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玉米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1-12-01 00:24王宗红
广东蚕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白蚁幼苗植株

王宗红

(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悦乐镇人民政府 甘肃庆阳 745600)

我国各个农业地区均种植了大量的玉米,每年能够为我国提供大量的粮食,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当地的自然环境。为了切实实现玉米种植质量的提升,有必要探究更加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并尽可能提升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1 种植管理

1.1 选种

玉米的种植时间为每年3月至11月上旬左右,当青绿色叶子转为黄褐色时即可开始采收工作。玉米采种工作最好在种子园内开展,也可以选择15 株~30 株生长状态较好的优质植株开展采种。若玉米种子是从高枝剪取获得的,需将种子放置于晒场进行暴晒,直至鳞片开放,再反复推动,促使种子能够从中顺利掉出,之后应开展提纯工作,选取优良纯种,将优良纯种装入麻袋,放置于通风良好且环境干燥的库房中备用。

1.2 农田选择和整地

1.2.1 种植地选择

在通常情况下,应选择土壤疏松、深厚、肥沃、湿润的山洼处、山脚处、阴坡处、谷地处等位置作为玉米的种植地,在保障排水以及运输便捷的同时,还要求土壤为黄棕壤或黄壤,且其中含有丰富的腐殖质。种植地需要具有较大的空气湿度、较小的早晚温差,日照时间也应能够满足玉米的生长需求。

1.2.2 整地工作

确认种植地位置后,即应开展整地工作。第一,应将其中的杂灌、杂草全部清除,如果在此过程中需要采用劈山、炼山的方式开展清除工作,则应科学设置防火线,并遵循“自上至下”“自外至内”的工作原则点火烧山,需要注意的是,必须选择无风且阴天的时间段;第二,从整体上来看,应选择穴垦或是带垦的方式开展整地工作,山地通常以带状和块状为主要方式,平原则以全垦为主要方式[1]。

1.3 栽种技术

1.3.1 选择优质品种

提升玉米种植品质的重要基础就是要选择优质的玉米品种。在种植时,生长速度快、产量高、具有良好抗病虫害能力的玉米品种能够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同时玉米品种还应具有速生和丰产的特点。

1.3.2 挖穴施基肥

整地工作完成以后,即可开始准备进行栽培。第一,开展挖种植穴工作,挖掘一个深度和宽度均为50 cm的大穴,每66 cm2种植穴内种植167 株玉米,将行距控制为2 cm×2 cm;第二,挖好植穴后,应在其中施放一定量的基肥,且主要为有机肥和绿肥,将磷肥作为辅助,应尽可能避免使用无机肥。同时,肥料要能够与坑面相距20 cm,以避免出现烧根的情况;第三,结束施基肥后即可进行回土填平,并将其踩实。

1.3.3 玉米种植

应选用一年生苗,要求玉米的幼苗高度在35 cm以上,幼苗应当较为粗壮、根系发达,级别应在II级以上。选择每年1月—3月中的阴天、雨后或是小雨天气进行栽植,栽植过程中应使用稀黄泥浆对玉米幼苗进行浆根处理,并遵循“三踩、二埋、一提苗”的步骤,保障玉米幼苗的苗直、根舒、压实,且保障苗尖向下,避免出现“反山”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进行深栽,以促使该地区抗旱抗风的能力得到提升。如果土壤过于干燥或正处于起风天气,则不应开展种植工作,以避免出现玉米大片死亡情况[2]。

1.4 栽植后管理

幼苗抚育管理工作通常需要连续实施,4月份实施扩坎工作一次;6月、9月分别开展除草抚育工作一次;若杂草过于茂盛,则4月、6月、8月各实施除草抚育工作一次。在抚育过程中,还需同时进行除草、中耕以及施肥,彻底清除萌芽的杂草[3]。在玉米早期的生长过程中,因为其根系相对较浅,所以应采用浅锄的形式,将深度控制在8 cm左右,以避免其根系受到破坏。追肥时,每株应使用磷肥、钾肥、氮肥分别400 g、350 g和300 g。最后,还需注意实施扶正除蘖工作,以保障营养能够全部供给至玉米主干。

2 病虫害防治

2.1 炭疽病

玉米生长过程中若感染炭疽病,会出现玉米叶发黄的情况,且会逐渐扩散,至后期会发生严重的嫩梢枯死情况,甚至导致整棵幼苗全部枯死。炭疽病主要发生于春季,尤其是在玉米抽发时发病率极高,对该病害进行防治的主要方法:(1)科学选择苗圃位置,并根据玉米种植特点及需求,施用适合的肥料,同时保障水分充足;(2)开展全方位的消毒工作,特别是在每年6月,可增加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喷洒,喷洒次数在3 次~4 次。

2.2 黄化病

黄化病属于一种生理性的病害,玉米感染黄化病之后,会出现玉米下层以及玉米叶逐渐变黄的情况。每年5月为黄化病的高发期,通常玉米幼苗及幼苗植株易感黄化病,感染后将出现新枝抽发时间延后甚至死亡的情况。对黄化病进行防治的方法:(1)细致观察发病特征,选择最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玉米,以降低黄化病发生率;(2)及时处理条件不佳的土壤,保障玉米的健康生长,所以需要种植人员适当将玉米生长所需的元素溶剂喷洒至农田中[4]。

