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河道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12-01 02:20孙春亮
乡村科技 2021年30期
关键词:高台县防洪河道

孙春亮

(高台县骆驼城井灌区水利管理所,甘肃 张掖 734300)

在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中,河道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承担着行洪、排涝及灌溉等多重任务,因此,河道的整体情况与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1]。目前,在农村河道治理过程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加之治理手段并不科学,河道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淤积加剧,这严重削弱了河道本身的功能和使用价值。因此,开展农村河道治理成为乡村振兴中至关重要的一项任务,需要采取合理的策略有效解决农村河道淤积等问题,实现河清渠畅的目的。因此,本文以甘肃省高台县山水河河道治理项目为例,分析当前我国农村河道综合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1 高台县骆驼城井灌区河道综合治理概况

高台县隶属甘肃省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游下段。高台县境内的山水河位于东经99°34′、北纬39°15′,发源于祁连山北麓的榆木山,地处祁连山北坡低山丘陵区。山水河经骆驼城、宣化、黑泉三乡部分村社后汇入黑河,总长度22.973km(骆驼城古遗址至黑泉乡新开村入黑河口处)。此次计划治理的河段长度为11.87 km,实际的治理范围较为广阔(从骆驼城古城至黑泉乡新开村),治理重点是对河道两岸的骆驼城、黑泉乡等区域加以保护,涉及16个行政村及52个国营、集体、个体农林场,沿岸有1.6万人,治理区域内有耕地6200hm2。通过对重点河段进行科学化治理,使受到洪水威胁、洪涝灾害频发区域的防洪能力得到增强,以保证区域经济发展;重点河段所涉及的基础设施和村镇等的防洪标准符合现行规范要求,以保障区域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1994)中的相关规定,明确了山水河河道治理工程的防洪标准是十年一遇,洪峰流量是121m3/s;依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1998)的相关指标,防洪堤工程级别为5级。在山水河治理项目中,重点完成的建设项目包括:新建7730m护岸,其中右岸7130m、左岸600m;加高原护岸122.6m(右岸桩号0+000上游);浇筑砼齿墙23道,共632.5m;疏浚河道850m。该项目完成的砂石方总量是26.16万m3,其中砂砾石开挖9.75万m3,堤身砂砾石夯填及回填13.47万m3,砂砾石垫层1.51万m3,砼浇筑1.22万m3,浆砌石砌筑0.2万m3,铅丝笼块石100m3。此外,还铺设聚苯乙烯闭孔泡沫板4500m2、聚乙烯胶泥伸缩缝800m2。

2 农村河道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高台县骆驼城井灌区河道综合治理情况的分析,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农村河道综合治理中存在以下四个突出问题。

2.1 河道淤积萎缩

现阶段,我国中小河流的农村河道普遍存在河道淤积、河道萎缩等问题,导致河道本身的功能无法充分发挥[2]。河道淤积及萎缩的成因众多,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如开展采砂作业等,除了会导致河沙流失外,还会诱发河道坍塌。而河道坍塌会使大量淤泥聚集在河道中,进一步加剧河道的堵塞程度,直接影响河道的正常运行。此外,长期以来,部分地区人们无节制地向河道中倾倒大量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造成河道封堵,也减弱了河道的行洪能力。

2.2 防洪设施陈旧

防洪排涝是河道的主要功能。但现在很多农村地区的防洪排涝设施过于陈旧,处于年久失修的状态,使河道的功能无法有效发挥。根据相关调查研究,目前我国多数农村河道未能达到相对理想的防洪排涝效果。特别是在较为特殊的区域,如山区平原地带,河道因淤积加剧而无法正常运行,加之缺少对应的防护措施,或者是已建堤防工程不够稳固,导致农村河道防洪排涝的能力低下,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山水河治理工程影响较大,其直接原因就是防洪基础设施陈旧,直接影响防洪效果。

2.3 水体污染加剧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各地环保工作均在有序展开,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实际的环保成果并不尽如人意。例如,尽管大量资金被投入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中,也明确了有关企业的排污标准,但是在偏远农村地区,很多企业为了利润最大化,仍会将污水排到附近河道,由此加剧了农村河道污染[3]。加之部分农村居民习惯将生活污水排放至河道,从而使水质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了水体恶臭等现象。想要有效解决农村水体污染问题,需要采取科学的对策,规范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使水体得以净化。

2.4 治理滞后性突出

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对农村河道的治理缺少系统的分析和规划,仅盲目地推行相关管理方案,严重影响农民的生产及生活用水。虽然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早已将农村地区的水利规划和环保规划提上日程,但整体上缺少可靠的治理体系。与此同时,还有部分地区忽视了农村环境的特殊情况,使得水环境的保护和生态治理效果不够理想,影响基本目标的实现。此外,在农村河道治理中,还存在严重的资金匮乏问题。以上种种原因导致我国农村河道治理滞后性突出。

3 农村河道综合治理的主要对策

3.1 完善资金筹措机制

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村河道治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增加资金投入是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开展相关工作的重要前提。因此,各地应结合实际,优化资金筹措方案,拓宽资金筹措渠道,为做好农村河道治理工作奠定基础。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保障农村河道治理的专项资金,只有保证其额度与可靠性,才能有效推进农村河道治理。首先,对于经济发达区域,国家财政除提供必要的帮助外,可适当降低治理资金的拨付标准;对于经济欠发达区域,可以适当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使此项工作获得必要的支持。其次,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地方政府需要将水利工程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让土地转让所得的收益等资金更好地服务于河道治理[4]。最后,还需要构建水利投资平台,制定多元化的激励机制,让社会资本流向农村河道治理工程,为农村河道治理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3.2 实现科学统筹与因地制宜

