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韵嘉(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辽宁行政学院、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
习总书记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当前我国已步入新时代,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金融是经济的命脉,二者共生共荣,相辅相成。因此,为了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需要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从而促进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随着我国老龄化愈发严重、土地价格不断上升,我国要素成本优势在逐渐弱化,导致我国经济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是金融支持的首要着力点。
(1)着重引导金融支持“卡脖子”核心技术发展。受到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外加新冠疫情的冲击,我国“卡脖子”核心技术发展不充分问题凸显。这就要求我国应加大对创新技术、创新企业的资金支持,增强我国的科技实力,从而不断完善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由于科技创新企业前期研发成本投入较高、盈利周期较长,而且缺乏大型固定资产作抵押,导致银行抵押贷款等传统间接融资方式较难满足其融资需求。因此,我国需要着力打造更加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更多的直接融资渠道,为我国“卡脖子”核心技术发展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
(2)发展科技金融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的运营模式。通过大数据匹配资金供需双方的需求,解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进而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幅节省人力劳动,从而适当减少线下网点的配置和劳动力成本的投入,提升金融机构的盈利水平,进而提升整个经济系统的利润率水平。
(3)利用科技手段有效防控金融风险。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金融创新也不断涌现,其中潜藏的金融风险也愈发多样化、复杂化。为了平衡好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需要利用科技手段更新金融监管,填补监管空白,防止监管套利,从而有效防范新型金融风险的蔓延。尤其是在推广央行数字货币的进程中,应不断更新“监管沙盒”中的科技手段,及时丰富金融监管工具,有效防范潜藏的金融风险隐患。
(1)优化金融支持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019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9.9%、24.9%、21.6%和3.6%,其中东部地区对经济贡献率占比将近一半。应当根据各地区不同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给予不同的金融支持政策。例如针对东北地区工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企业,应加大融资政策倾斜力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从而加快东北振兴的步伐。
(2)丰富金融产品种类支持城乡协调发展。鼓励金融产品创新,不断促进金融大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全面推广采用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等作为抵押物申请银行贷款,丰富农村抵质押品种类,从而增加“三农”融资规模,降低融资成本。不断健全并完善“保险+期货+银行”的模式,这不仅可以为农户提供稳定的收入保障,还可以提升农户的信用水平、增强其融资能力。由于不同的农业生产有不同的生产周期,导致不同的生产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不同,因此可以通过创新“三农”小额贷款产品种类来满足其不同的融资需求。
(3)精准提供金融服务推动产业协调发展。为了加快我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步伐,充分释放实体经济的活力,需要充分发挥金融对不同产业的支持作用。对于钢铁、煤炭等产能过剩的行业,应该为加速这类产业的合并重组提供资金支持,从而加快我国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进程。根据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提供不同的住房信贷政策,促进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给予信贷优惠政策,适当降低上市门槛,提升该产业的资金可得性[1]。
(1)引导金融资源投入绿色产业优化生态环境。鼓励并出台相关政策引导金融机构为绿色产业提供优惠且优质的融资服务,例如为绿色产业或绿色项目给予优惠贷款利率或者提供快速融资通道,进一步降低绿色产业的融资成本,从而扩大融资规模。充沛有效的资金支持不但有助于加速绿色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升级,而且有助于通过采用先进的净化系统减少废气、废水等污染源的排放,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2)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拓宽企业绿色融资渠道。应积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充分利用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等传统金融产品构建绿色金融衍生品,扩大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规模。重点围绕碳排放权交易探索金融产品的创新,不断完善碳排放权抵押融资的定价细则等交易机制,探索低碳增信的贷款模式,开发低碳保险等新型保险产品[2]。这不仅可以拓宽企业绿色融资渠道、增加融资规模,丰富金融产品,增添金融市场活力,还可以减少企业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加速助力我国实现“3060目标”。
(3)加强审慎监管防范气候引发的金融风险。气候环境变化会给我国实体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带来较大影响形成风险隐患,一旦处置不当风险隐患将会传导到金融系统。为了防范因为气候变化引发的金融风险,金融监管机构应该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完善相关气候风险的信息披露机制,增加金融机构气候风险评估指标和压力测试,从而督促金融机构增加气候风险相关拨备,以备及时处置相关风险隐患。
增加金融对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支持,在巩固我国内循环的基础上,加速外循环的资金流动与畅通,从而加速实现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1)扩大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增加实体经济融资来源。根据国际规则及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监管标准,进一步降低金融市场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准入门槛,从而扩大其业务范围,增加对境内金融市场的参与度[3]。在优化股票市场互联互通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债券市场的互联互通,增加境外机构进行债券投资的渠道。一方面,可以有效吸引外国资金入境,增加我国的资金资源,从而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我国金融市场的竞争活力,提升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与创新能力。
(2)稳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在提高人民币可自由使用程度与维持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人民币计价结算功能,进一步扩大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采用人民币结算的范围。推进人民币离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在适度增加市场流动性规模的前提下,健全离岸人民币市场交易机制及产品体系,从而充分体现人民币外汇市场的价格发现、套期保值及风险对冲功能。稳定的人民币价格及完善的跨境结算功能,不仅有利于增强外国机构持有人民币的信心,还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结算便利,进而促进我国“外循环”的畅通。
(3)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实现沿线国家合作共赢。鼓励我国金融机构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对“一带一路”相关项目给予优惠的资金支持,根据沿线国家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差异化的、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设计相关金融衍生产品和资产证券化产品,合理规避利率、汇率波动等金融风险。通过金融助力加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打造完善的经济产业链,从而加速我国经济内外循环的联动,实现合作共赢。
目前由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导致我国中小微企业、“三农”等薄弱环节依旧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需要借助数字金融科技手段,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融资需求。
(1)深入发展普惠金融,提高社会资金可得性。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设立专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中小型银行,针对不同规模的企业实施差别化信贷支持政策,增加中小微企业融资规模,降低融资成本。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依据上下游企业的经营状况,提升相关企业的信用水平,降低融资门槛,增加银行信贷可得性,从而促进中小微企业,乃至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的健康有序发展。
(2)全面推广数字金融,促进实体经济成果共享。通过数字技术与金融业务的有机整合,构建中小微企业、农户等信息大数据平台,有效解决资金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增强金融机构对客户信用水平的评估能力,引导金融机构有针对性的提供不同利率的信用贷款。另外,金融机构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中小微企业、农户信用水平的变动情况,以便及时发现信用风险隐患,提出相应风险处置方案,在保障金融安全的同时,不仅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还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