识,融入智能化、信息化等概念并将其应用于教学。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是外防输入、内防输出最有效的屏障,也是风险感知的第一步[10]。基于社区的特点,我们必须明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与护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风险感知、应急准备意识以及专业的管理与护理知识[11],明确社区建设布局合理、辖区人员的基本信息采集完全、医疗救助能力全面提高等方面是社区应急管理和护理的重要内容。此外,社区应急管理活动还应更好地与本土文化、居民知识与技能水平相适应,最大限度地将社区内利益相关者吸纳进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与护理课程内容丰富,涉及全部疾病、全过程、全人群以及全科医学知识,如何将这些内容有机整合后授课,需要引入“整合医学”的教学理念。整合医学是从人的整体出发,将各个医学领域最先进的知识和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社会、环境和心理状况对各种临床专业的实践进行修订和调整的一种医学体系[12]。整合医学是一种全新的医学观、方法论和健康理念,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方向和必由之路。在护理工作中,采用“整合医学”理念,聚焦于互补和综合的重点,可以帮助患者获得最大的治愈潜力[13]。因此,可以基于“整合医学”的教学理念,以新冠肺炎疫情为社区护理学教学契机,调动学生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性,深刻体会社区护理对于我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社区的应急响应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已经取得较满意的成果,但是在应对重大突发卫生事件的时候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决策下达迟疑、政策传递不畅、信息数据不全、网格职能不清晰、工作方式还停留在纯靠硬阻断、口头采集信息、手工登记出入等层面。中央政法委2020年2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发挥基层综治中心和网格员作用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充分运用“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体系,服务疫情防控整体工作。此前,“智慧社区”、“互联网+社区”等概念的提出旨在加快互联网与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运用多种新媒体途径,探索网络化社区治理和服务的新模式。在此背景下,社区护士以及社区管理人员可以动员一切力量借助“互联网+应急”、“大数据”、“智慧社区”、“新媒体”等先进平台积极推动基层社区应急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发展[14]。因此,我们应将这些概念融入社区护理学课程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教学模块中,将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培养兼具创新能力、现场应急能力以及组织指挥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将学生打造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和智慧社区相结合的开创者、实施者和领导者。
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积极践行课堂翻转、混合式教学模式。随着技术的进步、教育平台和教学资源的丰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时代正在到来。培养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和素养,除了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实践能力的培训,传统多媒体讲授、单纯的网络视频教学等方法已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理念驱动下,利用信息化手段,探索线上虚拟仿真实训+线下现场实训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成为大势所趋[15-16]。线上通过3D建模,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虚拟仿真案例,开展应急能力及素养的整合式教学,通过角色扮演、互动视频或人体模型等设备演示程序,可以培养学生决策和批判性思维,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7-19]。通过亲自建立的模拟机制演练,学生可以熟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流程,更好地理解应急事件管理和护理的教学内容,为今后的实战奠定基础。线下现场实训教学在真实体验的背景下将学生与内容联系起来,营造响应式、交互式环境,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之间关于临床概念和推理的讨论,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并发展实践技能,也有利于对学生个体防护、现场急救、消毒杀菌等技能进行实地训练与考察[20]。线上虚拟仿真教学补充了线下实训教学中无法实现的场景,促进学生在情景模拟下思维能力和基本知识的培养;现场实训教学实现了学生个体对于重要实践技能的理解与掌握。两者相辅相成。
课程考核是高等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对保证教学质量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考核评价是衡量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考核方式与评价体系对于衡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与护理的教学成效至关重要。基于线上虚拟仿真实训+线下现场实训的混合式教学方式的使用,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已无法直接衡量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掌握情况。因此,亟须改变单一考试的课程评价体系,以应急反应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将其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促使学生学在平时。例如,在课堂之余,鼓励学生撰写学习报告,课后以小组形式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加强过程管理和反馈,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与效果的跟踪评价,全面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情况和思想状态,促进因材施教。
结合课程专业内容,融入思政观念、中华民族文化等元素,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重大任务。这是我们党深刻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教训,是立足国情、放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道路的坚持与发展,也是对国家安全体系的巩固完善。面对疫情,“举国体制”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统筹协调和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在一系列重大灾害面前,只有国家、政党才能快速启动迅捷有效的组织、协调以及动员机制[21]。我们也应认真学习党的精神,秉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思想,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及时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扼制事件恶化。准确把握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重要意义和目标要求,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社区护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应不断明确教学相关主题思想,针对性地使思政人文教育、科技应用以及服务社会相统一[22]。在思政教育下,针对性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响应的基层社区组织建设、应急响应内容建设、社会组织动员和协助能力建设。有的放矢地使学生们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国家体制优势能够更有效地推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与护理整合式教学改革。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使学生们对我国迅速果断的防控措施有了切身体会,明白社区防控的落实与之前书本知识的空谈截然不同,这样的参与感也使得学生们回归课堂后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课本知识,整合国家统筹资源,发挥优势,协同社区响应体制,将社区护理的知识落到实处。
将中华民族文化内容整合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与护理教学内容中。“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正因为有了不畏艰险、甘愿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够战胜困难,取得胜利[23]。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举国上下统筹运用综合国力,开展了全方位的人力组织战、物资保障战、科技突击战和资源运动战。此外,全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和衷共济,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铸就起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精神防线。疫情发生早期,我国科研工作者就发挥忘我的民族精神,敢打敢拼、不分昼夜,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4株新型冠状病毒全基因测序,为后续治疗和预防控制方案的制定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支撑。广大科研工作者正是以这种舍身忘我的科研攻关和创新创造精神,为新冠肺炎之疫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在教学中,我们应努力提倡这种忘我的科学精神和坚持的意志品质,鼓励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克服畏难情绪,坚定战胜信心。
综上所述,多年来,我国社区护理学教育始终没有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与护理放在重要位置。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让人深刻意识到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与护理的学习刻不容缓,社区护理学课程中此模块的缺失或滞后的现象亟待改变。因此,我们提出根据课程内容特点、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发展,结合国体、政体与中华民族文化,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进行改革创新。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与护理模块内容的基础上,引入“整合医学”的概念,融入智能化、信息化等理念,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积极践行线上虚拟仿真实训+线下现场实训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此外,结合课程相关理论,融入国家思政、中华民族文化等元素,培养学生专业价值观与职业认同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此形成良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与护理的模式,为今后提供高素质应急护理人才以及合理优质的护理服务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