由于农村地区情况相对复杂,河道治理工作又涉及多个方面,因而在制定相关规划时,应及时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协商,如将河道治理规划与农村土地规划结合起来等,提升河道治理工程的综合效益。在农村河道治理过程中,还应高度重视河道功能的恢复,需要明确河道泄洪、排涝等多项指标,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使河道维护更加到位。例如,对已丧失排涝功能的农村河道,可根据实际需要恢复其排涝功能,防止汛期因排涝不及时而导致农作物减产。河道治理必须坚持全面分析、综合规划的原则,必须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山水河治理项目中,就将河道防洪标准明显进行提升,保护了周边耕地,改善了项目区的防洪现状,强化了基本的防洪能力,使得项目区农牧业稳步发展。经过因地制宜的落实方案,在高台县骆驼城井灌区中的观测发现,防洪堤和护岸等并没有沉陷及位移的情况,依照相关的监测资料,工程项目运行理想,不存在十分突出的问题。

3.3 关注河流自然性及人水和谐

农村河道治理不仅应高度重视防洪安全标准和生态功能修复,而且要充分考虑民众生活环境质量问题。考虑到河道功能损害程度加剧,在实际治理过程中,应尽量保证河道形态的多样性,避免过度看重经济效益而忽视实际情况。河道治理过程中还应坚持惠民利民原则,满足群众生产生活所需,适时修复生态系统功能。在改善河道空间的过程中,用人水和谐的理念指导实际行动,全面系统地处理好现实问题[5]。例如,在治理河道时,可以结合当地农作物种植实际情况,合理改善农村河道。针对部分需要退耕还林的农作物田地,可以根据农村河道改造的实际情况分步实施。

3.4 践行长效管护机制,完成总体目标

河道治理应该坚持建管并重的总要求,构建起长效管护机制,以确保完成各项治理任务。在河道治理阶段,应稳步推进河道确权工作,把确权工作尽快落到实处。应积极建立并完善河道巡护机制,时刻警惕河道出现的重大问题,同时,采取适当的应对方案,妥善解决现存难题。由于治理机制意义重大,地方政府应该结合区域情况加以分析,建立起完善的治理体系和维护管理体系,强调相关工作要领,优化激励约束机制,实现农村河道整治的总体目标。在汛期要积极地执行上级主管部门的防汛预案,严格把控汛限水位;正常时期,则需要对河道的基本调度能力加以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水利效益,使得灌区的经济发展拥有可靠保障。在山水河治理项目中,很多运行管理人员参与到项目的建设和设施维护中,其专业水平可以为项目运行提供支持,也能顺利地推进后续工作。

3.5 落实养重于修、修重于抢的方针

对坝顶以及坝坡应采取科学的维护及管理方案,保证其完整性和可靠性。第一,对于各种观测设施,需要保证其完好无损。第二,坝面上不可存在深根植物,不可放牧,不可搬动护坡上的砂石材料。在坝顶以及坝坡等位置上,不可随意的堆放物料,也不能任意使用渠道。第三,若是发现坝面局部存在明显缺陷,如砌石有松动等情况,则应及时地采取修补举措,及时地修补输水洞中的裂缝和磨损。第四,对于闸门和栏杆等部位,应及时做好防锈工作,同时做好防老化处理、定期清洗、按时更换零部件等工作;对于启闭机电器,应按时做好防潮养护。第五,冬季还需重点关注冰凌压力对建筑物的影响,指定专人参与破冰行动。此外,为让工程项目更加安全,需要选择合理的调度方案,妥善处理除害兴利关系,综合运用河道水资源,实现防洪工程的基本效益。

3.6 强化人员能力及监管效力

为保证灌区的管理水平稳步提升,降低相应的管理费用和实际生产成本,管理单位应该积极落实好职工培训,提升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及技能水平。在山水河治理项目中,年龄在35岁以下未接受专业学校教育的职工均接受了水利水电大专培训学习,建立起了一支高素质、业务精、作风优良的管理队伍。在河道运行管理中,为了转变原有的重建轻管局面,友联灌区积极实施了河道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将“两改一提高”当作重要目标,通过灌区改建、体制改革等改造灌区运行模式,使得水资源的实际利用率明显提升,稳步推进参与式改革方案,组建起相对合理的农民用水者协会,调动起用水者的参与积极性。此外,还需要科学控制水管单位的基本管理费用和实际成本,降低农民生产和生活用水成本,科学配置水资源,确保灌区管理迈入良性运行轨道。

4 结语

当前,我国农村河道淤积问题日益严重,这是阻碍河道正常运行的重要原因。对此,相关部门需要采取适当的举措,稳步推进河道治理工作,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

猜你喜欢
高台县防洪河道
《城市道桥与防洪》杂志公益广告
夏季防洪防汛
02 中老铁路:“搜山”小分队日行万步备战首个“防洪大考”
三门峡地区下沉式窑洞防洪防涝设计研究
弯道之妙
高台县构筑村级财务监督管理机制探索
1953-2017年高台县气温和降水变化分析
甘肃省高台县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研究
撮粮之术(下)
积极做好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