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以广西中医药大学为例

2021-12-01 00:20唐振宇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养生学考核课程

唐振宇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

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人体生命活动变化规律,研究调摄身心、养护生命,祛病延年的理论和方法的中医分支学科[1]。中医养生注重个体、个体与自然以及个体与社会的统一性和整体性,重在健康的维护和疾病的预防,契合当下社会对健康的需求,符合“健康中国”国策的目标和要求[2]。《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提出医学模式要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中医养生的治未病思想与之不谋而合。中医养生学课程是高等中医药院校课程建设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课程涉及学科范围广泛,内容涵盖了医、史、文、哲等,课程覆盖面广、信息量大、课时数有限等特点,给课程讲授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何做好中医养生学的课程教学改革是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1 中医养生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 社会发展的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疾病谱的转变、生活环境问题的凸显、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的加深,促使社会对健康观念发生重大转变,人们逐渐认识到“预防”的重要性,对养生保健的需求也日益增强,满足养生需求需要一批养生专业人才,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核心的课程教学。

1.2 专业课程建设的需求 国家教育部、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3]明确指出,在强化中医药学科专业建设中,要布局中医养生学、中医康复学等服务生命全周期的中医药专业,专业建设过程中要推动核心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

1.3 课程教学现状的需求 中医养生学课程已经成为中医药高等院校课程体系中的主要课程,学习本课程的学生越来越多。从课程设置来说,有的专业是将其作为必修或选修课。从中医养生学的教材来看,内容过于单一,针对性不强。从选课的学生来看,有本科生、高职生、留学生,有医学背景和非医学背景的学生。从教师授课来看,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如何更好地做好课程的“教”与“学”是课程建设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此外,中医养生学课程的前期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课程目标不够明确、中医经典内容融入不够充分、实践教学相对不足、考核评价相对单一、区域特色不够突出等问题。

2 中医养生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笔者从事中医养生学课程教学十余年,当前中医养生学教学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授课过程中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重点,注重临床应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实际教学中受各种因素影响,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现对本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分析如下。

2.1 课程目标不够明确 课程目标是课程达到一定教学效果的体现。中医养生学课程作为我校课程建设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目标为培养学生能够掌握中医养生学相关理论知识和养生方法并具有良好人文关怀精神和自然科学素养。其课程开设性质(必修、选修)不一,学生专业背景(医学背景、非医学背景)和本、专科生源的不同,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实现同一课程目标。其主要原因在于对课程属性认识不充分,未充分结合不同课程开设性质对课程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按照授课目标完成相应内容学习,导致教学效果达不到人才培养的预期目标。因此,需要根据不同课程性质对课程目标进行重新定位,进一步合理优化教学内容。

2.2 中医经典内容融入不够充分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扎实的基础知识,中医养生理论渊源于中医经典,如《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等,特别是《黄帝内经》是中医的根和魂,其成书确立了中医的养生学说。当前我校在中医养生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对经典理论知识的渗透不足,主要体现在授课过程中未能将中医经典理论课程的养生理念、养生方法与课程内容相衔接。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渊源。而中医养生学只在概论中用一小段提到“以预防为中心”的思想,这样的论述不够充分。还有起居养生篇中关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养生理念融入不足,仅根据教材中的安于居处、劳逸结合、衣着服饰、通畅二便和安卧睡眠等相关内容进行讲解,导致学生不能从理论渊源的角度增强对起居养生知识的理解。因此,离开了中医经典作为中医养生学课程基础无疑给教学增加一定的难度。

2.3 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目前中医养生学课程教学普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和理念,即教师讲、学生听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体现的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目标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有助于教师发挥课程主导作用,能够实现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这种教学模式容易忽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和学生的主体认知能力,学习方式单一、教学形式机械,同时这种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因此,需要在授课过程中灵活使用教学方法。