2.3 猝倒病

玉米的猝倒病也可被称为萎倒病,通常在玉米的幼苗时期发病,根据其症状特点还可分为根腐病或立枯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在于受到非侵染性和侵染性病原的侵害。对猝倒病进行预防应选择在病菌较少的位置或是在梯田、熟土中进行育苗。另外,在农田周围设置排水沟,同时将床面适当提高,使积水有效排出,有利于防治猝倒病。

2.4 玉米粗鞘双条杉天牛

玉米粗鞘双条杉天牛是能够对玉米产生较大危害的一种蛀干害虫,如果玉米地的管理工作或抚育工作未得到完善,玉米粗鞘双条杉天牛产生的危害将更大,并且根据调查研究显示,若玉米的生长状态较好,其受到的虫害则较少,反之,其受到的虫害则较多,并且位于阳坡的玉米地受到的虫害通常比位于阴坡的玉米地更加严重,所以种植人员应以玉米植株受到的虫害程度为依据采用相应的解决措施。(1)强化管理工作和抚育工作,进行科学施肥,以强化玉米的生长态势;(2)在玉米粗鞘双条杉天牛尚处于幼虫时期时,即使用50%辛硫磷乳油和40%氧化乐果乳油对其进行喷杀,或是对玉米进行刮皮涂药。

2.5 白蚁

白蚁主要可以分为两种,分别为黑质土白蚁和黄翅大白蚁,二者出现的高峰期均为每年10月,喜爱啃食玉米的植株皮以及植株根。若白蚁数量过多,可能导致玉米发生死亡。对白蚁进行防治应以物理方法为主,如挖沙埋白蚁主巢或是对其进行灯光诱杀、压烟熏杀、喷洒蚂蚁粉等。但是在喷洒蚂蚁粉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合理控制喷洒剂量,以保障防治效果良好。

2.6 细菌性叶枯病

玉米细菌性叶枯病主要发生于玉米的嫩梢及针叶位置。发病初期,玉米叶面存在数个针头状的褐色斑点,在症状不断加重的情况下,斑点逐渐扩大,且形状不规则,通常外围为淡黄色,中间为暗褐色,呈水渍状。在病斑不断扩展的过程中,针叶会发生死亡。细菌性叶枯病的发病初期应每10 d~15 d为玉米喷洒波尔多液一次,浓度为1∶2∶100,且应连续喷洒2 次~3 次。

2.7 小卷蛾

小卷蛾主要侵害幼植株,其可蛀入嫩梢的顶部,使玉米顶部的叶子形成枯梢,且一个杉梢小卷蛾的幼虫可进行转移,对多个玉米嫩梢产生危害。通常杉梢小卷蛾在1龄~2 龄时仅取食嫩叶,至3 龄之后,即开始对嫩梢造成危害,而老熟幼虫则可在枯梢之中化蛹。对小卷蛾进行物理防治应选择其成虫羽化盛期,使用黑灯光对其进行诱杀;若选择应用化学防治措施,则应在其低龄幼虫时期选用40%啶虫毒1 500 倍~2 000 倍对幼虫进行喷杀,每7 d~10 d喷杀1 次,连续用药1 次~2 次即可[5]。

2.8 玉米褐斑病

该病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上。先发生在顶部叶片的尖端,最初为黄褐色或红褐色小斑点,病斑呈圆形或椭圆形,严重时叶片上全部布满病斑,在叶鞘上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发病后期叶片的病斑处呈干枯状。可以用丙环唑、己唑醇、戊唑醇、三唑酮、氟环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等加入磷酸二氢钾、有机硅等制成喷雾,间隔7天连续喷施一次。玉米植株通常比较高,喷施药剂一般很难打透,加入有机硅是为了增加药剂在玉米叶片的铺展能力,提高农药利用率,增加防治效果。

2.9 其他虫害

玉米病虫害的种类还有玉米螟、黏虫、棉铃虫、蚜虫、玉米叶螨等。玉米螟俗称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玉米的主要虫害,它会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玉米螟一年一般发生2代~4代,具有温度高、海拔低、发生代数较多等特征。成虫夜间活动,飞翔能力强,有趋光性,寿命为5 d~10 d,喜欢在离地50 cm以上、生长较茂盛的玉米叶背面中脉两侧产卵。幼虫孵出后,初时聚集在一起,后在植株幼嫩部爬行,开始危害植株,初孵幼虫,能吐丝下垂,借风力飘落到邻株,形成转株危害。黏虫俗称五彩虫、麦蚕,属鳞翅目、夜蛾科,是粮食作物和牧草作物的主要害虫,对玉米的危害严重。黏虫是一种多食性、迁移性、暴发性的害虫,黏虫的发生与温度、湿度有密切关系,一般成虫产卵最适温度为19 ℃~25 ℃,30 ℃以上产卵将受影响。

3 结语

因为玉米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作物,所以开展玉米种植工作可以使种植户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相关人员必须按照各方面技术规定对其进行种植管理以及病虫害的防治,以保障玉米的健康快速生长和玉米种植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白蚁幼苗植株
植物抗冷性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进展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最优育苗基质配比促番茄幼苗生长
希望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防控措施研究
77岁“蚁人”家中养10万多只白蚁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残忍的白蚁
长匐茎与块茎
白蚁克星机器