2.4 实践教学相对不足 中医养生学课程的内容和方法都是基于中医养生理论的指导,拥有丰富的理论内涵,理论与实践是必须有机结合起来。实践教学是实现知识重构的重要教学形式,以应用为目的、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当前我校中医养生学课程教学以教材知识为主,单纯讲授养生技能的理论与方法,存在实践教学不足情况,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如缺乏课堂讨论等,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学习兴趣的培养;另外,学生的社会实践不足,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重塑,同时会导致学生从学校转到社会后的健康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不足,不能胜任未来的岗位需求。目前,我校还没有条件做到让学生亲自制作养生膏方、养生茶,体验药膳对人体的功效,对不同体质患者的辨证施养。基于中医养生学课程综合性、应用型学科性质特点,要进一步突出以实践教学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引导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

2.5 考核评价相对单一 考核是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手段,当前中医养生学课程的考核以传统考核方式为主,考核内容主要由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考核组成,这种考核评价方式教师占主导地位,理论性较强,不能充分体现学生最终的培养效果,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因此,要建立基于教学改革的配套考核评价方式,进一步丰富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加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互相评价。

2.6 区域特色不够突出 广西属于壮瑶民族人群聚集之地,具有特定的生活起居环境和区域特色,经过多年的积淀已具备了丰富的壮瑶医理论、壮瑶药特色和壮瑶医技法,壮瑶医药在养生治未病中的作用已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以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任务。当前中医养生课教学仅围绕教材中养生原则、养生方法及三因养生应用为主要学习内容,未融合如壮医药线点灸、壮医刮痧疗法和瑶医目诊诊病技法等具有广西民族特色的医技疗法。因此,在课程教学中要借助地区优势,融入壮瑶医药特色技法,培养具有民族医药技能的养生学人才。

3 中医养生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结合当前我校课程的选课专业、选课性质及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课程改革提出如下建议。

3.1 明确课程目标,优化教学内容 中医养生学主要针对我校不同专业的本、专科生开课,其课程性质主要有必修、选修。因教材内容覆盖面广、信息量大、课时受限等原因短时间内难以讲授所有内容,需要对不同开课性质的课程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建议在后续教学中将必修课定位为“中医养生实践应用提高课程”,侧重于对中医养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实践应用。选修课定位为“中医养生理论与方法普及课程”,侧重于中医养生理论与方法学习。根据不同的课程学习目标,进一步调整授课内容,必修课程在授课时侧重于课程养生理论的理解和养生方法的实践应用,增加养生方法实践应用课时数,以案例型和体验型授课为主;选修课程突出养生常识普及教育为主体的通识授课,以参与型授课为主,从而满足不同选课性质的学习需求。

3.2 融合中医经典,丰富教学内容 中医养生类著作可谓比比皆是,仅靠教材的短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养生学承载着中医学的基本学术思想和预防理论[4]。中医养生学在教学过程中,也必须要融合中医经典。例如在讲授四季养生的时候,注意融入《黄帝内经》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相关论述,同时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思考不同时令节气如何保养调护身体。再如,讲授饮食养生时,要融入《素问·藏气法时论》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思想,让学生理解谷物主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而果蔬、肉类等都是作为主食的辅助、补益和补充。此外,在授课之余教师要挑选有关经典养生书籍如《养老奉亲书》《饮膳正要》《食疗本草》等,推荐给学生作为课外延伸性学习材料,指导学生怎么读、读什么,有助于学生更加丰富的把握中医养生的精髓。

3.3 案例引入教学,讨论引导思考 以往的满堂灌式教学方法仅是授课教师传授理论知识,很多同学往往学会了养生的基本观念和方法,但在实际生活中不能或不敢去实践,以致于对本课程的学习局限于应对各种考试。这就需要我们在授课过程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如以实际案例引入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思考,同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增加2 次小组课堂讨论,形成讨论报告作为考核模块之一。例如,在应用篇审因施养讲授体质养生部分时,引入不同体质的临床案例,授课结束后引导同学围绕不同体质特点,分析不同体质的饮食、药物、情志等养生方法。再如,在讲因时养生时,可引入与我区季节气候为主题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在课后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讨论思考,如何充分利用环境特点、有利因素及习俗指导养生,以案例引入教学,充分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讨论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养生思路与方法。

3.4 强化实践教学,实现知识重构 学习知识的关键在于用,中医养生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极大,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不足,容易导致学生的兴趣减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等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课堂实践与社会实践。课堂实践建议安排在课程的方法篇与应用篇,社会实践篇建议安排在假期进行,此时学生已经通过课堂教学和讨论教学掌握了一定的中医养生知识,并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养生思路与方法。

后续课程教学中以课堂实践和社会实践两方强化实践教学,实现学生对知识的重构。课堂实践以讲课实践形式进行,例如在临床养生应用篇中,要强调临床辨证施养,需要学生学会综合运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和中医内科学等中医专业知识。以慢性胃炎为例,将同学们分成不同的组别,学生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学习,总结归纳关于该病不同证型的养生调护,以图文并茂的PPT 或视频等形式与大家分享,学生通过课堂讲课实践既可锻炼学生的胆量,又能提升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社会实践的形式可多元化,一般在学期末课程结束后,学生可利用学校教学安排的见习课到相关医疗保健单位如治未病中心、养生康复中心、膏方制作部门等体验多种形式的中医养生保健实践活动。也可采用设计健康问卷的形式,为周边的群众进行健康咨询和义诊,同时要求学生形成社会实践报告,将社会实践报告作为考核评价的一部分,通过社会实践教学,学生不仅有机会运用所学知识,同时能够实现知识重构。

3.5 配套考核改革,拓宽评价途径 考核是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方法。既往的考核(100 分)由学生课堂出勤率(10%)、期中考核(30%)和期末考核(60%)组成,这种考核模式的弊端在于学生因应试而学习,往往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上述课程改革的同时,我们还配套了相应的考核模块的改革,考核评定(100 分)由学生课堂出勤率(5%)、期中考核(25%)、课堂讨论(10%)、实践报告(20%)和期末考核(40%)组成。其中课堂出勤率侧重于学生到课情况,期中考核侧重于学生学期中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度、以试卷形式开展评价,课堂讨论侧重于学生在讨论课程中的表现,实践报告侧重于社会实践报告的考核,期末考核侧重于教材总体理论、方法及应用的掌握。此类考核模式可操性强,从多元化模式拓宽评价途径,能够进一步突出讨论式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有助于培养更多善于应用养生理论知识和养生方法的中医养生学专业人才。

3.6 融入区域特色,突出壮瑶医药 我校作为以中医药民族医为特色的中医药高等院校,要充分考虑区域特色,突出民族医药(壮瑶医药)在中医养生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加强学生对壮瑶医药技能的学习,充分借助壮瑶医药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如在课程授课中增加民族医药养生相关教学内容,邀请从事民族医药理论与临床教学的教师开展民族医药方法理论与实践授课,主要授课内容包括常用壮医药养生方法(壮医药线点灸、壮医刮痧疗法)、养生保健操(壮药绣球操、壮医三气养生操)。也可以通过瑶医目诊早期预测疾病,防患于未然。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让学生到世界长寿之乡去进行养生体验,比如到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盘阳河流域等地方去调研长寿老人的养生之道。

4 结 语

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中医养生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本文从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课程改革的措施三方面对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究思考,作为中医药高等院校的主干课程和中医养生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课程教学的改革仍需同行领域的专家学者进一步探索,为人民健康需求和“健康中国”建设培养更多应用型中医养生学专业人才,进一步传承中医药事业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养生学考核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内部考核
“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传统体育养生学发展的路径抉择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论深入研究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必要性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论《太一生水》的“生命生成论图式”特征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